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有不足和弱点。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福建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力,促进福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是当前福建省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创新,人才培养
一、当前福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质量欠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建人口文盲率逐年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而这是反映一个地区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
福建与全国主要年份文盲率比较 单位:%
年份 | 1982年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全国 | 34.49 | 22.21 | 16.48 | 9.08 | 11.04 | 9.31 | 未取数 | 6.7 |
福建 | 39.60 | 23.15 | 20.57 | 9.68 | 13.26 | 11.80 | 10.08 | 9.5 |
2.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人口达到了老龄化。福建于1996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3.区域内人力资源配置向沿海及中心城市倾斜。福建有限的人才资源集中分布在闽东南地区,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数量分别占全省的70%和80%,其中又以厦门和福州两地最为集中。
4.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城镇化进程缓慢,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人口就业产业结构,重心仍在第一产业。
5.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缺乏,留不住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不多,待遇不高,人才氛围不浓以及科技、教育、产业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不强等都是原因。
6.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虽然这些年来,人们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与物质、货币资本投入的经济发展观念,仍然影响了人们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
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福建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1.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人力资源开发大部门体制。
要形成人力资源市场统一的管理体制、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的政策制度。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工资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逐步打破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的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区分割,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度的统一。同时,要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规范服务的运行格局。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主体作用,为实现各类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择人和各类劳动者通过市场自主择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2.强化需求预测,注意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
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的编制、发布制度。在做好人才总量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分产业、行业、项目对各方面、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强预测研究,从动态变化、区域分布、职称结构、素质构成等方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提出相关领域的人才发展目标,建立人才开发和引进目录,对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做出近期和中长期安排,动态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增强《目录》的科学性,为引进人才提供依据。
3.拓展闽台人才交流,打造两岸人才交流与合作的社会化平台。
2000年以来,闽台科技、教育界人士交流交往日益频繁。两岸在科技园区建设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建议在福建创建“海西新竹科学工业园”,依托海峡西岸土地、人力资源和政策优惠等优势,吸引海峡两岸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入驻,在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不断深化的合作,增进两岸知识界、科技界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此外,台湾职业教育比较发达,但存在生源不足、资源过剩等问题。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台湾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办学,引入台湾优质职业教育师资及教育理念,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海西经济建设服务;出台《推进闽台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意见》促进台湾人才在闽创业就业,在科技、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推动两岸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岛内各界对海西的认同感。
4.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已有的人力资源,开展订单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充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鼓励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身体好的老年人再就业,满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更高追求。相关部门要支持引导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通过这些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调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通过财政扶持改善福建职业教育的师资和实习实训等条件、提升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水平,将有助于缓解福建主导产业所面临的“人才荒”。
5.抓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高层次人才分类分层管理制度。
科教兴省是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福建省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开放省份,理应加快培育科技力量,迅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福建省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既要相互统一,但也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包括以国立、省立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的知识传授系统,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和知识应用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应该是包含纵横两个方向的系统工程。横向的要求是实施分类管理;纵向的要求是实行分层管理。只有纵横结合,才能培养和造就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全面发展的宏大的人才队伍。
6.创新人才评价、使用和激励的机制,有效保护高素质人才及其成果。
首先,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保护人才。要建立健全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的法规、政策体系,从法理的高度充分肯定人才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确定实施法律保障依据,同时从法律角度对人才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压抑、摧残、打击人才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惩处。其次,保护知识产权。必须加大对人才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配套法规及规章,保护一切人才的合法科研成果,完善有关科技进步的促进、保障的法律体系,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创新法规,尤其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海西的创新体系牢固地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第三,要把非公有制人才、在闽台湾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体制外人才列入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评选表彰范围
,提供同样服务,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激情和活力,使各类人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
7.制定福建落后地区开发和发展的有关法律,完善山区地区发展政策。
在这方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英、日、法、原联邦德国都先后制定了有关地区发展的法律法规,从而在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中,保持了政策的规范性、连续性、稳定性、科学性。同时,也要强化福建省政府协调地区开发和发展的能力。逐步缩小福建省内沿海与山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和实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今后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8.抓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和模式,积极实施海外引才“百人计划”。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制定并实施《福建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加强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系,以才引才、以侨引才、以项目引才、以载体引才、以环境引才,把海西建设成为引进和集聚海外人才的东南高地。应加强福建省高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基础载体建设,设立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专项基金,为创新人才引进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要建立柔性的人才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新观念,实行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相结合的人才流动政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的方式和模式。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贯彻实施并运用好《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法》和《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从资金、平台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为强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人民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R] .福建省委组织部, 2005.
[2] 刘宜红,许兴文.人力资源开发与投资环境优化问题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3] 吴雪萍,苏天恩.浅谈海西建设中福建人力资源开发[J].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