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反倾销是目前 WTO 框架下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中最常用的工具。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出口国之一,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已成为目前对中国出口影响巨大的障碍。面对严峻的形势, 充分发挥会计在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建立起预防和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保护机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将在对我国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现状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策略。
关键词:反倾销;国际贸易;会计机制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发生倾销与反倾销诉讼屡见不鲜,也属正常。然而近些年,尤其是次贷危机以来,对我国挑起的倾销诉讼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正常开展。会计资料作为企业提供的基本信息载体,往往成为反倾销诉讼的重要证据材料。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等在应对反倾销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致使我国企业深受反倾销这种贸易保护措施之害。因此,反思我国会计系统等在应对反倾销问题上存在的某些缺失,构建完善的反倾销会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企业反倾销诉讼不力的会计原因分析
作为国际上滥用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除了国际反倾销规则对中国企业的歧视和企业自身的应诉不利外,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一套完善有效的会计保护机制,无法提供良好的会计支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信息规范性欠缺且缺乏一个反倾销信息平台
在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诉讼中,只有提供完整、合法而规范的会计信息,才能取得调查人员的信任。但我国大部分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存在漏洞,有的企业缺乏内控管理,在产品生产的原料采购、成本消耗、销售等方面,存在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等运用的不一致,资料登记不规范甚至数据失真的情况。
当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时,如果能够快速准确地调集自己的基础会计信息,以证明自己的产品销售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在反倾销诉讼的过程中就容易胜诉。我国很多企业的信息资料的保存积累和统计意识不强,会计信息资料积累缺乏,不仅企业自身发展历史资料缺乏,更谈不上对竞争对手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在企业防范和应对反倾销时候,有个不断更新的反倾销信息平台可以起到及时的预警作用并能够提高企业应诉能力。但我国现在很多行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存在信息分散、陈旧等问题,不能为出口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预警作用和支持。因此缺乏基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是我国贸易出口企业赢得反倾销诉讼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二)会计制度体系与国际会计标准存在差异
企业是否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欧盟规定了五项标准,其中之一是:企业有一套明晰的基础会计账簿,该账簿需按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进行过独立审计并有通用性。
迄今为止,尽管财政部已经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体现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仍存在着较多差异。比如,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我国会计准则更多地强调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的计价与财务报告披露方面强调会计计价基础是历史成本与真实列报原则,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资产的会计计价必须是公允价值,财务报告披露必须遵循公允列报原则等。例如,我国不少企业的土地、厂房,很多是以前国家划拨的,并不按照市场价值评估;而国际会计准则是按照市场价格来对资产评估作价。这样的价格差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自然不符合国际会计规则。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客观上存在差异,导致了外贸会计在财务报表、财务资料的通用性和国际认可度上不够。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涉及到出口的时候,在对产品正常价值核算时,我国企业计算的产品成本和销售定价时常受到对方的质疑。
(三)对相关国外竞争对手的会计信息缺乏研究。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尚未争取到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为此,反倾销案件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大多引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成本价格等数据,进而确定是否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等。于是,我国企业能否胜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一个合适的“替代国”,并迅速取得该“替代国”有关企业的成本构成和销售价格。然而目前,我国的出口企业平时缺乏积累境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财务信息资料,没有替代国国内有关企业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等相关信息,一旦涉诉,很难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迅速、主动地选择对我国企业有利的具体替代国,最终导致应诉不力。
二、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机制的构建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提高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不仅需要具备健全的的法律体系,而且还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防范和保护机制。我认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应该是反倾销会计机制构建的努力方向。
(一)规范企业财务运作
会计资料是反倾销应诉中很重要的举证证据,特别是其中的成本和费用资料,直接关系到反倾销应诉的胜败。而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企业操纵成本费用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我国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应严格按照会计规范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且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在反倾销诉讼中,反倾销调查问卷主要是进行会计资料和相关事务的汇总,其期限一般为30个工作日,但是需要填写的内容则多达数百页,涉及的业务面广、专业性强。平时不注重相关财务资料的积累,就很难及时应对。出口企业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做好对相关材料的统计和汇总,加强对生产管理等内部会计档案资料的管理,并结合反倾销调查内容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基本体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一些会计政策、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上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异,这也可能最终导致被进口方追究倾销责任。因此,要进一步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反倾销法规有关会计核算方面的衔接与协调,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会计共性问题,我们力求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而对我国的特殊问题,也应该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指导来进行会计实务的梳理,提高企业成本资料的通用性。
(三)启用竞争对手会计
国外的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应对反倾销的形势,都纷纷启动了竞争对手会计。采用竞争
对手会计,对于反倾销诉讼可谓未雨绸缪,一旦遭受针对本国的反倾销诉讼,便可以拿出对本国有利的会计举证,从而赢得诉讼。
启用竞争对手会计要关注三个要素,一是企业境外主要竞争对手的确认。在国际竞争中,必须了解国际上的主要竞争者,为每个值得关注的竞争对手创建一份信息档案。二是竞争对手会计要搜集的信息。包括竞争对手相同产品的产地或出口的分布情况,竞争对手产品的成本结构、费用开支、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等。三是竞争对手会计获取信息的渠道及方法。有关竞争对手的会计信息主要来源包括:政府统计公告、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协会资料、行业专家顾问的咨询报告、贸易金融报道、公司公开财务报告、共同的供应商等。
(四)发挥会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支持系统
行业协会在搜集国内外市场信息时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牵头建立以反倾销会计为中心的信息系统。行业协会应积极搜集并定期提供行业产品的国际国内基本价格标准和本行业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分布资料,并组织人员不断跟踪分析。通过其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在出口产品定价上进行会计控制、在销售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整等。
另外,很多企业不懂得国际反倾销法的主要内容及其运作程序,至于应该怎样应诉、需要准备或提供哪些会计资料、如何进行会计陈述或会计举证等问题,也都停留在可想不可知的状态。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独特作用。在反倾销调查的申请提起与应诉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帮助被诉企业整理、准备需要提供的会计资料,填答调查问卷中的会计问题,陈述企业成本核算的可信性、通用性等。
参考文献:
1、童峰,对外贸易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 2009 (24)
2、左武荣,面对贸易壁垒外贸会计应对措施[J],经济师 2010 (10)
3、张其秀 程婧,基于反倾销的会计机制构想[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胡承德,我国会计信息在反倾销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 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