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思考者,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师生互动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沉重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这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式问题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复习时,我虚构了一个“阿凡提赶羊”的故事情节,贴切、自然地引入对“周长不变,怎样才能使羊圈面积变大”这一问题的探究。故事是这样的:当年,阿凡提给巴依财主当长工。有一天,巴依老爷买回一群羊,说:“阿凡提,快把新买的羊赶到羊圈去!”阿凡提说:“好的,老爷。”可当阿提提看到羊圈时,他大声喊起来:“老爷,这个长方形羊圈太小了,赶不进去。”巴依老爷有些不高兴了,说:“什么?太小了?阿凡提呀阿凡提,你不是很聪明吗?你就想个办法吧,要不,你自己花钱买些材料把羊圈围大些。”学生们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趁机提问:“同学们,你们说阿凡提会自己花钱买材料吗?那他会有什么好办法呢?”由此引导学生探究提出的问题,经过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讨论、建构,展开了对定长所围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研究。学生们思维活跃,他们从研究用篱笆围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羊圈,研究到借助一堵墙,甚至两堵墙围羊圈。这时,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中逐步发现规律、掌握新知。
这样的情境创设,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升了学习数学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从而真正提升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实现了数学学习的长效性。
三、创设疑问性的问题情境。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生虽然想象丰富,但知识经验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足,提出的问题较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感,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时,先设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如2乘4,在此基础上改变为12乘4,问“现在还会口算吗?试一试。”大部分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了如下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
(1)12×2+12×2=48,(2)10×4+2×4=48,(3)6×4+6×4=48,
(4)6×(2×4)=48,(5)12+12+12+12=48。
对于这几种品牌方法教师都给予肯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多元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到此,教师并没有满足,接着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同学们都喜欢自己的方法,但自己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时,老师出示了23×3、24×3,这两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品牌,有的同学就不会口算了,从而产生疑问。借此,让他们充分讨论,相互交流,最后找到了最好的口算方法是10×4+2×4=48。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四、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了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了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称其为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资源,尊重儿童生活,发掘“童心”、“童趣”的教学价值。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重开放性训练,让课堂互动活起来,从而充分地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
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后,先让学生把火柴盒的内匣展开,观察它的展开图,然后给每组学生发一张边长40厘米的硬纸板,要求做一个容积最大的内匣(衔接处不计)。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很高,纷纷计算怎么样取高。有的取5厘米,得到纸盒容积为4500立方厘米;有的取10厘米,得到纸盒容积为4000立方厘米……最后确定高为5厘米,容积最大。这时有一们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还有比高为5厘米的容积更大。原来是将“废料”进行再利用,容积当然更大,这时使其他同学得到启发,最后得出:当高为10厘米时,容积最大,容积最大为6000立方厘米。这样的教学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也使数学课堂变得灵动、富有诗意。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积极探究,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因此,成功的问题情境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出的难度适中,问题情景清晰,能引起学生共鸣,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数学问题。数学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有很多的素材是可以供教师挖掘来作为问题情境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渠道获得信息,从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寻找素材,从丰富的生活中寻找材料,从教材中挖掘内容,充分运用这些素材来设计好的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