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对高校现行考试评价模式的思考

2015-12-15 11: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考教合一”或“考教分离”是我国高校常用的两种基本考试模式,文章对两种考试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在教学评价中要结合实际学科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考试模式,以达到对教学评价的最优化。

关键词:教学;考试;模式;利弊分析
      纵观我国高校,在教学考试上采用的是“考教合一”或“考教分离”这两种的评价模式。学术研究中也存在着对这两种考试形式的争论,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两种观点基本上是各执一词。
  一、“考教合一”的利弊
  所谓“考教合一”,是指课程的讲授、考试的试卷命题、试卷评阅、评分等都由任课教师负责完成的“一条龙”式的考教方法。
  1、“考教合一”的优点
  主张采用“考教合一”这种的考试形式的,主要是基于以下的一些出发点来考虑的:教学和考试评判是同一人.即由任课教师自己出题、评卷,便于操作适用面广;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因教设考;便于教师直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把自己的科研工作水平体现在教学内容之中,以达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有利于教师把本学科最新的知识、最新的发展动向向学生讲授和介绍;大学的精神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考教合一”,便于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的把握,开展有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们的个性。
  2、“考教合一”的不足:
  一些研究者认为,“考教合一”这种模式本身有也很不足之处:“考教合一”存在着形式和方法上的不科学性,影响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可比性;教师命题的随意性比较大、科学性较差,标准难以把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成绩评定的随意性会影响教风、学风、考风和校风;教师自己拟定教学内容,拟定考试试题,会对教学大纲的要求打折扣,同时教师缺少压力,会造成教师消极怠工,无法激发教师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情,最终致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考教合一”制度下会导致少数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和降低标准, 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和积极性下降, 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些研究者还认为“考教合一”制度影响管理效率,“考教合一”制度下的考试命题,由于是任课教师的个人行为,往往会因为教师的不同而命题也不同。可以想象,在一个学校中,同样一门课程的考试要出现多种考试方法或多套考题,给试题、试卷的保存和印制等考试的各个环节带来诸多的困难,不仅影响管理效率,而且稍有疏忽和不慎就会给学校教学考试工作造成麻烦,持这种看法的往往是教学部门的管理者居多。
  二、““考教分离””的利弊
  ““考教分离””则是指教学组织与实施和考试组织与实施完全分开,参与教学的教师不直接参与考试的各个环节的工作。 学校实行”考教分离”采取的考试形式又基本是统一考试,也就是说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或课程所在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
  1、““考教分离””优点:
  主张在学校教学管理中采用““考教分离””这种的考试形式的,主要是基于以下的一些出发点来考虑的:
  认为““考教分离””可以强化命题的严肃性,可以最大化地避免可能产生的随意性,保证了考试试题质量;增大阅卷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减少教师个人的主观性,促进教风、学风、考风以及校风建设;增强贯彻教学大纲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考教分离”保证了考试的反馈激励功能,增大了考试成绩的可比性,减少了不可比因素;““考教分离””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施“考教分离”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给授课教师形成一定的竞争和工作压力,能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努力钻研教学大纲 、认真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按纲施教,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种压力还将迫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树立起一种良好的教风;同时,实行“考教分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懒惰思想和侥幸心理,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根据教学大纲,作全面系统地复习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就能彻底改变高校学生心中存在着的“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错误观念,能大大调动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实施“考教分离”,考试结果最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情况,这无疑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获取真实的教学信息,掌握宏观的教学情况,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并能够充分采取措施调动和激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考试目的;教师队伍规模迅速扩张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是当前高校教学中普通存在着的两个突出问题。实施“考教分离”有利于解决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引导和督促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与学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
  2、“考教分离”的弊端:
  影响高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实行“考教分离”可能会导致为了取得好成绩,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教师和学生都是围绕着大纲和教材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的积极性,而忽略,甚至放弃对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的介绍。最终大学教学沦为我国中学教学“教学唯书本”的现实。
  不利于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高校实行“考教分离”,命题教师在命题时为便于评卷中能更好地统一尺度和标准,使参考答案能更“标准”和“精准”,往往舍弃众家之说,只保留“一家之言”和所谓名家定论,对有争议的问题更是弃之不顾,这就有可能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等基本培养目标的高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应试教育,这极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行“考教分离”是对教师的极度不信任。从主张“考教分离”的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很多主张都是基于一少部分现象展开的,现实中教师的主体是自觉的,高素质的,采用“考教分离”其实质会让教师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导致教师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更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
  “考教分离”是对教师的合法权益的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有 着“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教师法》第七条)。所以一些研究者认为,对学生进学业成绩进行评价的考试是教师教学活动权的一部分,是教师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教师的这种权利是不可随意剥夺的。而“考教分离”则剥夺了教师享有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评定的权利,是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侵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只有权利去维护他人的权利,而没权利去剥夺他人的权利。
  “考教分离”的结果,会导致应试考试。由于“考教分离”,考试管理者不知道教育,教学者不知道考试。为了协调二者,唯一的方法就是达成一种协同。那就是制定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教学按这个来进行,考试按这个来出题。教学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必然会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东西来进行教学,也为会了考试而教学。这严重与高校的教学精神相悖。
  三、对考试评价模式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1、二者的关系分析
  对“考教合一”和“考教分离”两种考试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前者的很多优点正是后者的一些缺点,而后者的一些优点正是前者的一些缺点,它们之间其实是一种可以达到互补的关系。
  2、各自的适用性
  自然科学追求的是客观性、普遍性、统一性、可重复性、可检验性以及精确性与实用性,自然科学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此高校自然学科的考试评价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然而人文社会科学追求的是主体精神、艺术和诗意精神、多元精神、自由精神,倡导善和美、个性与自由,反对功利主义与理性主义。人文社会学科显然不能用统一的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来衡量和评价的。
  3、二者的平衡
  高校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术殿堂,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共存的区域。既然“考教合一”和“考教分离”二者本身就具有其实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在对待二者的关系上,就不能只一味地强调“考教合一”或“考教分离”,而应当辩证地分析和应用它们。提倡“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形式共存、变单一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各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应该多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实际特点采纳考试模式。由于二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所以它们完全可以在一个学校里共存。一个学校总会存在着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对等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我们应该分别对待。自然学科,我们可采纳“考教分离”的模式;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由于其本身就是追求一种人文的多样性,我们可以采用“考教合一”的模式。
  四、结束语
  教学与管理是相互相承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而管理则是为教学提供服务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但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的是,不管管理如何重要,教学才是中心,才是根本,再好的管理制度如果影响到教学,都是不可取的。高校有着自身的教学工作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精神,管理制度应该是去适应教学,而不是教学去适应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朱西存、周琨.实施“考教分离”提高教学质量[J].山东农业教育,2008(2).
     [2] 张徐. 高等学校“考教分离”制度浅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4月.
     [3] 黄泽龙. 浅谈“考教分离”[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8月.
     [4] 张建辉. 对高等院校“考教分离”工作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月.
     [5] 凌寿铨. 高校“考教分离”考试模式探析[J]. 《教育与职业》- 2009年3月
     [6] 丁青,张炳填.高校“考教分离””的利弊分析.《中医教育》- 1999年12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