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效应现状的综述研究

2015-07-28 19: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量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向城市人口进行迁移的历史过程被称作城镇化。城镇化向来被当作是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城镇化速度快的地区或者国家,现代化程度和速度也会比其他地区或国家更加快,而作为经济中心的金融在社会城镇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在十八大会议上严肃认真的讨论了“三农”问题,将其看做是党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同时提出,城乡一体化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系统建设工程,而金融在各个方面对城镇化精心改经济支持,尤其是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同时,城镇化建设也给金融业带来了不少的机遇和条件,这二者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在合作共赢中谋求发展。
  (一)农村传统种植业向专业养殖业不断转化
  原先的农村由于受到交通道路运输的阻碍,没办法大范围的发展农村经济,一直以来仍旧是依靠着自给自足的传统种植业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发行和不断对农村城镇化的重视,农村解决了交通运输的问题,这一改变推动了农村由传统种植业不断向专业化的养殖业转化,更快更好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这些农村小型企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的需求。
  (二)增加农村贷款,改善农民生活
  国家对农村城镇化的重视重点体现在“三农”政策的推行上,增加农村贷款基金,支持农民购买家电,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补助,切实可行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国家的支持下,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当然,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许多机遇,也让金融业,面临了一些问题,金融业需要看清现状,及时的调整和改善自身的政策方针,为农村城镇化发展和自身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从宏观上来看,金融在城镇方面的支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城市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和支援,扩大城镇的规模,将增加劳动力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就业率。另一个是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基本目标,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村向城镇化转化。金融支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和调控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和金融贷款中,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国家需要具体仔细的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了解现状,认真做好决策,更好的完成城镇化。
  (一)金融支持的现状
  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建设、农产品销售和乡镇企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依赖着国家的金融支持,金融支持已经逐渐变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二)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误区和受到金融的约束
  虽然现在城镇化在顺利的进行,但是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来自于其自身方面和金融方面。
  1、自身方面的问题
  城镇化自身存在的问题重点表现在对城镇化的定义认识不清。认为城镇化就是不断发展房地产、扩大占地规模、增加楼房和从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这些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城镇化的问题,例如大力发展房地产、扩大规模和建造房屋,不顾地方自然环境,随意占据耕地农田甚至是山林,损坏了农民的利益,也得不到好的结果。
  2、金融支持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规划方面严重缺乏。
  首先是适合农村进行城镇化改革的政策缺乏正确科学的指导,在城镇化改革初期,我国的金融支持局限在对于部分地区部分专项的投资,而对于具体要怎样进行城镇化建设并没有给出合理清晰的指导,这种片面盲目的金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国家虽然相当重视城镇化建设,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投资支持,但是总的来说收获都不大,没有取得相应的预期效果。
  其次是金融支持的方式过于单一,尤其严重的是集中银行信贷方面,方式单一让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不平衡,难以适应逐步发展的农村多方面的经济发展趋势,另外,对于信贷问题上的信用问题,信用问题主要集中在抵押物上,能够让农民进行的抵押物极少,一般都集中在房屋或者土地上,但是很多农民没有足够的勇气将这些生活之本用来抵押,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然后是国家政策的金融补给过少,无法让农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贷款。这些资金由于某些原因,不断的从农村转向小型的城镇,然后转向大型城市,原本用于农村支援的资金完全没有用在农村建设方面。另外,乡镇的设施和使用方式和租借期限和城市的银行严重断层脱节,无法进行很好的转换,导致农村在发展中仍旧会存在缺乏资金的问题。
  最后是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较低,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农村经济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农村的经济层面和类型都在不断发展,农村的金融行业却仍然停留在基本贷款的服务上,对于企业成本利益的结算以及个人的理财业务相当缺乏,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无法跟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和进步。
  三、针对金融效应中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在金融状况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益,并且充分利用好国家制定的“三农”政策,将农村经济逐步推上产业化的道路,让农村经济能够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的有利条件,不断发展自身经济,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一)制定清楚的城镇化规划,让城镇化有掌控的平稳的向前发展
  合理的看待国家的金融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好这一政策,将其优点彻底发挥,促进城镇化发展。将国家进行金融支援的资金都统一到一起,再根据各地具体的实际情况,将其分布到各个需要支持的部分,也可以专门建立维护管理这些资金的人,让国家支援资金可以被充分的利用,真正做到为国为民。
 (二)大力建设有助于小型企业或者个人的金融体系
  农民个人常常会在信贷问题上出现很多的障碍,没办法找到合适的抵押物导致没办法获得发展或者救援的资金,最终阻碍了农民单个家庭的经济发展,而很多小型企业因为缺乏一定的市场信用度,得不到大型银行的 信任,无法筹集相应的资金最终导致破产,这样一来,就在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必须大力建设适合小型企业和个人的金融体系,让他们能够利用自己有限的信任度和抵押物来获得发展资金,得到发展。
  (三)不断扩展融资的渠道,让大城市和小乡镇的资金完成连接,共同发展
  要大力加强城市金融和乡镇金融的联系,让大城市的银行变成小乡镇金融企业的后续补充能源,也在乡镇的发展中找到发展机会,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推动共同发展。真正的让金融支持在城镇化中起到促进支持作用,并且,绝对不能占用农民生活的地方和土地,必须在保障农民生活生产的额基础上来发展金融业和城市金融业的联系。
  (四)必须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业务,提供更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动态和形势,适时的扩大金融的服务业务,推出更多的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让农民能够在生产生活中对自己的资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并基于这些了解来制定合适的理财计划,树立农民的理财意识,将资金更多的用在更合适的地方,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五)大力吸引社会资金,不能完全依赖国家补给
  关于支持城镇化发展的资金不能完全依靠国家单方面的给予,金融行业应当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可以大力宣传个人存款或者贷款的方式,集纳大量资金用于城镇化建设,同时,也可以在国家支援的多个项目中合理合法的使用资金,并在建设中尽力减少资源的浪费获得更多的积累资金。这一措施实施时应当注意一个问题,即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并且,在建设初期不能过于盲目和夸大的进行投资,也要做好风险规避计划,避免遭受重大损失。
  (六)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不仅可以在公共供给上给金融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更是在服务上可以给金融业提供更为全面和优秀的服务,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要目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七)银行自身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想要在城镇化中得到预期的效果和收获,作为金融业主要行业的银行应该不断的扩展自身的发展前路,并就这一系列的机遇提出相应的对策,不断的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将改革创新和支持城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不断的推进提高银行自身的金融支持能力,并在这一机遇中谋求更好更新的发展。
  三、结束语
  金融作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必须跟国家“三农”政策良好的结合起来,促进并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建立稳定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让为国为民变成真正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的。另外,在不断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金融业抓住发展机遇,和农村城镇化协调合作,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谢朝华.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9
  [2]王士伟.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
  [3]吴超,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J].财经科学,2013

;学术版》2014年第10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将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