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外文赠书工作的探讨

2015-12-15 11: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近年来,外文书刊价格大幅度上涨,图书馆大都面临着经费不足的窘迫困境。为了缓解经费与购书的矛盾,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在目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赠书宣传使外文赠书的途径增多,丰富外文馆藏资源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之一。本文通探讨外文赠书对高校师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获取外文赠书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外文; 赠书

     赠书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英文原版的藏书。当今,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事业越来越关注的同时,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许多外国团体、社会名人、海外的爱国侨胞等,纷纷向图书馆赠书。
   入世以来读者对外文书籍和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以高校以前的英文书的比例已经很难满足高校师生对英文书的需求,而原版书需要在购书经费上有很大的投入才能改变图书馆英文书的质量和数量。各高校的情况大不相同,但是购书经费短缺却是一个共同的难题。所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获得外文原版赠书便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
  
1. 外文赠书的来源
   1984年,由国家卫生部牵线,正式委托天津市 卫生局和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接受美国Philips教授组织的医学赠书活动。这些书籍大都是美国各大图书馆藏书的复本和下架书刊,也有一些是近年的新书刊,对于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及医学科研单位的藏书建设起了补充作用。特别是在图书价格不断大幅度上涨,各图书馆购进书刊的数量和品种日益减少,图书馆读者锐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美国医学赠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1984年以来共补充原版图书近3000册,医学书占97%,大大增加了馆藏特色,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深受专家教授的好评[1]。目前接收国际赠书规模大、数量多、受益单位广泛的主要是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定的三所高校图书馆——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国际赠书的主要来源是由美国“亚洲之桥”基金会向美国的出版商、旧书商、学术团体、大学书店和个人募集。国际赠书工作开展近20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在我国高校外文文献资源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1.1国外团体赠书
   美国基金会向我国高校图书馆赠书始于1986年底,由设在青岛海洋大学图书馆的赠书办公室具体负责国际赠书的接转工作,所赠书多数是英文原版书,业务主管部门由原来的教委高教一司、条件装备司,到现在的教育部高教司。迄今为止,青岛海洋大学图书馆接转国际赠书的历史已达21年之久,多年来青岛海洋大学图书馆通过多种转赠方式相结合,平均每年向全国高校图书馆转赠图书10多万册[1],因此美国基金会也是对我国赠书工作影响最大的团体之一。其次是日本科学协会对中国十几所大学的赠书,日本科学协会成立与1924年,日本科学协会经过反复比较确立受赠的学校,详细的搜集和整理受赠方的馆藏特色、学科重点、在校人数等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受赠方所需要的图书,所赠书刊全部是日文,还会定期回访、调研以便及时调整,所做的工作非常细致全面。
1.2国内单位团体赠书
   国内单位团体的赠书主要来源是国内出版社,将其每年出版的新书或刊物、学报赠送给图书馆,这些书通常质量比较高、并且有很好的实效性,对老师的教学研究很有帮助,也能让学生较快的接触到新的知识。其次是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资料室,大部分所赠书刊均为该资料室往年的收藏,这些书刊虽然不是很新,但对补充馆藏所缺的书或者期刊是很有帮助的。再者就是地方政府、或某市地方志编委会,将其本地区的地方志赠送给图书馆,这些地方志通常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对充实图书馆的收藏有着积极的意义。
1.3个人赠书
   高校图书馆的个人赠书来源主要有: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知名人士,一般群众、爱国侨胞及本校的一些教师、专家教授等,他们以个人名义将自己的著述、翻译和珍藏的书刊捐赠给图书馆,供广大读者使用。这部分通常个性化很强、有很强的专业性、且其中不乏古籍文献、以及收藏和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献。例如研究文学的所赠图书多为文学类图书,研究理科所赠多为理科类的图书,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图书对丰富和提高我馆的专业图书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 如何扩大外文赠书的数量和质量
2.1与国外高校和慈善单位联系
   等着别人赠书是一个非常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外文赠书的质量也不容易控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留意媒体或者通过网络收集国外高校或知名人物有关赠书的信息,国外许多高校因为各种原因会将自己的藏书赠送给有需要的相关单位,这些高校会在校园网的主页上公布信息,我们可以通过邮件与对方取得联系,并告知我们的规模、师生的情况等相关信息希望对方赠送或与对方交换图书资料。国外慈善单位也是赠书的一个来源,有些慈善机构拥有许多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和慈善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得到相关信息来扩大赠书的数量。
2.2与国外知名人物联系
  通过网络或者媒体等渠道获取国外知名人士的藏书情况,在适当的时候与之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介绍自己的优势,使之相信将会使其藏书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些知名人士的藏书数量不一定多,但是学术质量却是非常有保证的。
 
3. 如何引导读者使赠书积极充分的发挥作用
3.1开展读者培训
     广东一高校接受了美国哈福大学的15万册赠书,并为这批书设立了一个专藏室,对这批书进行统一的管理,为使读者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他们经常组织读者培训、在图书馆的主业上发布消息引导大家。
3.2提供针对性的个性服务
  展开赠书利用调查与反馈赠书流通一段时间以后,可以通过该书的借阅历史统计赠书的使用情况、使用对象,进行赠书质量分析,了解赠书对教学科研的作用,收集用户反馈的意见与建议。一方面可以改进图书馆的工作,提高对赠书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将这些情况反馈给捐赠者,使其了解所赠图书的价值,可以激发捐赠者持续赠书的热情和提高赠书的针对性,最终受益的将是图书馆和图书馆的广大用户[3]。

4. 总结
  近年来赠书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重视,国际赠书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外文文献资源建设和教学、科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大大满足了师生个人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需求。我们相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 国对外文图书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国际赠书工作将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4]。
 
参考文献:
[1] 吴 珏,田美华. 充分发挥美国医学赠书的作用[J]. 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 2000, (1): 13.
[2] 王雪凤. 亚洲之桥国际赠书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所起的作用[J].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5年,(3):92-94.
[3] 吴建平. 高校图书馆赠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图书馆杂志, 2006, 25(11): 37-38.
[4] 王雪凤,崔茂生.服务国际赠书工作15年[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 (2): 61-6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