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错位发展

2015-12-09 13: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龚海珍、沈亚强在《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20期中撰文指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进行了调整,其办学重心客观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这一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找一条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长足发展之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悄然发生着如下变化: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技术开发型人才;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应用技能型的中级人才为主;大专、高职生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一线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变革后的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在客观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吸引力的提高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专、高职院校实现错位发展,探索出中职教育的新空间:1.扮演好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角色。中职学校应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出发,结合相对应行业的职位或岗位需求,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为接下来的高职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搭建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根据所在地方的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出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紧密衔接的技能人才。3.扩大培养对象范围,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培训、企业职工培训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