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孙绍振文本解读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孙绍振文本解读毕业论文

古典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要把原生的情感变成合乎审美规范形式的诗,是要经过多层次的提炼和探险的,要许多因素的协同。诗的意象:心象决定物象探索从原生的情感升华为诗,有个方法自觉的问题。 首先,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最小单位(细胞形态)开始研究。其次,怎么研究?分析其内在矛盾。比如说,柳絮因风,撒盐空中,表面上是客观的景色,但是,一个好,一个不好,原因却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景色是不是准确,而且取决于内在的主观情感是不是契合。可见,这个最小单位,不能仅仅是一个修辞现象,而是一个诗的细胞。这个细胞是由主体某一特征和客体的某一特征两个方面猝然遇合的。目的并不是要表现客体,而是要表现主体的情志。情感特征不能直接表达,就以渗入客体的方式。《周易·系辞上篇》说“立象以尽意”。主体特征就是“意”,客体特征就是“象”。这就是“意象”的词源。 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意象,就是意和象的矛盾统一体。象是看得见的,意是看不见的,意在象中,意为象主。“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带着后面点出的“断肠人”的情绪色彩的。中国文论讲究情景交融,在中国古典诗话中也有许多智慧的表述,后来被王国维总结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本分析不下去,原因是什么呢? 没有把诗当成诗,把诗和散文混为一谈,其表现就是把意象和细节混为一谈。 诗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的。是没有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定性的,而一般散文叙事的细节则是具体的特指的。请看托尔斯泰在《复活》的第一章里描写春天的语句: 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仍然是春天。太阳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没有锄绝的地方死而复生,不但在林荫路的草地上,甚至在石板的夹缝里长出来,绿油油的。 因为小说是叙事文学,所以他写得非常具体。比如小草很茂盛,从石板路的缝隙长出来,显得生机勃勃。桦树,杨树,野樱树,长出发粘的清香的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快要绽裂的花蕾。寒鸦、麻雀、鸽子,像每年春天那样,已经在欢乐地搭巢。被阳光照暖的苍蝇,沿着墙边嗡嗡地飞。植物也罢,鸟雀也罢,昆虫也罢,儿童也罢,一律兴高采烈,唯独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无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 这里对大自然的描写,一方面非常具体,有这么多的细节,另一方面表现了独特的感情。所有这么多的细节,都统一在托尔斯泰的独特的感情——人跟大自然不一样,大自然美好,生机蓬勃,给人带来欢乐,但人在互相欺骗、互相折磨,精神丑恶。 如果是写诗,表现春天就不能有这么多名堂了。不可能容纳这么多的细节。李白写春天来了,“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天非常美,美在哪里呢?雪花在梅花里融化了,春天刚到,冬天还没有完全过去。这里的意象非常少,只有两个,而且每一个都充满了情感的潜在量,所以在散文作品中可以叫细节,而在诗歌中,则叫意象。因为其中不但有极其精炼的“象”,而且有极其独特的“意”。这个意象,客体是概括的,主体的情致是特殊的,是二者的统一。春天从柳条上归来了,时间、地点是不须要点明的,点明了,例如,是辰时三刻,在未央宫,在某宫墙深处,就不是诗了,而是散文了。这个意象的概括性,实际上是一种想象性,是诗人的情感和客观对象之间的一种假定性的契合。这里,诗人对早春之美的惊叹之情,正好与梅花和柳条猝然遇合了。从客观对象来说,这是一种发现,更主要的是排除,省略了梅花和柳枝以外的无限多样的细节;从主观情感来说,这是一种体验、顿悟;从意象符号的创造来说,这是一种更新。 艺术创作不仅要有客观的特征,要有主观情感的特征,要有形式特征规范,更要有所更新,这就不能不通过想象、假定、虚拟。物象循诗的想象,由情感冲击,就发生了变异。在贺之章《咏柳》中,柳树明明不是碧玉,偏要说它是“碧玉妆成”,春风明明没有剪刀的功能,偏偏要说它能精工裁剪精致的柳芽。李白的《劳劳亭》也是一样是写春天的: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朝习俗,送别折柳相赠,柳与留谐音,表示恋恋不舍,同时暗示,来年杨柳绿,就想起归来了,想起朋友的感情。劳劳亭的春天,柳树还没有发青。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但在诗人的假定性想象中:春风知道离别之苦,故意不让柳条发青;柳条不发青了,就不能折柳相送,这样就可以免去离别之苦了。这种折柳的“象”是普遍的,甚至可以说公用的,但赋予它这样的“意”,把不发青的原因解释为不让朋友送别,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个意象符号,就更新了。 辛弃疾在另外一个地方发现春的意象符号:“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风雨一来春天就要过去,桃李花经不起考验,但米粒一样大的白白的荠菜花非常朴素,却经得起风雨的考验。这种对春天的感觉,与那种“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意象符号的更新。首先是“象”的更新,其次是“意”的更新。荠菜花是非常朴素的,却比鲜艳的桃李花更经得起时间考验。作者把美好的感情寄托于朴素的荠菜花上,而不是城市中艳丽的桃李花上,这种假定性的契合点的发现、更新,是意象的生命。 文本分析不下去的第二个原因是得象忘意,也就是把景语仅仅当作景语,忘记为景语定性的情语,外在景观是由内在情志选择、定性的。这一点上,就是连一些唐诗宋词的权威,也往往犯起码的错误。例如,把苏轼的《赤壁怀古》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简单地当成“即景写实”。[1]这很经不起推敲,你站在长江边上,就算能看到辽远的空间实景,但怎么可能看到千古的英雄人物呢?千古,是时间啊,英雄人物早就消亡了,是看不见的,不可能写实的。光从客观的景观来看,是看不出名堂的。因为主导这样意象群落的是苏轼的豪杰风流之气。正是意象深层的情致才能感动人。再来看一首更单纯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小雨”,这是首都的雨,下出什么效果呢?“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用了还原的办法。通常都是远看不清楚,近看很清楚。远看一朵花,近看一个疤。但是这里草色遥看,隐隐有绿意,近看却没有了,这是很有特点的。但是,光分析到这里,这还是在“象”的表层,更深的是诗人内心的“意”。一般人看到草色、看到远远的绿意,近看却没有了,没了就没了吧,但是韩愈却感到很重要、很欣喜,为内心这个发现而心动,觉得精彩。这就是“意”,这就是诗意。这不仅仅是景色的特点,而且是心灵的非常微妙的感触,韩愈难得有这样的精细。后面的两句说,隐约的草色比之满眼的翠柳还要美,这就是体悟触动感知的效果放大了,当然有点直白了,没有超越前面两句的艺术效果。但是,为前面微妙的感知效果作了注解。 文本分析不下去的第三个原因在于,对于诗人五官感知的特点和其间的转换,缺乏精致的辨析能力。例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表层高度统一于“夜静”,没有什么明显意脉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存在于视觉与听觉的感知精微的统一和变化之中。首先是桂花之落是无声的,而能为人所感知,可见其“闲”,这是意脉的起点。其次,月出本为光影之变幻,是无声的,却能惊醒山鸟使之鸣。可见夜之“静”。鸟之鸣是有声的,这是意脉之变。再次,本来明确点出“春山”是“空”的,有鸟,有鸣声则不空。而一鸟之鸣,却能闻于大山之中。一如“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效果。最后,如此一变,再变,从客体观之,统一于山之“静”,山之“幽”,山之“空”,从主体观之,是统一于人心境之“闲”,心之“空”,以微妙的感知表现了意和境的高度统一而丰富。 要学会欣赏古典诗歌,首先就学会从意象中分析出显性的感知和隐性的情绪,看出外部感知正是内在情致冲击造成的,感知是由感情决定的。千古风流,草色胜于柳色的美,正是内心感情的美。美学是什么?美学就是由感情冲击感觉发生变异的一种学问。变异的感知是结果,所提示的是情感的原因。 注释: [1]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350007)

从教20多年,可是我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始终没有提升,面对一篇课文,除了翻阅教学参考书、在网上搜索资料之外,自己没有一点思路,不知道如何解读文本,找出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   在内心迷茫、不知所措之际,感谢于德明老师的指导,给我推荐了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书中孙绍振老师的阅读理念和解读思路,他的分析解读既牢牢地把握作品的灵魂,又能让我们品赏到每一个音符的奇妙。 这本书共7章,既有对古现代诗词、文言文的鉴赏,又有对现代散文、小说的解读。 第一章  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灵变幻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但是在诗人眼里,只有春秋冬三季,夏季的经典诗文不多,我们熟知的,只有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和周邦彦的《苏幕遮》等很少的几首,质量上也与以春为题的诗作无法相提并论。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是不胜枚举,占据大半部分篇幅:九种不同的古典诗情、两种不同的现代诗情、两种不同的散文美,特别是对杜牧的《江南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解读详尽,可能是本来对这两首古诗颇申喜爱,所以给我尤其印象深刻。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的是长江南岸的春天,烟鲜花盛开,处处鸟语鸣啭。诗人没有直接说“处处”,这样就没有诗意,而是说“千里”,引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脑海里会有长江南岸是一片春天的景象。“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句作者用大胆的省略,只提供了几个意象:水村、山郭、酒旗、风,但是能有利于诗人和读者的自由想象双向互动,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象到酒店的旗帜迎风招展,被风吹得呼啦啦响,给我们一种画面动感。在三四句中,全诗形象的中心是楼台和烟雨。四百八十寺笼罩在江南特有的烟雨之中,因为烟雨之中的朦胧,让我们发现了寺院之美,并发出对历史的感叹!

一一读《名作细读》有感     初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是在2014年。那时候,自己尚没有研读文本的意识,这本书自然是读得懵懵懂懂。今日再读,对孙绍振先生细读文本的一些方法,反倒都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     或许时至今日,仍然会有一些老师认为语文课最好教,因为不管老师教还是不教,学生自己都能读懂文章。孙绍振先生却认为,语文老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老师艰巨得多,因为数理化老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老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倘若语文老师只是在文本外部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知识重复唠叨给学生听,那简直就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同时也是在辜负自己的生命。     要想走进文本内部,就需要进行文本细读。孙绍振先生提出了两种文本细读的方法,就是还原和比较,通过还原与比较找出矛盾之处,加以细细分析,就能挖掘出语言之外的含义来。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其中就有多处矛盾,这些矛盾,大多来自于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错位。实用价值是一种理性,主要讲的是理性的善恶,符合理性规则的为善,不符合的则为恶。而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而情感贫乏的叫做丑。情感和理性往往是有矛盾的,情感太强烈,会超越理性,因此是不善的,但从审美情感来说,强烈的情感不但不丑,反而是很美的。     比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这一情节,从实用价值来说,不仅是多余的(让儿子自己去多好啊,又快又安全,又不会违反交通规则),而且是丑的一一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是丑的,甚至父亲笨拙、肥胖、不雅观的背影也是丑的。但是,倘若我们都理性一点,让父亲在买橘子之前认真地考虑爬月台的安全问题,考虑自己爬月台的行为会不会引起别人的嘲笑,考虑自己肥胖的背影会不会让自己丢面子,这样千思万虑之后的父亲,还会引起我们的心灵共鸣吗?     是的,父亲越是执着的要替已经读大学的儿子去买橘子,父亲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笨拙,越是忘却了自己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心中只有儿子没有自己的情感。而这情感才是最具审美价值的。       在文章中,往往是越没有实用价值,越有情感的价值,二者的反差越大,文章就越是动人。     再比如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读起来是很有诗意的,但是,这诗意却和一点没有诗意的卖孩子、反复说谎紧密联系在一起。穷得活不下去,只好卖孩子,从实用价值考虑,这对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生计有好处。但是却抵不过对孩子的感情,因而这对父母一再反悔,直到最后出现爱孩子爱到不记生计的结局,从而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       而这些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之间的反差,学生往往不理解。因此。老师在细读完文本之后,再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了。

毕业论文指导孙绍振

代表作品《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部分著作一、论文论台港大陆散文中之软幽默和硬幽默《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宏观的理论建构和微观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真善美的错位《名著欣赏》(1998年第1期)宋江的悲剧和审美价值《名著欣赏》(1998年第3期)理性因果和审美因果《名著欣赏》(1998年第4期)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距离《名著欣赏》(1999年第1期)把人物打入第二环境《名著欣赏》(1999年第4期)抒情和幽默的统一《文艺报》(1998年9月8日)智性和幽默的统一———学者散文的出路之一《文艺报》(1999年7月21日)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17000千字)《文学评论》(1999年第五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论点摘录500字)我的桥和我的墙———从康德到拉康(8000字)《山花》(2000年第1期)当代学者散文的出路(5000字)《文艺报》(2000年5月2日第2版)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20000字)《福建论坛》(2000第2期)审智散文的审美突破 (20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人物的心理结构分析问题(7000字)《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从西方议论独白到中西议论对话 (12000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1年第4期)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21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01年第2期)质疑英国全国分级统考体制 (10000字)《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新编中学语文课本批判 (18000)《粤海风》(2001年第2期)超现实的第二环境和心理氛围(10500字)《名作欣赏》(2000年第6期)审智散文———迟到的散文流派(6000字)《福建文学》(2001年第4期)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的宪法(5000字)《素质教育博览》(2001年第5期)改革目标与编写者素质的反差 (6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1年第1期)迟到的现代派散文(7000字)《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上 ) (5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第3期)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4期)《伪问题和谬答案》(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22日)《高考试卷的阅读问题》 (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14日)《关于上课学生打瞌睡问题》(25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5月27日)论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畸变(20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互相渗透(2000字)《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中国早期新诗的象征派———从闻一多到戴望舒(9000字)《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五四新诗:胡适与胡先骕(12000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标准答案还是荒谬答案(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12日)质疑全国高考试卷及评价体系(上、下)(10000字)《师道》(广东教育厅主办)(2002年第1、2期)赤壁之战的魄力的奥秘(7000字)《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微观分析理论独创和教条主义(7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 (3000字)《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解读文学经典的意义 (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己———解读《荷塘月色》(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段落大意教学必须缓行(5000字)《师道》(广东)(2003年第3期)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5日)让学生对语文着迷(5000字)《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8期)荷塘月色解读 ( 上、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3年第4、5期)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3000字)《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11日)〔又见赖瑞云《<混沌阅读>序》(5000字)〕(福建教育出版社)段落大意的误区及其逻辑基础 (8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3年5月16日)睁眼看不见人(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9期)关于高考作文 (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0期)当真话题来到的时候(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审智散文的双子星座———从南帆到萧春雷(7000字)《福建文学》(2003年1月)《背影》背后的美学(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为什么二月春风不能似菜刀(3000字)《语言学习》(2004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3000字)———评2004年各省自主高考作文命题的成果与缺憾《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二、专著《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20万字《挑剔文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24 万字《文学创作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64 万字《论变异》花城出版社/1986年/12万字《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4万字《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20万字《怎样写小说》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10万字《审美价值结构情感逻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23万字《当代散文的艺术探险》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40万字《幽默逻辑探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20万字三、散文集《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万字《美女危险论》知识出版社/1999年/20万字《美女危险论》作家出版社/2003年/20万字《灵魂的喜剧》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20万字《孙绍振幽默文集·满脸苍蝇》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20万字《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理论基础》,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幽默学全书》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你会幽默吗》,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对话语文》(与钱理群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谋篇布局的绝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易错点缺乏逻辑无所谓层次结构

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结尾,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正如孙绍振老师批评的那样:“好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把随意一篇满分作文的某两个中间段对调位置,读起来居然还是“通顺”的———因为缺乏逻辑,所以无所谓层次、无所谓结构———这也是现在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可怕的恶俗习惯,甚至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种问题也屡见不鲜。可把它称为无逻辑无层次无灵魂的高考议论文。

实例分析主体论述没有拓展和演进

1、无层次(主体论述只有一个层面)

请看《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北京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的中间主体部分: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论点三个例子,三个事例除了有时间先后之分,内在并无逻辑的先后,此文实际并没有有效地论证。

2、伪层次(看似有几个层次,但没有拓展和演进)

请看湖南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中间主体部分:

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地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

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康德说……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

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

似乎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这在一些“并列式”议论文的考场作文中问题特别严重。真正有逻辑性的“并列式”议论文在本论部分,它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并列式的分层论证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高考满分作文尚且如此,普通考生作文犯此类毛病就可想而知。

备考点津讲理要一步一层抽丝剥茧

怎样的议论文才算得上有逻辑思维?怎样的论证才是有效论证?

福建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余岱宗教授认为:“议论文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论者如何论证。论点是靠论证‘辩’出来‘逼’出来的……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论证是一环扣一环的工作。第一论点为第二论点服务,以此类推。论证就是主动寻求漏洞与不足,利用漏洞或不足为弹跳点,跃入下一个层次。”

讲究议论文的思辨性,就是使论证分析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而不沦为文字游戏,堕为诡辩。因为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层层,甚至“抽丝剥茧”。没有层次感的论证是无效论证,是“蛮不讲理”论证,是不以理服人的观点强加。

这里,给考生推荐几种能体现论证思维逻辑的有层次感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1、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2、“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论证结构。

立论。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入据。在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结承。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迭据。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

归纳。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3、层进式结构:

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递进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4、对照式结构:

主体部分有正反对比,有转折补充。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可使文章文体特征分明,篇章结构严谨。议论文表达的思辨性,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问题(话题)进行剖析。剖析就是把思辨的过程和思辨的要点符合逻辑顺序表达出来。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的实质就是议论的层次,议论的层次实质就是议论的推理逻辑性强,层次感彰显议论文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只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基本资料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6 民 族: 汉族 祖籍福建长乐,先后就读于青浦朱家角珠溪一中心,青浦城厢二中心。1952年毕业于青浦初级中学,196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由于“反右”时期坚持为“右派”辩护之旧帐,1961年被重新分配到福建华侨大学中文系。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并为翻译系讲课。现为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山海情》(合作),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孙绍振如是说》、《文学创作论》、《孙绍振默文集》(三卷)、《论变异》等。《文学创作论》获福建省10年优秀成果奖、台湾祁枫文学奖、全国写作学会一等奖,《美的结构》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编辑本段]个人小传 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1973年奉调至福建师范大学。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孙氏曾致力于诗歌创作,曾有诗集出版,八十年初卷入朦胧诗大辩论,其《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从1981年在《诗刊》刊出以后,引起广泛的批判,1983年又与谢冕之《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之《崛起的诗群》遭到批判。但是日后的实践证明:孙氏的这一论文已成为当代新诗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到九十年代中期,已经为一系列当代文学史所肯定,其手稿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自1981年以后,孙氏集中力量从事文艺理论之研究。有专著《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你会幽默吗?》、《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等等。孙氏的所有学术以其独创之真善美三维错位、及形象之三维结构之理论为基础,自成系统。 九十年代中期,孙氏将三维错位学说,引入幽默理论之研究。故其《幽默答辩五十法》出版之后,在内地和港台均甚畅销。中央电视台曾邀其作《幽默漫谈》讲座二十集。在1997年出版之《幽默逻辑探秘》中,提出了幽默的二重错位逻辑学说,其幽默理论不满足于转述西方经典,《在幽默学全书》中,更着重于将理论的独创性与操作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上更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还有幽默与雄辩、诡辩、吹牛、抒情、滑稽等相邻范畴的辨析,完成了他以错位为核心范畴的的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年来孙氏又从事于幽默散文创作,近年出版集《面对陌生人》《美女危险论》(北京知识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两个版本不同)《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其幽默风格为其幽默理论的艺术实践。[编辑本段]研究成果 《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你会幽默吗?》、《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幽默答辩五十法》《幽默逻辑探秘》 《在幽默学全书》《美女危险论》(北京知识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两个版本不同)[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编辑本段]部分著作 一、论文 论台港大陆散文中之软幽默和硬幽默《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 宏观的理论建构和微观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真善美的错位《名著欣赏》(1998年第1期) 宋江的悲剧和审美价值《名著欣赏》(1998年第3期) 理性因果和审美因果《名著欣赏》(1998年第4期)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距离《名著欣赏》(1999年第1期) 把人物打入第二环境《名著欣赏》(1999年第4期) 抒情和幽默的统一《文艺报》(1998年9月8日) 智性和幽默的统一———学者散文的出路之一《文艺报》(1999年7月21日)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17000千字)《文学评论》(1999年第五期) (《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论点摘录500字) 我的桥和我的墙———从康德到拉康(8000字)《山花》(2000年第1期) 当代学者散文的出路(5000字)《文艺报》(2000年5月2日第2版) 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20000字)《福建论坛》(2000第2期) 审智散文的审美突破 (20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 人物的心理结构分析问题(7000字)《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从西方议论独白到中西议论对话 (12000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1年第4期) 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21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01年第2期) 质疑英国全国分级统考体制 (10000字)《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新编中学语文课本批判 (18000)《粤海风》(2001年第2期) 超现实的第二环境和心理氛围(10500字)《名作欣赏》(2000年第6期) 审智散文———迟到的散文流派(6000字)《福建文学》(2001年第4期) 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的宪法(5000字)《素质教育博览》(2001年第5期) 改革目标与编写者素质的反差 (6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1年第1期) 迟到的现代派散文(7000字)《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上 ) (5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4期) 《伪问题和谬答案》(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22日) 《高考试卷的阅读问题》 (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14日) 《关于上课学生打瞌睡问题》(25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5月27日) 论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畸变(20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互相渗透(2000字)《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中国早期新诗的象征派———从闻一多到戴望舒(9000字)《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五四新诗:胡适与胡先骕(12000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标准答案还是荒谬答案(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12日) 质疑全国高考试卷及评价体系(上、下)(10000字)《师道》(广东教育厅主办)(2002年第1、2期) 赤壁之战的魄力的奥秘(7000字)《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微观分析理论独创和教条主义(7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 (3000字)《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解读文学经典的意义 (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己———解读《荷塘月色》(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段落大意教学必须缓行(5000字)《师道》(广东)(2003年第3期) 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5日) 让学生对语文着迷(5000字)《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8期) 荷塘月色解读 ( 上、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3年第4、5期) 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3000字)《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11日) 〔又见赖瑞云《<混沌阅读>序》(5000字)〕(福建教育出版社) 段落大意的误区及其逻辑基础 (8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3年5月16日) 睁眼看不见人(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9期) 关于高考作文 (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0期) 当真话题来到的时候(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 审智散文的双子星座———从南帆到萧春雷(7000字)《福建文学》(2003年1月) 《背影》背后的美学(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 为什么二月春风不能似菜刀(3000字)《语言学习》(2004年)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3000字)———评2004年各省自主高考作文命题的成果与缺憾 《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二、专著 《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20万字 《挑剔文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24 万字 《文学创作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64 万字 《论变异》花城出版社/1986年/12万字 《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4万字 《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20万字 《怎样写小说》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10万字 《审美价值结构情感逻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23万字 《当代散文的艺术探险》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40万字 《幽默逻辑探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20万字 三、散文集 《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万字 《美女危险论》知识出版社/1999年/20万字 《美女危险论》作家出版社/2003年/20万字 《灵魂的喜剧》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满脸苍蝇》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理论基础》,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幽默学全书》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 《你会幽默吗》,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 《对话语文》(与钱理群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6 民 族: 汉族 祖籍福建长乐,先后就读于青浦朱家角珠溪一中心,青浦城厢二中心。1952年毕业于青浦初级中学,196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由于“反右”时期坚持为“右派”辩护之旧帐,1961年被重新分配到福建华侨大学中文系。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并为翻译系讲课。现为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山海情》(合作),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孙绍振如是说》、《文学创作论》、《孙绍振默文集》(三卷)、《论变异》等。《文学创作论》获福建省10年优秀成果奖、台湾祁枫文学奖、全国写作学会一等奖,《美的结构》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编辑本段]个人小传 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1973年奉调至福建师范大学。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孙氏曾致力于诗歌创作,曾有诗集出版,八十年初卷入朦胧诗大辩论,其《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从1981年在《诗刊》刊出以后,引起广泛的批判,1983年又与谢冕之《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之《崛起的诗群》遭到批判。但是日后的实践证明:孙氏的这一论文已成为当代新诗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到九十年代中期,已经为一系列当代文学史所肯定,其手稿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自1981年以后,孙氏集中力量从事文艺理论之研究。有专著《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你会幽默吗?》、《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等等。孙氏的所有学术以其独创之真善美三维错位、及形象之三维结构之理论为基础,自成系统。 九十年代中期,孙氏将三维错位学说,引入幽默理论之研究。故其《幽默答辩五十法》出版之后,在内地和港台均甚畅销。中央电视台曾邀其作《幽默漫谈》讲座二十集。在1997年出版之《幽默逻辑探秘》中,提出了幽默的二重错位逻辑学说,其幽默理论不满足于转述西方经典,《在幽默学全书》中,更着重于将理论的独创性与操作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上更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还有幽默与雄辩、诡辩、吹牛、抒情、滑稽等相邻范畴的辨析,完成了他以错位为核心范畴的的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年来孙氏又从事于幽默散文创作,近年出版集《面对陌生人》《美女危险论》(北京知识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两个版本不同)《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其幽默风格为其幽默理论的艺术实践。[编辑本段]研究成果 《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你会幽默吗?》、《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幽默答辩五十法》《幽默逻辑探秘》 《在幽默学全书》《美女危险论》(北京知识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两个版本不同)[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编辑本段]部分著作 一、论文 论台港大陆散文中之软幽默和硬幽默《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 宏观的理论建构和微观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真善美的错位《名著欣赏》(1998年第1期) 宋江的悲剧和审美价值《名著欣赏》(1998年第3期) 理性因果和审美因果《名著欣赏》(1998年第4期)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距离《名著欣赏》(1999年第1期) 把人物打入第二环境《名著欣赏》(1999年第4期) 抒情和幽默的统一《文艺报》(1998年9月8日) 智性和幽默的统一———学者散文的出路之一《文艺报》(1999年7月21日)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17000千字)《文学评论》(1999年第五期) (《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论点摘录500字) 我的桥和我的墙———从康德到拉康(8000字)《山花》(2000年第1期) 当代学者散文的出路(5000字)《文艺报》(2000年5月2日第2版) 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20000字)《福建论坛》(2000第2期) 审智散文的审美突破 (20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 人物的心理结构分析问题(7000字)《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从西方议论独白到中西议论对话 (12000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1年第4期) 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21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01年第2期) 质疑英国全国分级统考体制 (10000字)《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新编中学语文课本批判 (18000)《粤海风》(2001年第2期) 超现实的第二环境和心理氛围(10500字)《名作欣赏》(2000年第6期) 审智散文———迟到的散文流派(6000字)《福建文学》(2001年第4期) 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的宪法(5000字)《素质教育博览》(2001年第5期) 改革目标与编写者素质的反差 (6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1年第1期) 迟到的现代派散文(7000字)《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上 ) (5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4期) 《伪问题和谬答案》(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22日) 《高考试卷的阅读问题》 (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14日) 《关于上课学生打瞌睡问题》(25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5月27日) 论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畸变(20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互相渗透(2000字)《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中国早期新诗的象征派———从闻一多到戴望舒(9000字)《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五四新诗:胡适与胡先骕(12000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标准答案还是荒谬答案(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12日) 质疑全国高考试卷及评价体系(上、下)(10000字)《师道》(广东教育厅主办)(2002年第1、2期) 赤壁之战的魄力的奥秘(7000字)《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微观分析理论独创和教条主义(7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 (3000字)《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解读文学经典的意义 (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己———解读《荷塘月色》(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段落大意教学必须缓行(5000字)《师道》(广东)(2003年第3期) 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5日) 让学生对语文着迷(5000字)《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8期) 荷塘月色解读 ( 上、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3年第4、5期) 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3000字)《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11日) 〔又见赖瑞云《<混沌阅读>序》(5000字)〕(福建教育出版社) 段落大意的误区及其逻辑基础 (8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3年5月16日) 睁眼看不见人(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9期) 关于高考作文 (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0期) 当真话题来到的时候(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 审智散文的双子星座———从南帆到萧春雷(7000字)《福建文学》(2003年1月) 《背影》背后的美学(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 为什么二月春风不能似菜刀(3000字)《语言学习》(2004年)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3000字)———评2004年各省自主高考作文命题的成果与缺憾 《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二、专著 《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20万字 《挑剔文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24 万字 《文学创作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64 万字 《论变异》花城出版社/1986年/12万字 《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4万字 《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20万字 《怎样写小说》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10万字 《审美价值结构情感逻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23万字 《当代散文的艺术探险》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40万字 《幽默逻辑探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20万字 三、散文集 《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万字 《美女危险论》知识出版社/1999年/20万字 《美女危险论》作家出版社/2003年/20万字 《灵魂的喜剧》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满脸苍蝇》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理论基础》,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幽默学全书》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 《你会幽默吗》,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 《对话语文》(与钱理群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编辑本段]主编 1,初中语文教材(一到六册),北京师大出版社 。到2006年秋,已经出版了前三册。 2,配套的教学参考(一到六册)。 北京师大出版社,到2006年秋,已经出版了前三册[1]。

孙绍振毕业论文会议记录

代表作品《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部分著作一、论文论台港大陆散文中之软幽默和硬幽默《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宏观的理论建构和微观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真善美的错位《名著欣赏》(1998年第1期)宋江的悲剧和审美价值《名著欣赏》(1998年第3期)理性因果和审美因果《名著欣赏》(1998年第4期)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距离《名著欣赏》(1999年第1期)把人物打入第二环境《名著欣赏》(1999年第4期)抒情和幽默的统一《文艺报》(1998年9月8日)智性和幽默的统一———学者散文的出路之一《文艺报》(1999年7月21日)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17000千字)《文学评论》(1999年第五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论点摘录500字)我的桥和我的墙———从康德到拉康(8000字)《山花》(2000年第1期)当代学者散文的出路(5000字)《文艺报》(2000年5月2日第2版)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20000字)《福建论坛》(2000第2期)审智散文的审美突破 (20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人物的心理结构分析问题(7000字)《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从西方议论独白到中西议论对话 (12000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1年第4期)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21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01年第2期)质疑英国全国分级统考体制 (10000字)《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新编中学语文课本批判 (18000)《粤海风》(2001年第2期)超现实的第二环境和心理氛围(10500字)《名作欣赏》(2000年第6期)审智散文———迟到的散文流派(6000字)《福建文学》(2001年第4期)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的宪法(5000字)《素质教育博览》(2001年第5期)改革目标与编写者素质的反差 (6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1年第1期)迟到的现代派散文(7000字)《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上 ) (5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第3期)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4期)《伪问题和谬答案》(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22日)《高考试卷的阅读问题》 (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14日)《关于上课学生打瞌睡问题》(25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5月27日)论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畸变(20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互相渗透(2000字)《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中国早期新诗的象征派———从闻一多到戴望舒(9000字)《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五四新诗:胡适与胡先骕(12000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标准答案还是荒谬答案(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12日)质疑全国高考试卷及评价体系(上、下)(10000字)《师道》(广东教育厅主办)(2002年第1、2期)赤壁之战的魄力的奥秘(7000字)《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微观分析理论独创和教条主义(7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 (3000字)《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解读文学经典的意义 (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己———解读《荷塘月色》(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段落大意教学必须缓行(5000字)《师道》(广东)(2003年第3期)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5日)让学生对语文着迷(5000字)《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8期)荷塘月色解读 ( 上、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3年第4、5期)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3000字)《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11日)〔又见赖瑞云《<混沌阅读>序》(5000字)〕(福建教育出版社)段落大意的误区及其逻辑基础 (8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3年5月16日)睁眼看不见人(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9期)关于高考作文 (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0期)当真话题来到的时候(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审智散文的双子星座———从南帆到萧春雷(7000字)《福建文学》(2003年1月)《背影》背后的美学(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为什么二月春风不能似菜刀(3000字)《语言学习》(2004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3000字)———评2004年各省自主高考作文命题的成果与缺憾《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二、专著《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20万字《挑剔文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24 万字《文学创作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64 万字《论变异》花城出版社/1986年/12万字《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4万字《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20万字《怎样写小说》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10万字《审美价值结构情感逻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23万字《当代散文的艺术探险》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40万字《幽默逻辑探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20万字三、散文集《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万字《美女危险论》知识出版社/1999年/20万字《美女危险论》作家出版社/2003年/20万字《灵魂的喜剧》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20万字《孙绍振幽默文集·满脸苍蝇》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20万字《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理论基础》,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幽默学全书》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你会幽默吗》,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对话语文》(与钱理群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我是一名研一的学生,在读研之前就想好要把FPGA这门技术学好,因为它的编程既不是像C语言那样面向过程的编程,也不是像C++/JAVA那样面向对象的编程,给我的感觉它就是一个通过编程实现数字电路的编程,个人比较感兴趣。

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失方向,不知道怎么系统的学习,不知道FPGA能干什么,也不知道以后就业可以从事什么方向,唯一知道的就是上网买块FPGA开发版照着教程学习。当时某金的开发版比较火,所以买了回来开始学习,开始学习感觉挺不错的,按照教程的步骤一步一步学,代码看着例程敲。

但后来就会感觉有些技术编程掌握的不灵活,也就是没完全掌握,思维被例程套住的情况。还有遇到一些奇怪的技术问题时,没人可以咨询,这种情况特别浪费时间,搞不好就是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星期。

计算机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再过不了几年,不会使用计算机,就会象不识字一样使人举步维艰。进入大学,计算机无时无刻在伴随着我们,给我们在学习的生活增添了乐趣。然而这个学期将是展现自我能力的一个好时机,在这个学期里我们要进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考试。这就要看你在平时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在上操作课的时候有没有认真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还有平时自己积累的知识跟经验,这些都将成为面临考试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科目,既不同于人文课程又和计算机的专业课有所区别。我们应该坚持“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做法,因材施教,激励着我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我们的学习目标,使我们为今后走向社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一些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出现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不够自觉的现象。但是老师你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们教育我们,使我们正确的认识计算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刚开始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你每节课安排相应的练习任务,抓住乐我们学习计算机的心理特点,完成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上作自己的事,比如玩下小游戏,聊下qq等加强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如在英打字练习时,每节课要是比上节课进步一分钟,或是在在汉字录入部分,每分钟比上节课进步5个字,就可以自由练习。上机课时你总是在同学间教育我们怎样做对的事,怎样使用正确的指法,怎样才能更快的打好更多的字。打字成绩好的同学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计算机知识。让后为了争取自由时间去游戏,会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计算机课中,并不会完全的在两节课时间里让大家完全的做练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给予了我们一片自由的游线天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又达到了计算机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的去完成作业,使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这样也要求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老师上课时所讲内容。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许多知识是靠在操作实践中而获得的,所以我在操作实践中可以获得知识,动手实现最基本的操作,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概括总结这一获得知识的过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老师你提出乐一些问题让学我们来思考,比如如何利用Shift键快速输入大小写字母?引导我们大胆探索,从操作中去找方法,这样在实践中使我们充分掌握了Shift键的作用,茅塞顿开,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体会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必须以练为主的真谛,培养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 初学者对计算机都是比较薄弱的,对一些 应用操作理解起来很困难

要从整体上较好理解很把握应用软件,不是仅仅靠买几本专业书就能知道的,我们平时不仅要多做练习,记笔记,还要实际应用。

要多了解相关知识,读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

应用写作学习心得

应用写作原本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概念,大学毕业工作后,我在单位的人事科呆过一段儿时间,头头儿时不时让我起草个文件,写个发言稿或者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开会的时候有时也让作个记录。这也算是和应用写作开始有了接触,不过我是学理科的,对应用写作的要求不甚了了。我当时的做法是模仿,我每次写这些东西时,总是借来相关的已有的材料,比如:起草文件,我就找来原来已有的类似的文件,照猫画虎,“描摹”而成。至于其他的总结和会议记录等等,也没什么要求,那就按自己的理解任意发挥。好在领导对此要求也不严格,也应付了下来。后来,离开了行政科室,从事业务工作,自然和这些公文接触就少了,但平时的工作报告,年末的年终总结,以及写个请假条,填写考核表格等等也是少不了的。从此我对应用写作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尚缺乏系统的学习。本学期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应用文的写作在工作中往往接触得最多,用处是很大的。

应用写作原本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概念,大学毕业工作后,我在单位的人事科呆过一段儿时间,头头儿时不时让我起草个文件,写个发言稿或者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开会的时候有时也让作个记录。

这也算是和应用写作开始有了接触,不过我是学理科的,对应用写作的要求不甚了了。我当时的做法是模仿,我每次写这些东西时,总是借来相关的已有的材料,比如:起草文件,我就找来原来已有的类似的文件,照猫画虎,“描摹”而成。

至于其他的总结和会议记录等等,也没什么要求,那就按自己的理解任意发挥。好在领导对此要求也不严格,也应付了下来。

后来,离开了行政科室,从事业务工作,自然和这些公文接触就少了,但平时的工作报告,年末的年终总结,以及写个请假条,填写考核表格等等也是少不了的。从此我对应用写作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尚缺乏系统的学习。

本学期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应用文的写作在工作中往往接触得最多,用处是很大的。 虽然后半学期受到“非典”因素干扰停课,但通过在课上孙老师生动的讲解和课下的自学以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有了一些收获。

一、应用写作时的“非我”心态 一般文体的写作往往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表达自己,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想心绪,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明,即使新闻、纪实文学之类的文体,也往往是以作者自己的视野,去所观、所思、所感,再进而付诸笔端。 应用文写作一般(除了个人总结、书信)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集团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单位的发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团性质的或者众多个体的。

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因为表达的是“非我”,而非“自我”。 比如:给领导草拟文件,一定弄清楚他的意图,不然忙忙去写,接着恐怕要经历多次“返工”的痛苦经历。

因为你是给领导写的,领导又是从单位和自己的行政思想出发来共同完成这份文件。 再比如写请示、公函、报告、简报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如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关系、业务工作关系等等,据此才能采取合适的文体,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

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在课上孙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应用写作所站的角度的重要性。

二、应用写作—— “死板”而不乏“灵活”的写作 无论是公文、专用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人们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一些格式和要求约定俗成,甚至一些公文的格式 *** 部门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应用写作时往往不能乱来,必须遵守规则。这不同于文学创作,个人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可以打破陈规,不断创新。

且不可对规则置若罔闻,否则会造成写作上的失败。 但这并不是说,应用文写作就没有我们可以发挥的空间了,我认为除了形式上的较多的约束外,在内容上除了注意一些语气的东西,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去驰骋的,当然毕竟应用文不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有那么多可以发挥的地方,还是以实用为上。

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具体不同的文体不尽相同,初学者不免眼花缭乱,不胜其烦,对于这些规则,我觉得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为即使死记住,也往往不能灵活应用。最好的方法是找来一些标准范文去看,对照规则去看,多想想为什么这样,最好能理解这样要求的合理性,当然对于一些习惯性的东西,记住就是了。

然后,可以不看规则去写一两篇相同文体的,在对照规则和范文去检查。我觉得在反复实践中去理解记忆比较好。

在课上,孙老师给我们一些有问题的材料,去挑错,这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我们快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要领。 三、应用写作的“朴实”文风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喜欢文辞华美、韵味隽永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但应用写作不太追求辞藻的华丽,它的文风相对来说就要朴实无华一些,基本上很少在词句上粉饰雕琢。

我们很多同学,特别是原来文学功底较深的,往往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总喜欢写东西写得很艺术化,文中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什么比喻、夸张、拟人等等,堆砌许多优美的词句和典故。如果这样来写小说、诗歌、散文,只要使用适时适地,自然是很好的。

但应用写作追求一个“实”字,应用文不是供人们把玩鉴赏的艺术品,它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它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为了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使用,是传递交流信息、商洽处理问题的一种工具。因此,写应用文时一定要避免那种不合适的文风。

切记洗尽铅华、天然雕饰也是一种好的文风。 但是不是应用文写出来都是给人一种干巴巴、读来索然无味的感觉?我认为,既然文章总是要让人来读的,包括应用文也是要有相关的人员去阅读,那么不可避免就要考虑人的阅读心理,要有某种趣味性,让人愿意读下来。

我见过一些人的工作报告,内容上程式化的东西很多,如“在……亲切关怀下,在……的领导下,在……的。

你好!!!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

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而《科技论文写作》就是指导学生怎样撰写科技论文一门课程。

现就小学完这门课程后的收获及感想作总结如下。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毕业论文。

一. 课程主要内容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专业的理论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会如何阅读消化文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素质。科技论文写作课,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老师给我们讲述的课程共分为科技论文的分类;科技论文的常见结构;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性方法;科技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等几个版块。具体内容为:1.科技论文的概念和分类(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其他);2.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意义(科技论文基本结构及总体要求;如何突出重点、先进点;科技论文写作程序;标题的写法;作者署名的意义、条件及格式;关键词的意义及写法;摘要的写作方法;英文标题、英文摘要的写作;引言的些技巧;学术类论文正文的层次结构;技术类论文正文的层次结构;针对仿真实验的写作手法;结论写法要求;辅文部分的写法;参考文献的运用及其著录规则;综述类论文的写作思路;自然科学学位论文的写作;插图的处理及技巧;表格的处理及技巧等);3 科技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科技写作的科学性;科技写作的专业性;科技写作的实用性;科技写作的规范性;科技写作的可读性); 4 科技论文规范表达的概念与作用(数学符号的有关规定;量的有关规定;关于单位与词头的使用方法;关于数字用法的规定;部分下标符号等)。

其中,重点讲述了综述格式和写作方法,开题报告的写法,毕业论文的写法,实验结果记录的处理,文献的检索,专利的申请方法等。并对论文中作者署名,作者联系方式,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等的规范要求作了详细的讲解。

二. 学习心得《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已经结束,在此谈一下个人学习心得。上面已经说到,《科技论文写作》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所以对我们本科生而言是极为实用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正如一位科学工作者所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写作上如此认真努力 原因很简单.一个研究结果只有在被别人使用时才有意义.而想被别人使用,文章必须能引起其他科学家的兴趣,而且得保证其他人能看懂并可以重复和再现你的结果.只有可以被理解的研究才会被重复,也只有可以被再现的工作才能导致别人的引用和跟踪.而你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常常用来衡量研究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看b, 写作就像是把你的工作成果推销给其他的科学家."学习了这门课程,我感觉自己在以下三个方法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掌握将试验研究结果加工整理为符合规范要求的科技论文的方法;掌握论文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的写作技巧,等等。能力方面:通过课程教学,提高进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具备将试验研究结果加工整理为符合规范要求的科技论文的能力,以及具备科技论文编辑的基本能力等。

素质方面:通过课程教学,培养了严谨求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培养了独立地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以上就是我关于《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这门课程知识性强但趣味性低,虽然比较沉闷,但我们的任课老师王老师很照顾我们的情绪,时不开点小玩笑,弄点小幽默,总体上来说整个授课过程还不算“痛苦”。在此感谢我们的任课老师王华磊老师!三. 对课程的建议该门课程已经结束,现在就个人想法提一些建议:首先,讲课与讨论相结合。

对一般的知识、概念、公式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自学掌握。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交互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口表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

其次,随着毕业的临近,这门课程应该有更强的。

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总结(734字)通过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使我初步了解了应用文的种类及用途、应用文的写作要素、格式和语言特点等等.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大致的写作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实用性 应用文在内容上十分重视实用性.它是用来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请示、公函、报告、简报等,就简报而言按内容可分为工作简报、专题简报、会议简报,写作格式由报头、按语、标题、正文、结尾等部分组成的,写作时要切实做到内容真实确切、材料典型新颖、反映迅速及时、文字简炼朴实.二、真实性 “真实”是应用文的生命,叙述的事实必需是客观存在的,如发布和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是确有的,不能经过任何艺术加工.所以写作应用文不太追求华丽的辞藻,文风相对来说要朴实,但在符合真实的要求下,也应尽量把内容写得生动有趣.三、针对性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业务、不同的目的,应选用不同的文种.四、时效性 应用文在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必须注意时间、效率,讲究时效性.一般来说,应用文往往是在特定的时间来处理特定的问题,不能及时发文,或发时过境迁的信息,就失去了其实用价值.五、体例格式固定 应用文有其惯用的体例和主体风格.有的体例是社会长期约定俗成的,也有一些体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也有一些应用文格式比较简单体例没有特别要求,但无论如何都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发挥它的工具作用.总之,应用文主旨单一、集中、明确,材料多样、真实、有力,结构合理、严谨、固定,语言准确、简明、朴实、庄重,是应用文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以学为先 :学习是第一中心任务;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 :每天晨练或者上学路上记忆词语;在盥洗池贴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 :条理清楚整洁的学习环境很重要,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 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 :讲究高效率,别人8小时完成的作业你最好用6小时;再晚也要完成当天作业。

从前在没有学习应用文写作这门课之前,我以为应用文写作课是“教我们写作文的吧”。

在上了写作老师的几堂课后,发现老师的讲课既幽默又有内涵,这是日后吸引我认真听课的很重要的原因。我还发现应用文并非我起初理解的那样,它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与我今后理想的事业关系密切,是我事业里程碑中必修的一门课。

于是,每个星期四下午的课,我都不容错过。应用文写作,就犹如一个人的字,一个人字的好坏,就会给其他人不一样的印象,字体写得好的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业生涯中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字和文章都写得不好正是本人之短处,可是,我却并没有因此而更讨厌应用文写作这门课,我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应用文刚好能补我之短,它能使我不断地改进自己,提升自我。每天都有进步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因为这预示着我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我觉得应用文写作是“死板”而不乏“灵活”的写作。它虽然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不比得文学创作,个人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我们学应用文也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像做填空题那样写出来的应用文,毫无感情可言。应用文不需要辞藻华丽、韵味隽永,它讲究一个“实”字,是“看似无情却有情”。

这也是我逐渐喜欢上应用文的原因之一。应用文主旨单一,集中,明确,材料多样,真实,有力,结构合理、严谨、固定,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

要怎样才能写好应用文呢?我就按照老师所给的三点:首先,要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第二,要了解业务,熟悉情况;第三,阅读文件,善于借鉴,勤于实践。这样,写起应用文来便可得心应手。

这学期上了应用文写作课之后,我有很大的收获,我以后再也不怕写任何的请示、报告、讲话稿、计划、总结、述职报告、经验材料等了。也知道对格式、文体、修辞、用句、分段、排版、台头、落款等的要求非常严格,一点都不能含糊,一错就都错了。

也对我今后的求职也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我最大的收获是: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思维不断领悟各种各样的道理,我的思维得到了升华,我的人生也在跟着改变。

1、答:应用文已成为党政机关进行管理的工具,是实现领导意图的重要手段。从应用文本身的特点看,应用文写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和方法。一个人学问很大,会写小说、诗歌、戏剧等,但如果不晓得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和方法,他就写不好应用文。从做一个合格的工作人员看学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写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顺利进行,这些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也为事实所证明。学习写作,尤其是学习应用文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是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是现代化社会生活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能否写出思想正确、观点鲜明、文理通顺、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并有一定文采的应用文、文章,这是对合格的国家工作人员起码的要求。2答:应用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作用重大。简列如下: 应用文可大体分为三类: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以及教学文书。 其中,行政公文具有法规和准绳作用,指导和宣传作用,互通信息和凭证依据作用。可分为12类:1),命令;2)议案;3)决定;4)指示;5)公告,通告;6)通知;7)通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函;12)会议纪要。 事务文书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指的是机关内部或机关之间,除了法定公文以外,处理一般日常公共事务工作所用的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来交流情况,处理事务的重要工具之一,使用频率很高。例如,简报、大事记;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章程、条例;会议记录;协定公约;汇报提纲等。 教学文书,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体。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程表、教学日志、班务计划;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案)、教学札记、教学研究论文、教学实验报告、测试质量评析等。 应用文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也十分广泛。如,请假条、留言、请柬、启事等等。3、答:应用文写作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的,用以处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而撰写的具有一定的惯用体式文章的总称。伴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洪大历史浪潮。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是人们工作中交流交际的工具;而应用写作是提高个人职业与人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今社会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其在高中学习阶段,为应试高考,中学就进行了文理分科,此种“偏才教育”方式,使非文科生,在接受国民教育阶段,就削弱乃至取消了基本人文学科尤其是对应用文的学习;选择学文的学生,又因囿于应试之功利,其对人文学科尤其是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大都仅停留在写作格式与答题技巧的掌握上。非文科学生,大多又是不喜欢人文学科或人文学科学习成绩较差的,这种重理轻文的惯性使他们在进入理工科大学后,继续轻视人文类课程乃至厌恶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结果是导致其在工作中缺少基本的与人书面沟通交流能力。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语言学家王力先生1979年9月在给研究生讲课时也说:“研究生的任务不单纯是接受知识,而且要进行科研工作。因此,研究生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写论文。所谓写论文,就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记下来。研究生学习三年,第二年写一篇学年论文,第三年写一篇毕业论文”。美国大学董事会全国写作委员会发布的三份调查:(2005年12月I日宁波教科网转发源自《中国教师报》)2003年4月第一份调查《被遗忘的“R”》,呼吁掀起一场写作革命:2004年9月第二份《写作:通向 工作的门票》,在调查了120家美国大公司后结论是——当今职场,写作成为工薪雇员获得聘任与提升的“敲门砖”; 今年2006年7月第三份报告《写作:来自州政府的强烈信息》发现,尽管政府部门对雇员的写作能力高度重视,但相当比例的政府雇员没有达到政府的要求。而“全美写作计划”的调查注解了美国大学董事会全国写作委员会的那三份调查。两位大师所提到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文章”、“论文”以及美国那三份调查,都是说大学生乃至研究生都要学习应用文写作。因此,为了我们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各级各类院校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近10多年来,我国有识之士对陈旧语文教学思想、内容、方式、方法、检测手段等的批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10多年前就有人称“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其直刺我国语文教育的软肋——假大空;后来,语文界的同行们一直在努力改变。但因为中国语文长期被迫承载了非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任务,由于这个本质未得到改变,于是关于语文的所有“教改”也就成了“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作家兼前文化部长的王蒙曾做过几次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最好的一次成绩仅60分,因而他不得喟叹:“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改革不行了,中学的语文试卷连我也做不出”。无独有偶,知名作家王周生、叶辛等看了高考的作文卷后说:“这道题目我们也写不出。”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面对着这份试卷(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读考卷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说:“一直听说语文高考试题‘难’,但在读完1998年语文试题后,对它的‘难’还是大吃一惊。我想我要是在1998年参加高考,语文肯定是不会及格的。”作家郑渊洁在他的书中说自己帮助孩子作文:“生怕孩子被八股作文毁了的我,认定自己免疫力强,于是奋不顾身为他写作文。”冯骥才在被问到你作为文化界的多栖艺术家,近年开始介入和参与在理工科大学办人文教育。请谈谈你的教育思想、理念的来龙去脉?时回答:坦率地说,我认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把人“工具化”,教育的目的是把人最终塑造成社会的工具,不重视人本的、人文的教育。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人的品味和情趣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我们讲人生观、价值观,更多强调的是道德层面上的东西,而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开放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碰撞,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各种客观要求,包括一些经济政策、手段,客观上给人的价值观、给下一代的教育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2010年,上海几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惹得一片喧嚣。有人在网上发文《失败的语文教学,不考也罢》,跟进的发帖于是铺天盖地:▲要我说,不考语文就对了。几十年来中国的语文教育,除了教孩子识几个字,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大搞繁琐哲学,让中国人不会正常说话。▲不止一个作家公开说,中小学课本选了他的作品,可看到课后的作业他自己头都大:那些题让他答,一定做不上来。因为他落笔的时候根本没不是那样想的,编辑扭曲了作家的写作意图。▲可作家抗议也没用,第二年出的课本依然坚持不懈的强暴作者。▲更有甚者,大量灌输官方需要的意识形态,令人生厌的政治课内容也塞到语文课堂。▲最害人的是作文。不说假话就拿不了高分。▲小小年纪,就得弄懂老师爱听什么。▲老师爱听什么,又是由官方订标准,高考判卷老师去执行。▲当家长的也无可奈何。若真让孩子在作文中说出心里话,只怕不及格!▲所以,中国当代语文教育越是被强调,就只能越是让一代又一代学生痛恨语文,痛恨课堂,痛恨上学。▲这样的语文教学很失败,失败的语文不再考,是天大的好事。▲这样失败的语文课,不光自主招生不要考,高考也别考了。至少过渡一下,减半,暂时计个50分吧。而且要首先取消无病呻吟的八股作文。▲“教改后,我的一篇微型小说《羊拐》被选入某地的教材,内容是当年我在新疆时,三五岁的小女儿留在北京外婆家,那时候小孩都兴玩羊拐,我回去探亲时,听见女儿直叹息:‘唉,我就没有羊拐。’我就暗地里许下愿,一定要给女儿带羊拐回来。等我搜集了多半口袋羊拐又回北京探亲,可谁知女儿很不屑:‘早过了羊拐了,我不玩羊拐了,玩皮筋了。’课本里要求学生选择小说的主题: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心疼孩子,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一切事物都不断变化,人应该与时俱进。正确答案是最后一个,可是我自己觉得小说的可爱之处在于有很多层意思可以回味:既有想得到时没得到,得到了不珍惜的意思,也有小小的时间差带给人的各种遗憾,还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看到小说的意味被肢解,感到挺难受。”▲80后作家韩寒直接说:“很多人的撒谎体验都是从作文开始的。”“建议以后的作文评分取消优良中差,改成“正合我意”,“相差不远”,“参考大纲”,“逆我者亡”四种得了。”总之,由于工作中离不开写作应用文,为了适应今后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学好应用文写作。

学生座谈会会议纪要5篇

一、时间:

二、地点:体育学院训练馆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团、团学会指导老师以及毕业班各班学生代表共23人参加了座谈会。

四、座谈会内容:

1.党总支副书记代表体育学院对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学生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他们四年来对体育学院工作的支持和所做的贡献,同时向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们提出了“一问二禁三希望”要求。一,细心的询问在座毕业生是否办理好相关手续,防止事后造成就业上的问题;二,希望毕业生给学弟学妹们做好榜样,按学校规章制度毕业,顺利进岗就业,禁止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事,禁止出现违法乱纪的事。三,希望在座的学生代表传达好老师们心里的愿望,积极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希望各位同学在以后工作中多与老师交流反馈就业信息与就业问题,以便于老师们充分掌握一手信息,把握信息的准确度。希望在座各位对体育学院未来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辅导员xx老师也发表了讲话,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和毕业生交流工作,建立qq群、飞信等联系方式。

3.辅导员xx老师就毕业生应注意的事项做了说明,希望同学们加强与学校联系,特别强调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上报请各位协助。

五、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1.大一学生的早训搞得好,希望以后的新生入校以后继续组织早训。

2.高年级学生在外租房的较多,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希望学工办和班主任加强管理。

3.学校的信息传达要快。

4.以前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均有教师资格证,现在体育教育的可以拿教师资格证,而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要到益阳市教育局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而且学生通过率也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希望学院领导争取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层面也能领取教师资格证,有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向他们反映,如果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不能办理教师资格证,有很多同学都想退学。

5.专业要与市场接轨,加强实践教学。

6.教育实习时间太短。

7.学院要更加重视学生考研。

8.体育学院组织的学生活动太少。

9.学生专业水平越来越差,打篮球的大四的多,低年级的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差。

10.专选班老师上课要负责任一点。

11.毕业论文希望老师多加指导,不要动不动就说挂了你,学生有时真的害怕。

12.论文签字环节,有些老师不耐凡,希望有些老师对学生态度好一些,学生会记住你们的。

13.希望班主任老师多到寝室与学生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14.有些老师平时教学要求不严格,考试时为难学生。

15.体育场馆要多开放,让学生多练习,有利于专业水准提高。

16.体育学院为什么没有专升本学生。

17.教育实习时间太短,带队老师要认真一些,有些老师根本不会指导教育实习,希望学院在挑选教育实习老师时要慎重。

18.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见习只是一种形式,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建议拿出一个好的方案来。

19.有些术科教师随意调课。

会议主题: 商科专业就业与发展

会议时间: xxx年11月8日上午9点

会议地点: xx佳成软件有限公司会议室

与会嘉宾: 美侬事业机构人力资源总监戴冰冰

xx正旦置业办公室主任肖令喜

xx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株洲区域经理赵武凯

xx集团财务总监龚服从

xx籍长沙联谊会秘书长xx

会议主持: 彭伟雄

会议组织: xx籍长沙联谊会 xx学子长沙联谊会

参会人数: 19人

会议流程:

(1) 美侬事业机构人力资源总监戴冰冰:从内在修养、外在形象、社交礼仪三方面与我们分享了一系列的面试技巧,和自己多年作为面试官的心理,及“企业招的不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合适的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等经验。

(2) xx正旦置业办公室主任肖令喜:分享了个人职业经历,并针对职业规划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建议学子: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认清自我最为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服从(即高效执行力),脚踏实地干实事,同时注重情商的培养和自身能力的提升。提倡“爱一行干一行”,熟知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工作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到四个字“真诚服从”。

(3) xx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株洲区域经理赵武凯:介绍了用友软件的发展历程,讲述自己由财务向市场营销转型的经历,和亲身经历的营销实战。建议会计专业的学子向管理会计发展。

(4) xx籍长沙联谊会秘书长xx:分享了自己担任用友软件大客户经理时的营销实战,针对“三分软件,七分实施”的软件市场,如何培养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和揣摩客户心理的本领;

(5)xx集团财务总监龚服从:做财务必须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财务的两方面:资本运作(涉及到宏观环境)和财税策划(涉及到国家改革),都是很敏感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踏雷,因此做财务的一定要小心谨慎。同时紧密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并潜心研究每年出台的新政策,灵活的加以应用。提倡“不在其位,先谋其政”的思维方式,并鼓励多看书,多积累,以备不时之需。

时间: xxx年4月6日上午9:50—11:35

地点:xx海洋学院东区教学楼239教室

主持人:xxx教授

出席人:xxx历史班选修《应用文写作》的36名同学

缺席人:无

列席人:无

xxx历史班大学生问题座谈会于今年4月6日上午在学校东区教学楼239教室召开,班里选修《应用文写作》的36名同学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上大学的目的”、“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身份和使命”、“大学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会同学从自身经历出发,踊跃发言、大胆质疑、认真反思、用心剖析,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本次座谈会的内容综合纪要如下:

一、关于本次座谈会的主要收获

从与会人员的发言和大会交流的情况来看,同学们都结合实际,就预定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会议期间,主持人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议题进行阐释,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帮助同学们认清了问题的本质。主持人还对与会人员的发言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会议认为,大学生上大学不仅是为了学习书本知识、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或为了谋取一份较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不断“转识成智”,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会议认为,大学生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目前而言,大学生是拥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不能眼高手低、过分高估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总之,大学生由于拥有较高的素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只要大学生肯吃苦、肯上进,保持积极乐观的的心态,其前景将一片光明。

会议认为,大学生是有使命的人。明代张载说过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在今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一是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得伟大复兴;三是.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得进步事业做贡献。其中最重要要就是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由于时间关系,关于“大学教育“议题未作深入探讨。

二、关于本次座谈会的争论部分

会议总体在友好融洽的交流和讨论氛围中进行,但其间也出现了小范围的争论,争论主要是围绕大学扩招政策、技工比大学生工资高、本科高校与专科学校的区别等问题进行,最后在主持人的全面分析和耐心解读下,争论形势渐趋减弱,大家逐步达成共识,即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并加强社会实践,使自己“内外兼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座谈会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大学生深思,也有许多问题在等待大学生亲自去解决。大学生是社会人才储备力量,是民族未来中坚力量,希望广大大学生同胞始终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时间:-11-11 13:30

地点:系会议室

参加人员:系主任、教学助理、各班学生代表

会议记录:

会议内容:

11月11日下午,国际商学系召开了--1学期的期中学生座谈会。在会议开始前邹助理对学生代表做了动员讲话,鼓励学生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硬件设施、软件配备以及师资情况等)多提意见,并表示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意见系里会进行很好的梳理并转达给我们的教师。在座谈会中,同学们发言踊跃,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随着目前就业市场的复苏,很多学生代表向系里提出希望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或是就业途径,对于学校以及教师的期望就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实习机会,以便结合专业的学习,能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水平,希望能再课程设置方面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从做中学。

针对学生的问题与期望,邹助理予以学生肯定的回复,就近期我系已与多家知名的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不管是物流专业还是营销专业,或是会计等方面的专业,这些企业均会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我们的学生会面临很多就业、实习的机会。系主任嘱咐我们的学生要抓住机遇,积极容身到企业招聘中去,认真对待,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争取能在较快的时间内成为企业的一员。

最后,邹助理在会议结束前表示对公共课程学生提出的几点建议将如实反映到教务处,会尽力为大家解决问题,还请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还望谅解。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给学校提供一些有关教学或管理方面有突出成效或是得到同学们认可的方面,以便系里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改善优化。

会议主题:商科专业就业与发展

会议时间:x年11月8日上午9点

会议地点:佳成软件有限公司会议室

与会嘉宾:美侬事业机构人力资源总监戴冰冰

正旦置业办公室主任肖令喜

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株洲区域经理赵武凯

xx集团财务总监龚服从

籍长沙联谊会秘书长

会议主持:彭伟雄

会议组织:籍长沙联谊会学子长沙联谊会

参会人数:19人

会议流程:

(1)美侬事业机构人力资源总监戴冰冰:从内在修养、外在形象、社交礼仪三方面与我们分享了一系列的面试技巧,和自己多年作为面试官的心理,及“企业招的不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合适的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等经验。

(2)正旦置业办公室主任肖令喜:分享了个人职业经历,并针对职业规划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建议学子: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认清自我最为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服从(即高效执行力),脚踏实地干实事,同时注重情商的培养和自身能力的提升。提倡“爱一行干一行”,熟知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工作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到四个字“真诚服从”。

(3)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株洲区域经理赵武凯:介绍了用友软件的发展历程,讲述自己由财务向市场营销转型的经历,和亲身经历的营销实战。建议会计专业的学子向管理会计发展。

(4)籍长沙联谊会秘书长:分享了自己担任用友软件大客户经理时的营销实战,针对“三分软件,七分实施”的软件市场,如何培养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和揣摩客户心理的本领;

(5)xx集团财务总监龚服从:做财务必须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财务的两方面:资本运作(涉及到宏观环境)和财税策划(涉及到国家改革),都是很敏感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踏雷,因此做财务的一定要小心谨慎。同时紧密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并潜心研究每年出台的新政策,灵活的加以应用。提倡“不在其位,先谋其政”的思维方式,并鼓励多看书,多积累,以备不时之需。

孙振强博士毕业论文

难。根据查询太原理工大学官网得知,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博士毕业难,自1999年高校研究生招生实行扩招以来,研究生人数快速增长,许多大学科研经费紧缺、导师人数不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等问题随即凸显。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今年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太原理工大学也将2023年定为“研究生培养质量年”,一系列严把研究生培养质量关的软硬措施出台:在科研创新上,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活动。在课程建设上,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要求研究生首先过好专业基础关。在论文评审答辩方面,改进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办法,将论文送往北京、天津、河北、陕西等六省、市进行盲审,评审专家由学校研究生院确定,毕业论文采取抽查答辩方式,聘请校外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或委员,以规范论文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徐庆华徐庆华,2003年6月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是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文名:徐庆华国籍:中国民族:汉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山东大学代表作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人性别:男2003年6月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2003年7月留校工作。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在美国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参加了RHIC上STAR合作组的自旋物理实验研究,率先开展了对pp反应中超子极化转移的测量。2008年7月回到山东大学工作,组建研究小组加入RHIC上的STAR合作组继续进行自旋物理的实验研究。2012年获得首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讲师美国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博士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至今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学习经历:青岛大学物理系本科获学士学位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教学经历:2012-2013泰山学堂-电动力学2008-2011本科生-量子力学22011-2012研究生-高能自旋物理基础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是高能物理实验,目前参加了高能对撞机RHIC上的STAR实验,研究核子的自旋结构。目前我们是国内专门参与STAR自旋物理实验的单位。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是超子的极化及W玻色子的单自旋不对称的测量,来研究核子的自旋结构及强子化过程中的自旋效应。本方向的研究生一般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到美国的合作单位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00万元,负责人。2)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50万元,负责人。3)RHIC上高能pp反应中超子反超子极化的测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万元,负责人

物理学作为研究其他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基础,其长期发展形成的科学研究 方法 已广泛应用到各学科当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博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 物理学在科技创新中的效用 》

摘要:论述了X射线的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20世纪许多重大发现;半导体的发明,使微电子产业称雄20世纪,并促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原子能理论的提出,使原子能逐步取代石化能源,给人类提供巨大的清洁能源;激光理论的提出及激光器的发明,使激光在工农业生产、医疗、通信、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蓝光LED的发明,将点亮整个21世纪.事实告诉我们,是物理学推动科技创新,由此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昭示人们,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理工科要重视大学物理课程.

关键词:X射线;半导体;原子能;激光;蓝光LED;科技创新;大学物理

1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以及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1-3],其内容广博、精深,研究方法多样、巧妙,被视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纵观物理学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蕴含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形成,同时,其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带动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正因如此,大学物理成为了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按照 教育 部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4-5],大学物理课程最低学时数为126学时,其中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144学时;大学物理实验最低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工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64学时.然而调查显示,众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基本要求开设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他们往往打着“宽口径、应用型”的晃子,大幅压缩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时,如今,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的总学时数实际仅为32-96学时,远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最低标准(180学时).试问这么少的课时怎么讲丰富、深奥的大学物理?怎么能够真正发挥出大学物理的作用?于是有的院、系要求只讲力学,有的要求只讲热学,有的则要求只讲电磁学,…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物理的授课教师在无奈状态下讲授大学物理.从《大学物理课程 报告 论坛》上获悉,这不是个别学校的做法,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殊不知,力、热、光、电磁、原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这种以消减教学内容为代价,解决课时不足的做法,就如同削足适履,是对教育规律不尊重,是管理者思想意识落后的一种体现.本文且不论述物理学是理工科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只论及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这一命题,以期提高教育管理者对大学物理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2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且不说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实现了机械化;且不说库伦、法拉第、楞次、安培、麦克斯韦等创立的电磁学的发展,以电动机为标志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实现了电气化.这两次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使中国近代落后了.本文着重论述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1895年,威廉•伦琴(WilhelmR魻ntgen)发现X射线,这种射线在电场、磁场中不发生偏转,穿透能力很强,由于当时不知道它是什么,故取名X射线.直到1912年,劳厄(MaxvonLaue)用晶体中的点阵作为衍射光栅,确定它是一种光波,波长为10-10m的数量级[6].伦琴获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的X射线开创了医学影像技术,利用X光机探测骨骼的病变,胸腔X光片诊断肺部病变,腹腔X光片检测肠道梗塞.CT成像也是利用X射线成像,CT成像既可以提供二维(2D)横切面又可以提供三维(3D)立体表现图像,它可以清楚地展示被检测部位的内部结构,可以准确确定病变位置.当今,各医院都设置放射科,X射线在医学上得到充分利用.X射线的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1913-1914年,威廉•享利•布拉格(willianHenrgBragg)和威廉•劳仑斯•布拉格(WillianLawrenceBragg)提供布拉格方程[6,P140]2dsinα=kλ(k=1,2,3…)式中d为晶格常数,α为入射光与晶面夹角,λ为X射线波长.布拉格父子提出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分子结构,创立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这一学科,布拉格父子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今,X射线衍射仪不仅在物理学研究,而且在化学、生物、地质、矿产、材料等学科得到广泛应用,所有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有X射线衍射仪,它是研究物质结构的必备仪器.1907年,威廉•汤姆孙(W•Thomson)发现电子,电子质量me=×10-31kg,电子荷电e=×10-19C.电子的荷电性引发了20世纪产生革命.1947年,美国的巴丁、布莱顿和肖克利研究半导体材料时,发现Ge晶体具有放大作用,发明了晶体三极管,很快取代电子管,随后晶体管电路不断向微型化发展.1958年,美国的工程师基尔比制成第一批集成电路.1971年,英特尔公司的霍夫把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全部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80年代末,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已突破1000万大关.微电子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微电子技术称雄20世纪,进入21世纪微电子产业仍继续称雄.到各个工业区看看,发现电子厂比比皆是,这真是小小电子转动了整个地球啊!电子不仅具有荷电性,还具有荷磁性.

1925年,乌伦贝克—哥德斯密脱(Uhlenbeck-Goudsmit)提出自旋假说,每个电子都具有自旋角动量S轧,它在空间任意方向上的投影只可能取两个数值,Sz=±h2;电子具有荷磁性,每个电子的磁矩为MSz=芎μB(μB为玻尔磁子)[7].电子的荷磁性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8年阿贝尔•费尔(AlberFert)和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Grünberg)发现在Fe/Cr多层膜中,材料的电阻率受材料磁化状态的变化呈显著改变,其机理是相临铁磁层间通过非磁性Cr产生反铁磁耦合,不加磁场时电阻率大,当外加磁场时,相邻铁磁层的磁矩方向排列一致,对电子的散射弱,电阻率小.利用磁性控制电子的输运,提出巨磁电阻效应(giantmagnetoresistance,GMR),磁电阻MR定义MR=ρ(0)+ρ(H)ρ(0)×100%式中ρ(0)为零场下的电阻率,ρ(H)为加场下的电阻率[8].GMR效应的发现引起科技界强烈关注,1994年IBM公司依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此前的磁头是用锰铁磁体,磁电阻MR只有1%-2%,而新型读出磁头的MR约50%,将磁盘记录密度提高了17倍,有利于器件小型化,利用新型读出磁头的MR才出现 笔记本 电脑、MP3等,GMR效应在磁传感器、数控机库、非接触开关、旋转编码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3年,Helmolt等人[9]在La2/3Ba1/3MnO3薄膜中观察到MR高达105%,称为庞磁电阻(Colossalmagnetoresistance,CMR),钙钛矿氧化物中有如此高的磁电阻,在磁传感、磁存储、自旋晶体管、磁制冷等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引起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10-12].然而,CMR效应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原因是要实现大的MR需要特斯拉量级的外磁场,问题出在CMR产生的物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弄清楚.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13]:“就一个粒子来说,如果由于自身内部的过程使它的能量减小了,它的静质量也将相应地减小.”提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莓C2式中△m.表示经过反应后粒子的总静质量的减小,△E表示核反应释放的能量.爱因斯坦又提出实现热核反应的途径:“用那些所含能量是高度可变的物体(比如用镭盐)来验证这个理论,不是不可能成功的.”按照爱因斯坦的这一重大物理学理论,1938年物理学家发现重原子核裂变.核裂变首先被用于战争,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来原子能很快得到和平利用,1954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2009年,美国有104座核电站,核电站发电量占本国发电总量的20%,法国有59台机组,占80%;日本有55座核电站,占30%.截至2015年4月,我国运行的核电站有23座,在建核电站有26座,产能为千兆瓦,核电站发电量占我国发电总量不足3%,所以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核电,制定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8千兆瓦的目标.核能的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力地解决能源危机.利用海水中的氘和氚发生核聚变可以产生巨大能量,受控核聚变正在研究中,若受控核聚变研究成功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那时,能源危机彻底解除.

20世纪最杰出的成果是计算机,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从1946年计算机问世以来,经历了第一至第五代,计算机硬件中的电子元件随着物理学的进步,依次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用的是磁性材料,随着物理学的进步,磁性材料的性能越来越高,计算机的硬盘越来越小.近日在第十六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2015年10月21—25日)上获悉,中科院强磁场中心、中科院物理所等,正在对斯格明子(skyrmions)进行攻关,斯格明子具有拓扑纳米磁结构,将来的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只有花生大小,ipod平板电脑的硬盘缩小到米粒大小.量子力学催生出隧道二极管,量子力学指导着研究电子器件大小的极限,光学纤维的发明为计算机网络提供数据通道.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受激辐射原理,时隔4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希奥多•梅曼(TheodoreMaiman)于1960制成第一台激光器[14].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好和亮度高等特点,在医疗、农业、通讯、金属微加工,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暂不展开论述,只谈谈激光加工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微加工等,激光加工技术具有突出特点:不接触加工工件,对工件无污染;光点小,能量集中;激光束容易聚焦、导向,便于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不会对材料造成机械挤压或机械应力;切割面光滑、无毛刺;切割面细小,割缝一般在;适合大件产品的加工等.在汽车、飞机、微电子、钢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仅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总收入约270亿人民币,其中激光加工设备销售额达215亿人民币.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赤崎勇、天野浩、中山修二等三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帮助人们以更节能的方式获得白光光源.他们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三基色红、绿、蓝中,红光LED和绿光LED早已发明,但制造蓝光LED长期以来是个难题,他们三人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了蓝光LED,这样三基色LED全被找到了,制造出来的LED灯用于照明使消费者感到舒适.这种LED灯耗能很低,耗能不到普通灯泡的1/20,全世界发的电40%用于照明,若把普通灯泡都换成LED灯,全世界每个节省的电能数字惊人!物理学研究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因发明石墨烯材料,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尺寸小于10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1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晶体管.此外,石墨烯高度稳定,即使被切成1纳米宽的元件,导电性也很好.因此,石墨烯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14].2012年,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Serge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温兰德(),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16].

2013年,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组成的实验团队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早在2010年,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方忠、戴希等与张首晟教授合作,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薛其坤等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电子自旋向上的在一个跑道上,自旋向下的在另一个跑道上,犹如在高速公路上,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不产生电子相互碰撞,不会产生热能损耗.通过密度集成,将来计算机的体积也将大大缩小,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有望做成现在的iPad那么大.因此,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7].物理学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重大发明,都会开辟一块新天地,带来产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纵观科学与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3结语

论述了X射线,电子、半导体、原子能、激光、蓝光LED等的发现或发明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自然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打开国门看一看,美国的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物理,加州理工大学所有一、二年级的公共物理课程总学时为540,英、法、德也在400-500学时[18].国内高校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物理课程做到了与国际接轨,以他们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为例,大一开设:力学与热学80学时,大学物理—基础实验54学时;大二开设:电磁学80学时,光学与原子物理80学时,大学物理—综合实验54学时;大三开设:理论力学60学时,大学物理及实验总计408学时.在大力倡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高等学校理所应当重视物理学教学.各高校的理工科要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给足大学物理课程及大学物理实验课时.

参考文献:

〔1〕祝之光.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文蔚,周雨青.物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倪致祥,朱永忠,袁广宇,黄时中,大学物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前言.

〔4〕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物理与工程,2006,16(5)

〔5〕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物理与工程,2006,16(4):1-3.

〔6〕姚启钧,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张怪慈.量子力学简明教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孙阳(导师:张裕恒).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中的超大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应用物理学专业光伏技术培养方案研究 》

一、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必要性

由于我校已经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了高分子、化工类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应用物理、物理学专业的方向就只有往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靠,而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与物理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物理系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半导体材料的形成原理、制备、检测手段都与物理有关;其次,光伏技术中的光伏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现象,所以只有懂物理的人,才能将物理知识与这些材料的产生、运行机制完美地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新材料以及新的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从半导体材料与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硅原料的生产、硅棒和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等,这些过程都包含物理现象和知识。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懂得这些现象,就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些知识,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不仅可以在我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而且应该把它发展为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

(一)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过程

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当时只是粗略地分为光电子方向和传感器方向,而课程的设置大都和一般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设置一样,只是增设了一些光电子、传感器以及控制方面的课程,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周边高校的互访调研以及自贡和乐山相继成为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我们逐步意识到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应该是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2008年开始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取代传感器方向,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逐步形成了我校现有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得到相关领域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都分别设有这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在实践教育平台也逐步安排这方面的课程。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

为了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引入学过材料或凝聚态物理的博士,他们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从已有的教师队伍中选出部分教师去高校或相关的工厂、公司进行短期的进修培训,使大家对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较深的认识,为这方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准备把物理类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关系紧密的课程合成一门。另一方面,我们将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两个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光电子技术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有意识地开设了一些课程,让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学生能够去选修这些课程,让他们能够对光伏产业的生产、检测、装备有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在实践方面。依据学校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材料科学实验和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检测手段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开设材料科学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总结

半导体材料及光伏行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兴行业,受到国家和各省市的大力扶持,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主旋律,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由于我们国家缺乏这方面的高端人才和行业指挥人,在这个行业还没有话语权。我们的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或者是行业的上游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目前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困难时期,但也正好为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调整。只要我们能够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这个行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就需要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有责任肩负起这个重任。由于相关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系统模式,这就更需要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努力,为半导体材料及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也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关物理学博士论文推荐:

1. 有关物理学论文

2. 物理学论文范文

3. 物理学论文

4. 物理学教学专业毕业论文

5. 物理学实验本科毕业论文

6.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本解读毕业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2、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3、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4、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5、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6、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7、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8、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9、 论《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描写

10、 简析《铸剑》中的复仇

11、 论胡适《尝试集》的艺术特征

12、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3、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4、论周作人二十年代的散文

15、论瞿秋白的杂文

16、论戴望舒四十年代的诗

1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

18、论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

19、藏克家《烙印》解读

20、论藏克家抗战时期的诗歌

21、论洪深的《香稻米》

22、论胡风的诗歌创作

23、 论夏衍的报告文学创作

24、 胡风论诗

25、 评曹禺的《北京人》

26、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27、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28、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29、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30、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31、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33、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34、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35、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

36、 论艾芜的长篇小说《故乡》

37、 论茅盾《腐蚀》对赵惠明的描写

38、 试析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39、 论齐同长篇小说《新生代》中的几个知识分子形象

40、 试谈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几个汉奸形象

41、 论巴金《寒夜》中的心理描写

42、 论钱钟书《围城》的幽默艺术

43、 论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的景物描写

44、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

45、 陈敬容的诗集《交响集》、《盈盈集》(可以择其一研究)

46、 谈袁水诗歌的讽刺艺术

47、 陈白尘的戏剧(讨论其艺术特色)

48、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考虑其文学史意义、其精神内涵,以及它的局限性)

49、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艺术成就、人物塑造等)

50、 40年代解放区的报告文学

1、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在小学(某某)学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 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某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数学,语文,自然....)自学能力培养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论("我"或某某教师)在小学(语文,数学,自然....)学科中教学的特色 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试论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预防危险事件发生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语文,数学,自然,英语,音乐....等某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小学教学中的考试改革研究 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发展 小学各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分析,网络资源分析,教学软件分析,课外读物分析等)研究 "大语文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根据建议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商议,题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难以驾御 结构: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论文写作逻辑清晰,内容充实.

你可以从小学素质教育说起,或者某种教育方法对小学教育的影响,还有小学教育中某种习惯<预习^……》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服务于社会,教学创新……一个个有关创新的话题被提起,在碰撞之间,创新教育这一概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笔者作为一名高级职业学校的教师深知:社会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民众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这一群体的创新能力上。惟有创造,惟有个体的创造力,才是他全面发展的最好显现;惟有创造性教学才能适应目前新教育模式的考核,才更有利于青年发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对人的要求。因此,在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下,我们从事教学必须开展创新教育。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夯实知识基础,炼铸学生的创新人格。 当前很多专家担心:学校教育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扼杀了,毕业后再要求他创新,为时已晚!因此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学生创造力和全面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是基础,而创新是核心,实际上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对待,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创新,缺乏创新前提的学生还是要从基本功抓起,促使学生把基础知识学扎实,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性的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的品质,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社会的心质。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对某一领域产生兴趣,并为之努力,才有可能激发出创新火花。从而水到渠成形成完美的创新人格。 二是活跃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一些教师高高在上,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因此,教师应以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一方面把学生当成孩子去交往,宽容他们反复地犯错误,相信并帮助他们在不断地犯错与纠错中逐渐成长,走向成熟;一方面与学生作为朋友去交往,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拘时空,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力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方面把学生作为同道者去交往,和他们一同去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是巧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灵活巧妙的运用教学模式,把教学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在文史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同时,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在新颖的教学方式下,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思想天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与“灌输教育”中解脱,在主动学习的自由探索中寻觅到创新思维的灵感。 四是轻松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能使学生热爱知识,乐于接受知识,而且能使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唤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尤其要创设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新精神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营造课堂师生互动、相互愉悦的教学环境,并实行民主的平等的教学管理,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应欢迎学生提出与自己或书本不同的看法,形成一个互相讨论、互相促进的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勇于发表独特见解,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的人。 五是提升教学基础,营造学生的创新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学校做为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创新能力的摇篮,要为每个学生的一生做好准备,就要努力的去营造和维护创新教育的保障,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保持教学基础的永久创新活力。创新能力不是仅靠教出来的,学校所做的,应当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创造创新的环境与氛围。笔者以为一是要在学生中形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然有收获”的忍耐心理;二是要在教学上,形成教师、学生自己支配创造思维的自由境界;三是要在教学工作中,形成遇障碍齐化解的沟通渠道;四是要在校园里形成遏制研究、学术中造假的诚信风气;五是要在学校中,形成各类观点交织并容的宽容胸怀。营造出符合学校实际、贴近教学双方的创新环境。

选题:小学生德育问题研究。一级大纲参考:1. 小学教育违背德育的不良现状。2.不良德育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3. 解决方案。

文学评论,翻译,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语言学,词汇学,等等

毕业之后,你可以去考公务员,或者你们当地的事业单位,或者秘书,或者有能力的话去找份管理的工作。 不过,出来当教师也还不错。 既然已经被录取了就好好读,不要浪费时间。出来有能力什么都可以做。 以上纯粹是个人意见。希望可以让你看到未来。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序号 论文题目 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 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 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 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 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 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 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 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100 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101 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102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 103 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 104 “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 105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10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 107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 108 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 109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0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 111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 112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 113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114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 115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 11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 117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思考 118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 119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我就是这个专业的了。这个专业分语数英三个方向的。可以说吧,我们这个专业有自己有时也有劣势。毕业出来了可以说是专业人才,毕竟你的毕业证书写的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在大学里受到也是专业的培养。不过也有劣势,有些小学是会注明只要数科院、外文学院、汉语言这些毕业出来的师范生的。主要还是看各教育局各区各学校的要求了。但是这个专业就业率可以说是很高的,主要看你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目标而已。

小学教育专业不错。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