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简述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方式及其建议

2015-12-15 11: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文章对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SWOT 分析,并就该区域旅游合作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如下建议:政府推动,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产品体系;联合营销,共同开拓客源市场;统一规划,协调区域旅游发展;大区域联合,打造旅游新格局。

关键词:长株潭区域;区域旅游合作
  长株潭区域是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构成的城市群,该地区在空间上相互交叠,呈“品”字状分布,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具有不可分割的经济和社会联系,使这一地区成为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最发达的“金三角”地区。长株潭地区的旅游合作可以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东风形成长株潭旅游区,充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军”。长株潭旅游区将会是一个“历史文化和经济中心旅游区”,以长沙市为旅游业中心城市,株洲市和湘潭市为次一级的旅游业中心城市,在一部分旅游业水平比较高的县级行政区,如韶山市,将形成旅游业的基础城市。
一、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 SWOT 分析
1、优势分析。
(1) 旅游资源优势———基础优势。
  长株潭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味较高、功能多样、而且互补性比较强。长沙市旅游资源体现为以长沙市区为中心的环状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交互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株洲市旅游资源以被誉为“神州第一陵”的炎帝陵祭祖旅游主题为特色。
(2) 客源市场优势———核心优势。
  长株潭区域经济发达,旅游市场发育程度较高。首先,长株潭之间互为客源市场。从湖南省旅游局获悉: 长株潭旅游一体化计划发展具体目标之一是,实现三市间旅游客源交流,长沙市每年均向株洲和湘潭两市各输送 150 万名游客,株洲和湘潭两市每年向长沙市各输送 100 万名游客。尤其是长沙作为一个客源大市场,消费水平高、出游率大、出游人次多等特点突出。
(3) 交通区位优势———条件优势。
  长株潭地区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承东启西,联结南北,具有十分突出的过渡地带优势。长株潭地区拥有便捷的对外联系:交通四通八达,处于中国南方交通的十字枢纽位置。京广铁路、湘黔铁路、拟定新建武汉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 国道、319 国道、320 国道和上瑞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2、劣势分析。
(1) 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长沙拥有发展旅游经济的良好条件,旅游业发展基础建设水平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强,在全省居领先地位,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湘潭市各地旅游业发展不平衡,韶山是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但目前也面临旅游产品单一、吸引力下降、旅游宣传经费不足等压力,而湘潭县和湘乡市的旅游景点知名度低,旅行社促销力度不够,长株潭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给三市旅游企业的合作设置了障碍。
(2)旅游合作的形式单一。
  目前长株潭地区的旅游合作仍然主要集中在简单层次上的整合旅游资源、组织旅游线路,没有形成有机的区域旅游产业链。
3、机会分析。
(1) 全国区域旅游合作新高潮出现的机缘。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十大热点问题之一,从长三角旅游区域合作更加实际具体,到泛珠三角区域在合作内容、合作层次的更加深入,以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新进展,区域旅游合作进入了新阶段。成功的区域旅游合作案例为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 长株潭一体化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式开始《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的编制工作,“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治”等专题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域内的旅游市场规模将会扩大,旅游潜力将得到充分挖掘;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更有利于三市旅游的深度开发,为旅游投资的引入打好基础.
(3) 各级政府、领导重视与支持创造的机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特别要把具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指示精神,全省大力推进旅游开发建设精品化,旅游宣传促销品牌化,为加快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将为实施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4、威胁分析。
  威胁主要来自邻近旅游区域的竞争。一是分流客源。在省内,湘北有外接北方客源市场的岳阳;湘西北有高品质旅游资源聚集的张家界旅游区;湘南有背靠珠江三角洲市场的郴州;湘西南有背依广西市场的新宁丹霞旅游区。二是争夺旅游投资。东有长三角旅游区,南有珠三角区域,北有武汉旅游圈。
二、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
1、政府推动,旅游企业积极参与。
  通过政府领导层面的沟通与协商,就一些意向性合作问题达成共识。政府行为的合作主要是从政策研究、舆论导向、平台搭建、宣传促销等方面着手,是一种指导性行为。与此同时,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旅游企业要积极参与。
2、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产品体系。
  首先,加快旅游产品的合理整合,合力打造长株潭旅游精品,创立旅游名牌。目前长 株 潭 三 地 已 经 形 成 了 比 较 成 熟 的 长沙———花明楼刘少奇故居———韶山毛泽东故居伟人故里游、长沙———株洲炎帝陵之寻根祭祖游等旅游线路。其次,结合当前旅游消费的动态,以市场为导向,依仗资源优势,精选旅游主题,设计高中低多档次结合的旅游线路,以满足多层次的需要。
3、联合营销,共同开拓客源市场。
  联合营销共同推介区域内的产品,对长株潭区域内的单个旅游景点进行重组,赋予新的主题,重新定位,对原有的旅游线路不断完善翻新。联合营销的主体应该多样化。
4、统一规划,协调区域旅游发展。
  以一个总体规划统领长株潭的区域旅游开发与建设,三市的旅游开发应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区域分工、合理布局,结合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重复建设、项目雷同,以防造成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地开发特色品牌的旅游产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湖南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1. 170。
[2]李春璞,长株潭联手打造旅游一体化市场[N],株洲日报,2003- 3- 11(2) 。
[3]谭文艳,世纪星城点亮潇湘[N],经济潇湘,2003- 1- 20( C1) 。
[4]唐群雄,湖南省 3 小时经济圈雏形初现[N], 长沙晚报,2005-2- 14。
[5]马晓东,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简论[N],光明 日 报 ,2005- 4- 5。
[6]李树民,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2005,(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