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实验地位,强调一个“动”字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丁肇中说“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实验科学。再好的理论如果与实验不相符,那么理论就不存在。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因此实验对于自然科学来讲非常重要。”杨振宁说“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要面对最原始的问题,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而不要淹没在文献的海洋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我们物理教学的两条铁律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我们学习的一般程序是“直接经验——图象经验——抽象经验”。我们物理学习的一般程序是“实验观察——物理图象——物理抽象。”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自己觉得确实应发动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实验,才能便学生真正学好学活物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让学生动手利用手边的直尺或铅笔、圆珠笔等,做一个小实验:两只手的食指水平放置,分别托住直尺的两端,然后让两个食指缓慢向中间靠拢。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请你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不要求解答)。另一种考查: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等等。为了便于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动情”(观念态度)“动脑”(思想方法)“动手”(操作技能)我们也要为学生创设物理学习情景,领悟方法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科学素质。利用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因此,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二、加强实验教学,落实一个“做”字
落实一个“做”字,要“真做”、“多做”、“巧做”。真做,自己觉得平时教科书中要求做的物理实验都能认真完成。还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的分组实验,便学生真正体会物理知识的由来。不能只是图省事,照本宣科讲实验,或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分组实验节省时间,而让学生学得一知半解,还是要让学生多做和巧做实验。如声音的产生——传播。自己曾设计一个为一体化的巧妙实验来演示,便学生看得清,易理解。
三、改进实验教学,突出一个“优”字
要突出实验原理,渗透思想方法,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可能的方案,再选优质可行的实验方案。如果我们平时常要求学生这样做,他们的能力就能有很大的提高,也可拓展内容,丰富学生的物理“表象”。如“变阻器”实验可用电动自行车转速的改编为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引入课题,播放视频,使学生明白:改变电阻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这一因素实现的。实验室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了变阻器。并介绍其结构名称、作用、示意图和电路符号,工作原理和接法等。学生由社会到物理,由感性到理性,真正通过观察思维去理解。
物理的本质正如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说的“科学是在用理论和实验这两只脚前进的。有时是这只脚先迈出一步,有时是另一只脚先迈出一步,但是前进要靠两只脚:先建立理论然后做实验,或者是先在实验中得出了新的关系,然后再迈出理论这只脚并推动实验前进,如此不断交替进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验中还必须先[本文转自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定性后定量,抓住直觉,放飞想象。例如速度概念的建立——1. 定性认识:百米比赛中的两种比较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 实验探究:哪个纸锥下落的快?3. 方法感悟:不同高度释放如何比较快慢?4. 定量研究:测出高度和下落时间,探究比较方法。5. 速度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两个纸锥下落的速度,并与定性比较的结果进行对比。6. 拓展研究:计算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认识和了解某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值。
四、注重实验效果,关注一个“新”字
学生的创新源于教师的创新。如我们教师平时可进行惯性大小与质量关系的演示创新。大气压实验的另一种演示创新等。创新也能便学生增加实验的新奇性,进一步激动发学生的兴趣。
五、贴近教学内容,强化一个“实“字
我们平时物理实验的教学,自己觉得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教学内容,多做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每个实验都能使学生做得生动、有趣、扎扎实实。所以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把每一次实验都设计成体现探究性、体现针对性或体现开放性的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