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让人思维开阔,让人头脑灵活,因此读书也就成为人们乐意学习的途径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每每提及读书时说我一见到书就如同一位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由此可见,在名人眼中读书显得多么重要。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可以继承、传承人类的文明,当人类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就会了解世界各地的发展形势。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以及各地优秀的历史传承。由此可见书能给我们带来多么丰富的营养。它就如同我们在吃着一包美味的速生食品一样。既能解决我们的饥饿,又能使我们获得必须的营养。就像伟大的科学家培根说的一样:读书使人充实,会说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阅读能给人们带来多么愉悦的享受!假如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话那将一生受益无穷。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假如学生对读书没有兴趣的话,不但不会有这种美的享受,还会对阅读产生讨厌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阅读爱读呢?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怎样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万事开头难,没有哪一个人愿意自己涉入一个新的环境。把自己深陷痛苦之中。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课堂上适时迁移相关的知识。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把相似的例子放在一起讲,上语文课时我经常会在课文中或课文讲解后插入适当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每当我讲故事的时候学生都会竖起耳朵。当学生听到桃园结义的故事时,会为关、刘、张的义气感叹,当学生听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发出同情的呼唤。我会给孩子们在课堂上讲解,世界形势,我也会告诉学生在生活面前勇敢的活着。
每当我的故事讲到兴致的时候学生继续追问老师那后来呢?后来啊在×××书里,同学们自己去读读吧,这时那些已经被我“加工”过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到一个令人或赞叹、或揪心、或气愤、或感动的世界里,在这种带着悬念的故事面前又有哪个学生愿意坐以待毙?于是乎学生们纷纷到网络里、电视剧里、图书室里一睹为快可想而知在一个爱读、想读的动力驱使下我的孩子们将会变的多么爱读书。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个好的环境通常会让人得到好的发展,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之所以三迁就是因为她看到不同的学习环境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最终孟母选择了要在学校旁边安家,这样没过多久她的儿子便学会了进退礼仪,由此可见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创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每天要求学生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一本小学生字典。在上课之前或课间休息的时间,同学之间可以自己阅读,也可以一起读一本书。当然还能互相之间交换图书,这样一班的书可以交换看一年书下来学生该能读几十万字的书,这该是一笔多么丰富的知识财富。当然在这期间还能快速的提高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识字数量,想想长期下来学生一旦形成学习习惯,那将是一笔无法用数字记量的一生受用财富。
当然在此期间我们的图书室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里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图书这样下来,图书室、电脑、电视等都成了学生的途径之一。我通常并不是很反对学生看电脑火电视。因为人在获取信息的时候,眼睛的获取量是最大的,关键的是教师和家长怎样引导学生选择知识而已。
三、 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
每个学期组织一次读书会或故事会。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读的书改编成小品、相声、也可以讲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心得,或是以手抄报形式记录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这样下来书不仅是读的而且是可以拿来用的。长期下来读书不仅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并且还有助于学表现力的发展。
四、 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
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从开始的积累词语,句子开始并且可以尝试去品析文章的句段和文章的构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会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自己分析,学会自己评论,学会自己创造。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中眼睛获取的知识是最快捷,量最大的,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阅读书籍使学生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阅读能使学生的生活变的更丰富多彩。一旦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那就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势不可挡。一旦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孩子的精神世界如同翱翔的雄鹰一般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