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

2015-12-16 15: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难点之一,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现象,本文从多方面,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1.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难点之一,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阅读应用题有困难。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由教师读题学生大都可以理解题意,可是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往往错误不断。这就说明他们根本没把题读懂,由此可见,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2.综合运用知识,拓宽解题思路

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我们在复习时侧重教给分析法。如:李师傅计划做820个零件,已经做了4天,平均每天做50个,其余的6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

分析方法是从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即:①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必须知道余下的个数和工作的天数(6天)这两个条件。②要求余下多少个,就要知道计划生产多少个(820个)和已经生产了多少个。③要求已经生产了多少个,需要知道已经做的天数(4天)和平均每天做的个数(50个)。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要求学生把分析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说清楚,就证明他的思维是理顺的。既要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表述的分析过程。

  3.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基本采用新课程教材,该教材把应用题分散编排,不同年段有不同要求,不同内容下的应用题又有不同的编排意图。比如三年级的“平均数”是编排在“统计”这一节,作为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改变传统的平均数教学的模式化的要求,不再片面强调“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而是强调平均数的应用价值,体现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

  

  4. 加强培养学生对于应用题的阅读能力

  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水平,那么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第一,让学生读题后能够逆向思维找出数量关系。因为同类型的题解法可能不同,但是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如倍数应用题“小红的年龄是小强的2倍”,逆向思考就可以写出“小强的年龄×2=小红的年龄”这一关系式,然后根据乘除法各部分的联系准确地选择方法,肯定不会出错。第二,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词。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如有这样一题:小丽和6个小朋友共做42朵花,平均每人做几朵?这个题目的关键词就是“小丽和6个小朋友”,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知道这里有个隐含条件就是一共7个小朋友,解答的准确度就提高了。

  5.注意有效设计应用题,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能不能开展问题解决的学习,一个重要因素是问题设计是否符合要求。"问题"设计有三个基本要求:思考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同时应注意发掘其思想品德价值。还要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应用题的设计应该是一个对原来素材去粗取精的加工过程。要使总是问题具有现实性,对问题的加工不应太精细,例如,可以保留多余条件,也可使一部分问题的结果具有开放性。同时,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节有趣。

  6.注意练习巩固

  教师在授课之后,再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习题让学生练,设计的习题要具备启发性和趣味性。我在讲解应用题时,一般设计三种类型的练习题:一是基本训练。应用题的类型与例题类似。指名到黑板前做(好、中、差生),其他同学在下面做。二是对比训练。出一组应用题:

  (1)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2)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比舞蹈队的3倍少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让学生对这两组题目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再列式计算。三是改错训练。其形式是把错题当“病号”,让学生当“医生”,看看哪个“医生”能勇敢地给“病号”治病,怎样对症下药。学生解题时,教师借机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总之,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江民.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创新教育[J]. 吉林教育(教科研版) , 2007,(04).

  [2] 钟林兴.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 2009,(05).

  [3] 金艳艳. 浅谈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中学课程资源 , 2008,(06).

  [4] 陈浪.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2008,(S2).

  [5] 秦付超.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版) , 2008,(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