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培养方式

2015-08-29 13: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
  科技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者发现,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将知识、技术传播到更大范围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必须将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传播。于是,科技传播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与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同样重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但是科技传播却能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扩大技术革新成果的推广,体现创新技术的社会价值,发挥科技传播的“服务”功能,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进程。
  贝尔纳说过:“科技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也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培根提出:“科技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处于科技研究发展前沿的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是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放下书本,实战操作,参加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被正式列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考核内容,在校生都必须修够社会实践学分才能毕业,大学生也从每年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实践环节已然成为高校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局限性
  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的一些原因,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一些阻力,活动的规模、效果打了折扣。目前,在校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所受的局限性来自三个方面。
  1.社会所受的局限性
  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了规定,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地从政策、资金、人员安排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各类工厂企业、社区单位要摆正态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从提高行业人员素质的角度,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地方单位,受制于领导体制、地方财政和其他一些因素,活动的安排上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2.学校所受的局限性
  从高校的角度讲,校方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当然希望尽一切力量把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好。除带领各院(系)一起帮助学生把个人的实践活动把好关、指导好外,高校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地方政府、社区单位、企业联系,为学生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可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实力不同,所设置的专业不同,和社会的联系紧密度不同,各地政府的支持程度不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等原因,使得学校受到一定的限制。
  3.个人所受的局限性
  马克思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科技传播的前提是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但是必须具备传播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能力的培养不是只关在教室里、实验室里就能滋养出来的,超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顽强的吃苦耐劳精神、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都需要从实践中得到锻炼。但一些大学生只看到眼前利益,看到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各种优先推荐机会都是和个人考试成绩挂钩的,并没有一个实践技能的检测成绩与实质性的评判依据,从而忽略了对实践的重视。
  三、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1.全国各地组织对社会实践的配合程度不同
  全国各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起,按照团中央的批示就开始狠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做法是送科技到农户、送培训到田间、送技术员到农技服务站,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是逐年递增的,各地政府和组织的配合程度不一。首先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在政策制定、活动组织、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差异,好的地区做成了“双赢”,差的地区形同虚设。其次是机构设置不清楚,国家虽然要求各级政府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但并没有具体指出社会实践活动由哪一部门来具体负责,造成高校与地方政府联系实践活动时,哪个部门都能管、哪个部门都不管的现象,这些都造成了实践活动的差异。
  2.全国各高校对社会实践的支持程度不同
  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都是比较重视的。高校按照团中央的指示精神,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科研处、实验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员,还有校医院、学生餐厅、车队等后勤部门的负责同志,保障经费使用和后勤食宿等问题。但不同的学校,从领导重视程度、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活动策划力度上都有不小的差异。
  3.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影响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可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却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年级的大学生,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准备应付各种公务员考试、招工考试,利用一切可能联系工作,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所以,很多专业水平很高、综合素质很强的高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参加或不能很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这与社会上需要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高的大学生前去实践的需求相矛盾。
4.新形势下部分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是一路考试踏进大学校门的,书本知识丰富,社会知识匮乏。一些大学生就业思想不端正,不想从事条件艰苦的工作,不想去基层,不想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不想去需要有奉献精神的部门。由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不纯,所以,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准备不充分、创意不新颖、团队合作意识差,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达不到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
  5.新形势下部分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影响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大多数大学生思想端正、信仰坚定、人格健全,毕业后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国家,可是也有一部分毕业生享 乐思想严重,就业选择不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目的,而是以物质享受为先决条件,实践活动不脚踏实地,讲究虚荣,只做表面文章,到基层、一线和农场去调研或实践时,怕吃苦,故而得到的信息也就不可能全面、客观,与那些沉下心来、不怕吃苦受累的学生比起来,个人收获相差很大,老百姓受益也少,科技传播效果不佳。
  四、增强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提高的对策
  1.改革实践的内容和参与形式,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注入活力
  社会实践是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实践的内容和参与形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不断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注入活力。
  按照团中央的意见,各地每年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看清新形势、发现新情况、找出新问题,并提出改革的方案,随时调整当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工作重心,内容上要涵盖校园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科研攻关、科技推广、政策宣传、社会调查和考察、军政训练、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基层挂职锻炼、科技支农、支教扫盲、企业帮扶、法律普及、信息咨询、环境保护、社区援助、勤工助学、文化宣传、文艺演出、公益活动,还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
  组织形式上则可以灵活掌握,多数学校采取项目申报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策划,自己到校外联系,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取得学校的支持后,个人参加或自行组成团队参加;各院(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联系专项实践项目,院(系)团委负责向学校申报项目,获得批准后负责挑选队员,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地方政府或厂矿企业有时也会来学校联系,要求组成专项的实践团队,企业甚至可以自己挑选参加的队员,这些活动组织和参与形式的灵活性,更能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2.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
  列宁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水平。所以,要想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认真设计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根据新形势、新需求,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迎接新挑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实践和考查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性实践。学生在科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自己设计了很多简便易操作的方法,如发放书面宣传资料、口头宣传、开讲座、设讲坛、当面咨询、技术培训服务、手把手实际操作传授技术等。在基层乡镇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和考察、乡村文化大院等项目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习社会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会得到充分检验和提高。
  3.完善实践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
  要想把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必须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评价机制。由于社会实践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活动,对于实践的时间、主题、形式、活动策划、组织安排,以及实践的效果、收获,有时学校很难全部掌握,也就很难对每一个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但是根据这些年实际工作的经验,各个学校都建立了评价机构,制定了一套基本的评价机制,并逐步加以完善、健全,使其能充分体现出实践活动的目的、特点。只有逐步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的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杰全.科技传播学的三大源头[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2]翟杰全.科技传播事业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朱雄才,陈丽能.高职学生毕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