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处都不缺少美,日出日落,花谢花开,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小桥流水的恬静……,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美育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我们在现实教育中往往流于口头流于形式。基于此,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把自然界的自然美、教材中模范人物的形象美等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中,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在熏陶感染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德育效应,有利于德育目标的达成。
一、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景观,引导幼儿发现美
小朋友每天上学的小路,在他们眼中可能平淡无奇,何时花开,何时日落他们可能从未注意过。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它的美千姿百态。在幼儿教学中,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苗木的生机美,有关具有民族特色有建筑美……,但是,光靠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教材内容是无法身临其境,亲睹其景的。为此,我经常组织他们到外面去参观、郊游、摄影等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然美景,进入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如带他们去游览国家级风景区——我们本县的花亭湖,从湖光山色中去体味万顷碧波的柔美、西凤禅寺的雄壮,陶醉其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如此类的活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用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启发幼儿创造美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不受幼儿识字量、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美学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审美感受的基础是审美感觉,即审美主体对象各种感性状况的反映。那么在审美教学中,作为审美对象的文本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识障碍。因此,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变无声为有声,让幼儿直接面对那优美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做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感知教材中自然美,并通过想象引发学生去创造美。幼儿的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毕竟有限,在教学中我们教者应注重用直观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影象来刺激他们的感官,他们的学习必将聚精会神,所有这些都表明:借助声像感知,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美,而且还能启发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
三、再现伟大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幼儿的人格美
我国从古到今涌现出了无数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事迹都是后人楷模,是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孕育学生心灵的源泉的极好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事先做好的课件,把自然科学家的光辉形象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让他们的崇高的理想、高贵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去鼓舞和激励学生,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如在教《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一课时,我就播放了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生平事迹录像。学生在观看录像后,了解到竺可桢爷爷是一位气象学家,他坚持天天给大自然记日记,长期进行气象观察,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接着,我趁热打铁向全班同学提出这样问题:同学们,我们应该向竺爷爷学习什么?学生纷纷表示应该养成天天观察记录自然日记的习惯,学习竺可桢爷爷的勤奋和一丝不苟的对待科学的精神。
四、结合幼儿身边的先进人物,培养幼儿的思想美
在学校中总有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有些方面一定是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学校外也可能有一些先进的人物实事迹,他们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我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用这些先进的人和事来激励他们,并教育学生真正从心里去敬佩他们,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从而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以后他们的成功奠定基础。
总之,美是人生命的一种状态,课堂教学是艺术的创造,要使科学教学体现美,这不仅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还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美学的特征,使其吸引幼儿,让他们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形成他们健全的人格。美育应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