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抵御不良信息对初中生的影响。主要以苏东坡的作品为例,浅论如何实现古诗词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苏东坡;古诗词;有效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古诗词教学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实际条件下,教师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效的古诗词教学。
一、从古诗词的背景入手学习古诗词
古诗词是特定的社会背景与诗人的人生情况相融合的产物,为了实现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注重从古诗词的背景入手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中的内容。首先,整合教材中的诗词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数量非常丰富,其中苏东坡的古诗词入选了五首,为了实现对苏东坡诗词的有效教学,教师要注重整合教材中的诗词资源,按照时间顺序对古诗词进行排序,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如,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于公元1082年,《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公元1075年等。其次,引导学生在课下实践活动中搜集古诗词的背景。教师将古诗词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后,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注重引导有兴趣的学生组成背景资料的搜集小组,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报刊等多种途径搜集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并制成精美的PPT,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进行讲授,以《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学习为例,学生利用PPT向其他学生介绍:此诗写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诗人因为乌台诗案被贬,来到了黄州任官。离黄州不远的蕲水有一清泉寺,诗人在春三月和他人共游清泉寺时看见周边美丽的春景便作了本诗。古诗词教学前搜集与古诗词背景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根据古诗词背景下了解古诗词中的基本内容,降低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难度。
二、从诗词中的表达意象体会古诗词的内涵
意象指的是诗人在诗词创造的过程中在客观事物上赋予自身的主观情感,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精挑细选并富有深意的。为了实现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注重从诗词中的表达意象入手,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内涵。在苏轼的诗词中存在着四大意象,分别是病兽意象、月意象、梅花意象、水意象。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月意象的分析为例,首先,诗词中的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弟弟的思念之情。诗词中重复出现了月,结合诗词创作的背景,诗人渴望经常和自己的弟弟见面,但是现实无法达成诗人的愿望,中秋之夜诗人看见高空中的月亮,想起与自己相隔甚远的弟弟,不由得作下了本首诗。诗中的最后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抒胸意,表现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想见而不能见的感慨。其次,借助月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诗人一生仕途不顺,充满波折,家庭生活也是遗憾悲秋。在中秋之夜,诗人问月“何事长向别时圆?”又从月中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人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进行类比,透过月亮对人生命的本质进行探究。之后,诗人在诗尾处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将幸福和安康献给自己弟弟,表示应当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最后,借助月表达诗人的政治追求。诗词中诗人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句便可表现出诗人在仕途和隐居之间的挣扎和徘徊,体现出诗人人生观和政治理想的矛盾。诗词中的一个意象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借助意象更好地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诗词的精妙和美好。
三、由诵生情,注重古诗词的诵读
古诗词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具有韵律美,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厚感情。首先,教师的优秀范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范读,从语速、断句、语调等多方面切实体现古诗中的情景,实现学生从感性上对古诗中内容的理解。为了提高古诗词范读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范读古诗词时搭配适合的音乐,利用音乐营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诗句中的内容。如,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教师可搭配古筝曲《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其次,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古诗词中的内容,在学生熟读古诗词的基础上学习古诗词的内容。最后,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朗读比赛。学生从学习过的苏东坡诗词中选择诵读的内容,自行准备诵读时的音乐,自行进行古诗词诵读的练习。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轮流进行古诗词的诵读,其他的学生和教师共同作为评委评价学生的诵读情况。
总之,教学语文课本中苏东坡的诗词时,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从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诗词中蕴含的具体意象入手学习古诗词中的内容,并注重古诗词的诵读,切实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作者: 王啟智,本文来自《东坡赤壁诗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