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

2015-07-09 09: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总的特征是运用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考察在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假如要实现稳定状态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均衡条件。
  经济增长最常见的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定义。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持续增长,也即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另一种则认为,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即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
  1.哈—多模型。哈—多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在承袭凯恩斯有效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假定生产技术固定不变,即资本—劳动比率和资本—产量比率(v)是固定不变的,如果用g代表增长率,s代表储蓄率,由此可以得出哈—多均衡增长模型:g=s·v或g·v=s。在s和v为既定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每一年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总是相互平衡的均衡增长,要求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以便由需求所带动的国民收入(产量)的增长率(g)所引致的投资(g·v)恰好能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因此,我们看到哈罗德和多马强调投资作为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该理论还认为,在保证s/v=sw/vw=sn/vn的前提下,经济将达到一个稳定的增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宏观经济将以人口的自然增长速率n增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平均的产出将趋于稳定。WWw.133229.coM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认为,哈—多模型假定生产技术固定不变是不符合经济现实的。因为即使假定技术保持不变,但随着资本积累日益深化(即每个工人人均资本量随时间增长日益增多),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要发生变化,资本—产出率也要发生变化。所以,索洛在模型中首先假定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并假定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竞争(隐含规模报酬递减),在此基础上,索洛建立起他的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斯旺模型):y=a+αg+βg。其中y、a、g、g分别为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α、β分别为资本、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在索洛—斯旺模型里,经济增长过程中最终的收入分配是有利于劳动力而不是资本所有者的。
  3.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它与新古典理论相比在以下几方面更趋合理,更接进现实。一是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增加了知识这一要素,从而说明了长期的资本收益增长,并解释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的差异;二是产品的产出作为知识及其他投入的函数,具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内生化了知识;三是罗默理论强调投资促进知识积累,而知识积累又促进投资,从而得出对知识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久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引入经济增长领域,视人力资本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并使之内生化。现在,在卢卡斯等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递增,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函数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这明确说明了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动力。
  4.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新剑桥模式人为新古典模式中的技术是独立因素不现实,因为没有投资就没有技术进步。他们提出在资本产出比一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只有调节储蓄率s。而储蓄率是由资本家收入储蓄率sp和工人收入储蓄率sw决定的。因此,社会储蓄率为:s=(p/y)·sp+(w/y)·sw。该模型的含义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经济增长率决定于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的储蓄倾向。
  5.钱纳里的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竞争均衡的分析方法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和约束条件。特别是当把这种方法用于发展


  4.收入结构问题。就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来看,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收入的最终实现时的结论是恰恰相反的。从编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