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面临一些过去极少遇到过的不确定情况,因而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职业判断 激励机制 监督体系
会计职业判断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与生产经营的特点,结合自己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对不确定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行为过程。它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职业判断力特点:
第一,专业性,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通过自己对企业日常事项的了解,同时又结合自己对准则、制度要求的掌握,做出的一种合规性的判断。
第二,主观性,会计准则、制度赋予了会计单位较大的选择会计方法的空间,允许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更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处理。
第三,权衡性,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选优,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所以说,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权衡的过程。
第四,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主观的东西,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而且受到会计人员某些自身特征、职业道德水准和政府会计管制水平的制约。
一、转变观念,树立会计职业判断观念
观念决定思想、决定实践。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会计人员已形成排斥判断、崇尚统一的传统,这是由过去长期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判断的意愿和行动,即使有,也可能会因经营者的不合作甚至抵制而难以实施,从而导致会计人员丧失独立判断的积极性。处理会计事项时照搬以前的做法。或者请示领导遵照执行,不越雷池半步。我国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以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工作,而会计准则一般来说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要求他们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作明确规定的业务,还能对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按照会计原则和惯例作出合理判断。
二、会计人员需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首先,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理论可指导新程序的开拓。增强判断能力。其次,在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相关知识,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最后,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政策、新法规、新制度不断出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会计职业判断的利器。
三、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职业判断尤为重要。在过去的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运作空间很小,一切都在制度的约束下没有发挥的余地,会计的错误只表现为账面数字的错误。然而,新的会计制度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要求,赋予企业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如果会计人员道德缺失,会计职业判断就会偏离真实公允的原则,会计欺诈,隐蔽性就会越来越强,不易被察觉,危害极大。因此,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促使从业人员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四、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才能做好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是在会计实践中通过不断训练逐步积累起来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在高等教育中,应更新会计教育观念,改革会计教学内容和方法,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日后进行职业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注重会计人员对新形势的敏感性、观念及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的更新,组织会计人员学习、讨论各项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五、定期轮换会计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中的会计人员都实行“各管一摊”的方式,而且越大型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分工越细,比如有专门核算材料的、工资的、所得税的、成本的等等。这种分工带来的是会计人员对某一方面有着丰富的判断经验。有利于工作的稳定性,但对其他经济业务就知之甚少,导致发生特殊会计事项时,其余会计人员无从下手,无法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工作定期轮换的做法,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也实行定期轮换制,这样,可能开始大家不适应,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对新接手的业务熟悉并掌握,激发会计人员对新业务处理的兴趣,促使会计人员主动去学习更多的会计知识,掌握更多的判断技能,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大有益处。
六、建立有效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激励机制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受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影响,仅有高水平的审计判断能力并不一定能做出高质量的会计职业判断,还要看会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但前者是基础,而会计人员的努力程度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企业的激励机制。因此,我们在注重提高会计人员判断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建立有利于会计人员作出高质量会计职业判断的激励制度。具体做法可以货币激励制度为主。一是企业单设一笔奖励基金,对会计职业判断质量高和比较高的会计人员在年终给予相当程度的奖励。二是对会计职业判断质量高的会计人员优先晋升一级职务,其中特别出色的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
七、加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归纳和深化,反过来又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随着经济
事项、会计业务的日益复杂,不确定因素日渐增多,客观上使得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都不可避免地面对会计职业判断这一问题。而我国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起步非常晚,2006年以后随着会计改革的发展,新准则和制度相继出台,相关的研究才逐渐增多,但探讨的都是一些会计判断的初步问题,有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中也找不到会计判断的理论支持。因此,会计理论界应加强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也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理论。
八、完善会计法规和监管体系
会计法规是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至关重要。会计监管是保证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管体系非常薄弱,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真正建立,从而导致会计职业判断质量低下。因此,在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同时,还应努力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就企业内部而言,要强化以内部审计工作为主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内部审计不但可以协助管理当局促成良好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还可以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就企业外部而言,要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外部监管体系。外部监管包括注册会计师的民间监督、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九、适当加大会计人员和管理层的法律责任
会计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偏重于对违法、违规者进行行政、刑事责任的追究,如对企业管理层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是给予罚款、谴责、通报批评和警告等行政处罚,很少受到司法追究。而追究法律责任的,又只限于追究其刑事责任,忽视对遭受损害的投资者的民事赔偿。从而使企业造假的成本很低,而利润很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违规者的侥幸心理。因此,应认真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加大对各类会计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对企业管理层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损害社会利益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对会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加大对其的处罚力度,严重者应终身吊销其从业资格,同时还要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永强,《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2期
2、高燕宁,《当前企业职工职业意识的教育与培养》,《现代企业教育》,2003年第04期
3、陈小红,《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风险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