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探讨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

2015-11-16 11: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道路工程的造价控制关系到道路工程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加强对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利于推动工程的稳定进行和项目效益的提高。因此,要从招标开始控制成本,切实控制好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的损耗,建立良性的成本控制体系并加强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从根本上保障工程造价工作的稳定进行。

关键词:道路工程;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质量成本
绪言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在建造过程所花费的总体价格。这里的工程,泛指一切工程,这个概念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认为工程造价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全部花费,既包括其在建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的固定资产的再生产以及无形资产和流动资金的所有费用的综合。这一个概念很明显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程造价可以理解为工程的整体投资费用。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工程的造价就是指工程的价格,它是指为了建成一个工程从而在土地、设备、劳务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价格。这种理解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工程这种较为特殊的商品作为交换对象,通过招标承包的形式来促成交易的形成,最终形成市场价格,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种理解的工程造价为工程承包商价格。两种不同的理解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角度。在我国道路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对道路工程的造价的控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路工程造价的现状与原则
  我国道路建设工程的阶段性一般都非常强,工期也很紧张,覆盖面一般较为广泛,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受环境影响也非常大,因此工程的建设过程非常复杂。道路建设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人民群众的出行以及招商引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这是保证道路工程稳定建设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保证工程获取利润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道路工程建设竞争越来越激烈和复杂,有关的施工单位要想在这样白热化的竞争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壮大,就必须重视对成本的控制,积极的推行严格的造价管理,保证道路建设过程的稳定。[1]
  道路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问题,随着道路工程建设的越来越复杂化,这种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首先表现在很多负责人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依然只是停留在对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上,相应的忽略了其他阶段的管理;其次在进行造价管理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动态跟踪性;再次,很多项目工程的控制方法也存在不正确的地方,定额制定的不符合工程的实际进展,还有的项目重视成本控制,但却相应的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把握和控制。
  道路工程的造价控制需要在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的前提下开展,首先是全面控制原则,它是指造价控制的范围要覆盖整个项目的始终和全部人员,要在项目部树立全员控制的观念,也不能将造价控制单一的局限于施工环节,而应该要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其次是动态控制原则,因为道路工程的施工活动是一个不断的变化的过程,因此相关的成本控制活动也应该遵循动态控制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将各种成本控制的材料以及机械装置费用全部投入到施工过程中,然后收集成本发生的相关的实际价值,与预算过程中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偏差较大,则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再次则是目标管理原则。成本控制的过程必须是在一定的目标的支持下进行的,在控制的过程中也必须以这个目标作为依据,以此来对企业的收支情况进行严格的掌控,最大可能的将成本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在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同时保证最少的成本投入,从而达到对成本的控制。再次是权责分明的原则,权责分明是道路企业施工能够得到有效推行的重要保证。不仅项目负责人要有一定的责任,相关的施工人员也应该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同时,责任人也应该享有一定的职权,这种权利与职责应该是对等的,而且必须是具体的、落实到个人的。最后,在控制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节约意识,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能够达到最优组合。
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从招标开始控制成本
  对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其实应该从招标就应该开始,而对于工程成本的核算以及效益目标的达成方式应该是施工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由于投标书具有一定的隐含性,我们在进行预算的制作时,应该准确的把握市场的行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反复计算各类成本,然后制定出在一方面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又能够适应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预算结果,从而参加投标竞争。[2]
3.2 切实控制好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的损耗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环节的始终,在项目正式开工之前,根据相关的图纸精心的计算工程量,并按照预算定额来进行整体预算的编制,从而对具体的施工过程进行很好的指导。其次,要有计划的安排施工队的任务,任务的交付过程中必须要有任务单以及限额的领料单,并要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在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执行过程中,必须督促施工方认真的做好原始记录,以此作为结算依据,任务完成之后,必须回收相关的单子方便结算。
3.3 建立良性的成本控制体系
  在道路建设项目部门,要重视项目经理的责任,加强项目经理的责任意识,实行项目经理的负责制,项目经理必须对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安全全面负责,最主要的是要控制好项目的成本。由于项目的成本与项目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项目成本一旦失控,项目建设自然就无法达成实际的目标,所以,要在项目部门内部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在体系建立之前,必须加强对项目经理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其签订目标考核协议,使其具备成本控制意识,并确立其相应的责任。[3]
3.4 切实加强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进行工程成本目标管理的前提,如果工程的质量不合格,不能使业主满意,当然会导致企业信誉的下降和效益的直线降低。因此,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加强对包括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序、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的控制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入质量成本的概念。质量成本具体指的是项目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这其中也包含了如果工程质量没有达标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项目部门把提高工程质量看 作是技术部门的任务,而控制项目的成本则当成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两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配合,质量成本的控制工作也就没有办法很好的完成。
3.5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的布置与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造价管理的水平。不仅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还应该加强具体施工活动的监督,确保施工工序的正确,做好预防工作,做到科学施工和文明施工,从而在施工现场来将可能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为道路建设的成本控制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知白,黄旭峰,尚福林.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0(10).
[2]郭侠.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3]王俊艳.公路工程造价与管理控制[J].交通世界,2009(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