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售后回租交易在高校融资中的应用

2015-10-05 14: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高校受宏观调控影响,获得银行贷款愈发困难,售后回租业务的融资优势开始显现,被高校逐步接受采用。本文从售后回租的概念特征、高校应用的优势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相关风险防范意见。

关键词:高校;售后回租;应用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需求,于是银行贷款便成了高校融资的主要渠道。2004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高校已难获取银行贷款。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实行,使得高校也不再是银行存款大户,收费权质押的贷款方式也难以采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高校的银行融资能力。为解决办学资金,融资租赁这一新的融资方式正逐步被高校采用。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是五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八十年代初引入我国,被称为 “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第二大金融工具”。据统计我国15%-20%的高校开展过融资租赁业务。长期以来直接租赁是高校融资租赁的主要方式,但近年来售后回租业务的融资优势,日益受到高校的关注,发展迅速。
     一、售后回租交易的概念及特征
  售后回租(Sale-leaseback) 又称回租租赁或返租赁,是一种集销售和融资为一体的特殊形式,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新型方法,通常指企业将现有的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后,又随即租回的融资方式。它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常用的筹资方式之一。
  在售后租回交易中,承租人与出租人都具有双重身份,进行双重交易,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承租人将自有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再租回使用,不存在实物交割。可见,该租赁方式的直接目的是融资而非融物,承租人在不影响运营的同时,扩大了流动资金,一方面解决了流动资金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盘活了固定资产,有效地利用现有资产,加速资金再循环,产生资本扩张效应。
     二、高校应用售后回租交易的优势
  1.手续简便,融资比例高,方式灵活。
  售后回租实质是以资产为基础的借贷,能够使承租人以较低的信用等级获得融资,相对银行贷款来讲环节少、手续简便、不需要担保手续;能保持现有的银校合作关系;高校不需提供配套的自有资金,融资比例最高可达100%,能够发挥显著的财务杠杆作用。租金的支付方式灵活,可按月、季度、半年等期间等额支付,也可以协商按不等额金额支付,合同金额、租期等的设计可以符合高校对现金流的要求,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高校大量优质资产为售后回租提供了基础。
  售后回租对设备种类通常没有限制,一般除机动车外的仪器设备均可用于售后回租业务。近年来,高校利用国家拨付的示范校、实训基地等专项资金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优质资产为售后回租业务提供了基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产,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达到抵押贷款的融资效果。
     三、高校售后回租交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售后回租交易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的资金压力, 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1.售后回租业务在高校尚属起步阶段,普及率低、合同小、租赁期限短,无法满足高校资金周转的需要。
    目前仅有约20%的高校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其中使用售后回租的不足一半,合同金额一般在1000-2000万元,租期基本仅为3年左右,金额和期限与高校的贷款合同相比差距甚远。
  2.实际资金成本率偏高,存在利率风险。
  售后回租业务一般需要高校提供至少10%的保证金,除按期支付租金外还有手续费、保险费等费用,租金一般是等额支付,基本为半年一次。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售后回租业务的资金成本率大约是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令大多数高校难以承受。售后回租合同不能更改,当利率下调时,租金不能调整,造成利率风险。
  3.政策规定不明确,缺乏专门人才,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
  由于现有相关规定及高校会计制度对于售后回租业务在报批、账务处理等方面尚无具体规定,实际操作中存在政策风险,额度较大时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售后回租业务涉及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高校普遍缺乏的相关市场运作经验和专门人才,在实践中,对租赁合同条款理解不到位,风险估计不足。另外,由于高校很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相对企业来讲高校在防范风险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严重不足。
     四、高校采用售后回租交易的风险防范
  1.健全制度,控制融资风险。
  高校要建立相关的融资租赁管理办法及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加强分析和管理,对于售后回租业务要充分论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认识售后回租业务的风险,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合理确定资金成本,量力而行,适度融资。
  计算资金成本应全面考虑保证金、手续费、保险费、租金的付款方式和期限等因素,不能以合同的名义利率作为决策依据。
  现以我院的一笔合同金额1000万元,合同固定年利率6.12%的售后回租业务为例。
租赁期限
2009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15日
 保证金
人民币:110万元整,于合同签订日支付。
租金
 
租金付款日
 每期租金   (人民币)
手续费
手续费付款日
 手续费   (人民币)

第1期 2009年10月15日
 2404000元

第1期  2009年6月15日
 140000元

第2期 2010年4月15日
 1238680元

第2期  2010年4月15日
 130000元

第3期 2010年10月15日
 2408080元

第3期  2011年4月15日
 130000元

第4期 2011年4月15日
 1340760元

 
 

第5期 2011年10月15日
 2304040元

 
 

第6期 2012年6月15日
 1248960元

 
 

合   计
 10944520元
 
     合    计
 400000元
名义货价
人民币100元整,于最后一期租金支付日连同最后一期租金一并支付。
 我们可以用下式来确定资金成本
 :A=
A———出售资产的现金净流量
n———租赁期;Fi———第i个租赁期支付的租金;Di———第i个租赁期设备计提折旧额;
Ci———第i个租赁期租金支付时记入费用部分;T———所得税税率。r———内含报酬率(资金成本)。
  通过用插值法测算,该笔业务的实际资金成本约为10%(复利),高于同期贷款利率一倍以上。可见售后回租的资金成本相当高,因此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对融资项目进行适当性分析,选择收益高的项目,适度融资,防止造成资金链断裂。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高校开展售后回租业务,对财务人员和国有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融资租赁业务的理论与实务技能培训,提 高业务素质。必要时,要聘请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士协助参与实际操作。
  4.充分调研,谨慎选择租赁公司。
  我国租赁市场还不成熟,法律体制不健全,因此高校在选择租赁公司时除了要综合考虑租金、服务等问题外,还要考虑租赁公司的资信状况,尽量选择有经验、熟悉高等教育业务、资信好的租赁公司合作。
     高校采用售后回租方式虽可达到以资产为抵押的贷款效果,对缓解资金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鉴于我国租赁市场的实际和高校的公益性,高校采取售后回租业务应该充分预计风险,量力而行,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尽快完善高校融资租赁业务的法规,控制融资风险,让售后回租业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乔春华:《大学经营的财务视角》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2]田书芹、王东强:《高校融资租赁风险防范制度构建探析》《财会通讯》 2009年第1 期
[3]肖树强:《浅析融资租赁业务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经济研究导刊》2010 年第20 期
[4]阮旭华:《高校开展融资租赁方式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集体经济》2011年01期  


作者:王全军
工作单位: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财务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