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武汉市社区教育

2016-06-06 15: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社区教育起步早、落脚实、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青山区、武昌区),实验区3(江岸区、新洲区、洪山区)201110曾承办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全市社区教育工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社区在服务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武汉市社区教育工作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1.政府重视,政策落实

 

武汉市政府非常重视社区教育工作,有关社区教育教学的政策文件几乎每年都有出台。2009,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转发20082012年武汉市社区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确定了政府领导、全民参与,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提出了全民终身学习培训计划、社区教育网络基地建设计划、社区教育队伍素质提高计划、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和示范街道打造计划、学习型组织创建计划。

 

2011,中共武汉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现代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2012年,武汉市成立了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等32个局委办和各区政府的主要职责,建立了各成员单位联席例会、信息交流、研讨交流、评比表彰等制度,实现了社区教育管理和整合资源的统筹领导。2013,该市出台了《武汉市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方案》,完善了全民共享的现代学习服务体系;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市社区教育学院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武汉市社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整合资源,实现共享

 

  一是整合政府职能部门教育资源。由武汉市政府统筹领导,对32个局委办和各区政府的教育资源统一协调,教育服务项目统一安排,理清教育职责。二是整合教育科学研究资源。把下辖的基础教育教研室、职业教育教研室、成人教育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教育电视台、教学设备(仪器)中心等部门整合成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来指导推动工作,并挂牌设立武汉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研究和指导。三是整合各级各类学校资源。开放利用各级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职业学校、成人中专、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在市电大挂牌设立武汉市社区教育学院,在各区电大设立13个分院,各区下设学习资源点。四是进行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建设。2011年,市电大建成了云平台支撑的一库多网学习资源中心,武汉市投资800多万元委托市电大建立了47T容量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开通了4G宽带,开设了13类网络学历教育和43类网络非学历教育项目,实现了全城居民快速访问、大量储存的安全的网络互通。

 

  3.社区服务到位,居民生活幸福

 

  四新社区位于硚口区韩家墩街道,它实现了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一体化管理、社区教育与社区服务一体化发展,把社区内居民的教育需求逐项登记,把社区内的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逐人登记,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教育、送服务、送温暖,入户到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了防灾减灾、健康养生等培训活动,让广大居民零距离感受到社区的关爱。百步亭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曾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在参观考察中,我们看到了300多名六七十岁的老人分组登台竞赛表演;看到了一群热爱摄影、书画、诗歌、科普的老年人,挖掘社区居民中的凡人善举,制成展板陈列在社区楼道中;看到了一群不是被动养老而是主动享老的老人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了解到社区的老年大学一年开了87个班、组织培训近千期、培训3万多人次,也感受到了居民享受社区教育成果的幸福生活。

 武汉市社区教育

  二、借鉴武汉市社区教育的经验,助推我省社区教育发展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社工资格证》,并且要求社区工作者持证率在30%以上。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使专职教师明确形势任务,了解社区实情,掌握居民学习需求,提高指导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拓宽信息视野,增强服务能力。

 

  2.加强基地建设,搭建交流平台

 

  各级社区培训机构和办学点,要实现硬件建设到位,软件建设跟上,建章立制运作,引入信息网络,资源优化整合。做到培训统计立档,面向社区服务。要建立办学点干部联席会议制度,使其成为教师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扩大视野的平台。

 

  3.加强课程开发,提供学习平台

 

  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课程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所以,要重视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编写贴近居民实际需要的社区教育教材,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QQ等现代化通讯工具,搭建居民互助、交流、开放学习的平台。

 

  4.选聘兼职教师,建立志愿者团队

 

  注重从社会各行业、企业中选拔专业能力强、演讲口才好、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鼓励和倡导大中专学生、退休干部等成为社区教育志愿者。

 

  5.开展多元活动,探索培训模式

 

  培训是社区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分区域、分人群、按需求、有重点、有实效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同时探索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群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创新团队模式、网络互动模式、兴趣沙龙模式、成果展示模式等。努力提升社区教育内涵,把握社区教育发展趋势,为加快我省社区教育发展进程,打造文明河南、和谐河南、幸福河南而努力。

 

  作者:李义锋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