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实验室分类及效益评估

2015-12-15 11: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高职院校的实验室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运营,不能只看重对学生的的培养上还要注重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效益评估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看,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普通高校的主要社会责任是培养学生和科学研究,而高等职业院校不除了对学生进行培养外还要顾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实验室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运营,不能只看重对学生的的培养上还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样,与其他企业相比,不能只看重经济效益,更应看重对学生的培养及社会效益上。因此,建立一套完善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效益评价方法是高职实验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分类
  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运行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其功能及运行方式具体可分为三类:纯教学型实验室、产学结合型实验室、纯企业型实验室。
  1、纯教学型实验室
  这种实验室主要承担的是教学任务,主要功能是为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此类实验室特点主要有:一、具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发展规划宏伟,目标明确,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办学;二、具有独立的教育资源,既有先进的教学仪器及图书资料,又有强大的师资队伍;三、管理机构完善,高度集权,管理单一,结构合理,领导班子齐全;四、过程简单,运行环节少,扯皮现象较少。
  2、产学结合型实验室
  建设实验室仅依靠学校的实验设备费,是很难彻底改变实验室的面貌的。采用多种形式的共建,是短时间内较快改善实验室设备的有效途径之一。产学结合型实验室就是在满足学校的教学任务外与相关企业联合,承担部分生产或社会服务工作,为实验室建设赢取更多资金并扩大实验室影响。近年来,我们从国际、国内,通过产学共建的形式,对促进实验室建设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天津职业大学与东风日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汽车实训基地,校方按日产公司提供的需求进行了场地、基础设施及装修的工作。东风日产公司提供多台汽车及工具等装备,并与学校签订了长期的培训协议,由校方提供场地及教师对公司内员工进行汽车销售及维修方面的培训。这种方式对校企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收益,校方减少了设备投资,以少量的投资完成了可以进行培训、教学、科研的高级实训室建设;企业也省去了场地租用、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真正达到了双赢。
  总之,要实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倡导“产”与“学”相结合并建立产学结合运营模式的实验室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3、纯企业型实验室
  纯企业型实验室就是指实验室的运营及管理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方式进行。企业对实验室进行设备投入、组织生产、研发等工作,并可提前对拟参加该企业工作的在校学生进行岗前培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考核该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报考学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许多高职院校为使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前与企业签订培训协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进行对应企业上岗所需技能的培训。而这些技能的培训一定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相连。这就需要进行这些技能培训的实验室与实际生产的氛围一致,而其管理方式也需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而企业除了考虑人才引进,还要顾及经济收益,因此,这类实验室一般还承担着生产创收任务。例如:今晚报印刷部与天津职业大学合作,在学校内建立了印刷厂,其管理运作完全由今晚报社负责,承担着该企业部分产品的印刷工作,并吸收部分学校的学生提前在该实验室进行岗前培训。
二、高职院校实验室效益评估方法
  高职院校实验室运营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可以通过一套量化的指标进行评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一般不论采取哪种模式进行运营,其收益无外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二,产生的经济效益。实验室运营的收益如果大于实验室的投入,那么这个实验室的运营就较为合理,如果收益小于投入,那么就说明这个实验室的运营出现问题,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投入或者调整与企业合作的资金分配比例。
  若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转化为经济效益指标,则更能直观的对实验室运营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培训是实验室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想将对学生的培训看成经济效益指标就要将学生每年的学费折合到每学时中,这样实验室完成了多少学生学时数的培训可以算出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职学院学生每年的总课时数为1000学时,而学生一年的学费为5500元,除去支付教师课时费等因素折合到每人每学时为5元。
  实验室培训效益=承担总学时数×5元/学时-设备折旧费-耗材师资投入
  可以以此方法将对学生的培养工作转化为效益指标应用于对实验运营合理性评价中。
  实验室实验室培训效益+经济效益如果大于实验室的各项投入,那么就可以看做实验室是处于盈利的合理运营状态,反之则处于亏损状态。
  有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就可以用量化的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评价一个实验、实训室运营是否合理,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在实验室建设前制定出合理的运营方案。
三、结论与展望
  高职院校实验室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并能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必须在建设之初选择一套适合实验室发展的管理运行模式。运行过程中及时按照实验室效益评估方法对实验室运行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实验室的教学任务量及生产任务量进行相应调整,以使实验室的运行更加合理。在信息化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勇于利用新的手段,积极探索新型实验室模式,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扎扎实实的搞好实验室建设,结合本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培养更多,更适用的教育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