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国债负担率的实证分析

2015-12-15 11: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的急剧增长,国债负担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从国际比较角度看,我国的国债负担率还较低,财政扩张空间较大。本文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试验模型就国债依存度对国债负担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债负担率 国债依存度
一、对一些现象的描述
  当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越来越明显地影响欧洲本土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国家都有着相当高的国债负担率,在金融危机中普遍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很多国家的国债负担率,赤字率有很大的提升,主权债务危机突显;并且经济的滞涨使得欧元区国家承受着货币贬值的风险;此外,金融危机后通货膨胀的广泛传播,使得欧洲国家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国债负担率对国家的隐性影响很大。
  我国自1981年发行国债以来,GDP在飞速增长,并伴随一定的通货膨胀,国债负担率有下降的趋势,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需要对国债负担率的变化进行动态分析。面临越来越大,并且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国内市场需求;对国家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国家的宏观规划使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持续渐进地改善民生;以及应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都需要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来补足。因此,国债负担率的变化就复杂了,有必要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这一趋势。
二、国债负担率的理论基础
  我国近几年的国债负担率都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例如05年为17.63%,06年为16.18%,07年为19.59%,08年为16.96%,09年为17.69%,10年为17.89%,一直维持在这个很窄的区间内波动,可见我国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国债负担率是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整个国民经济对债务的承受能力。现在具体的理论推导如下:
  假设P为基本赤字额,D为当期债务余额、D_为上期债务余额、i为国债在一期内的综合利率、g为GDP增长率。则:

D=D_(1+i)+ P

除以GDP(Y为GDP)后,得到:

D/Y=(D_/Y_)* (1+ i )/(1+g ) + P/Y

设b为国债负担率,则

b = b_(1+i )/(1+g ) + p

由于相对国债规模是稳定的,即d=d_

则需要:b[1-(1+ i )/(1+g )]= p

即 b (g-i )/(1+g )= p

由于Y=Y_*(1+g ),则可以推导出来:

b(g-i )=P/Y_

注:上式推导中的i当年所有国债的综合年利率,可用当年付息额占上年国债余额的比例计算的平均利息率。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债的名义利率i是已知的,并且在可预期的经济增长率情况下,国债负担率决定于当年的财政赤字。
  为了研究财政负担率与财政赤字的关系,现在引入国债依存度来代替财政赤字。国债依存度是一国当年财政赤字(或者国债发行额-还本数)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例。所以下面通过Eviews 5.0回归方程来描述这一现象。
三、函数模型设计与结果
  本文将运用简单的线性方程讨论国债依存度与国债负担率的关系。条件假设如下:(1)我国的国债负担率是稳定不变化的(或者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动)。(2)经济增长率是可以预期的。(3)国家的经济政策是稳定的,并且国际环境是稳定和平的。
  1.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b = C1*r + c

  上式中,b 为国债负担率,r 为国债依存度,C1为变量系数,c为常数。
  2.对回归模型的解释与验证:
  回归结果如下:

  注:该数据中都是用标准化的百分数。
  则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方程:b = -0.436047 r +18.38629
  从回归的结果看,R^2=0.663505,F=15.77451,说明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这个模型能描述出国债负担率的大致走势。
四、动态分析
  在回归结果中,我们看出国债依存度的系数为负数,正常情况下随着财政赤字的增加应该会导致国债负担率的上升,但是这一结果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这是因为国债依存度=当年赤字/全部财政支出,这个式子中全部财政支出的速度要高于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致使在财政赤字增加情况下,国债依存度依然下降,然而国债依存度的增长速度却不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所以会出现国债依存度与国债负担率出现负相关。
  关于模型的预测和真实值有一定的偏差,是因为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值和真实值有一定的偏差;我国实行的国债政策并不是严格稳定不变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并且还依然存在其他不可控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最近几年徘徊在16%—19%左右,远小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欧盟国家的60%。看起来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不能就以此认为国债还可以进一步扩张下去。首先,相对我国GDP的平均增长率,国债余额年增长率是很高的。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国债规模很可能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这一点无法与有着悠久国债历史的发达国家相比。其次,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负担率较高,但他们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高,一般为45%左右,而我国财政收入即使加上预算外收入,也只占GDP的20%左右。因此,我国对外债务的承受能力要弱一些。
  当国债规模发行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根据国际通用的控制指标,国债依存度一般以15%—20%为宜。近十多年,我国的国债依存度都是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
五:结论
  通过对国债负担率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模型很好的预测未来国债负担率的走势,并且在进来几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都维持在稳定较低的水平,面对世界经济不稳定且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势头。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外围市场的冲击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抵制与缓冲作用,维持一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国债负担率,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维持国家稳定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提高我国国债的评级;有利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此外,我国的国债负担率还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国家的稳定与未来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使国债负担率能够良好的反映我国经济状况,建议我国应该进一步增加上市国债的品种,丰富国债期限结构,使其多样化,这样能更好地为经济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的目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