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探究

2015-12-15 11: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志愿服务是指不以物质回报为主要目的,自愿奉献时间和精力而服务他人或社会的公益行为。1自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尤其是广大高校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具有如下特点:文化层次高、专业技能强、参与面广、组织管理固定,它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中间力量。
  引导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其意义不仅在于服务他人与社会,更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提升、成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然而,由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存在短期化、形式化、任务化等不足,不仅对他人、社会收效甚微,扭曲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甚至由此产生排斥感,阻碍了志愿精神的弘扬,不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
  如何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摆脱形式化、单一化、任务化,凸显志愿服务成效,这不仅是个和谐社会构建命题,更是一个高校人才培养命题。
  一、明确成效的涵盖面
  探究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首先应该明确成效的涵盖面。倡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他人、社会,更有利于从思想上、知识技能等方面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要求他们不断专研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志愿服务,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对自我专业、自身技能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既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弘扬了志愿精神,同时加强了大学生学风建设,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思想层面来讲,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受教育,培养奉献精神。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受益对象不仅是他人,同时是自身。大学是大学生极其重要的人生阶段,受教育、长知识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在评价大学生志愿服务时,不仅应关注利他性成效,更应注重利己性成效,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上升为高校人才培养命题,将重点放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上,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为日后志愿服务培养后备力量,让他们日后以切身实际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并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与信仰。
  二、激发主体的积极性
  有效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尊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实际主体上存在错位,高校各级团组织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者,经常取代大学生,成为志愿服务的实际主体,以行政命令、强加任务等形式组织各项志愿服务,大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严重挫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因此,有效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先得明确高校团组织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所处位置、所扮角色:高校团组织作为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引导者,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前者为后者有效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引导,提供保障。明确了二者的关系,志愿服务才能真正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大学生的特征与需求,克服形式化、任务化的志愿服务,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赢互利。
  此外,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要求高校团组织在组织、策划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时,立足大学生自我特长与专业特色,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实践当中,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自我的价值与专业的意义,从而在学与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改变大学生被动接受志愿服务的状况,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内在诉求。从志愿服务的接受对象来说,立足专业的志愿服务更加特色化、专业化、多样化,调动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必须加强规范管理。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管理上存在以下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项目延续性不足、考评机制不完善、相关保障不到位。针对以上情况,可在从一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凸显专业化
  要使志愿服务成效最大化,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失却专业、特长的志愿服务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高校及各学院应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整合优势资源,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创立志愿服务品牌,如师范院校可开发扶贫支教类项目,艺术类院校发挥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义务提供高品质精神产品上的有所作为。此外,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等环节凸显专业性,特别应重视专业培训环节,根据服务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合格上岗,从而有效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2.重视延续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不在多,而在精,不应浅尝辄止,应有长期计划,注重延续性。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延续性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内部管理。此外,大学生在校时间多为三、四年,延续性有利于每一届学生尽早熟悉、投入志愿行列。志愿服务项目的延续性也是创立志愿服务品牌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成熟的志愿服务品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除了优秀项目制定外,需要不断完善。为保证志愿服务项目的延续性,还应重视学生骨干培养,做好志愿服务学生骨干的传帮带,继承良好的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流程。
  3.完善考评机制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考评机制,使大学生志愿者进一步明确是非,掌握行为标准,有利于强化学生获得的新品质,巩固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所获得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同时,适当的考评和总结也将对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形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动力,为志愿服务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考评可采取个人与团队考评的方式,从志愿服务的量与质来评价,对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予以表彰,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团委领导下的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因此,可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列入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系列,制定相关标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与各种评优评先、党员发展现结合,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4.做好相关保障
  目前,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大批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行列。然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上却仍然滞后,缺乏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各项权益无法得到法律、规章的保护,严重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与发展, 更有甚者将大学生志愿者当做免费劳动力,随意使唤,严重损害大学生志愿者权利,浪费志愿资源。为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规范问题,需要在全国范围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法可依。
  志愿服务是无偿的公益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志愿服务的开展不可避免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因此经费保障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问题。虽然各高校都有专门的学生活动经费,但高校活动众多,真正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经费较少,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需要高校加大资金投入。此外,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应不断拓展空间,寻求与社会志愿服务基金会、社会各机构、各部门合作,努力争取资金支持,同时在合作中吸取经验,完善管理,拓展服务项目,提升社会化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这对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剑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现状及其创新路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5。
  2. 许人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3. 宗平、葛敏,《构建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2.
 1 选自《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初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0年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