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的探讨

2015-08-01 09: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财务外包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存在着一些风险,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财务外包模式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的风险与解决措施进行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外包模式;风险;解决措施;研究

      财务外包模式是指企业将自身的报税、财务报表的编制、往来账目的管理以及基本的审计工作等一些专业化的工作内容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巷受委托方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要求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应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虽然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但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财务外包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 针对财务外包模式的研究
  所谓财务外包,就是指企业将自身财务管理中的一些流程步骤外包给社会中专业性的财务管理组织代为进行执行与操作的一种财务战略管理的新型模式。其中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外包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报税、基本的审计工作、招待费与差旅费的外包以及往来账目的管理等。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引入财务外包模式具有以下三点优势:一是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二是有助于降低企业自身的管理成本与人员薪酬费用的支出;三是有助于有效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与资本风险。
二、 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环境机制的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的环境机制包括以下两点内容:一是针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要采取措施对社会中的银行、审计与会计事务所进行考察,考核这些机构的资质、信誉与业务能力,同时要细致地了解收账机构与会计咨询机构的财务管理能力与关于企业理财的各项服务措施,比如说电子结算业务、企业网上银行、离岸理财、负债业务以及票据汇兑等业务;二是针对企业内部环境的研究,企业内部管理文化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进行财务外包的内容与要素,企业需要从自身财务管理人员的年龄、素质以及薪酬成本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虑来决定是否进行财务外包。
三、 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存在风险的研究
(一) 风险之一——降低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力
    财务外包模式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力的主要表现是:在财务外包合同中,双方不可能将现实生活中潜在的风险都全部考虑进去,其中的一些条款内容也不能真正地完整执行。再加上财务外包市场缺少完善的法律监督管理体系与市场监督机制,使得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力与对外包业务的控制力降低的可能性增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且会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 风险之二——企业的财务管理缺少灵活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缺少灵活性的主要表现是:由于财务外包的承包商作为企业与和企业有关联的金融机构或者企业的沟通桥梁,其中的财务信息传递次数越多,就会影响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很多企业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所有工作都外包出去,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陷入被动。
(三) 风险之三——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风险
    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风险的主要表现是:由于我国的财务外包业务中的各项标准与制度都不完善,财务外包承包商的服务理念、服务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企业如若选择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的承包商所需要花费的服务费用可能比没有进行财务外包时所花费的成本费用要高。但是若选择信誉低、服务质量不好的承包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再加上企业进行财务外包会使得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减轻甚至是没有,进而导致财务会计人员辞职,企业所要花费的薪酬成本会增加。
(四) 风险之四——财务外包的承包商的服务质量存在风险
    财务外包承包商的服务质量存在风险的主要表现是:由于我国的财务外包市场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其中的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很多财务外包的承包商自身管理经验不足,并以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为目标,主要依赖较低的收费标准来吸引客户。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财务外包市场的正常发展,而且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另外很多财务外包承包商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大,财务管理的信息更新较缓慢。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
四、 针对有效防范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存在风险的研究
(一) 措施之一——采取措施对财务外包机构进行信誉与业务能力的考核
    要对财务外包机构进行信誉与业务能力的考核,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对市场中的众多财务外包机构的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业务能力以及服务技能进行调研,从中选择业务技能高、服务质量高、信誉高的财务外包机构进行合作;二是要对自身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挖掘自身真正的需求点,同时要与那些服务质量高、保密服务好的财务外包机构建立长期密切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实现利益的双赢。
(二) 措施之二——采取措施明确财务外包机构介入企业财务运作的范围
    要明确财务外包机构介入企业财务运作的范围,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企业要采取措施对自身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智能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有效明确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职能;二是对于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财务管理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企业关键技术的核心问题,不能将这部分财务管理内容外包以免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三是对于企业的财务基本职能的内容,即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与文化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外包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而且会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
(三) 措施之三——采取措施与财务外包机构签订科学合理地外包合同
    企业要与财务外包机构签订科学合理的外包合同,首先要与财务外包机构就企业要进行外包的财务管理内容与步骤流程进行研究与核对,对财务外包的价格、合同双方的义务与责任以及财务外包期限进行统一研究,并将其写进外包合同中; 其次是要针对财务外包的共性与特殊性,就财务外包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状况的应对办法在合同中要详尽地说明,并邀请权威公正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公正,争取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 措施之四——采取措施明确企业财务外包的成本费用
    要明确企业财务外包的成本费用,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企业要在考虑财务外包综合成本的过程中,要对财务外包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与市场中的财务外包价格进行综合性考虑,从中选择既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又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外包价格;二是企业要以自身发展的真实状况为前提,在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财务外包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与经济收益进行权衡,当利益大于风险时,就可以施行财务外包策略,当利益小于风险时,就选择放弃财务外包策略。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财务外包模式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虽然财务外包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现实的运用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仕萍.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财务外包模式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2(03)
[2]李心合.外包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的外包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8(06)
[3]杜丽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导入财务外包模式的决策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 2008(03)
[4]齐俊英,郭长虹.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外包战略思考[J].财会通讯 ,2011(35)
[5]周洁,蒋卫东.财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理念[J].商业会计,2012(03)
[6]黄先会.中、小、微型企业的财务外包[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
[7]陈耀明.中小企业财务外包利弊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