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新密市结合本土实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制约该项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还未全面开花结果,笔者想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新密市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经验
1.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扎实开展农村成人社区教育培训
“五千年看新密,三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这是2003年中国古都学会在新密市召开黄帝古都轩辕丘学术研讨会时,有关专家提出来的学术观点。2008年,新密市被中国民俗协会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2009年,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将中原文明的历史起源推到了一万年以前。
丰富的文化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新密市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农村成人社区教育培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提供了良机。新密市深入挖掘地域优势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域内的伏羲女娲文化、黄帝文化、岐黄(中医)文化、溱洧文化、诗经文化、汉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社区教育纳入特色文化发展的大战略中,依托地域特色文化,开展社区教育培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超化镇“超化吹歌乐团”、黄固寺村“舞龙表演队”、白寨镇“雕塑艺术工作室”、大隗镇“大隗戏曲文化工作室”、米村镇“范村昌平文化广场”和新密市“读经大讲堂”等一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文化艺术培训品牌。
2.加快推进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向社区学校转型
新密市根据形势的发展,主动调整思路,鼓励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向社区学校转型。在年度目标责任的安排上,我们要求各成人学校在搞好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全市各成人社区学校积极尝试、不断探索,在完成技术培训的前提下,尝试与所在村(社区)党员活动室、文化大院联合,举办法制教育、科普知识、卫生健康等专题讲座和戏曲、舞蹈、象棋、书画艺术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初步实现了农村成人学校向社区学校的顺利转型。岳村镇成教专干郑建设凭借书法专长,成立了岳村镇“建设书法协会”,每年都举办书法艺术培训,参训居民有300多人次。
大隗镇成教专干孙烈江是一名戏曲爱好者,曾多次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曲表演擂台赛并取得过较好成绩,在他的推动下,大隗镇成立了梨园春俱乐部,利用周末开展戏曲演唱培训和比赛活动。纸坊村新村社区成立了大隗镇舞蹈俱乐部,并于每周的周二、周三开展广场舞、交谊舞培训。大隗镇振北回民小学成立了乒乓球俱乐部,免费为该校师生和当地群众开展培训。上述系列培训,年参训群众达上千人。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大隗镇大隗村、袁庄乡靳沟村、米村镇寺沟村、超化镇王岗村等成为远近闻名的“广场舞村”;城关镇楚沟村、曲梁镇下牛村、超化镇王岗村(社区)成为小有名气的“书法村”;超化镇黄固寺村、岳村镇桥沟村成为群众津津乐道的“戏曲村”……
3.借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溱水和洧水是新密市境内的两条历史名河,被有关学者誉为中原的“两河流域”。溱洧文化是新密独有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热爱家乡的新密人投身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2009年以来,新密市每年都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和“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推荐活动,通过个人申报、群众测评、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命名表彰、事迹展示等6个关键环节层层把关。在评选中,一大批具有影响力和榜样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脱颖而出。2014年,新密市政协退休干部、81岁的王衍村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015年,超化镇成人学校的“超化吹歌”被评为河南省“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4.围绕地方中心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级耐材基地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程,聘请了中科院院士钟香崇以及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展了耐火材料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成人中专、广播电视大学配合市委组织部,计划开展10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培训班已举办8期,共培训学员500多名。二是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服务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密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尖山风景区金银花种植、白寨镇蜜香杏栽培与管理、城关镇大雁养殖、大隗镇核桃种植等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类培训项目,以及曲梁镇服装制作工艺、大隗镇造纸技术工艺、白寨镇石雕、牛店镇煤矿安全培训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工业技术类项目培训。
三是结合职业学校特点,进行市成人中专刺绣、服饰和武术表演等传统文化专业建设,在雕塑中专完成了石雕和玉雕专业的升级转型,同时也顺利开办了通达中专红木家具雕刻专业。四是立足于域内羲皇文化历史遗迹众多的实情,大力宣传和推介黄帝宫、新密县衙、伏羲大峡谷、天爷洞、打虎亭汉墓系列文化遗址和南泉寺、助泉寺等旅游文化,并开展社区教育特色文化培训工作,不断服务本土特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对于实施“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发展战略,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的新密具有重要意义。
5.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努力提升新密市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新密市扎实开展农村社区教育调研工作,撰写了大量调研信息、论文和经验材料,及时宣传报道新密市成人社区教育工作信息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提高了新密市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的知名度。
二、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密市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属于全省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中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重视不够,机制不畅
部分领导和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理解不透,重视不够,支持不强。农村社区教育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但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协调不畅,齐抓共管不够到位。各行政村对由成人文化学校主导开展的社区文化教育培训活动积极性不够高,虽然成人学校主动与驻地中小学和村两委(社区居委会)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平台等阵地联系,力求通过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农村成人社区教育培训的全面开展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但就实际效果来看,目前各单位尚未完全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
2.组织机构不全,“四个独立”尚未实现
虽然历史上新密市各乡镇都建立有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培训学校,有的还被评为国家级成人示范校(如牛店镇成人学校),但由于对该项工作缺乏足够重视,部分乡镇成人学校场地或者被占用,或者拆迁改造后没有恢复,阵地建设缺乏依托。新密市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工作服务指导中心迟迟未能建立,缺乏持续有效的专业指导服务和管理。一个学校本应具备的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实行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独立进行教育教学的“四个独立”尚未完全实现。
3.队伍不专,服务能力不强
新密市目前既没有建立农村成人社区教育工作专职队伍,也没有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无法形成合力,难以组织覆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优质高效的各级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更无法开展持续的社区活动。现有的从业人员大多从义务教育学校“转岗”而来,专业知识匮乏,社会技能不足,年龄结构老化,组织能力欠缺,进取意识不强。虽然有一些关心社区教育工作的个人、组织和志愿者自愿参加社区教育工作,但更多表现出临时性、间断性的特点,缺乏持续性、稳定性,无法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4.经费不足,从业人员缺乏成长和发展空间
虽然各级政府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了社区教育经费的人均数额或拨付比例,但因缺乏配套的操作办法和具体的督查措施,很难落实到位。就新密市目前状况而言,人均2元的社区教育经费尚不能按时足额拨付到位,更遑论逐年持续增长。相当一部分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对成人学校向社区教育转型工作重视不够,承诺给予的支持不能及时兑现,使社区教育工作进展缓慢。在从业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方面,相关政策和规定尚属空白,也影响了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高度重视,努力破解制约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难题
一是要提高认识,将农村社教工作纳入到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形成权责明晰、奖惩分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健全组织,限定工作时间,抓紧成立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尽快落实农村成人社区学校的“四个独立”,实现社教工作走上正常轨道。三是要尽快建立一支优质高效的社教工作专职队伍和社教工作志愿者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迅速提高社教工作培训质量和活动效果,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质的飞跃。四是严格落实经费政策规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抓紧制定社教工作从业人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方面的优惠政策,着力提高农村成人社区教育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努力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郭卫民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