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企业财务规划管理工作发展变化浅议

2015-08-31 11: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日益严峻,而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也不断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关于财务管理的研究也进一步的深入,最为显著的就是企业财务规划工作的不断改变。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与深化的今天,传统的财务规划工作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不断地加强对财务规划工作的研究改革和实践应用,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针对企业财务规划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规划 发展变化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部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渐激烈,财务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财务管理规划工作也处在不断深入研究的进程中。而传统的财务规划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财务规划工作的发展变迁,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传统财务规划工作的不足
  1.传统财务规划以利润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在传统的财务规划中,主要是根据利润形成的原理对利润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用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等费用的计量与会计报表的利润为依据进行控制。但是,这种目标显然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充分考虑,因此也容易导致财务决策出现短期化行为,从这一点来说,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规划的最优目标。
  2.传统的财务规划缺乏战略性。由于受到利润最大化的规划目标的影响,企业在财务决策和财务行为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短期化,而这种短期化必然会造成财务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产生僵化的思想,因此而导致财务规划成为了一种静态的执行,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于现状的推断,却缺乏对整体发展规律的有效把握。
  3.传统的财务规划缺乏完善的系统。在传统的财务规划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系统化特征,但是各个要素的表现仍然存在着静态性和片面性,对于新的政策和决策对财务规划的新要求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传统的财务规划往往是停留在事后的控制与调整方面,却难以对财务规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缺乏动态适应和多维管控性。
二、现阶段企业财务规划工作发展研究中出现的新特点
1.由短期规划向长期规划的转变
  财务规划是企业计划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规划逐渐由以往的短期规划向长期规划转变,也就是更加注重财务规划的战略性。为了使传统财务规划的不足得到有效的弥补,目前学者将预算控制与战略管理有效的结合,形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财务规划。当前,受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变动加剧,竞争环境日益严峻,企业必须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才能够实现稳定的发展,而财务规划战略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当前的财务规划研究理论中,大多对财务规划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包括财务规划的系统性和战略性,但这些问题的提出较多的存在于理论层面,仍然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才能够将财务规划从传统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规划。
2.由单纯增长向可持续增长转变
  在传统的财务规划中,虽然包含了增长率的确定,但是仅仅将增长率作为财务规划的一个前提,却并没有将其作为制定财务政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依据。可持续增长率模型的构建,推动传统财务规划向综合财务分析的转变,同时也更加注重可持续增长的财务规划。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可持续增长率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可持续增长率就是在预先制定经营、债务和股利发放目标比率的基础上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年增长率,如果实际增长率超过了可持续增长率,就必须变动某些指标,通常是债务比率,学者和专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率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使得可持续增长率的研究和应用更加深入。
3.由利润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价值管理就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主题。价值管理就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模式,其主要通过对价值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实现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与管理。在价值管理模式下,财务规划也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财务规划研究的目标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价值管理模式下,企业价值的实现不是以单纯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企业价值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是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类成本权衡的结果就是企业价值的体现。我国也有学者对于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的优化是密切相关的。从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学者提出的三维模式与现代财务规划是相适应的,该三维模式主要是由增长、利润以及风险三个部分组成,但是在目前的研究活动中,对于财务规划的定量模型却缺少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因此企业在财务政策的决策方面,还缺乏全面的价值参考。
4.由静态财务规划向动态财务规划转变
  财务规划的动态性指的是财务规划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具备针对不同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规划与调整的特征。传统的财务规划中,缺乏动态规划与控制理论的相关研究,企业财务规划的动态性研究视角也较为复杂,但是对于企业动态决策过程中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的财务规划中无法对企业动态的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描述,因此财务规划的作用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动态财务规划系统模型的建立,将动态财务规划系统与狭义的动态财务规划的概念进行有效的结合,以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作为财务规划的战略目标,并且使其逐渐与当前的财务政策相协调,促进增长、利润以及风险三个要素组成的三维模式的不断完善。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今天,随着我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财务风险日益加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高低越来越成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企业财务规划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必须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财务管理的需要为依据,对财务管理规划进行不断的改进,更加注重财务规划目标的长期性、持续性、价值性以及动态性,以促进我国财务规划工 作的持续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激文.王景江.成长性企业财务规划[A].第三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C],2005.
[2]石雅芳.企业财务动态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企业管理,2008.
[3]李玉萍.广义财务结构论——基于财务关系的研究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2007.
[4]王月欣.战略财务计划: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J].现代财经,2004.
[5]杨淑娥.胡元木.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吴中春.企业财务规划研究视角的变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
[7]朱开悉.论公司增长分类与增长战略管理[J].经济纵横,2001.
[8]汤谷良. 杜菲.试论企业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战略管理[J].会计研究,200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