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召

2015-10-07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改革目标与任务也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迈进了崭新的轨道。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和理解祖国语言、培养语感,特别是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基于此,本文旨在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例论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渗透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小学生正值儿童情感不稳定、直观思维占上风的年龄阶段,但其接受能力较强、善于钻研新事物,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可以从小培养他们养成优良的品行,为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奠定扎实、牢固的基础。本文就以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途经与方式。
  一、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的六年里,学生应当会读、写、使用至少2500个常用汉字,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要学习循环往复地学习认识、阅读、书写和使用新的汉字。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过去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被灌输式或填鸭式地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的彼此互动就很难提高教学效率、也谈不上找到机会渗透德育教育。为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落后的、陈规的教学模式,根据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创新识字教育模式。比如:在学习“爱”这个字时,教师要巧妙地让学生起来回答怎样组词、造句,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回答:“爱护”、“爱国”、“爱自己”等,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认可,接着反问学生:“大家说爱自己对吗?”,有的学生说对、有的说不对,这时教师应把德育教育穿插进去,对学生说:“爱自己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们要注意首先替别人着想,要先爱别人、再爱自己,记住了吗?,”学生们一起喊:“记住了”,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知道了要爱国、爱护班集体、爱护同学,也同时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多替他人考虑。学生们从学习汉字中就会明确树立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也培养了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同时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了人文素养,这也规避了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平时课文的讲解与精读,通过对文章中优美段落与重要字词应用的讲解,让学生不但能进一步深化对课文主旨结构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还可以顺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唯一”这个词的用法及在文中的思想情境,对这篇情节感人、语言生动的课文,要让他们反复朗读,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引导他们在品读文章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年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精神,增加对国家的热爱,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信念、坚定其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学习的目标,学生们若能达到这样高度的认识,就是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大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具、每篇作品都有一定的教学意义,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体现人间真善美的优秀精神食粮。孩子们要富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要注意文章的总体脉络框架、每个段落之间的联系和中心思想是什么,并不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比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阅读“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教师要让学生起来分析其内涵和揭示做人的哪些道路。这句话正是向人们昭示花生深埋在地里、不炫耀自己、即使有了果实,也不借此吹捧。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就会联想到课文是以借物喻人的方式,借写花生这种品质表达对默默奉献、不张扬、低调做好本职工作人们的歌颂与赞扬,教师要引导学生都来学习花生这种人格特质,从而为孩子们品格的内化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做好充分准备。
  三、在指导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1、在写日记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记日记的良好习惯,通过把每天的经历、体会和学习心得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能够规劝自己上进,反思自己的过失,把心里话说出来,并且赞扬美好的、谴责丑陋的事物,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善良、诚实的性格,促进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日记的德育教育功能。
  2、在感悟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当及时让学生回归大自然,利用节假日集体出游、玩耍,放松心情、开阔视野、丰富小学生的精神阅历。以小作文的形式让学生记录下郊游的经过与感想,学生就会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壮丽,增添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还锻炼了写作能力,实现德育的宗旨。
  3、引领学生在读后感的写作中加强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新体诗歌《我的自白书》时,教师要让学生带着作者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朗读,在教师讲完后随即让学生们写读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分享学生学习的心得,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人文素养。在此,学生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在面对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共产党员仍然仰起高昂的头颅,为了革命的胜利、人民的幸福和中国未来的美好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热情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人民利益牺牲的崇高人格。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全都表达出来,激发他们对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贡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的热爱,让爱国主义的火炬剧烈燃烧,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崇敬之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责任。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得以显著提升。
结语:
    小学语文要综合利用各种契机,积极开展德育渗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与感召、发展健康的个性和正确的审美情趣、培养其健全的意志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