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财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5-11-12 09: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随之扩大化, 政府不再全权掌握高等学校的人、财、物大权,而是逐渐将控制在其手中的这些权力下放给高等学校自身。本文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了关于我国高校财务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 改革 思考

一、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政府逐渐将控制在其手中的人、财、物权下放给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招生计划、人事工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资金分配等诸多方面已经拥有相当多的自主权力。同时,为了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壮大自身师资力量和建设新校区,成为各大高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要实现经济效益,必须从"成本--效益"角度入手,实行办学成本核算。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和知识产权专利化,高校出资创办实体公司、实验基地,以及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劳务等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由此给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了新的考验。实际工作中,高校财务人员按照自己对财务制度的理解进行操作,会计处理方式不尽统一,形成的会计信息的内涵也不一致,容易产生投资误导。
二、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南开大学的"杨育麟事件"和天津大学的"单平事件"给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敲起了警钟。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 计划性不强,资金使用盲目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各项经费的使用不进行细致的统筹安排,对各项项目开支不做规划,或者规划不清晰,使经费的使用盲目且缺乏实际操作性。这种对经费使用的盲目性,会导致超出预算或者开重点支出的经费不够,或者使得预算无法落实;同时,领导签字批准就可以报销的方式也容易带来盲目性,因为领导无法把握整体资金情况,资金有多少,已用多少,剩余多少,领导不一定能把握的很好,容易出现最后超支的情况。
 (二)收付实现制带来会计信息不明确的问题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我国高校正是按照事业单位的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往来和核算。比如学费的收入上,九月是集中收取的时间段,但是有学生拖欠学费的情况,有些是第二年交,有些是毕业交,这部分拖欠学费的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不在当年计入应收债权,这些将使本年度的资产收入虚减。
(三)投资筹资不当,银行贷款过多,增加财务风险
    随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扩建、改进办学条件,由于拨款有限,要不断壮大发展,就需要向银行贷款。例如通过借款来扩建校园、改进学校基础设施;同时,高校开始进行投资,使资产保值增值,比如发展校办企业、运用各种允许的金融工具等。但是,对于贷款的风险和投资的安全意识、成本控制等,高校财务部门重视关注程度还不够。因此,很容易造成还贷能力不足和投资失利的后果。
(四)基建账和财务账分开做账带来问题
  要使基建账和财务账内容达到统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专业的工作,在达到统一之前,基建账和财务账实分离开的,这样一来,相关的国家职能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无法准确、全面、有效掌握高校的财务状况和信息。转到基建账上的资金,无论是哪种形式,最终都会形成费用、实物资产和货币资金。
  三、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理性贷款,避免风险
  高校发展学校规模,扩建校舍,需要大量资金,这笔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拨款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很多高校都选择向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随着高校建设性融资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财务环境变化带来财务风险的增加。因此高等学校在向银行贷款融资之前,需要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不要一味追求高标准,一味求大、求新,要选择适合本校发展的模式环境,避免财务负担过重带来的隐患。
  (二)合理投资,保值增值
  高校在加强建设,谋求发展的时候,仅仅是向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是不够的。一方面,财务风险大,一方面,贷款利息比较高压力大。因此,很多时候还需要进行投资来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这里面主要有校企联合办实业,技术专利转让等等形式;同时,可以选择比较安全的投资工具,进行组合,保值增值。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安全和稳定作为前提,可以参考社保机构的投资理财模式和方式进行。
   (三)基建账和财务账统一,收付实现制和责任发生制结合
  将基建账统一到财务账中,在财务帐中增设科目 "基建投资拨款"。收付实现制和责任发生制要结合,具体来讲,财政拨款的收支可实行收付实现制,而财政拨款之外的收支则可实行责权发生制,要按照谨慎性原则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会计分期错位和教学分期的问题,同时也能随时准确掌握高校重要收入来源的学费收入的情况,有利于管理层合理运用资金,也有利于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部门了解实际的财务情况。
  (四)固定资产价值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中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损耗进行核算,无偿使用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高校可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定合理的折旧率,将固定资产的费用分摊到可以使用的年限中,这样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有助于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高校资本运作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经济来往和活动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高校原本的财务管理和制度需要进行调整已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高校急需改进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与制度,从而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传:浅谈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创新[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高校学报,2005(8).
[2] 赵丽洪,对高校资金运作中财务风险管理的设想,会计之友(下),2007(1)
[3] 袁桂芳,李建勇,高校贷款的风险构成与控制,中国市场,2006   
[4] 刘谨,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高等教育财会,2005 (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