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30-03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一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虽然各地许多学校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但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校基于“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战略,将精品课堂的创建作为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本文略述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在数学学科精品课堂创建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厘清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价值追求
1.弘扬学校精致文化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是使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师院附中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精致”,即学校各项工作注重细节、精致实施,以“致学生成才,致教师成长,致学校发展”为努力方向。精致文化全面关注工作的起点、过程和结果,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在这一文化的统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着力点自然就落在课堂之上。数学学科历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数学学科积极推动精品课堂建设既是落实精致文化的具体要求,又是大力弘扬精致文化的关键所在。
2.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崇高事业,每个学生都是一座蕴含无限潜能的宝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可能迸射出闪亮的火花,但是面对数学学科,众多学生常常望而却步或者浅尝辄止,在数学学科大力开展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益,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皮亚杰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精品课堂建设有着明确的方向,即要求教师调动一切因素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发现自我价值、促进自主发展。
3.达成质量更大提升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数学学科又是中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创建数学精品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无疑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极大提升。不仅如此,还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创建必然会对其他学科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数学学科抽象程度高、课程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学习时间长,在数学学科上的有益探索易于迁移到相关的其他学科。二是学好数学能够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为学生全面学习提供思维支撑和方法支持,而且学生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过程也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明确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创建路径
1.将精品课堂创建工作纳入宏观发展战略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科学的发展战略能够发挥导向作用,可以理顺各方面的力量关系和资源配置,更好地促进发展目标转变为现实。近年来,师院附中确立了“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教育理想,制定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提出“精美文化、精湛管理、精心德育、精良师资、精品课堂、精彩艺教”等创建要求,将精品课堂作为基本校策之一融入到精致教育品牌战略之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又率先启动数学学科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尽学校之所能加以推进,进而实现持续、纵深的发展。
2.使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具备人力资源保障
精品课堂创建成与败,关键在教师。为使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具备人力资源保障,学校积极打造精良的数学师资队伍,引领数学教师“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师德;“立功”,即通过自身水平的提升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立言”,即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努力有所成就。引导教师把眼光盯在更高质量上,把功夫下在扎实备课上,把关键放在教学改革上,把目标放在学生分层培养上,把效果显现在四十五分钟课堂上。通过“名师”、“青蓝”和“优课”三项工程积极锻造一支“好学善思、好研善用”的学习型数学教师团队。
3.为精品课堂创建工作搭建制度活动平台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四时四级”教学模式来引领数学课堂的变革。这一模式以时间为“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时间段,以目标为“纬”,对每个时间段的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完善教学制度,用更加规范的行为成就更高的教学质量。为此健全数学教师业务档案,提出数学课堂行为指南,强化数学学科教学督导工作,优化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三是深化教学研究,用在反思中工作的状态追求教学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广泛开展各层次系列赛课展示活动,动员教师聚焦课堂、反思改进、思致超越,使谋求课堂教学更高效益成为全体数学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梳理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技术要素
1.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是精品课堂创建的关键,虽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必须在推进精品课堂的进程中坚持同步推进乃至超前推进,通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主体地位不明、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少等现象,有效解决教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等问题。要重视动机激发,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需求欲望,形成学习动机;要鼓励主动求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大胆进行质疑、交流、探究、反思等深层次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除了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应该积极尝试发现法、程序法、范例分析法、自学辅导法等国内外教改中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
2.校本教研和学科建设
这是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教研组功能普遍弱化的情况下,学校选用得力的数学学科带头人,规范教研活动形式,围绕精品课堂创建大力开展理论学习、课标研读、教法研习,通过讲座、论坛、沙龙、考察等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学科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深入开展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研究,通过研究课、督导课、示范课、同题异构课等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效益的提高。数学教师将自主反思作为常态要求统领自己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的撰写和交流促进教师关注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优化。
3.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倘若教学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模糊、盲目,课堂教学必然避免不了随意、混乱、低效或无效。中学数学教学目标包含三个主要内容:一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培养数学能力;三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适切的教学目标还需要精当的教学设计来保障目标的达成,诸如导入设计、提问设计、内容设计、重难点突破设计、总结设计、板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缺少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势必走向粗放、走向高耗低效,势必与精致高效的愿景背道而驰。
4.学法指导和分层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专家学者的精辟论述充分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学学科,其学习情况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显得必要。要做到传授知识与示范方法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帮扶相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体系。还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指导,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控制、学科作业的布置、答疑辅导的安排、学生评价的实施等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5.课堂节奏和教学手段
教师是课堂的直接调控者,其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教学手段的选择能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实际效果。适度的课堂节奏能始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延伸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和教学的辅助用具,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能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习效率,能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加大研究教材的力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科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修炼课堂教学艺术,积极打造精品课堂。
6.学科素养和课堂文化
我国数学家齐民友指出:“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这说明数学的思想、精神、文化对于人类历史文化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对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创建精品课堂,和谐的课堂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对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定位,努力构建平等民主、自主探究、注重人格精神的课堂文化,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以达到改善学生学习品质、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