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农业院校大学语文构建新教学模式

2015-12-09 16: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深度上,它不及中文类专业开设的文学语言类课程;就实用角度而言,又不同于中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技能训练。这种模糊的功能定位造成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从近几年农业高校的发展来看,绝大部分已由原来的单科性农业院校迅速转变成为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囿于专业的视野,学生过多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忽视人文科学知识的积淀,加之相关的师资力量的缺乏,普遍存在人文底蕴先天不足的现象。安徽农业大学作为一个以农林学科为优势的省属重点高校,同样面临类似的难题。大学语文原初被设置为人文素质选修课,2009年又进一步调整为公共基础课。多年来,我们结合三农发展对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坚持以大学语文公共课教学为建设平台,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理念:寻求工具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术界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存在多种争论:一是强调工具性。主张大学语文应该回归传统的知识性、工具性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一是突出审美性。主张大学语文“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1]一是彰显人文性。认为大学语文的出路应是:“大幅度地提升教材的人文含量,使之能直接触及乃至正面应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所难免的‘成长的烦恼’,从而让同学能在一片弥散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2]三种观点均对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都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显示出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大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基础训练,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就课时设置而言,大学语文课一般在40个课时左右,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系统讲授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恶补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显然勉为其难。对于少数语文读写能力不足的学生,不妨通过《公共写作》、《普通话训练教程》等选修课来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区别、超越于中学语文。正如徐中玉先生所说:“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3]因此,大学语文不应满足于增加语言文学知识,教学重点必须转向更高的层次,应该坚持“从文学、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融语文的工具性教育于人文性与审美性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做具有人文意识和审美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所以,寻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契合,才是大学语文定位的方向。”[4]

  具体来看,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对于农业院校尤为迫切。由于专业原因,农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感知大多基于实用的角度,这种功能性的片面理解不利于丰富人性的提升。因为技能教育与生俱来的功利倾向,缺乏人文理念的有效约束,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大学语文课应积极引导学生研读文化经典,深入作品、作家世界之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于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自觉地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去体验人生的智慧,追问生存的终极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种崇尚多元、尊重个性的时代。如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现代大学之道。如果再沿袭中学语文解决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简单模式,无异于画地为牢。相反,大学语文课应该设置更多富有意义的开放性话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突出对人文性的强调。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切实改变寻求唯一的标准答案的倾向。对于教材中涉及的经典作品的理解,更应坚持学术观点的多元与开放,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解读,通行的观点认为表现了人与自然、与厄运顽强对抗,体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永不屈服的意志,展现了抗争英雄的形象。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当下的现实,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的负面意义,也可以比较中西文化传统不同的自然观的影响等等。这种求异求变的教学策略,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材编写:讲述“人生成长的故事”

  全国高校大学语文的教材大概有1 000余种。与数量之多形成鲜明对比,是教材编写质量上的良莠不齐。毋庸讳言,大多数教材仍未突破传统的文体式编写体例和文学史式编写体例,缺乏整体性综合视野,类似于高中阶段的语文读本。教材编写的困局也反映出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正是教学模式上的固化思维,导致创新性教材的缺乏。当然,近期也出现了几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典范性教材:如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注重人文精神主题的弘扬;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按25个文化专题形式编写;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则注意选文的当下性,并注意引进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参与教学。在借鉴上述教材优点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编撰了《大学语文》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获得了全国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奖。

  首先,在教材的编写宗旨上,我们充分认识教学对象非中文专业的特征,力图使大学语文有别于中文类的专业课程,强调趣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坚持以“立足中西文化背景,聚焦生命历程,关注人生成长”为编写宗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处于启蒙成长阶段的学生体验生命历程的变化,展开对自然、人生、社会、生命等问题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与生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其次,教材的主体设计颇富创意。不同于常见的“文学史概述+作品选读”编写模式,文体分类式编写模式、“文学作品+写作知识”编写模式。教材内容包括背景、主体和附录三个层面。背景层面主要介绍中西文化的传统,通过中国儒家、道家和佛学的经典及西方的基督教、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选读,直观地了解中西文化的传统。再选取费孝通、冯友兰等大家对中西文化的阐释,使学生领略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在中西文化背景下阅读、学习语言文学的意识。主体层面主要讲述“人生成长的故事”,具体包括花季雨季、青春之歌、人到中年及黄昏之书,即从人生的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等四个阶段入手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让学生欣赏不同阶段的人生风景,从精神上体验、感悟生命的发展历程。附录的“学海无涯”部分,收录有中国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汉字概述、常用辞格举隅等,力求拓展学生宏观的知识视野。并附有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为学生尝试初步的学术写作提供基本的规范。附录还有专家推荐的阅读书目以及中文专业本科生的阅读书目,也是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量的提供重要索引。总体而言,教材具有“编写理念新颖独到、文选精审实用、突显人文美育教育、结构和谐统一以及注重能力培养”等优点[5]。教材的三个层面、六大单元,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贯,共同构成有机整体,避免了因专题设置而产生的板块独立、缺乏联系的现象,为学生提供富有诗意的阅读空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