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工业技术论文

浅谈我国住宅的工厂化生产

2015-08-18 09: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住宅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性,生产方式也流于粗放,看发达国家的住宅发展道路,可以预测在我国不久的将来,也必然迎来住宅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工厂化生产就是这种改变的实质。

关键词:住宅;生产;工厂化;产业化
一、住宅工厂化生产的含义
  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衣(衣服)、食(食物)、行(车辆)都是从工厂、农场等生产企业生产出来后,在流通领域被我们买回来使用的,只有住(住宅),是我们到生产场所去看了以后购买,并搬入使用的,感性认识上,我们就能发现住宅生产和其他商品生产的不同。
  具体来说,作为商品的住宅,具有以下几个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征并带来相应的弊病:
生产制造地点就是将来的使用地点;
生产周期长——财务成本高,对周遍环境影响大;
在室外作业时间长——看天吃饭,不可控制的风险大;
商品之间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个性强——很难用一般商品的工厂化生产方式来生产;
单件商品价值量大——财务成本高,从业门槛高,商品质量的社会意义也因此提到很高的高度;
生产环节繁多,出现质量波动的概率大——我们知道有很多质量通病,但根治不了,症结在这;
劳动力、物资消耗密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论似乎很少有用武之地。
  为了克服上述弊病,笔者认为只有利用现有的工业文明,引进工厂化生产的理念,结合住宅商品的特点,形成住宅的工厂化生产模式。
  在这里,笔者先将目前谈的比较多的“住宅产业化”和本文提的“住宅工厂化生产”做的比较。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核心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即本文讲的工厂化生产。目前在很多场合讨论的住宅产业化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就是一个提高住宅工厂化生产率的问题,所以笔者以为,现阶段不妨把住宅产业化的问题归结于住宅工厂化生产的问题,更容易为大家理解,更能瞄准研究的方向。类似的词汇还有“住宅集成”、“住宅一体化”等等,实际上在住宅领域,研究的核心都是工厂化生产的问题。  
二、进行住宅工厂化生产探索的必要性
  从国家发展的层面来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产品认定处处长章林伟:中国住宅产业与国外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生产方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现代工业的概念,这将大大推进住宅产业的飞速发展。而住宅集成无疑是适应现代住宅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1】
  从企业的层面来看,万科已经宣布和日本大和合作开发“PC工法”(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并付诸实践;而浙江宝业集团开发的钢结构别墅,也已经生产出了实物,并在浙江开始建设住宅产业园,从住宅生产的多个领域开始了住宅工厂化生产的实践。
  所以现在是一个住宅生产模式由传统向工厂化生产转变的时机了,而且也是适应市场的要求。理由:
  1、质量方面,工厂化生产的产品具有质量稳定的优点。
  2、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高资本周转速度。
  3、降低了企业招标、采购的难度,提高了招标、采购阶段的优势地位。
  4、当企业在市场取得龙头地位后,企业标准能进化为行业标准,先行者的优势将显现无疑。  
  三、目前我国住宅工厂化生产的几个方向
  1、木结构住宅:以美制木结构住宅为代表,在后面还有介绍。
  2、钢结构住宅:以轻钢结构为主要代表,流派较多。
  3、混凝土结构住宅:有从承重结构入手的“PC工法”和以维护结构入手的“大板结构”,以及两者兼顾的方式。
  前两种结构的住宅,目前更多的应用在别墅类低密度住宅上,第三种结构更多应用在多层、高层住宅上。当然,也没有严格的区分。
  就笔者的研究,这三种结构的住宅工厂化生产的研究,本质上都是向标准化、规模化、模块化和通用化发展,以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方便设计和施工,来实现工厂化生产的。  
  四、两个先行者
  1、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和美制木结构住宅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从公司创建至今一直从事美制木结构住宅的生产,从最初的进口到现在的本地生产并返销国外,11年的时间见证了这样的一个高度工厂化生产的住宅产品被市场接受到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历程。
  2、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和集成住宅技术
  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从1996年开始决定进入住宅工业化领域,到1999年建成第一代集成住宅技术的作品——远大集成建筑一号公寓实验楼,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每一代技术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而是都做出了产品,特别是从第三代到第五代技术,在长沙都建成了住宅小区,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销售业绩。    
  五、综述
  在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不足、人民对住宅质量和品质要求进一步提高的今天,对住宅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进化是历史的必须,不管采用拿来主义还是进行自主研发,只要掌握了先进技术,生产出市场满意的产品,企业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月明. 住宅产业集成化——世纪宅引出的话题. 中国地产市场. 2003一、二月号
[2]谢芝馨、郑艺群. 工厂化钢结构房屋系统集成问题的研究. 工程力学. 2001增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