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2012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初探

2015-11-16 11: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很多传统企业加入到电子商务领域企图分一杯羹,但是这是进入的好时机吗?本文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当前电子商务所在的态势进行了分析,并且站在传统企业的角度,对传统品牌商与电子商务的革命、融合、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传统品牌商 革命

  一、总体看待电子商务
  (一)大环境不乐观,电子商务会进入一个冬天

  2012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年份,从经济的角度而言,是个见底年,而显而易见的是,见底年是倒在最后一米的商家最多的一年。这个时候,从投资界的角度而言,不缺钱的,已经开始筹划做各种并购基金,在2012年大肆收购资产了,而收购的对象,自然是那些优质资源却因为各种原因挺不下去的。房地产界的大佬资产负债率都很高,大多在75%以上,而香港的四大却都在25%以内,这就是经历过大萧条和没有经历过的差别。
  用地产开头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年代,还是现金为王,过高的扩张速度在盛世是飞黄腾达,在萧条的环境下,则是饮鸩止渴。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电商领域,团购其实是b2c电商的一个缩影,团购的不断倒下,则是电商多诺米骨牌开始倒下的一个开始,而凡客、乐淘之类的盛世危言,则是一种延伸,电商传奇们在2012年会有一个大门槛,冬天来了,天要下雪,电商要洗牌。2012年不是一个上市年,而是一个淘汰年,一个生死年。在市场竞争仍以价格竞争为中心的初低级阶段中,烧钱不可避免,这就必然导致一大批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率先退出市场。
  (二)微环境有利好,电子商务隆冬中也有春意
  1.国家相关法制法规不断完善,政府对电子商务的态度日趋明朗,商务部正在起草网络购物条例,2012年将有可能列入立法计划。2011年9月商务部下发的《“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15年,电子商务法规标准体系将基本形成。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将达80%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以上;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
  2.三流建设(支付流、信息流、实物流)逐步突破瓶颈并日趋完善,网购环境进一步形成,网络购物习惯开始成熟。

  3.手持智能终端蓬勃兴起,移动资费备受关注开始下调,电子商务不再捆绑在电脑上,开始向手机转移,移动电子商务带来新的机会。

二、 传统品牌商与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时代,全产业链都有转型并打通产业链参与竞争的机会
  飞虎乐购和酷友网、易购网和一号店、易讯网和快乐购、E商圈和邮乐网,当然还有京东和淘宝网,这些网站或多或少了代表了目前电商的生态,飞虎乐购和酷友是以富士康和TCL为代表的制造和供应商,易购和一号店是以苏宁和沃尔玛为代表的传统零售商,易讯和快乐购是腾讯和卫视为代表的广告商,E商圈和邮乐网是以顺丰快递和中国邮政为代表的物流商。以上的情况反映了一个事实:电子商务不是只有京东和淘宝,电子商务这次转型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转型,而是一个全产业链都在关注的转型。

  (二)传统品牌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梦想有多大
  纵深发展:由于制造企业的一项根本原则是不能远离消费者。这就要求传统品牌商的电子商务不能只停留在做供应(B2B)只把电子商务作为分销产品的一个新渠道,否则会脱离消费者,所以必须在B2C上有所作为,但在B2C的参与度上有多深是个问题。
  专业发展:部分制造领域的企业专注于产业链上的一环,对除了制造之外的事情不愿意过度的投入,对待电子商务采用了智能模块外包的模式,李宁和华帝就是典型的例子,除了专注在供应链的产品端外,供应、营销、运营、支付、物流等职能环节全部外包,也催生了一批专业的电子商务代供应、代运营的公司。
  以上两条道路究其本质是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大小决定了不同领域的制造企业在电子商务上寄托的梦想不同。选择纵深发展的多是制造微利的行业,而选择专业发展的多是制造暴利的行业。可以说在电子商务上寄托了很多制造企业的梦想,因为那里或许是最后一片蓝海。
  
   (三)传统品牌商的电子商务的阻碍来自于如何面对“革命”而不是“改良”
  零售精神的缺失是传统零售商、品牌商进军电子商务的最大问题所在。
  传统品牌商做电子商务的本质是要从分销进军零售进而缩短产业链,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而不是改良!这场革命要推翻“分销思维”建立“零售精神”!在企业内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战略和方向性的阻碍都不足为虑,更深刻的阻碍来自顽固的既有氛围和深入到灵魂里的文化积淀。要革命要推翻重来是要付出代价!
  
   (四)传统品牌商如何看待商业电商的转变和融合
  品牌电商化和电商品牌化是趋势。
  从本质上来讲,京东、淘宝们在经历一场商业模式的转变,他们从经销实物产品到经销流量。所倡导的口号都是平台化,所倡导的盈利模式都是收取“服务费用”,所使用的方法都是一个:就是京东、淘宝们搭台,品牌商来唱戏。
  这是电商的一场大蜕变,商务的主体不再是淘宝,不再是京东,他们不再是运动员而变成了裁判,他们不再是经销商而变成了包租婆。可以说这是一次电商们的“美”“苏”化进程。
  传统品牌商遇到了线下同样的情况,只不过这次,传统企业不能再错失早点走向零售的机会。电子商务三要素中的提升转换率和客单价是目前传统品牌在电商领域关注的重点。所以利用京东、淘宝们的转型期积累品牌自己的运营能力、锻炼自己的电商人才队伍,是目前应对这次蜕变的正确方法。
  
参考文献:
 [1]吕绣芝: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现状[J].科技经济市场,2007,4
 [2]焦德杰 彭萍 闫立梅: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3
 [3]孙任中:日本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及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2007,3
 [4]王凌峰:美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迅速[J].信息与电脑,2009,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