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任务引领型教学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实践

2015-12-15 14: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计算机应用课程中引领型教学引入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特征及应用意义。结合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应用实践,论述了它的可行性和应用模式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任务引领型教学;职业教育 ;探究式学习;平面设计
一、任务引领型教学引入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专业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对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有一定优势,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不够明显,不能完全适应技能性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此外,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与就业常有脱节现象。理论课程多,与就业及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偏少,技能训练不足;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容易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任务引领型教学型教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任务引领型教学相关概念
  1、什么是任务引领型教学
  “任务引领型教学”指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任务引领型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从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
  3、任务引领型教学的特征
  (一)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二)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三)突出能力。课程定位、教学过程与评价都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
  (四)内容实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五)做学一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三、任务引领型教学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意义
  1、提倡在做中学,不单纯先学后用。计算机学科知识本身具有非连续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只有在接受任务,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才会快速有效学到真正实用的内容。
  2、任务引领型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解决模拟仿真情景中的问题或实际问题,围绕需要解决或完成的任务,小组讨论,分析并分解任务,寻求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和方法,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独立探索自学能力。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有效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3、任务引领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通常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贯穿着交流与协作,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培养团队意识以及提高沟通的能力,将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教学实例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平面设计为例,课题为文本编辑。知识目标要求掌握页面的设置、辅助线的设置、字体的安装、文本的编辑、图文排版等,了解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完成名片的设计。
  引领型教学设计展开如下:
  1. 分析教材,确立并出示任务
  设计一张个人名片或通用商业名片。在大屏幕上给学生展示名片设计模版,并将平时收集的名片给学生传阅。
  2. 情景的创设
  假定学生自己是某个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或其它公司和职业),请为自己设计一张你自己比较满意的名片,要求符合名片设计的一般原则,并且有自己的特色。
  3. 分解任务,引导思路
  根据提出的任务要求,老师先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对总体的思路有一个概念。
  A. 名片设计理念:意义、分类、要点、流程、构成要素
  B. 通用名片大小:页面的设置、辅助线的设置
  C. 构成要素的分解:标志、图案、轮廓、名片持有人信息(姓名、职务、单位、地址、通讯方式、业务领域)
  D. 标志的设计以及名片中图案的表现设计:基本绘图工具及造型命令、图框精确剪裁命令
  E. 非系统自带字体的安装及应用
  F. 文字的设计与编排,字体的合理运用。
  这是关键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老师要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分析并拆解任务,明确自己可以完成哪一部分,还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和需要收集的信息。
  在该环节中,教师归纳并讲解名片设计理念相关知识,演示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和流程,让学生复习该任务中已经会的知识点,并主动去探究和接受新的知识点,以辅助完成后续任务。
  4. 自主学习,交流协作
  以小组为单位,将个人构思结果包括公司名字的拟订、标志的设计、字体字号选用、色调等内容提出来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给出意见和建议,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个人所长,互相指导,不断修正。该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巡视并适时的给出指导意见。
  5. 成果点评,作品展示
  这是学生最终展示自己的阶段,各小组派代表在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组评分最高的作品,讲解自己作品的立意、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日后的岗位需求打下基础。
  6.过程点评
  通过过程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过程评价,我们制定了如下评价表: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学习能力(60%)

明确学习任务,热情对待任务

 

 

 

能分析并完成学习任务涉及的知识点

 

 

 

提出并细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和同伴共同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发挥所长互相帮助

 

 

 

积极思考,主动归纳知识点,询问提出不同意见

 

 

 

学习效果(40%)

圆满完成了任务,学到了新知识

 

 

 

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感到身心愉快

 

 

 

总评

 

五、任务引领型教学的总结
  实践证明,通过应用任务引领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我探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其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具体实施任务引领教学法的办法有很多,总的来说,运用任务引领教学法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从中掌握操作的方法与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振宇,顾京.任务引领式教学在“数控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年10月
[2].许慧菁.实施项目教学法切实提高计算机课堂效率[J].教育科普.2008年9月第六卷第四期
[3].刘骋.任务领型课程开发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七卷第四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