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基于信息熵视角的河南农村消费分析

2015-12-15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以河南省2000~2008年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熵对河南农村居民消费进行数量分析,为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河南; 信息熵; 消费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随之提高,促进了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得到合理优化与升级。现阶段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10%。但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投资和消费比例不当,投资不断上升,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尤其是农村消费对经济的的拉动作用不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消费的现状,将直接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河南省2000~2008年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熵对河南农村居民消费进行数量分析,为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农村消费的信息熵
  (一)信息熵的概念及其公式
  “熵”的概念来源于热力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R.Clausius最先提出,指的是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引申出不同的的定义。信息论的创始人Claude E. Shannon(1948)把熵引入信息论理论中,并定义为离散随机事件的出现概率,此后信息熵就成为度量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系统越有序,信息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统越混乱,信息熵就越高。一个不确定系统的信息熵用Shannon公式来表示,其中:Pi表示不确定系统中离散型随机变量每一个状态特征Xi的概率。信息熵S越大表示系统所蕴涵的信息量越少,系统的混乱度即不确定程度越高;反之,信息熵S越小系统所蕴涵的信息量越多,系统越有序。
  (二)农村消费的信息熵
  消费结构是各消费主体(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团体)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种类和比例关系,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部分内容。根据河南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农村居民的消费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等八大类。而这些消费品种在物质形态和量纲上都不具有统一性,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用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作为量纲来度量上述各个消费项目。各消费项目用人民币折算后表示为表示各消费项目所占的比重,其中。按照Shannon公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信息熵可以定义为。它能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的复杂程度,研究其变化趋势。农村居民消费越简单,信息熵就越小,如果居民的全部支出只用于一种消费,消费信息熵最小。当居民的支出均等地用于以上八类消费时,消费信息熵达到最大。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实际消费品种的多样性,农村消费的信息熵一般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二、基于信息熵的河南农村消费分析
  (一)数据处理
  采集2000~2008年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数据,用Shannon公式计算出每年的消费信息熵,结果如下表1:
表1 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构成数据和和信息熵  (单位:元)

项目

年份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消费总支出

1315.8

1451.5

1664.1

2229.3

3044.2

食品

654.1

697

808.3

911.5

1165.8

衣着

86.9

93.7

108.1

159.8

209.8

居住

206.1

263

268.7

443.6

712.6

家庭设备

69.4

64.2

63.7

105.1

169.6

医疗保健

63.6

73.8

95.2

220.8

290.8

交通通信

56.4

77.3

121.2

198.6

214.4

教育娱乐

133.1

133.5

168

140.6

215

杂项商品

46.3

49

30.9

49.4

66.3

信息熵(S)

1.603

1.618

1.608

1.723

1.734

恩格尔系数

49.7

48

48.6

40.9

38.3

数据来源:2006—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二)河南农村消费结构趋于优化
  1、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随着河南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2000~2008年消费总支出从1315.8 元上升到3044.2元,年均增长14.6%,河南农村消费结构也随之进一步优化,消费方式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高。?首先,从各消费项目数量上看,各类消费品支出均逐年增加,但增长幅度有所差异。从2000年到2008年,食品消费年均增加8.7%,衣着消费年均增加15.7%,居住消费年均增加27.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年均增加16%,医疗保健消费年均增加39.7%,交通通信消费年均增加31.1%,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年均增加6.8%。可见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消费增长幅度小,而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等增长幅度较大,农民消费的层次不断提高。其次,从各消费品种所占的比重来看,食品消费从49.7%下降到38.3%,居住从15.7%上升到23.4%,医疗保健从4.8%上升到9.6%,交通通信从4.3%上升到7.0%,可见河南农村居民生活必需品等消费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等消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这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把更多的支出投向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服务享受型消费。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教育文化消费支出却从10.1%下降到7.1%。河南许多农村地区因受经济条件和农民自身文化限制,缺乏最基本的文化读物、娱乐设备,没有能力或不愿支付最基本的文化活动所需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水平的提升,制约了消费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2、消费信息熵分析。当耗散系统的环境变量达到某一域值时,它由无序向有序、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1]。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引起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农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消费品种日趋丰富,导致农村消费结构将不断演变升级。消费信息熵的变化,将反映农村消费系统的这一演变过程。河南农村居民消费信息熵,从2000年的1.603增加到2008年的1.734,增加了0.131,这应证了上述时间序列的分析,说明河南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更加丰富,多样性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消费结构系统不断演变升级。
  3、恩格尔系数分析。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农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9.7%下降到2008年的38.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评价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在30-40%为富裕,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模式已从小康型转向富裕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的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这也使得河南农村的消费结构越来越复杂,所以信息熵也在不断增加。消费信息熵的提高能很好地解释 河南农村消费结构演变升级的动态过程,但随着经济的有序发展,河南农村消费信息熵的变化也会趋向有序。
  三、对策及建议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决定农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农民收入的多少。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还在于农业,首先必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其次,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河南是人口大省,非农产业的发展能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同时,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民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市民化待遇,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二)更新农民消费观念,提升消费层次
   基于本文分析显示,河南农村因经济和农民自身素质的限制,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比重偏低,这制约了农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影响农村消费结构的演变升级。因此,应加强对农村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提升农民文化层次,促使农民拓宽消费领域,由单纯的生活必需的物质消费扩展到精神文化消费,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加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享受性消费,更新消费观念,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和层次,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
  为保证农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应完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为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和提升农民消费水平提供硬件支持,使城市销售网络延伸到农村,给农村带来消费观念和消费领域的更新,改变农村消费环境。同时,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消费支出的预期,增加现期消费。要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形成城乡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新格局。  
参考文献:
.统计与决策,2005(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