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保险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2015-10-05 14: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保险诚信的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严重瓶颈。在现实保险活动中,保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消费者两两之间都存在着不诚信现象,其中以保险代理人和保险消费者之间的不诚信现象最为严重。本文应用经济学模型,如“囚徒困境”模型,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导致代理人与消费者之间诚信缺失的原因。为了解决保险诚信缺失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诚信系统,如:加强诚信建设,建立监管体制 。

关键词:囚徒困境 柠檬市场 诚信缺失
 保险市场中之所以会存在非诚信现象,主要是因为在信息不对称、不能沟通的情况下,各方都只从眼前利益最大化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保险人与代理人之间,代理人与消费者之间,保险人与消费者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现象。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的不诚信表现为由于保险人缺少信息披露和保险业务专业性强的特点, 使保险消费者事实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对策中,但是保险监管体制的逐步发展和保单通俗化改良等事实都在说明保险人对消费者的不诚信现象将通过多方的努力逐渐消失;从目前我国保险业现实发展的状况来看,只追求短期利益的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导致的低质量保单危害最大,针对上述现象,很多解决方案已被提出,如:保险公司应对代理人保持适当的怀疑,加强核保理赔工作;提高代理人进入保险行业的门槛等。针对保险代理人和保险消费者之间的不诚信现象,利用对策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不诚信现象的内在动因,客观必然性,有利于正确客观认识保险诚信问题,促进保险诚信建设的制度规范。

1.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消费者之间诚信缺失的现状

1.1   保险代理人对被保险人的不诚信现象

在实际经营中,代理人为了招揽业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经常避重就轻,过分夸大产品功能,私自承诺不能实现的投资回报,以虚夸回报为诱饵;有的只谈收益,不讲风险,对一些重要事实刻意隐瞒;有的为了多拿手续费,不从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味向客户推销保费高却不一定适用的险种;有的在保险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的不及时履行甚至拒不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付义务。以上这些不诚信表现,使保险消费者丧失了对保险人及其代理人的信任。

1.2 被保险人对保险代理人,保险公司的不诚信现象

在保险市场上, 由于保险公司一方无法确知投保人的实际行为和真实意图, 同时对于保险标的和保险事故本身, 也不如投保人一方了解得详细,这种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往往会导致投保人为谋取保险金而有意识地制造事故, 致使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或在保险标的受到损失时不采取减轻损失的有效措施, 故意扩大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这就是所谓的“ 道德风险”效应。

在一个市场中,买方如果无法观察到商品的内在质量,卖方就可以掩盖真相,以次充好,使买方处于“不利选择”的地位,信息的不对称将最终导致高质品从市场中退出,只留下低质品,造成市场萎缩,这样的市场称为“柠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使保险公司无从获知和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投保人, 只能对所有的人按平均的保险费率进行保险, 这一保费水平介于应向高风险者收取的高额保费和应向低风险者收取的不足额保费之间, 实际是低风险者补贴了高风险者, 这往往会导致高风险的投保人积极投保,而低风险的投保人倾向于退出市场,最终增加保险公司的边际风险, 这就是所谓的“ 逆向选择”效应。原因我们将用“囚徒的困境”模型来分析。

模拟“囚徒困境”,我们构造一个矩阵来分析代理人和保险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

表1

                          保险消费者

               &nbs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