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延伸,创业教育近年在中国已取得了一定进展。2002年4月,教育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伴随着九所试点高校的确定,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等问题都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然而,有关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基于此,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体系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等几方面构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课程体系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大致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 确立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1.1 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十多年来高校扩招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业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因此,在目标体系的定位中,应明确的是通过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了解自主创业,对创业感兴趣,体会创业的必要性,逐渐树立起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1.2 创业知识的丰富
创业知识对一个人的创业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时代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单凭满腔热情、少量经验或单一的专业知识,要想成功创业实属不易。创业者要做出正确决策,进行创造性思维,毫无疑问要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一要充分、灵活地运用现有政策,依据法律行事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要懂得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善于提高管理水平;三要了解与本企业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1.3 创业心理品质的健全
创业的心理品质是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关键性的一个方面。这是由于创业的征程始终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创业可能会遭遇种种难题和障碍,只要有一个难题没解决,一个障碍迈不过去,就有可能一蹶不振。通过创业教育,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调节能力,增强其心理适应性。
1.4 创业能力的提升
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职业能力,可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类。作为高校,应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方法技能,包括组织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产品研发、税务制度等传统管理能力以及商机识别与评估、团队组建、资本筹集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独特的管理方法和团队信任。
2 充实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目标的设定上,要实现这一体系的构建必须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加以落实。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主要包括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类四大类的内容:创业意识类的主要包括创意激发、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机会判断等;创业知识类的有组织设计、创新战略、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税务制度等;创业能力素质类主要有预见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激励能力等;创业实务操作类主要有商业计划书创作、机会选择、资本筹集、组建创业团队、创业竞赛等。这四类内容可通过三个方面的课程设置来进行:第一方面是通过开设《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业》等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对创业有基本的了解,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创业精神;第二方面是开设《企业财务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等专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结合案例将理论知识融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第三方面是通过开设讲座、模拟训练、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环境掌控力和创业能力。
3 形成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
依托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高校可建立如下实践教学体系:
创业专题讲座:邀请成功创业的企业家走进校园,举办创业事迹演讲并开展与学生的创业经验交流会,使学生从此类活动中感受创业的艰辛,领悟创业的真谛,最终使其创业的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将创业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学科优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商业计划书的创作、产品的设计构思、市场前景分析、吸引风险投资的战略选择等一系列商业情景的模拟,达到感受创业过程并普及创业知识的目的。
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应重点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能够开展创业活动的实践基地,以此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将获得的科技成果申报专利,然后通过技术市场或其他场所进行技术转让,在技术成果转让过程中体验创业的滋味;尝试创办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型公司,进行经营活动,使学生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增强创业意识,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2]欧阳琐,赵光石.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4).
[3]杨艳萍.创业教育课程化的框架设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4]张炜,高建.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特点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06,(9).
[5]黄赐英.实践性课程: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作者简介:郭晶,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48
张敏,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