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甲硝唑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甲硝唑的毕业论文

抗生素发展简介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1981年我国第四次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指出,近些年来在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方面,除了抗菌以外,在抗肿瘤,抗病毒,抗原虫、寄生虫和昆虫等领域也有较快发展。有些抗生素具有抑制某些特异酶的功能,另外一些抗生素则具有其他的生物活性或生理活性的作用。鉴于“抗菌素”早已越出了抗菌范围,继续使用抗菌素这一名词已不能适应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因此,会议决定将抗菌素正式更名为抗生素。 抗生素分类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 编辑本段药品发现抗生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 抗生素分子式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所以人们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 抗菌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发现并用于临床,显然称为抗菌素就不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实际了。抗肿瘤(antineoplastic) 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原先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 细菌“导弹”有望代替抗生素细菌之间相互拼杀所用的微小蛋白质“导弹”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代替治疗疾病所用的抗生素。研究该项技术的一个美国研究所希望能够首先在治疗动物(如猪和鸡)的常见病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这个研究所也发现用这种蛋白质“导弹”能够在食品无菌包装和保存方面做出突破。由于人体血原对抗生素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危险,这种物质的使用能够降低医学的危险性,且使用后没有后遗物。 编辑本段抗生素杀菌作用主要有4种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一些抗菌素与细胞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而影响膜的渗透性,这对细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线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 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核酸的功能阻止了细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 编辑本段药品使用、误区及不良反应使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 如果超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很容易导致女性患上霉菌性阴道炎。武警总医院妇产科王黎娜主任解释说,阴道炎的产生并不完全由于个人卫生没做好,过量服用抗生素也一样可能导致阴部炎症产生。事实上,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破坏体内细菌群落的平衡。 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使用一种强力抗生素超过一周,女性中会有近一半的人发生霉菌感染。其实,健康女性的阴道本来就有“自洁”的能力,阴道中存在一种乳酸杆菌,可以始终保持阴道内环境呈适度酸性,这样,习惯生长在碱性环境中的霉菌,正常情况下,在这里就不能生存。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阴道中的乳酸菌受抑制,失去对霉菌的拮抗作用,扰乱阴道的自然生态平衡,改变阴道的微环境,从而使细菌病原体迅速繁殖,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 目前,一些女性在药物的使用上盲目追求高档次,往往迷信进口抗生素,造成小感冒引发严重的真菌、霉菌感染。对此,王主任提示广大女性朋友,一定要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更应少用,如果根据病情必须使用抗生素,建议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一周。另外,一旦感染阴道炎,一定要到正规的大医院就诊,一般情况下,根据医生指导,坚持合理用药,病情很快就会好转。[1] 药品误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妇科药品仍含有甲硝唑、克霉唑类抗生素,过多使用这类药品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病菌产生耐药性,破坏阴道菌群间的制约关系,导致真菌生长旺盛,有炎症的女性会使治疗周期不断延长,不断增加药品剂量,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 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其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副作用属药物固有反应,正常量出现较轻微。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或疗程延长而增加。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②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头孢菌素类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③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④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显著。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⑤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最多。另外,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变,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使婴儿腹泻和长期体重不增,应预重视。少数人用抗生素后引起肛门瘙痒及肛周糜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⑥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⑦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作用。利福平的致畸率为,氯霉素、灰黄霉素和某些抗肿瘤抗生素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

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用抗生素时,往往走入误区,认为药物越贵越好,越新越好,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2、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确定病原菌

尽早从患者的感染部位、血液等取样培养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抗生素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比如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而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肝代谢而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用安全的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目前,一般将抗生素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Ⅱ),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等,第三类为快速抑菌药(Ⅲ),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速抑菌药(Ⅳ),如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上述抗生素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和相加(Ⅰ+Ⅳ)四种效果,为达到联合用药的目的,需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进行恰当的配伍。

总的说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其中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

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1.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临床药理学的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2.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确定致病菌尽快从感染部位,病人的血液样本隔离和文化致病菌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必须首先掌握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选择药物的抗菌谱必须符合与微生物感染,或无的放矢,浪费钱,延误病情。

抗生素的作用

优先事项和不良反应: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副作用和治疗目的无关的或其他不良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少有害或无害的药物福利患者的药物在世界,必须严格控制药物的适应症,防止药物滥用。例如,肾功能受损,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不全,原发性肝代谢和抗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择安全。

联合治疗药物,可能会增加协同效应,也可能使原药的效果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相结合,其目的,而不是减少,治疗效果,增加的毒性和副作用,有不良反应的患者。

目前,抗生素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生殖期的杀菌药物(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二类的静态杀菌剂(Ⅱ),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抗生素

第三种(三)四个元素环,大环内酯类

第四类慢速抑菌(IV),如磺胺类药物快速抑制药物,如。抗生素的结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Ⅰ+Ⅱ),拮抗剂(I+III),和(Ⅲ+Ⅳ),独立的和添加剂(Ⅰ+Ⅳ)4种效果,要达到的目的的组合,需要适当配伍,根据抗菌药物的`属性。

一般来说,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所有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有尽可能不,除了要考虑有针对性的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它是要把握药物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性和有效性。不明原因的发热不应该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外用抗生素(如皮肤)。

预防性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范围严格控制在以下情况:风湿热患者,经常使用的青霉素G,为了消灭溶血性链球菌咽,防止风湿病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疾病,术前,术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感染病灶切除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伤口或复合外伤,青霉素G或四环素,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新霉素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应用青霉素G消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皮肤伤口。

对症用药

抗生素的使用要依据抗生素的适应症进行选用,主要选用原则如下:

①根据病原菌的种类、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药物的抗菌谱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②根据感染部位和药动学来选择抗生素。抗生素在体内要发挥杀菌或者抑菌作用,必须在靶组织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所以根据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浓度高低、维持时间等方面进行选用。

③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况来选药,因为上述因素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不同的患者应用的抗生素有所区别。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要避免应用导致畸形和影响新生儿发育的药物。

剂量及疗程

抗菌药物应用的剂量与给药次数要适当,疗程要足够;剂量过小或者疗程过短会影响疗效还能导致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程不但导致浪费还引起不良反应。

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使用量的40%左右,而实际上有应用价值的占少数,错误的使用抗生素用于病毒性感染甚至会引起耐药性产生或者发生继发性感染。所以,要严格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以下几种情况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采用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等清除咽喉部及其他部位的溶血性链球菌防治风湿热的发作;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可用磺胺嘧啶口服做预防性用药;风湿性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尿路手术前,用青霉素等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外伤、战伤、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行截肢手术时,可用青霉素预防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用甲硝唑、庆大霉素预防厌氧菌感染。

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扩大抗菌范围。但是,要严格掌握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指征,如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型感染,如腹部脏器损伤导致的腹膜炎;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如脓毒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应用单一抗生素不易渗入到的感染部位,如结核感染等;病原体尚没有确定的重型感染等,如果长时间治疗,病原体可能导致耐药发生,要联合用药。具体联用原则可参考相关书籍或文献,或遵医嘱。

扩展资料:

主要分类

按照其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而按照其用途,抗生素可以分为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畜用抗生素、农用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药物(如麦角菌产生的具有药理活性的麦角碱类,有收缩子宫的作用)等。

根据其种类的不同,抗生素的生产有多种方式,如青霉素由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磺胺、喹诺酮类等,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还有半合成抗生素,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的各种衍生物。

作用机制

抗生素产生杀菌作用主要有4种机制,即: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复制和转录。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蛋白质和类脂类构成,具有维持形态、抵抗渗透压变化、允许物质通过的重要功能。因此,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而哺乳动物的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所以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

这一作用的达成依赖于细菌细胞壁的一种蛋白,通常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和这种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所以PBPs也是这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但是频繁的使用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

一些抗菌素与细胞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而影响膜的渗透性,使菌体内盐类离子、蛋白质、核酸和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外漏,这对细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但细菌细胞膜与人体细胞膜基本结构有若干相似之处,因此该类抗生素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线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其核糖体由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

其中,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作用于30S亚基,而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主要作用于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反应、肽链延长过程和终止反应。

抑制核酸复制和转录

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可以抑制细菌核酸的功能,进而阻止细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利福平等。

是疥疮。

一 常用治疗方法

(1)一旦发现感染疥疮,应立刻隔离治疗。 疥疮传染性极强,同居在一个房间或一个家庭中的人极易被感染,即使最初感染疥疮的人治疗痊愈,只要家庭中有其他人被感染,会造再次重复感染,导致迁延不愈。并且,有研究表明,同居在一个房间中人数越多,治愈率越下降,超过5人,治愈率从独自一人居住的百分之80以上,下降到百分之50.。因此,必须隔离治疗。隔离期间,不可外出。

(2)同居的人,即使没有表现出感染迹象,也必须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方法同患者,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巾、毛巾、浴巾等进行煮沸10分钟以上的高温消毒。

(3)患者必须对自己的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床单、被罩、枕巾、枕套、毛巾、浴巾进行煮沸10分钟的高温消毒后,再进行洗涤,以防止疥虫传染至盆具和洗衣机上,这些物品也不可共用。其他经常接触物品如果能用沸水煮沸,也需消毒。无法煮沸的,必须高温下晾晒。但普通洗涤和晾晒不具有杀死疥虫的功能(将物品装入黑塑料袋中,在30度以上阳光中晾晒7天以上,可能有一定效果)。厕所坐式便具坐的地方也需进行沸水长时间冲洗消毒,治疗期间,不要共用坐便器。

(4)常用西药治疗的方法:

A :甲硝唑软膏或复方甲硝唑软膏(灭滴灵乳膏):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王玉等人,在《皮肤病与性病》杂志2005年第2期发表的研究论文《自制“复方甲硝唑霜”治疗疥疮的疗效观察》中报告:使用自制的2%含量的复方甲硝唑软膏治疗疥疮,效果良好。方法为:病人隔离,用自制含量2%甲硝唑软膏自颈部一下遍擦全身,一日两次,连续三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三天后洗澡,更换衣物及被褥,衣物被褥进行开水煮沸消毒,若症状未消失,继续第二个疗程,一周后观察结果。痊愈率为%,有效率为%。[1]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皮肤科郑晓红,曹鸿玮,发表在《中国现代药物药物应用》2008年第二卷第22期的研究论文《两种方法治疗疥疮疗效比较及安全性评价》中报告:为评估3%甲硝唑软膏和10%硫磺乳膏治疗疥疮的效果,在2005年-2007年间,将360名疥疮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3%的甲硝唑软膏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皮肤科自制的10%硫磺乳膏进行治疗,使用方法为洗澡后,将药物擦颈下全身皮肤,早晚各1次,3天为一个疗程,每次用药15克左右,擦药期间不洗澡更衣,以操持药效。更换的衣物、卧具煮沸灭虫。家庭中或集体宿舍中的患者药同时治疗。疗效显示,两个疗程的治愈率为3%甲硝唑软膏为%,10%硫磺乳膏为%。[2]

使用甲硝唑软膏可自制,也可购买从药店购买。但最近几年,生产厂家较少。医院自制较多。

B :硫磺乳膏。硫磺软膏是传统治疗疥疮的药物,价格便宜,效果也较好,但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方法为病人隔离,每天用四管硫磺乳膏涂抹自颈部以下皮肤,连续三天为一个疗程,用药三天后更换衣物被褥,衣物被褥进行开水煮沸消毒,继续第二个疗程,如未愈,继续第三个疗程。河南濮阳市红十字医院皮肤科乔样恩等人,发表在《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1期上的研究论文《疥疮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中报告,使用3%甲硝唑软膏和20%硫磺乳膏治疗180名疥疮患者,三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治愈134例,第二疗程治愈32例,三个疗程以上治愈14例,研究显示,疗程越长,治愈率越高。[3]

硫磺软膏或硫软膏中硫磺或硫的含量,也影响疗效。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高云霞等人,在《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05年第八卷第2期的研究论文《改变硫磺软膏浓度对治疗疥疮的临床疗效观察》中报告,10%浓度的硫磺乳膏,治疗疥疮的临床有效率仅为59%,而30%浓度的硫磺乳膏,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95%,该研究使用硫磺乳膏为自制,方法为升华硫300克研细,加700克已熔化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即得。[4]

近年来,也有研究报告显示,短时间使用硫磺软膏的治愈率不高。汕头市皮肤医院林爱斌等人,在发表在《广东医学》2005年15卷第3期中的研究论文《硫磺软皂洗剂联合20%硫磺霜治疗疥疮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报告:使用硫磺霜5天的治愈率仅为%,因此有必要延长使用时间。[5]

C:克罗米通乳膏。治疗方法同上,三个疗程的治愈率在80%以上。

D:林旦乳膏。效果也较好。但需注意的是,林旦乳膏主要成分是丙体666,是剧毒农药666的异构体,对人体神经系统危害极大。因此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使用,老人,婴幼儿以及孕妇严禁使用。国外有报道,有儿童使用林旦软膏后死亡。

(5)常用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疥疮,历史悠久,疗效显著。

A: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侯明胜,在《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7月第17卷第7期发表得论文《中药水煎外洗治疗疥疮180例》中报告,使用中药水煮外洗,疗效很高。

方法:基本方:硫磺20克,土槿皮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土茯苓30克,苍耳子20克,白蒺藜30克。如果继发感染加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30克,严重感染,并用青霉素。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两次外用温洗。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擦药,自颈部以下,先擦皮损,后擦全身,连续4天为一个疗程。擦药期间,不洗澡,不更换衣物。疗程结束,更换衣物和被褥,进行高温煮沸消毒。未愈,进行重复治疗。一般一两个疗程痊愈。治疗期间,注意隔离和消毒。治愈率为98%,有效率为100%。[6]

B:河南省商城县余集镇中心医院余春洋等人,在《中医外治杂志》2007年10月第16卷第5期发表研究论文《中药外洗治疗疥疮3258例》中报告,将川花椒、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土茯苓水煎3次,混合后放入升华硫和炉甘石,得药液5000毫升,待温后,坐浴,每次15分钟,一天一剂,五剂一个疗程,未愈或复发继续用上方治疗,治疗效果痊愈3011例,治愈率%,显效247例,显效率%。[7]

(6) 口服药治疗疥疮

近年来,随着新的驱虫药物出现,同时医生也开始探索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疥疮。

A:启东市中医院陈威等人,在《皮肤病与性病》2003年第1期中发表研究论文《试用口服阿苯达唑治疗疥疮72例》中报告:使用阿苯达唑片治疗72例疥疮患者,并与10%硫磺软膏治疗63例疥疮患者做对照研究,方法为:阿苯达唑每日口服一次,每次400好克,连服五天为一个疗程,停药后一周复诊,如未愈再服一个疗程。硫磺软膏治疗组,每日自颈部至足全身遍涂,早晚各一次,连用3天,停药后一周复诊,如未愈再用1疗程。两组均煮沸衣物消毒。两个疗程显示:阿苯达唑组痊愈率为%,有效率%,硫磺软膏组痊愈率%,有效率%。因此,阿苯达唑对疥疮有一定疗效。[8]

辽宁省建平县皮肤病医院明清平等人,在《中国保健》2009年第2期中发表研究论文《口服阿苯口服阿苯达唑联合外用硫软膏治疗疥疮58例疗效观察》中报告:将疥疮患者116例随机份成两组,A组每天口服阿苯达唑400毫克,每日一次,连服5天为一个疗程,同时每晚用10%硫软膏涂遍全身,每次四支,每晚一次,连涂五天。B组单独用10%硫软膏,用法同上。两组均每日对衣物被褥进行煮沸消毒,一个疗程A组痊愈53例,治愈率%,B组痊愈37例,痊愈率%,未愈患者继续使用,直至痊愈。结果显示,口服阿苯达唑联合外用硫软膏,效果显著。

B 口服伊维菌素。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皮肤科冯柏秋,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第7期发表的研究论文《口服伊维菌素治疗疥疮42例疗效观察》中报告:42例患者口服伊维菌素150μg~200μg/kg体重,隔3日服药1次,共服2次,服药2周或4周判定疗效。结果2周痊愈28例(66.7%),4周痊愈14例,疗效显著。(但我国仅有一个厂家生产人用伊维菌素,现在已停产。)

C:在1978年02期《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中报告,国外皮肤病医生使用噻苯达唑溶液治疗疥疮,涂抹皮肤,连用5天,治愈率为80%,剩余8例也有效,继续治疗,也全部治愈。

奥硝唑毕业论文

你好,奥硝唑阴道栓用于妇产科,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再者有感觉不适的话,建议你最好去医院妇科检查,检查确诊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为宜。

病情分析:你好,你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注射奥硝唑滴速过快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上述不适症状。指导意见:建议密切观察,期间可以适当的口服眩晕停,吗叮啉进行治疗,期间注意有饮食清淡,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苯醚甲环唑毕业论文

苯甲嘧菌酯是常用渗透性高的植物杀菌剂,主要用于果树真菌性病害防控,在柑橘上一般使用2000-3000倍,基本能控制住沙皮、黑点等情况

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复合型广谱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低毒、高效、安全、广谱性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作用,施药后可在2小时内被作物吸收,并向上传导。

吡唑醚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性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和强渗透性,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起到预防、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

一、苯甲吡唑酯的特点

1、杀菌谱广

(1)苯甲·吡唑酯对于由担子菌、子囊菌、半知菌、鞭毛菌等病菌引发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预防、治疗、铲除效果。

(2)苯甲·吡唑酯具有内吸传导性,可从根本上防治病害,治病后不易复发。

2、持效期长

苯甲·吡唑酯可以快速被作物的茎叶吸收,并传导至各个部位,达到持续杀灭病菌的效果,同时它具有良好的耐雨水冲刷性能,可长时间发挥作用。

3、速效性好

喷施苯甲·吡唑酯之后,药液会从叶片表面渗透至叶背,然后快速杀灭各个部位的病菌。

4、安全性好

苯甲·吡唑酯可在苗期、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使用,按照推荐剂量用药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苯甲吡唑酯的用法

1、防治对象

该配方可防治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菌核病、根腐病、叶斑病、褐斑病、黑星病、立枯病、纹枯病、全蚀病等100多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2、使用方法

(1)防治西瓜、辣椒、茄子等作物上的炭疽病、褐斑病、蔓枯病等病害,可亩用20-25毫升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兑水30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

(2)防治西瓜、苹果、黄瓜、葡萄、香蕉等作物上的白粉病、叶斑病、落叶病等病害,可亩用20-30克40%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剂兑水30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

(3)防治其他病害,可参考以上病害的防治方法。

前期综合预防时可用较稀的浓度,一般稀释5000倍,当病害发生后,治疗时可用3000倍。苯醚甲环唑对藤稔、夏黑、高妻及贝塔等葡萄品种,连续阴天时不宜施用,有药害(叶片老化)。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可被植物内吸,渗透作用强,也是杀菌剂中的热点产品。一、特点1、内吸传导,杀菌谱广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可被植物内吸,渗透作用强,施药后2小时内,即被作物吸收,并有向上传导的特性,可使新生的幼叶、花、果免受病菌为害。能一药多治,对多种真菌性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防治蔬菜的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及锈病,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2、耐雨冲刷、药效持久黏着在叶面的药剂耐雨水冲刷,从叶片挥发极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表现较持久的杀菌活性,比一般杀菌剂持效期长3~4天。3、剂型先进,作物安全水分散粒剂由有效成份、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消泡剂、黏合剂、防结块剂等助剂,通过微细化、喷雾干燥等工艺造粒。投入水中可迅速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分散体系,无粉尘影响,对使用者及环境安全。不含有机溶剂,对推荐作物安全。4、混配性好苯醚甲环唑可与丙环唑、嘧菌酯等杀菌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菌剂。二、使用方法防治柑橘疮痂病、砂皮病、草莓白粉病轮纹病等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柑橘在秋梢期使用,能有效减少未来疮痂病和砂皮病等严重影响商品性病害的发生,同时对能促进柑橘秋梢老熟。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克喷雾,持效期7~14天。防治菜豆、豇豆等豆类蔬菜叶斑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克,持效期7~14天,防治炭疽病最好和代森锰锌或百菌清混用。防治辣椒炭疽病、番茄叶霉病、叶斑病、白粉病、早疫病,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连喷2~4次。一般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80克,或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8~22克,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或25%乳油25~30毫升,对水60~75千克喷雾。防治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次左右。一般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50克,或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13克,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或25%乳油15~20毫升,对水60~75千克喷雾。防治草莓白粉病、轮纹病、叶斑病和黑斑病,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防治草莓炭疽病、褐斑病、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防治草莓灰霉病为主,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药液用量,根据草莓植株大小而异,一般每亩用药液40~66升。用药适期和间隔天数:育苗期于6~9月,喷药2次,间隔10~14天;大田期在覆膜前,喷药一次,间隔期10天;花果期在大棚内喷药1~2次,间隔期10~14天。

咔唑基的毕业论文

1.Siwei Liu, Wu Yupeng, Yi Zhang, Chi Zhenguo, Jiarui Xu, Yan We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ABA block polymer containing aniline trimer , Chemistry Letter, 2009, 38(8): 840-8412.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f Polypropylene by Entrapment of Polypropylene-grafted- poly (ethylene glycol),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9, 114(4):.Xu Bing, Yi Zhang, Chi Zhenguo, Peng Xiangfang, Lin Yongqiang, Xu Jiarui*, Reinforcing and Toughening on Poly(ether imide) by a Novel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imide-ketone) with Low Content,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10): 2046-20534.Xiqi Zhang, Zhiyong Yang, Zhenguo Chi, Meina Chen, Bingjia Xu, Chengcheng Wang, Siwei Liu, Yi Zhang and Jiarui Xu, A multi-sensing fluorescent compound derived from cyanoacrylic acid,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20(2)192-1985.Zhiyong Yang, Zhenguo Chi, Tao Yu, Xiqi Zhang, Meina Chen, Bingjia Xu,Siwei Liu, Yi Zhang and Jiarui Xu, Triphenylethylene carbazole derivatives as a new class of AIE materials with strong blue light emission and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9, 19, 5541 – 55466.Xiqi Zhang, Zhenguo Chi, Zhiyong Yang, Meina Chen, Bingjia Xu, Lin Zhou, Chengcheng Wang, Yi Zhang, Siwei Liu, Jiarui Xu, Synthesis of carbazole derivatives with high quantum yield and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ptical Materials, 2009, 32, 94-987.Zhiyong Yang, Zhenguo Chi, Lin Zhou, Xiqi Zhang, Meina Chen, Bingjia Xu, Chengcheng Wang, Yi Zhang, Jiarui Xu, Blue-light-emitting carbazole derivates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Optical Materials, 2009, 32 : 398–4018.Yigao Yin, Yi Zhang, Zhengguo Chi, Jiarui Xu*, Self-catalytic cross-linking reaction and reactive mechanism studies of ,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8, 44, 2284-22949.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I. Surface enrichmen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on polypropylene/poly- (ethylene glycol) blends. Journal of Vinyl & Additive Technology, 2008, 14(1), 28-3310.HJ Chen, YF Zhu, Yi Zhang, JR Xu,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rface composition of polypropylene blends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TIR spectroscopy,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08, 28(8): 1799-180211.. Chen, . Shi, . Zhu, Y Zhang, . Xu, Polypropylene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entrapment of polypropylene-graft-poly(butyl methacrylat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8, 254: 2521–252712.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Enrichment of poly(butyl methacrylate) and its graft copolymer of polybutadiene on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blend.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 107(5), 3049-305713.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cromolecular surface modifier PP-g-PEG fro Polypropylene, Front. Chem. Eng. China, 2008, 2(1): 102-10814.Zhenguo Chi, Xiqi Zhang, Yi Zhang, Jiarui Xu, Influence of the Monomer Feeding Sequence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rmotropic Liquid-Crystalline Poly(ester imid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 110, 3001-300815.Shanshan Wei, Yi Zhang, Jiarui Xu, 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characterization of PAA/Fe3O4 nanocomposite, Front. Chem. Eng. China, 2007, 1(3): 233-23716.Hanjia Chen,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urface enrichment of polypropylene -graft-poly(methyl methacrylate) on polypropylene, J. Polym. Res., 2007,14: 489-49617.Jun Xu, Yafei Zhu, Yi Zhang, Yimin Zheng, Zhenguo Chi, Jiarui Xu, Effects of sequence structure on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rmal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 imide ketone)s,. Polym. Sci., 2007, 103(5):3183-319318.Shanshan Wei, Yi Zhang and Jiarui Xu, The Dynamic Rheology Behaviors of Reactive Polyacrylic acid/nano-Fe3O4 Ethanol Suspension,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07, 296(1-3):51-5619.Siwei Liu, Kaizheng Zhu, Yi Zhang, Jiarui Xu, Cyclic Polyaniline Nanostructures form Aqueous/Organic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duced by Polyacrylic Acid, Polymer, 2006,47:7680~768320.Shanshan We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perbranched Aromatic Polyamides/Fe3O4 Magnetic Nanocomposite, 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 2006, 66: 1272-127721.Gufeng Chen, Yi Zhang, Jiarui Xu,Synthesis of SMA Esters and the Surface Properties when Blending with Polyethylen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6, 253(3): 1107-111022.Xiaolong Lu, Yi Zhang and Jiarui Xu, Influence of fiber morphology in pull-out process of chain-shape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Scripta Materialia, 2006, 54, 1617-162123.Hanjia Chen,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acromolecular surface modifier for polypropylene, J. Science, 2006, 102(4): 3413-341924.Zhenguo Chi, Dan Cheng, Xinwei Pan, Yi Zhang, Jiarui Xu and Haishan Bu, Thermal transition behaviors in a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imide, Polymer, 2005, 46(15): 5840-584725.Zhenguo Chi, Xiandong Yao, Yi Zhang, Jiarui Xu,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imides,J. Science, 2005, 98(6): 2467-247226.Siwei Liu, Kaizheng Zhu, Yi Zhang, Jiarui Xu, A Novel Method to Conductive Polymer: PMMA with Fixed Length Oligoaniline as Side Chanis, Material Letters, 2005, 59(28): 3715-371927.Yi Zhang, Kailiang Cheng, Jiarui Xu, Thermal stability studies of polyamides and their block coppolymers, Thermochimica Acta, 2005, 425: 137-14128.Yi Zhang, Jiarui Xu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the preparation of monocaproxy l-end-grouped polycaprolactam with adjustable low molecular weight,J. Science, 2004, 92(2):722-.Jiarui Xu, Yi Zhang and Quanling Zhang, A novel approach to melt-processable molecular composites, Polymer, 2001, 42, 2689-269330.张艺,郑雪菲,牛新星,张燕珠,肖善雄,林文璇,刘四委,黄爱萍,池振国,许家瑞,含硫醚结构均苯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及表征,高分子学报,2010, 录用31.张艺,郑雪菲,牛新星,张燕珠,肖善雄,林文璇,刘四委,黄爱萍,池振国,许家瑞,一种新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及结构性能表征,中山大学学报,2010,录用32.肖善雄,张艺,孙世彧,刘四委,池振国,许家瑞,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广东化工,录用,2010, 2: 5-833.张燕珠,刘四委,黄爱萍,张艺, 池振国,许家瑞*,热处理对聚酰胺嵌段共聚物/尼龙6共混体系结晶熔融行为和结晶结构的影响,高分子学报, 2010, 2:231-23634.刘四委,张艺,危岩,许家瑞,双聚己内酯封端苯胺三聚体的合成与研究,高分子学报,2010, 1: 22-2635.李红山,张艺,许家瑞,硬脂酸镧对硅烷交联LLDPE 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25(5):46-4836.杨志涌,池振国,于涛,陈美娜,张锡奇,王程程,许炳佳,周勰,刘四委,张艺,许家瑞,具有聚集诱导增强发光效应的咔唑基三苯乙烯衍生物新型单体及聚合物,高分子学报,2009,6:560-56537.张锡奇,杨志涌,陈美娜,许炳佳,张艺,池振国,许家瑞, 含N已基吩噻嗪和N已基咔唑基团的联苯乙烯类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2009,6,9-1438.李红山,张艺,许家瑞,氧化镧对LLDPE热氧化分解行为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2008,47(1):51-5539.李红山,张艺,许家瑞,稀土氧化物对LLDPE 热氧分解行为的影响, 塑料, 2008, 37(1), 70-7340.余穗华,赵克,张艺,新型Comfort-DA Ⅱ型义齿黏附剂的研制,广东牙病防治,2008,16(8):94341.尹以高,张艺,陈晓燕,许家瑞,自催化交联型有机硅密封胶的合成和性能研究,中国粘结剂,2007,16(5):1-342.尹以高,陈晓燕,张艺,许家瑞,有机硅密封胶粘接聚烯烃材料的研究,中国粘结剂,2007,16(2):10-1343.逯小龙,张艺,许家瑞,链状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2):41-4444.陈谷峰,祝亚非,周勰,张艺,许家瑞. SMA梳状酯化物的合成及其对HDPE表面改性的研究.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7,19-20(1):1-845.李红山,张艺,许家瑞,硬脂酸镧对LLDPE热氧化分解行为的影响,稀土,2007,28(3):5-846.许军,张艺,祝亚非,许家瑞,聚酯酰亚胺共聚物的液晶特性和相转变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7, 46(1):48-5147.许军,张艺,李瑞,祝亚非,池振国,许家瑞,一类含萘环结构的聚酯酰亚胺液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高分子学报,2007,4:314-32048.许军,祝亚非,张艺,李瑞,池振国,许家瑞;聚酯酰亚胺三元共聚物的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分析测试学报,2007,26(2):145-15049.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添加型聚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剂PP-g-PEG的制备及其应用,高分子学报,2007,2:203-20850.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聚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剂PP-g-PMMA的制备及其应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23(3):80-8451.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聚丙烯蜡/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PP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塑料工业,2007,35(7):42-4652.陈谷峰,张艺,许家瑞,LLDPE/SMA共混物表面固相接枝PEG的研究,高分子学报,2006,6: 829-83253.李红山,张艺,许家瑞,氧化镧对硅烷交联LLDPE热性能的影响,中国塑料,2006, 20(6):73-7654.李红山,张艺,许家瑞,硬脂酸镧对LLDPE热老化行为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2006, 45(6):48-5255.魏珊珊,张艺,许家瑞,聚丙烯酸/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6,45(5):47-5056.魏珊珊,祝亚非,张艺,许家瑞。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表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原《功能高分子学报》),2006,32(6):634-63757.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4):54-5758.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原《功能高分子学报》),2006,32(6):638-64259.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氢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塑料工业,2006,34(2):11-1460.张艺,池振国,许军,郑毅敏,许家瑞,可纺性热致液晶聚酯酰亚胺的分子设计及 合成,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研究进展,,37-41(ISBN 7-5614 -3149-X/O. 104)61.许军,张艺,李瑞,池振国,郑毅敏,许家瑞,含萘环结构的热致性液晶聚酯酰亚胺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研究进展,2005,A09,42~45 (ISBN 7-5614-3149-X/O. 104)62.刘四委,朱凯征,张艺,祝亚非,许家瑞,含苯胺低聚物侧链的导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高分子学报,2005,2:266-26863.张艺,程开良,郑毅敏,许家瑞,空间立体结构对芳香聚酰胺及其与脂肪聚酰胺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Vol 43(5):20-2464.张艺,许家瑞,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化学通报,2004, 5: 341-34765.张艺,许家瑞,微观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I,材料工程,2003. 8: 43-4866.张艺,许家瑞,微观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II,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4:68~7767.曾春莲,张艺,许家瑞等,用MDSC法表征尼龙6和聚乳酸热转变行为,分析测试学报,2003,4:70~7268.张全灵,许家瑞,张艺,微观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分散相结构设计 II,中山大学学报,1999. 38 (5), 4069.张全灵,许家瑞,张艺,微观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分散相结构设计 I,中山大学学报,1998. 37 (5), 39 1.张艺,李霁,何芬,池振国,许家瑞,多重响应性改性纳米磁性颗粒的制备,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19.,广州(口头报告)2.杨志涌,于涛,陈美娜,张锡奇,许炳佳,王程程,刘四委,张艺,池振国,许家瑞, 周勰,具有聚集诱导增强发光效应的咔唑三苯乙烯衍生物的聚合物,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19.,广州(口头报告)3.张艺,李瑞,池振国,许家瑞,热致液晶聚酯酰亚胺/PET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2007年先进材料成型技术与材料加工国际研讨会,, pp. 154-157,广州 (口头报告)4.张艺,李瑞,池振国,许家瑞,含萘环结构热致液晶聚酯酰亚胺/PET共混体系研究,2007年高分子学术年会会议,. 成都 (墙报展示)5.许家瑞,张艺,许军,池振国,主链型热致液晶聚酯酰亚胺的可控聚合及表征,2007年高分子学术年会会议,. 成都 (口头报告)6.张艺,程开良,郑毅敏,池振国,许家瑞,三元共聚液晶聚酯酰亚胺/PET共混体系性能研究,2005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3.,北京(口头报告)7.魏珊珊,祝亚非,张艺,许家瑞, PAA/Fe3O4纳米复合材料中两组分相互作用研究,2005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3.,北京8.陈谷峰,张艺,许家瑞,SMA酯化物的合成及其对聚乙烯表面改性的研究,2005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3.,北京9.李红山,张艺,许家瑞,氧化镧和硬脂酸镧对LLDPE结晶与力学性能的影响,2005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3.,北京10.刘四委,朱凯征,张艺,许家瑞,结构规整的含苯胺低聚物侧链的导电聚合物研究,2005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3.,北京11.逯小龙,张艺,许家瑞,链状短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界面性能研究,2005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3.,北京12.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PP添加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2005 广东高性能、功能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及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22,汕头13.张艺,程开良,张全灵,许家瑞,低分子芳香聚酰胺/尼龙6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研究,复合材料--成本、环境与产业化(NCCM-13),2004,D:树脂基复合材料,572-576(ISBN 7-80183-467-4)14.许家瑞,张艺,程开良,张全灵,微观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的进展及若干思考,2004年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换届会议,上海15.许家瑞,张艺,程开良,张全灵,可熔融加工的微观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03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Oct 9-14,杭州, Zhang, Yi Zhang and Jiarui Xu, A novel approach to molecular composite 6th Pacific Polymer Conference (PPC-6) December 7-11, 1999 Guangzhou, China, Section-2 0917.许家瑞,张全灵,张艺,曾汉民,微观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增强相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模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97ˊ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f 247,合肥 Zhang, Jiarui Xu et al, Synthesis of Tri-block Copolymer for Melt-processable Molecular Composites,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Section-19, ID-1506,Ed. Yao Zhang, Wanfang Digital Publishers, Beijing, 2001 (CD edition, ISBN 7-900075-46-1/Z-Y)

你是什么方向的

1彭司勋主编.药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964:第3版.北京:化工出版社,1988.2彭司勋,李明华,盛时.几种烷基取代的环已醇及苯甲醇氨基甲酸酯类的合成.南京药学院学报,1963,(12):1—3.3彭司勋,杨祯祥,盛时.5,6-取代-3-吲哚乙胺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66,13(1):24—29.4朱耀华,杨祯祥,彭司勋.2-甲基-3-(r-氨基丙基)-5,6-次甲二氧吲哚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79,14(12):720—724.5杨祯祥,王锐,彭司勋.祖师麻甲素类似物的合成和镇痛作用.南京药学院学报,1979,(2):1—6.6彭司勋.英国、芬兰和丹麦药学教育概况.药学通报,1980,15(8):26—28.7彭司勋,王尔华.中国新药研制的回顾和展望(综述).药学通报,1981,16(4):27—34.8彭司勋.法国药学教育概况.药学通报,1981,16(6):47—48.9张奕华,曹观坤,彭司勋.马兜铃次酸开环衍生物的合成和抗生育作用.南京药学院学报,1983,(1):67—74.10彭司勋,王尔华.药物定量构效关系,中国药学年鉴(1980—8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4—77.11黄文龙,杨祯祥,彭司勋.3-[P-(ω-取代氨基烃氧基)-苯甲酰]-吲哚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5,20(10):737—746.12杨祯样,沈向东,彭司勋等.2-烃酰氨基-3-(3′-吲哚基/3′-咔唑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南京药学院学报,1985,16(3):1—6.13彭司勋主编.中国药学年鉴(1980—1982).首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至1991年已出版7卷).14张寅生,曹观坤,彭司勋.非甾体抗炎药:4-羟基-3-胺甲基-联苯及4(2)-环已基-2(4)胺甲基-苯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药学学报,1986,21(5):346—355.15靳立人,王锐,彭司勋.吡喹酮类似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6,21(3):170.16陈佩林,杨祯祥,彭司勋.N-(2-疏基苯甲酰)-N-烃基甘氨酸及其双硫化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7,22(9):662—670.17彭司勋.中国高等药学教育对医药工业的促进和影响(中、英文).工业展望,1987,(6):25—28.18夏志南,曹观坤,彭司勋.4-芳杂环单/双氨基酚衍生物的合成和量化计算.药学学报,1988,23,(8):574—583.19黄文龙,黄枕亚,彭司勋等.汉防己碱还原裂解及裂解产物的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19(2):81—85.20黄枕亚,冯玫华,彭司勋等.四氢原小檗碱型季铵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某些参数的测定.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19(4):249—252.21彭司勋.加强新药研究是关系人民健康的一件大事.药学进展,1988,12(3):137—138.22许国友,俞正威,彭司勋.硫脲基乙酸衍生物的合成与镇痛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2):89—91.23彭司勋.美国药学研究生教育一瞥.中国药学杂志,1989,24(1):54—56.24罗娅林,杨祯祥,彭司勋.N-(2-巯基吡啶-3-甲酰)-N-烃基甘氨酸及其双硫化合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90,25(4):374-378.25陆涛,陈文浩,彭司勋等.巯基苯甲酰-甘氨酸-甘氨酸衍生物的合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21(1):1.26周桑琪,朱崇泉,吴国沛,彭司勋.1-取代?基喹啉酮酸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药学学报,1990,25(9):670.27黄文龙,宋学勤,彭司勋等.取代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药学学报,1990,25(11):815—823.

硝基苯方面的毕业论文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is along with the peop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small probability but hazard events and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essential.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existing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nitrobenzene, can scientifically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nitrobenzene production process risk link, and identify the risk sources, calculate the impact of the maximum credible acciden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siz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and comparison, and and the related standard, the acceptable risk level, on the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methods of risk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isk management of Zerun and Chemical Co., have a matu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dvanced nitrobenzene, decided in the new material industry of Caoxian park construction project 50kt/a nitrobenzene. The project, with benzene and nitric aci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the technology of low temperature ring nitration production of nitrobenzene. The project adopts groundwater water, electricity is provided by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of Industrial Park, the boiler steam heat from Shandong Sinorgchem international pla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waste gas generated by supporting the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after treatment discharge standards, waste water after the self-built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after treatment discharge standards, solid waste disposal are reasonably.

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里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由于科学条件限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因而许多化学家都认为,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合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认识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1833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建立了氮的分析法。这些有机定量分析法的建立使化学家能够求得一个化合物的实验式。当时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有机化学用二元说来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二元说认为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部分和带负电荷的部分,二者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早期的化学家根据某些化学反应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由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基团和在反应中起变化的基团按异性电荷的静电力结合。但这个学说本身有很大的矛盾。类型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和洛朗建立。此说否认有机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基团组成,而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些可以发生取代的母体化合物衍生的,因而可以按这些母体化合物来分类。类型说把众多有机化合物按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这个问题成为困扰人们多年的谜团。从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到1916年价键的电子理论的引入,才解开了这个不解的谜团,这一时期是经典有机化学时期。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珀等提出价键的概念,并第一次用短划“—”表示“键”。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其组成的原子通过键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所有已知的化合物中,一个氢原子只能与一个别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氢就选作价的单位。一种元素的价数就是能够与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个数。凯库勒还提出,在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结合这一重要的概念。1848年巴斯德分离到两种酒石酸结晶,一种半面晶向左,一种半面晶向右。前者能使平面偏振光向左旋转,后者则使之向右旋转,角度相同。在对乳酸的研究中也遇到类似现象。为此,1874年法国化学家勒贝尔和荷兰化学家范托夫分别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同分异构体,圆满地解释了这种异构现象。他们认为:分子是个三维实体,碳的四个价键在空间是对称的,分别指向一个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碳原子则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当碳原子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时,就产生一对异构体,它们互为实物和镜像,或左手和右手的手性关系,这一对化合物互为旋光异构体。勒贝尔和范托夫的学说,是有机化学中立体化学的基础。1900年第一个自由基,三苯甲基自由基被发现,这是个长寿命的自由基。不稳定自由基的存在也于1929年得到了证实。在这个时期,有机化合物在结构测定以及反应和分类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但价键只是化学家从实践经验得出的一种概念,价键的本质尚未解决。现代有机化学时期 在物理学家发现电子,并阐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等人于1916年提出价键的电子理论。他们认为:各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是使各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原因。相互作用的外层电子如从—个原了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则形成离子键;两个原子如果共用外层电子,则形成共价键。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共用,使相互作用的原子的外层电子都获得惰性气体的电子构型。这样,价键的图象表示法中用来表示价键的短划“—”,实际上是两个原子共用的一对电子。1927年以后,海特勒和伦敦等用量子力学,处理分子结构问题,建立了价键理论,为化学键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后来马利肯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分子结构,其结果与价键的电子理论所得的大体一致,由于计算简便,解决了许多当时不能回答的问题。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is as people for the risk is small but harm a big event of attaches importance to and developed unceasingly, th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has been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more and more high, and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ethod on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benzene, to scientifically identify risks exist nitrobenzene production process links, identify the risk source,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in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forecast and calculate the maximum credible accident impact of size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comparing and the related standard, acceptable risk level, based on this, advances the prevention and ways to slow the progress of the risk in risk management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mbellish and chemical co., LTD. Mastered the nitrobenzene of mature and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cision in caoxian county 50 kt/a nitrobenzene new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projects. , project with benzene and nitric aci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dopting low temperature circuit nitration process of nitrobenzene. Project water use groundwater, electricity provided by the industrial park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hot boiler steam from Carlyle, the factory in shandong. Project form a complete set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waste gas after waste gas treatment equipment standards emissions, wastewater emissions targets are treated by self-built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all reasonable disposal of solid waste.望采纳 谢谢

分子生物技术在微生物降解环境 污染物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与环境微生物关键降解酶基因的筛选、克隆及应用相关的分r生物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技 术、基因重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污染物降解基因检测、筛选和克隆方 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分子生物技术;微生物;基因;环境污染物;降解 随着现代j:\地技术的发展,多环芳烃、含氯有 机物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等人工合成井难以降解的 污染物大量排放,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严重地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 发展。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对受污染的水体及土 壤进行处理,凸显了其重要的意义和可行性。研究 人员发现并筛选到一些微生物,它们不仅对环境有 较高的适应性、对污染物有较高的耐受性,而且对 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效率和专一性。然而环境中 存在的大量微生物中仅有少于1%可通过传统的培 养方法进行培养、分离和纯化,绝大多数细菌需要 非常严格的营养条件川。因此,为了对修复环境有 所贡献却难以培养的微生物进行更全面了解,也为 了筛选到更多有利于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菌 种及其关键酶基因,分子生物技术和手段逐渐被广 泛应用到环境可降解污染物及降解机理方面的研 究中。 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 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多种分子生物技术进行了介 绍,并总结了它们在污染物降解基因检测、筛选和 克隆方面的应用。 1与环境污染物降解相关的分子生 物技术 及其相关技术 PCR是一种利用脱氧核糖核酸(DNA)半保留 复制原理,在体外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 DNA区段从而得到大量拷贝的分子生物技术。根 据其模板、引物来源或扩增条件的不同,PcR技术 可分为以下几种:(l)反转录pCR(RT一PeR)技 术,将mRNA反转录为cDNA后再对其进行PCR 扩增,可用来构建cDNA文库,分析不同生长时期 的mRNA表达状况和相关性以及mRNA的定量测 定等;(2)巢式PCR技术,在扩增大片段目的DNA 时,先用非特意性引物扩增再用特意性引物对第一 次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次扩增,以获得可供分析的 DNA;(3)竞争PCR技术,是一种定量PCR,向PCR 反应体系中加人人工构建的带有突变的竞争模板, 通过控制竞争模板的浓度来确定目的模板的浓度, 对目的模板作定量研究;(4)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人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 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 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该法已广泛用于基因表 达研究、转基因研究等方面;(5)扩增的rDNA限制 酶切分析技术,根据原核生物rDNA序列的保守性, 将扩增的rDNA片段进行酶切,通过酶切图谱来分 析菌间的多样性;(6)RNA随机引导PCR技术,基 于任意寡核昔酸引物与RNA之间可能的配对,在 低严谨度条件下经聚合酶催化使链延伸,将细胞总 RNA或InRNA作为反转录反应的模板,此技术结 合单链构象多态性,用非变性胶分辨大小相同而构 象不同的片段,可用于诊断遗传突变及分析污染条 件下序列的多态性;(7)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是一种基于PCR检测PCR引物结合 位点序列改变的方法,通常以10bp的寡核昔酸序 列为引物,对基因组DNA随机扩增,电泳分离染色 扩‘增产物,再分析多态性。 技术 FISH技术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在细胞内与特 异的互补核酸序列杂交,通过激发杂交探针的荧光 来检测信号。荧光探针比放射性探针更安全,具有 较好的分辨力,不需要额外的检测步骤。近年来, 由于FISH技术具有灵敏、便捷等优点,迅速发展完 善成为研究环境微生物的有力工具。此外,可用不 同激发和散射波长的荧光染料标记探针,在一步反 应中同时检测几个靶序列。该技术主要包括试样 固定、预处理、预杂交、探针和试样变性、杂交、漂洗 去除未结合的探针、检测杂交信号等步骤。由于 165rRNA具有遗传稳定性,因此成为FISH技术检 测最常用的靶序列。 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重组技术是从供体生物的基因组中通过 酶切扩增等手段获取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重 组DNA分子,再导入到受体细胞中,让外源基因得 以表达。在已经分离出的许多菌株中,与降解能力 有关的基因多在质粒体上。由于质粒很容易在细 菌的繁殖过程中遗失,对细菌降解能力的长期稳定 非常不利,可将其与污染物降解有关的酶基因重组 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进行表达,以此构建的各种 生物降解特性增强的重组菌可用于污染环境的治 理修复或发酵某些废弃物。 生物信息学 20世纪后期,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从数量上和 质量上极大地丰富了基因组数据库、蛋白质数据 库、酶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等许多生物科学的数据 资源。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科研组织建立了生物 信息数据库,如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叩ean MolecularBiologyLaboratory)核酸序列数据库和美 国国家生物技术情报中心(Nationaleente:fo:Bio- technologyInformation,NCBI)基因序列数据库等。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及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分析这些 数据资源,确定大分子序列、结构、表达模式和生化 途径与生物数据之间的关系,区分生物个体间遗传 差异,揭示DNA多样性。例如,基本局部比对搜索 工具(BasieLoealAlignmentSearehTool,BLAST), 是一套在蛋白质数据库或DNA数据库中进行相似 性比较的分析工具。它基于Altschul等的方法「2〕, 在序列数据库中对查询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工作。 BLAST程序可对一条或多条、任何数量、任何形式的 序列在一个或多个核酸或蛋白序列库中进行比对,甚 至将有缺口的比对序列也考虑在内,利用比较结果中 的得分对序列进行相似性说明。基因的序列分析可 揭示出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在污染治理研究中可用 于生物基因组特殊区域或特异基因的测序。 2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物降解 中的应用 土壤试样总DNA的提取 用适当方法直接从土壤中提取DNA并纯化, 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前 提条件,而后可进行酶切、PCR扩增、核酸分子杂交 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操作。从土壤中提取微生物 DNA主要分为汽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在 ogram等的方法基础卜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包括2 个步骤:(l)原位细胞裂解;(2)DNA提取和纯化。 直接法提取的DNA超过细菌总DNA的60%且省 力,但提取的DNA常常有折断、腐殖酸污染、甚至 提取物中还夹杂有未知的胞外DNA和真核生物的 DNA。最先报道间接法的是Faegri等[‘〕,其主要包 括4个步骤:(l)分散土壤;(2)分离细胞与土壤; (3)细胞裂解;(4)DNA纯化。间接法提取DNA 产量低且费力,但纯度较高、DNA损伤小,提取的 大片段DNA可用来构建cos而d和细菌人工染色体 文库等。 采用PCR及相关技术扩增分析DNA片段 可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必然能产生分解代谢 该污染物的酶。selvaratnam等L’l用编码苯酚单加 氧酶dmpN摹因的RT一PCR技术来检测序列间歇 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一,降解酚的假单胞菌。检测结 果表明,RT一PCR技术不仅能检测微生物降解酚的 能力,还能测量dmpN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确定假 单胞菌特殊的分解活性,发现了在转录水平下,酚 浓度与通气时间之问存在正相关关系。 将PCR技术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 合起来,在变性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能分辨一个碱基 对,分辨率较高。染色后的凝胶用成像系统进行分 析,可在一定程度l几反应试样的复杂性。条带的多 少能反应试样「 一 }1微生物组成的差异,条带的亮度能 反应试样中微生物的多少。基于以上优点,日前该 技术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和动态研究方面得 到了厂‘泛应用。DGGE可通过分析PCR扩增的基 因点突变来探索微生物的复杂性。徐玉泉等[“〕从 某废水中分离出一株能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的菌株 PHEA一2,使用PCR一DGGE技术对该菌165 rDNA进行分析,发现该菌与醋酸钙不动杆菌同源。 M盯sh等r了)利用PcR一DGGE技术获得了活性污泥 中真核微生物的种群变化情况。王峰等下8〕采用 PCR一DGGE技术对城市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处理中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 果表明活性污泥培养前后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r 很大改变。 RAPD技术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以多态性 引物来扩增某些片段的技术。RAPD技术可用于检 测含有混合微生物种群的各种微生物反应器中微 生物的多样性。用RAPD技术分析检测实验室规 模的油脂淤泥培养料中的细菌菌群发现,用油脂淤 泥改良过的培养料比未改良的更适于不同的微生 物种群生长[9j。vainio等t’。〕从516种孤立的菌落 中提取出165rDNA,经PCR扩增后进行测序,检测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的结构。这些组合技术的 应用显著增强r对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能力,为理 论研究工艺优化及提高生物处理效率提供了条件。 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起始于20世纪 80年代。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基因分离和重组技术, 将目的基因片段,比如可编码降解某种污染物的 酶,转移到受体生物细胞中并表达,使受体生物具 有该目的基因表达显现的特殊性状,从而达到治理 污染的目的。找到特定污染的抗性基因,利用基因 重组技术转基因后也可获得其他抗性植株以及筛 选到可转化污染物的植物,还可开发超量积累植物 进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罗如新等L”〕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fdc基因片 段作探针,Southemblot杂交定位Ll菌株的邻苯二 酚1,2一双加氧酶基因位于Pstl的I片段和BamH I的M、N片段,回收并将其直接克隆至表达载体 pKT230卜,获得的重组子能转化不具开环酶活性 的甲胺磷降解菌P2,得到高于天然宿主21倍的邻 苯二酚1,2一双加氧酶。stingley等{”〕通过构建基 因文库和重组质粒等基因工程方法证实了NidAB 双加氧酶是降解菲的关键酶类,并首次鉴定出此基 因通过磷苯二甲酸实现降解功能。chae等‘”}发现 不能降解苯酚的su如lobusso扣taricu、98/2菌株中 的儿茶酚2,3一双加氧酶基因与能降解苯酚的 sulfolo右u,,o如taricu、咫有[6J源区,分析得知它们 是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把儿茶酚2,3一双加氧酶 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表达,可获得有较高降解活 性的双加氧酶。 重金属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之一。随 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修复性蛋白 基因正被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中陆续分离出来, 如汞离子还原酶基因、有机汞裂解酶基因、汞转运 蛋自基因、金属硫蛋白基因、植物络合素合成酶基 因、铁离子还原酶基因和锌转运蛋白基因L’‘〕。这些 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改造,重组到合适的受休细胞 中表达相应的蛋白质和酶,达到治理难以降解的有 毒有害污染物的目的。sorsa等〔”〕把MTS插人 LamB序列的153位点,在中表达MTs,解决 r细胞内MTs对金属离子有限的吸附能力。综L 所述,基因重组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性,已逐渐 成为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 技术 FISH技术利用核糖体内长度适中(约1500bp)、 高度保守的165:RNA序列作为理想的基因分类靶 序列,其中使用的165:RNA寡核普酸探针一般是 进行了荧光标记的20bp左右特异性核昔酸片段, 利用该报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与荧光素标记 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系 统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 FISH技术能提供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空间分 布和原位生理学等信息。 硝化细菌是一类生理上非常特殊的化能自氧 菌,传统的研究方法要经过富集、分离、分类和鉴定 步骤,耗时长。HSH技术的引人解决了上述困难。 FlsH技术还被广泛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硝化流化床 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废水处理系统}’61。 基因工程微生物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农业害虫 控制和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 影响引起广泛关注。1994年出现了一种新的标记 系统:绿色荧光蛋白(GFP),由于GFP基因表达产 物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且由GFP产生的荧光标记 检测卜分方便、简单。在某些被污染的环境中可分 离出降解该污染物的细菌,通过基因重组等手段使 用GFP分子标记,可更容易的分离检测被标记的 细胞叫。 Bastes等[’8]进行了苯酚降解菌染色体GFP基 因标记实验。通过PCR和Southemblot分析,证明 GFP基因已成功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对 标记菌与野生型的降解能力比较结果证明,GFP分 子标记的插人并不影响细胞的苯酚降解能力。 用G即标记Pseudomonasputida,研究活性淤 泥中细菌存活情况{’9飞。Pseudomonasputida被转到 活性淤泥2min后,观察到细胞在淤泥絮凝物间自 由游动;培养3d后,发现荧光细胞减少,大部分已 被合并到淤泥絮凝物中,以防止细菌被原生动物捕 食。用oFP标记石.eozi和Serraliamarceseern,考 察菌株附到絮凝物卜的过程{’()j。使用表面荧光显 微镜能将带有GFP标记的细胞从活性污泥中区分 开,井进行观察和记数。而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cLsM)可使GFP标记细菌产生三维轮廓,结合表 面荧光显微镜和CLSM观察GFP标记细胞,结果表 明,细胞表面疏水性在细菌附到絮凝物的过程中起 重要作用,两种细菌附在絮凝物上的模式有很大不 同,通过这种方法可更好地理解细菌赫附机理,有 助于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3结语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研究人员可从微观的 角度更细致深人地了解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具 体生理生化机制,在分子水平 _ _ [揭示生物体吸收、 迁移、积累有害物质最终被毒害,及适应、抗性等生 态问题,从而筛选到更多有利用价值的微生物。随 着越来越多微生物全部基因序列的解码,对各种细 菌体内可降解基因的分布和表达会有更深人的了 解,有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必将对污染物的降解过 程有一个整体的、生态水平上的认识。 参考文献 l李凤,刘世贵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 应用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5(4):88一92 2AltsehulSF,GishW,MillerW, mentsearehtool . JMolBiol,1990,215(3):403一410 3魏志琴,曾秀敏,宋培勇 .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研 究进展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4):53一56 4FaegriA,TorsvikVL,]andfunga] aetivitiesin5011:seParationofbacteriaandfungibyaraPid fraetionatedeentrifugationteehnique5011BiolBioehem, 1977,9(2):105一112 5SelvaratnamS,SehoedelBA,MeFarlandBL,etal APPlieationofreversetranseriPtasePCRformonitoring exPressionoftheeataboliedmPNgeneinaPhenol- degradingsequencingbatehreaetor . APPIEnviron Microbiol,1995,61(11):3981一3985 6徐玉泉,张维,陈明等 .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和鉴 定 . 环境科学学报,2000,20(4):450一455 7MarshTL,LiuWT,ForneyLJ . Beginningamoleeular analysisoftheeukiU洲aleollllllunityinaetivatedsludge. WaterSeiTechnol,1998,37(4一5):455一460 8王峰,傅以钢,夏四清等.PCR一DGGE技术在城市污 水化学生物絮凝处理中的特点 . 环境科学,2004,25 (6):74一79 9涂书新,韦朝阳 . 我国生物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 地 理科学进展,2004,23(6):20一31 10VainioEJ,MoilanenA,KoivulaTT,etal . ComParison ofpartial165rRNAgenesequeneesobtainedfromactiva- tedsludgebaeteria . APPIMierobiolBioteehnol,1997,48 (l):73一79 11罗如新,张素琴,李顺鹏 . 邻苯二酚1,2一双加氧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