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药品集团经济发展作为医药、制药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表现,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带动下形成的一种常态效应,是应该正视和鼓励的。而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现代药业作为企业组织的一种,势必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企业制度改革实现药业集团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制度改革;药品集团经济
一、现代企业制度对药品集团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医药产业管理体制的影响
药品产业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下,首先产生巨大变化的是医药产业管理对象的范围。正是由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取消了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凡是那些从事医药产品包括关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研发、生产、管理和营销的企事业单位,都应该纳入到医药产业与医药科技管理的对象,而无论以前隶属于哪个部门。这样,对于医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来说,“口内”与“口外”的问题、直系和傍系的区分就统统不存在了,因而一套统一的医药法规的约束和医药产业政策可以规范和指导所有单位,从而奠定了统一有效的医药产业管理的建立。
(二)对医药产业管理主体及其模式的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也促进了医药产业管理主体自身的自觉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既然是产业,那就是通过生产环节且产生了密切替代关系的企业集团。西药、中成药以及医疗器械等都可以实现对人医疗保健需求的满足,尤其是强大的替代关系也在各自的运作环节中展开,而进一步集合整合诸如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各自领域和环节的产品,实现这些的企业链条整合起来就是医药产业群。产业内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以及宏观产业组织结构等,其科学的确定都是在一个统一的规划下完成的,而在一个统一的规则下实现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通过行政分权的人为模式任意对组织内部各机构有机联系的割裂,只能促成低效无需的发展和混乱的资源配置,很多大量的医药管理案例已经证实。而现代企业制度已经为医药产业管理主体的调整而理顺了医药产业管理体制,从而促进了一个西药与中成药统一、监督与管理步调一致的、逐步覆盖超越医药商品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和消费的医药产业管理机构创造了条件。
(三)对医药产业融资、财政结构模式的影响
专业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下逐步商业,很多医药产业由于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的经营特征,将按“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原则选择贷款对象,亏损甚至是含亏隐含的医药产业想从商业银行得到资金支持自然是难上加难,更谈不上政策性银行的扶助支持,从而会进一步降低其经营环境和融资条件。而实力强、效益好、具有极大增长潜力的医药产业自然是成了各种金融机构首选的贷款对象,而惯常出现的金融抑制也绝对不会出现在这类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实力悬殊、优劣分明塑造了医药产业的基本生态结构,而那些落后的医药企业在经营不善而不再有可自行选择的时候,往往通过兼并、破产和收买控股等方式形成了统一协调和利益一致的局面,从而是有利于整个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和普遍增长的。
同样,现代企业制度下得税收体制改革为很多大中型企业的不合理负担进行了减负,从而对的竞争力提高实现促动。税制改革之后,一改国有大中型医药企业与国营、集体小型企业则实行不同的税收机制,从而统一了税制和税率,从结构上更加合理的为大中型医药企业减负。同时单独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征的调节税也取消了,这样对减轻税负也是有利的。另外还取消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这两项合计占企业税后利润的,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税基大“两金”上缴额度大,故取消后节余也大。
二、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药品集团经济快速发展
(一)利用“动态规模经济性”调整药品产业结构
以发达国家医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和整体经验来看,往往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并购来实现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的,这一点是基于市场竞争所导致的优胜劣汰的效应。因此要充分加大“动态规模经济性”策略的适用力度,提高药品产业的竞争力。所谓“动态规模经济性”策略就是企业通过在创新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而实现的创新和生产活动的效率的全面提高,而不是依靠生产规模的绝对值扩大。要让药品企业通过学习和创新两大机制将来积累成一种为药品企业所独有的经验规模优势,而这种不能在短期内获得的规模优势与资产重组所形成的绝对规模优势一样都非常难得,是药品产业的稀缺资源,由于不易被模仿,因而有着更强的优越性。因此要实现集团经济发展的药品产业要广泛倡导学习活动,将学习型组织的氛围激活,鼓励经验的积累和交流以及渐进性的工艺创新,为动态规模经济的形成创造实施条件并营造良好环境,从而促进这种规模优势对成本的合理的广泛的降低,从而获得其他企业仅能依靠静态规模经济才能够获得的成本优势,从而提高医药企业集团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细化市场并找准市场定位以促进药品产业集团化发展
市场定位准确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企业的资金实力、经济状况、所能生产的药品品种不同,市场的定位也就不同。因此对于中国医药产业来说,要想实现集团化生产和经营,就必须要谋求有利的市场定位,进行深入的市场细分。规模庞大的生产体系、广泛的市场领域、稳定而巨大的销售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利润的获取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在所有的药品市场上都需要这种配套体系,也并不是所有的医药企业集团在所有的市场领域都具有无可挑剔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有些细分的市场领域,以庞大的固定成本去面对有限的市场需求时,往往并不能够受到预期的效果和竞争力,反而会因为较高的成本而收获劣势。因此,我们要善于进行市场细分,寻找有利的市场定位。在深入分析疾病谱的基础上,针对各种类型、产业规模的医药企业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特点,选择市场容量适当的目标需求,定位目标市场,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品种定位,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药品产业的市场针对性从而构筑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尧军文 李蔚,中国医药业的困境[J].企业管理,2006(9)
【2】肖宏,提升我国医药企业优势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2003(4)
【3】汤少梁 王高玲,医药企业市场创新过程分析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