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选择探讨

2015-07-04 20: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加入wto后,国内 金融 机构将直接面临国外金融集团强有力的挑战与竞争,而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使得金融 企业 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壮大起来。为了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研究借鉴国际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探索出一种具有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金融业出现了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型的潮流,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基本上都完成了向混业体制的过渡,以宏观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业并举和微观上金融机构全能化为特征的混业体制成为国际金融业主流模式。在当代金融全球一体化继续深入和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

  2 模式过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 金融 控股集团模式的实践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同类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第二步,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对跨业金融机构收购控股;第三步,实现集团内部不同行业的合理搭配和功能互补。
  然而,现有的以金融控股公司为混业经营形式的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银行直接控制其他金融业,缺乏必要的“防火墙”机制;实业性 企业 控股更是游历于监管之外;像中信。光大集团控股的金融公司箅是比较高级的混业经营模式,但其实业投资太多,主业不突出,而且实业企业对金融企业容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其中,金融控股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金融集团的内部交易问题。WWW.133229.COm所谓内部交易是指集团成员之间发生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这些资产和负债可以是确定的,也可能是或有的。其内部交易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可以为集团带来协同效应,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改进风险管理的效率,更有效率的管理资产和负债。另一方面,内部交易可能导致风险的传递,使得经营中发生的困难更加复杂化。一旦金融风险发生,风险传递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会迅速牵连到其相关的子公司,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
   科学 的设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