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事业单位的资金监管力度,加强财政金融资金的利用率,进而规范财政支出问题,我国财政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政策,本文在理论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影响,以及在此制度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完善措施。
国库集中支付是事业单位提升资金利用水平,加强资金监理,规范财政支出的重要手段。从2001年开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部分事业单位开始试点,截至目前为止,这一制度已在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从开始实施这一新的制度,事业单位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这两个方面。虽然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并发现一些相应的措施。
一、理论基础
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一般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宗旨,主要满足社会许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
国库集中支付是建立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基础之上的,是把全部的政府性财政资金集中存放在国库的单一账户,并通过这一账户支付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下,必须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支撑,在支付款项时,要先提出申请,经过审核之后,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收款人。
二、事业单位进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给收款人的,这样可以使资金的支出更加严格,同时也减少了资金在单位的滞留时间,减轻了资金的随意性,如果有问题发生,可以迅速的展开核实调查,从而及时纠正错误。因此,这一支付制度加强了资金的监管力度,防止财政资金的挪用和挤占现象,减少支付环节可能出现的纰漏,从而保证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增强了资金的利用水平,同时有助于提升财政的综合调度能力。
2.有利于转变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模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促进财务管理观念的有效转变。在制度实施之后,事业单位资金分散的局面得到了控制,资金流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财务管理的工作逐渐由资金管理向预算管理进行转变,使工作更具有计划性,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准;同时,有利于创新和转变财务管理模式,促进事业单位由粗犷型向集约型的模式转变,从而推动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和交流。
3.有利于提升信息化水平。对事业单位来说,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其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会更高。在此制度下,核对信息、财政审核等许多工作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国库、财政部门、银行都需要通过网络来对接,这就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信息系统,从而促进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二)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职能的有效发挥。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单位在不改变原来的财政资金使用权限的前提下,还规定了重新所要承担的职责,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投标等工作。这些新职责的增加,会导致有些单位必须重置和规划新的工作岗位同时需要增加与其相对应的工作人员,从而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工作,加重了其负担,同时增加了财务管理的成本,最终不利于职能的发挥。
2.不利于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的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单位的预算工作增加了许多新规定,严格规定了零余额账户的使用,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改变目前的项目预算编制。在这一制度实施以前,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而且预算过粗,有许多都是凭经验估计来进行预算,从而会导致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合理,会使预算在落实的过程中相对困难,最终会降低预算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不利于预算的执行。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完善措施
1.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在国库集中支付下,要实现财务管理和预算执行相结合,从而使其职能从单一的核算向综合管理转变,从而增强职能的监管,有利于财务管理职能更好的发挥。
2.加强预算编制的信度和效度。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管,认真研究历年的数据资料,加强预算的准确性,为预算的合理编制提供依据;同时在合理预算编制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的有效性,从而确保资金安全,并降低财务风险。
三、事业单位进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变化
1.账务处理的变化。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已不能满足核算的需要,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般预算支出科目进行设置明细科目,而且账务处理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方式之下,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时,会计核算需要两步进行处理:第一步,在收到财经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第二步,在实际使用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而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直接为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2.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的变化。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前后,政府采购的核算方式产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一制度实施之前,一般是由采购单位将资金转给政府采购部门,然后再转付给中标的供应商,因此是采用预付款进行核算;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采购款直接由财政部门支付给了供应商,这样就不需要通过预付款的方式进行核算。只有在购买需交纳订金的商品时,才应该采用预付款进行核算。
(二)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不严谨,相关内容设置不协调。在制度改革之后,事业单位对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会计处理方面不够熟练,从而导致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同时由于只能设立一个零余额账户,事业单位不能规范的使用和管理零余额账户,从而在进行核算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现有的制度和原有的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两种制度进行过度和衔接时,会使事业单位的账面存在差错,从而影响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困扰。
2.会计入账依据缺乏有效的监管。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在核算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入账依据,从而导致事业单位采用的入账依据更多,使其更加繁杂,而且事业单位的票据供应渠道不统一,有的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有的是由财政部门提供,这样会导致事业单位的实际收入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预算;同时,事业单位对新的会计入账依据不够了解,从而使会计凭证使用混乱,而且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会导致会计核算出现混乱的状态。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革措施
1.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管理。事业单位首先要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际情况和零余额账户的情况,使财务人员深入了解,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的培训,使其更好的掌握会计处理方法和更好的掌握和使用零余额账户,从而使会计核算更加严谨和规范,同时应该注重现有制度和原有制度的衔接。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使用的收付实现制,但在这种制度下,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的过程中应该引入权责发生制,并明确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制度,从而使会计核算更加严谨,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从而使其更加规范。
2.加强会计入账依据的监管。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要深入认识和了解新增的会计入账依据,才能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同时,票据作为会计入账的依据,对其的监管是极其重要的。首先要使会计人员充分了解票据的重要性,增加对票据的认识才能更进一步的对票据进行管理,其次要加强票据管理制度的建设,严格票据的日常监管,使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从而使票据作为会计入账依据更加真实、合法、有效。
四、结束语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总的来说,在这一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模式,对其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一次创新。虽然在实行这一制度的过程中,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这两个方面或多或少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但要适应这一新的制度,就必须转变以前的思维模式和财务管理思想,改变以前的会计核算方式,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新的工作机制和新的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从而适应新的制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杨晓花 来源:财会学习 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