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申请转专业人数呈现增多趋势,转专业观念也逐渐在各高职院校中得到普及,允许学生转专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就学生转专业的动因和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高职院校如何应对转专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各高职院校转专业制度能更加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转专业;动因;应对策略
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提到“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近年来随着高职学生申请转专业人数逐年增多,各类高职院校也纷纷出台转专业的政策及规定。有条件地允许学生转专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了学生自由学习的选择权,也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但是在转专业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部分新生入校初就产生转专业的意向,其原因何在?转专业又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校方应如何有效地加以引导?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究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的动因分析
促使学生入学后转专业的动因大多是基于他们对所学专业的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近年来我校学生递交的转专业书面申请中,发现有如下外因与内因:
1.1转专业的外因
1.1.1高考志愿实非本人所愿
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之初,部分学生高考分数不理想,为了提高被录取的“安全系数”,而选择那些自己不喜欢但往年录取分数门槛较低的院校或专业,这也是高职院校招生时常遭遇的无奈。还有些家长遍询亲戚、师友后根据社会的潮流和就业形势的分析或者是从家族的岗位需求角度,给予学生较强的意见与安排。这些“他愿”使得学生未能冷静思考自己到底适合读什么专业、专业的特点是什么、专业前景如何,从而造成一部分学生入学后的转专业需求。
1.1.2应试制度与就业市场的影响
我国应试教育条件下,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很难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也缺乏对大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的必要了解,等到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发现所学专业不适合自己而萌生转专业的念头。同时,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双向选择”转变为“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倍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然是事实,要么为了毕业后继续升学而转专业,要么为了寻找适合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而要求转专业,要么家长已找好关系为其安排了就业方向而转专业,总之,就业前景的好坏,已成为当前许多学生入学后转专业的主要原因。以笔者学校为例,大部分转专业的学生,强烈要求转人护理、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等“热门”专业。
1.1.3专业设置滞后,实力不足所迫
人才培养应该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专业内容陈旧单一,教学方法落后,不能与市场的需求同步发展。而开设的新专业往往由于申报仓促,缺乏应有的师资和教学设施等,相关条件还不够成熟,与他校同类专业比竞争实力不足。此外,也不排除一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为了抢夺生源而作了夸大的招生宣传,从而误导学生填报志愿。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对这些专业大失所望,导致不满而产生转专业的愿望。
1.2转专业的内因
1.2.1学习吃力,优势未显
有些学生因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差距,如果继续在原专业学习,想要顺利完成学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提出转专业申请。
1.2.2专业认知程度不够
有部分学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未经详细了解,仅对专业名称的字面理解而选择专业。例如笔者学校2007年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招生,由于部分学生及家长未能深入了解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以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后即可开牙科诊所行医,结果一入学参加了专业教育后才发现理解错误,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地提出转专业申请。
1.2.3疾病与生理缺陷的限制
有少部分学生因为患有某种疾病和生理缺陷,不能在原录取专业学习。例如有的学生患有小三阳或者血晕,那就不能选择与人接触密切的服务性专业;有的学生嗅觉迟钝,那就不适合选择烹饪、食品检验等专业。受到这方面限制,学生亦会提出转专业。
2. 转专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1转专业给学校带来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相比普通高等院校而言本已经相当紧张,为了确保办学效益最大化,制定的招生计划都是能够使每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学生转专业造成热门专业人数爆满而冷门专业人数严重流失,势必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平衡。同时也加大了学籍管理和电子注册管理的难度,给教学安排、师资调整、课程补修、课程补考、学分转换、寝室变动、学费更改等各方面管理都带来诸多的不便。
2.2转专业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2.2.1进度追赶负担重,学习压力倍增
以医类高职院校为例,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中除了公共基础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分析化学、电子学基础等等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医学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转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如果没有修过此类课程,会造成跟不上同班进度,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第三学期还要完成3~5门的补修课程,医学类专业课程本身就比较多,现在学习负担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2.2.2盲从生悔恨,心理压力大
部分转专业的学生因各种原因盲从转入新专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了解,发现该专业与自己理想追求差距很大而不适合自己,这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思想打击,加上学业负担,双重压力容易使心理脆弱者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同时,这些学生还存在是否能尽快融入新环境的问题,部分本就因沟通与适应性能力较差而转专业的学生,无形中又增加了其心理压力。
3.转专业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转专业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客观问题,它既对学生、学校、社会、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一些负面隐患。笔者认为,国家应积极采取宏观调控,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学校从更深层面进行改革,发挥转专业的利好作用,克服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1扩大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适应市场经济变化
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近年
来虽有进行调整,可相对经济发展来说还是滞后,与市场衔接不及时,这也成为学生转专业的一大诱因。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花大力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资源条件以及区域人才需求状况等因素,主动灵活科学地进行相应的专业优化与调整,及时依据市场的需求而增减专业,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3.2加强通识教育,夯实专业知识,探索培养模式
多年来,高职院校未免陷入本科高校的全科教育模式,而尤其注重对学生专科技能的培养,但是过犹不及,从笔者学校实践管理科近年来接到的各实习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普遍认为学生专业技能很过硬,有的学生操作上比起本科生甚至硕士生还熟练,可是专业基础知识较差。所以高职院校还是要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增设一些人文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将来更高层次的专业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前所述,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所以在人才培养上也无法套用本科院校实行的辅修专业制、第二专业制,但是可以在专业建设上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双证书”制度。学校可利用自身师资资源,向劳动厅等相关部门申请开设了各种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在校内为学生提供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服务,鼓励毕业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与职业技能证书。
3.3加大招生宣传,加强入学专业教育与转专业教育
各高职院校在高考前就应该积极准备,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对学校的招生计划、历年招生分数、专业建设、核心课程、就业方向、近年就业率等情况进行如实介绍与宣传,以便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前对专业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既能提高新生在专业选择时的有效性,也可减少入学后转专业的盲从性。
学校在开展转专业工作时期,应针对申请学生集中开设“转专业教育课”,对他们申请的转入专业进行详细介绍与答疑,以指导学生理性选择,同时也可避免学生转入后对新专业一无所知。
3.4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必修课,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较客观及理性的自我管理行为,因此学校很有必要统筹安排,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科学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避免因对自己的职业预期茫然懵懂而进行不理性的转专业选择。
部分学生因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入学后融入不了新环境而提出转专业要求,为此,学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或者开放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掘自己的潜能,明晰自身的优劣势,教会学生面对困境、释放压力,避免学生因各种压力不适应新环境而转专业。
为了检验转专业成效和转专业制度的科学性,学校应该建立起转专业反馈机制。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转专业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转专业前后成绩的比较、转专业学生毕业率、转专业学生就业率、职业对口性等数据信息的分析来判断转专业的成效如何。只有这个机制不断的完善,才能更有效的指导今后转专业工作的开展,保障学生与学校的双方权益。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一定权利以选择学习的自由,这是教育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大学生学习自由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学生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候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但是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由于受到办学经费、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要想全面实现学生自主选专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共同合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易本谊,张敏,刘海军,牛一力,包清华.地方高校医学类转专业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12)
[2]王有材.对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高校讲坛,2011(35)
[3]夏军.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唐红妹.试论大学生转专业的教学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