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灾难新闻是一门叙事的艺术,既要传达灾难信息,又要安抚人民、抚平创伤、安定社会。为了打破灾难新闻的常规写作模式,从语言和形式上给读者全新的感受,达到最佳传播效果,“陌生化”叙事手法在新闻文本中越来越常见。笔者从“解码延迟”叙事、镜头感叙事和意象的艺术化处理等方面来探讨灾难新闻的“陌生化”叙事技巧,同时指出在新闻文本中运用此叙事策略应避免的误区。
关键词:灾难新闻; 陌生化; 解码延迟; 镜头感写作; 意象艺术化
“陌生化”概念由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论文《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那些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作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1]通俗的讲,“陌生化”就是创作主体以新奇眼光和特殊方式对客体进行去常规、去惯性的叙述,使客体显得丰富、陌生而具有吸引受众的新鲜特质,打破或修正受众心理定式的艺术处理手法。“陌生化”要克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知的机械性,唤醒主体对生活的新的感受。新闻写作,作为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创作行为,同样可以运用“陌生化”的叙事技巧,特别是在灾难报道中,同质化信息过于泛滥,最常见的便是伤亡统计数字的堆积。要使灾难新闻达到信息传递和社会效益统一的最佳传播效果就需要打破常规写作模式,巧妙运用“陌生化”文学创作手法便是一种有效选择。“陌生化”叙事在灾难新闻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实现。
1 “解码延迟”的叙事结构
“解码延迟”概念由伊恩·瓦特提出。他认为,通过解码延迟,作者旨在表达“一种感官印象,不先给事物命名或过一段时间才解释该事物,这样读者在感觉该事物的同时被直接带进叙述者的意识。”[2]具体运用手法就是在作品中将结果置于原因之前,或者将重要概念置于文本首部,目的在于在第一时间唤起读者的新鲜感和惊奇感,进而对文本接下来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这是“陌生化”的审美心理标准,这类似于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
例如,2011年3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日本发生8.8级强震并引发海啸》的消息(后更改为9.0级)。首先是一个2秒多的画面:大地强烈晃动,行人颠撞前行、汽车摇摇晃晃,并伴有强风呼啸的声音。这就是一个短暂的“解码延迟”的设置,先呈现给观众一个震撼的场面,然后进行解说:地震的震中地址位于宫城县仙台市以东约130公里处的海中,震源的深度约24公里,这是一个对先前画面的解码过程,在最重要的信息“日本发生地震”后给受众更为详细的情况。然后,又是另外一组镜头,市民蹲在宽阔地抱头痛哭、办公室内满地散落的杂物,伴随着警笛鸣响,这里不仅是对前部内容的解码,同时又为下文设置了一个“解码延迟”,也许很多观众并不能从主持人提到的8.8这抽象的数字中感受其内涵威力,这组镜头通过直观的声画对8.8进行了解码,随后的解说又是对这组画面的解码……相较于电视新闻常规的先介绍时间、地点,再把镜头推入现场的模式,这种“解码延迟”的叙事结构,让受众更有兴趣继续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这其实是较好的运用了“首因效应”,即注重新闻给受众的第一印象或新印象,这种印象决定了受众是否愿意完整接受整个新闻。
2 镜头感叙事
现代社会被称为读图时代。新闻学者在进行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研究时指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O%,观看图画能记住3O%,边听边看能记住5O%。[3]报纸作为平面媒体,无论文字、还是文字与图片的结合都是一维的。但是,可以对之采取镜头感写作法,即通过镜头式的语言、蒙太奇式的表达方式把对象镜头化,充分调动受众的心理多维性,在刺激受众视觉时使他们在心里再现事实的声画,间接达到视听合一效果。在灾难新闻中运用镜头感叙事的“陌生化”写作手法,能让受众接受一个新形象画面,提供信息的同时增强新闻的立体感、可读性、感染力。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包括对画面的剪辑与合成,即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按主体要表达的思想、观众的心理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叙述情节,刻画人物。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往往会产生单独镜头不具有的意蕴,运用到新闻作品中能达到对比、隐喻、联想、悬念等效果。如人民网2010年5月8日新闻《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5月玉树第一个周末。春雨竟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夜,伴随着沙沙雨点,震区辛劳的人们睡意正酣。夜夜喧嚣的汽笛声、歇斯底里的藏犬声悄悄隐去,代之的是翠枝绿叶间的鸟鸣花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街头河南赵家油条铺,凌晨两点冒雨为工地做出400根鲜黄的油条;环保女工脸上也被涂上一层霞晕;黄南藏族自治州交警、成都特警们也纷纷走出帐篷开始值勤……
人勤春早,玉树早安。四野里,雪山,绿树,雾霭,碧水,给数万抗震救灾军民,又带来一天的好心情,也一定会带来一个新胜利。
在这篇新闻中,作者选择8日清晨街头油条铺、环保女工、交警特警这几个镜头隐达震后的玉树已进入一片祥和、平稳的景象,这种镜头的组合跳出了直白陈述的常规模式,对读者产生全方位、多维性的影响,读者会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即玉树灾区重建已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另外,诸如“汽笛声”、“藏犬声”、“鸟鸣花语”这样的声音素材从听觉上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宁静夜晚的画面,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好心情、新胜利。这种蒙太奇手法达到了吸引读者的效果,读者会不自觉地将灾区重建后的安详与地震时灾区人们承受的痛苦进行对比,从画面、声音、色彩等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体验,达到传播的视、听、思效果。
3 意象的艺术化处理
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习惯把信息安置于一个固定的套路或结构里,对同类事物的描述和修饰也有一套固定的词汇和模式,即“类型化”的写作模式。这种写作模式造成了读者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引人深思,发人深省。“陌生化”就是要打破这种熟悉的、常态的写作,使作者对那些因过于熟悉而不留意的事物重新予以深思。达到这种“陌生化”效果的另
一种方式是对事物的意象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即以存在之物为基础改变其常规存在形式,重新塑造它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使之“显得”陌生。在灾难新闻文本中运用意象的艺术化处理手法可以淡化直白描述灾情带给人们的心理阴影,寓悲情于审美中。如《云南日报》2011年3月13日第三版《废墟上的婚礼》:房子没有了,生活还在继续;婚纱飘过瓦砾,婚礼照样进行。新人跪拜长辈,新郎身上挂起承载祝福的红色缎带。 …… 这是一个开始,在废墟之上重建新家园、重建新生活的崭新开始。
在此新闻中,作者将他在云南盈江县地震后所见的婚礼的视觉形象区别于传统婚礼的意义,使其视觉效果变得陌生,展现给读者一个艺术化了的婚礼过程。这个艺术化了的婚礼形象注入了作者个人对特定背景下的事物下意识的认识,“新娘线董云在简易防震棚里梳妆打扮、满是裂缝的墙上贴着新人们笑容甜蜜的婚纱照、婚纱飘过瓦砾”,作者将这个婚礼描绘成一个在废墟之上重建新家园、重建新生活的崭新开始,去除了读者对一般意义上的婚礼的概念,创作一个全新而又沉重的视觉形象。通过对意象的艺术化处理实现陌生化效果使得读者能够以“去惯性”的眼光审视灾区人们的生活景象,显示人们在悲剧下仍保留的那份乐观、希望。
对事物意象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另一种手法是将原本不相干的要素结合起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反应。如《潇湘晨报》2011年3月19日 A07版《叠出一只又一只纸鹤,颜色如雪——大地震死难者迎来“头七”,日本灾区各处举行默哀仪式》:叠出一只又一只纸鹤,颜色如雪大地震死难者迎来“头七”,日本灾区各处举行默哀仪式。没有燃油,没有供暖。一些地方,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雪花在飞舞。一只纸鹤,又一只纸鹤,颜色与雪花一样,用手叠出。
18日14时46分,地震发生后的第七天,许多人离开人世的第七天。按照日本习俗,这一天是纪念死者的“一周忌”,类似中国习俗“头七”。
……
在这个新闻里作者将纸鹤描述为“颜色与雪花一样”的东西,他将纸鹤的颜色和雪花的意象结合到了一起,文本被情感化。这种情感不是静止的,作者通过“举行”、“飞舞”、“叠出”等词语来加强情感流动,让读者陷入语言和情感的漩涡中。“一只又一只纸鹤”如同天空飘下的雪花,作者不仅道出了颜色,还暗示了数量,引出后文“6911人死亡,10316人失踪”。与在文章开篇直接揭露具体伤亡数字的写作方式相比,本文这种陌生化的联系营造出一种“令人寒惧”的白色感,让读者对这场灾难带来的悲痛感同身受,并且带来信息接受中的审美效果。
“陌生化”理论虽然属于文学范畴,但新闻写作也是一个创作过程,因而“陌生化”对其有广泛的适应性。但是新闻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性:以事实为基础,即新闻文本由“本事”和“情节”组成,“本事”是事实发生和存在的常态;“情节”是事物经过组合加工后在文本中呈现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能将文学范畴的“陌生化”理论照本宣科地引入新闻写作中,特别在报道灾难事件时,不能因寻求刺激、新奇、独特而盲目走进“陌生化”写作误区。
3.1 “陌生化”不等于“极端化” 黑格尔说:“众所周知的东西正因为它是众所周知,所以根本不被人认识。然而一旦接触到新鲜的富于刺激性的对象,审美主体则会立即引起惊喜。所谓异与怪的东西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正是由于其刺激性,由于审美主体由‘睹异’从而产生‘珍爱’和审美愉快。” Terence Hawkes.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