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15-12-15 12: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文章从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资产;财务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事业单位作为群众进行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机构,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将关乎着民众的集体利益,因此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与预算编制和预算评价相比,预算收支更加受到重视,从而导致现有资金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财务“要钱,花钱”的过程就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管理,许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预算管理这么理解。在这种认识下,没有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预算是与花费联系在一起,只有需要资金时才会进行预算,否则不会,也就是说预算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难免会增大预算管理推行的难度,会滞后预算管理。
  第二,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不能通过预算经费的收入和结余得到准确的反映。从收入方面来看,收入与支出中缺乏规范性,这种规范性的缺乏使得账面数字不符合会计核算应当反映的预算执行情况,加之缺乏及时性的决算报表和不能真实反映账面经费结余或预算的超支,导致预算经费管理的优劣无法进行分析,考核经费管理管理标准的科学性难以得到保证。
  第三,无法真实反映经费资金
  在有些单位中,历年的预算和预算外结余还都比较多,但这仅仅是从账面上看,或者仅仅是会计报表上反映的数字。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纳入结余,或者将还没有进行转账的生产经营投资也纳入预算管理中,这就使得账面上和会计报表上的结余数出现虚增,也就是说实际可以动用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缺乏坚实的资产管理基础。在事业单位中,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配置、资产处置、资产使用和资产收益等管理办法。甚至在有的单位中,资产管理内部制度依然没有建立起来。在有的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往往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资产管理工作的责、权、利无法对应,也就是说没有明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负责,管理人员不到位。
  第二,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相互关联性较差。一旦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发生脱节,不仅会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被降低,同时还会形成与管理相比对资产购置更加重视的错误管理,这无疑是对资产的浪费。在有的单位中,为了使部门利益得打保证,各类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被重复申请而又欠缺管理,浪费了资金和资源。
  二、改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对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改善措施
  第一、使传统预算管理理念得到改善,使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必须对传统的预算管理理念进行更正,使单位和预算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得到提高才能使这种状况得到改善。
  1、在事业单位中,改善预算管理理念必须从单位领导开始着手,使领导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得到加强,并充分肯定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如此才能更好地形成以领导为首的预算管理理念体系;
  2、为了使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得到加强,必须打破传统的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应该将预算管理工作于其他部门工作相结合起来,使得全员参加与预算的管理工作过程中;
  3、在事业单位中,必须将科学的调研活动贯穿到预算编制的过程汇总,使预算编制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合,使资源得到整合优化,使预算挂了的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
  第二、以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对预算编制进程进行合理安排
  由于预算编制设计的部门和人员都较为广泛,并且需要充足的时间才能使编制的预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保证,因而,我们说预算编制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如果使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必然会产生矛盾与编制方法与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之间。“零基预算”是当前比较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一切从零开始”是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它能够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的编制,摒弃能够使经费开支得到压缩减少,同时杜绝浪费,所以说,“零基预算”是一种较为科学和有效的编制方法。
  第三,使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得到加强,使考核机制得到深化。作为预算管理的一部分,积极地、全面地配合预算执行对于好的预算编制安排来说是必须的。
  1、层层分解的方式是预算分配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为了使结合预算管理与岗位的绩效考核评价,从而保证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2、为了使资金用途随意变动、资金浪费和超额超支的现象得到有效的避免,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必须全面监督预算的每个项目的进度;
  3、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途径,也就是说,以计算机为手段对预算财务指标进行设置、执行和考核等。
  第四,使预算监督管理体制得到强化。在预算管理的构成部分中,监督有着无以为替的地位,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顺利、有效的进行必须以好的监督评价体系为前提。
  1、为了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真正、有效地实施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机构可以设置一个专门负责对预算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工作小组,此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出现问题的部门和人员,查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将岗位绩效考核计入责任;
  2、为了使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事业单位可以组建复审组织,通常,复审是由外部的审计机构进行;
  (二)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改善措施
  第一,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要以完整的视野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为重点。具体的说就是,以制定配套的制度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制度,从而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
  第二,推进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按照“金财工程”的统一规划,在资产清查和信息统计工作的基础上,着手 开发符合我国实际工作的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及时掌握事业单位资产动态信息。
  第三,继续探索事业资产监管的新思路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国资管理工作实践主要有三种模式:以财政部门为主导、以国资部门为主导和机关事务管理局集中统一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为主导。
  
  参考文献:
  [1]: 李永玲. 现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金融经济, 2009, (18)
  [2]: 季恺. 新时期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路[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0)
  [3]: 罗萍华.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天津经济, 2011, (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