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是信仰,而是拿证据说话,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下面是我整理了自然科学论文怎么写的方法,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1、科学论文的选题
科学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选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科学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2、选题确定后,就要确定题目
题目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常见的繁琐题名如:"关于饮用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饮用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 科学论文的准备
确定科学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以及取得的成果。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搜集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
4、 科学论文的撰写
科学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
一篇好的科学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5、 科学论文撰写的格式
6、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7、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 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8、引言的主要内容
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
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9、正文
科学论文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包括论证的理论依据,对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的阐述,对分析方法的说明。其要点是,假说、前提条件、分析的对象、适用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的过程等。写作时应注意区别哪些是已知的(前人已有的),哪些是作者首次提出来的,哪些是经过作者改进的,须交待清楚。
2)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的表达主要始对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以及材料的选取和处理等事项的阐述。方法的表达主要指对实验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等事项的阐述。写作要点是:实验对象,实验材料的名称、来源、性质、数量、选取方法和处理方法,实验自的,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型号、名称、量测范围和精度等),实验及测定的方法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等。材料和方法的阐述必须具体,真实。如果是采用前人的,只需注明出处;如果是改进前人的,则要交待改进之处;如果是自己提出的,则应详细说明,必要时可用示意图、方框图或照片图等配合表述。由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必须接受检验,介绍清楚这些内容,目的在于使别人能够重复操作。
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这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它包括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写作要点是:以绘图和(或)列表(必要时)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再现性和普遍性,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结果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等。给出实验结果时应尽量避免把所有数据和盘托出,而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合适的表达形式如插图或表格等。在整理数据时,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料的,而随意舍去与自己料想不符或相反的数据。有些结果异常,尽管无法解释,也不要轻易舍去,可以加以说明;只有找到确凿证据足以说明它们确属错误之后才能剔除。结果分析时,必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认真、仔细地推敲结果,既要肯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再现性,又要进行误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做比较(相反,如果论题产生的是理论结果,则应由试验结果来验证),说明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不能空泛议论。要压缩或删除那些众所周知的一般性道理的叙述,省略那些不必要的中间步骤或推导过程,突出精华部分。此外,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或执行方法方面的某些不足或错误,也应说明,以供读者借鉴。
4)结果的讨论。对结果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所得结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继续阐发作者自己的见解。写作要点是:解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成果的意义,指出自己的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或观点的异同,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论文正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下述2点:
(l)抓住基本观点。正文部分乃至整篇论文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要用材料(事实或数据)说明观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观点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或主观臆造的,正确的观点来自客观实际,来自对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材料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基本观点上,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若不能深入,也要严密论证,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说服不了读者,更不会为读者所接受;而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对与基本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哪怕只有一句一字。
(2)注重准确性,即科学性。对科学技术论文特别强调科学性,要贯串在论文的始终,正文部分对科学性的要求则更加突出。写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粗心大意。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10、结论
科学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看题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结论,读完结论后才考虑这篇论文是否有阅读价值,决定是否看全文。结论既是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又是文献工作者作摘要的重要依据,因此,写好论文的结论很重要。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
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11、参考文献
在科学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一般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 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12、科学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初写科学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自然科学的论文范文
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篇二 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及展望 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8-247-02 摘 要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本文通过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科学,整理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探索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自然科学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 自然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的知识范畴,是针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归纳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其涉及的知识层次、知识面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通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一)自然科学的获得方式 中世纪末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孕育期,当时最杰出的人物,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对经验和事实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指出:“大家公认,我们通过三条途径获得知识,即权威、理性和经验;然而,当权威不知道事物的理由;理性也不能分辨是诡辩还是论证时,除非结论为经验所证实。”正是由于罗吉尔•培根的提出和倡导“实验科学”,强调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可靠性。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进一步指出,实验科学最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利用实验来增加积累事实知识,并提出:“从感觉和特殊出发构造公理,然后是连续不断地、逐渐地上升,直至最后达致最普通的公理。”正是这种思想和思维模式指导和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作为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获取方式上依然是由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作为其获取的主要途径。 (二)自然科学的归类和整理 当我们在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科学规律。一般而言,从科学知识向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过渡要经过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知性认识:只要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科学规律。 理性认识:主要是在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以便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而不然的联系。 在科学的归类和整理过程中相应发展出各种科学方法,可大致分为:广义归纳法(本能归纳、常识思考归纳和批判性科学研究归纳)、演绎法(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三段论为基础,符号化过程,数理逻辑,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法(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统一,推论其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类似性;虽然类比法逻辑根据不充分,但是它提供科学发现的重要线索)。 这三种方法都体现出科学在推理上的所透露出思维模式――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法,可以说是将人类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思维的经验提升到基本思维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的高度。 (三)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和可错性 哲学家布朗指出,“合理性”概念的古典模型具有三个特征: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则性。科学的合理性首先表现在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的逻辑关联中;其次经验和理论规律间存在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另外就是理论规律的合理性突出地表现对某些经验规律的矫正;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科学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明。 针对科学的可错性,我们通过20世纪初,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所指出来说明:在真实和错误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没有理论可以被证明是对的,但有些理论可以被证明是错,科学和非科学由此可以界定。在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观念是要“证错”或“证伪”,而不是“证对”。 二、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由上面的自然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始终贯彻着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归纳法作为科学假设或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借助这一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进行概括,构建解释所观察的或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新体系,其可靠程度虽然不够,但却富于创造性,它是作出理论发现的重要方法,然而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获得。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决不能用归纳法来发现物理学上的基本概念。 而与归纳法相对应的演绎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用一般理论来分析解释具体事物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人们需要借助某一普遍法则或原理,也就是说,演绎法应用的结论受初始条件的制约,前提正确,才能确保演绎正确。但是由于演绎法是将一般原理推广应用现象的过程,很难导出新的概念或经验。达尔文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总结:我必须从大量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理出发,我怀疑原理中有谬误(在他看来,用演绎法在生物学领域是不可信赖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演绎法的纯逻辑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就如同科学社会学家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分析说,强调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的作用这样一个惯例漏掉了科学中大量最重要的东西,漏掉了所有可能的错误,漏掉了科学发现者的所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漏掉了所有对已有发现成果的思考,漏掉了所有对周围世界认真探索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家莱恩•杜波斯曾在《路易•巴斯德》中写道:“构成科学的原材料不仅是科学家的观察、实验、计算,而且还有他们的冲动、梦想和愚蠢。” 三、从辩证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看待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创造性角度来看,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意识和潜意识、逻辑和非逻辑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出现问题,研究者就会出现一个“主观模拟”过程,他们会去主观想象周围事物,并集中注意到某些特定现象,运用主观的臆测获取表达形式,然后运用科学的语言把心中的发现和想法描述出来,形成真正的科学假说,然后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论证检验。 不仅如此,科学发现的过程还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互统一。即我们所常说的:“破而后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家廷德尔说,知识一经获得,便给自己的周围投射上微弱的光亮。重大的科学新发现一旦作出,成功的科学家立刻会从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相联系,以发现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四、几种常见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 归根结底,自然科学研究是对先前思想和行动所依据的学所及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想活动,有条理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基本特点。 “大胆的想法,难以证明的预期,以及推测性的思想,是我们解释自然的唯一手段,也是我们把握自然的唯一法则和唯一工具。” ――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苏越,黄展骥.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 看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2.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3.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范文(2) 4.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2) 5. 科学论文范文
(1)ln e = 1
(2)ln e^x = x
(3)ln e^e = e
(4)e^(ln x) = x
(5)de^x/dx = e^x
(6)d ln x / dx = 1/x
(7)∫ e^x dx = e^x + c
(8)∫ xe^xdx = xe^x - e^x + c
(9)e^x = 1+x+x^2/2!+x^3/3!+x^4/4!+....
(10)d(e^x sinx)/dx = e^x sinx +e^xcosx=e^x(sinx+cosx)
扩展资料:
自然常数e的由来:
第一次提到常数e,是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于1618年出版的对数著作附录中的一张表。但它没有记录这常数,只有由它为底计算出的一张自然对数列表,通常认为是由威廉·奥特雷德制作。第一次把e看为常数的是雅各·伯努利(Jacob Bernoulli)。
已知的第一次用到常数e,是莱布尼茨于1690年和1691年给惠更斯的通信,以b表示。1727年欧拉开始用e来表示这常数;而e第一次在出版物用到,是1736年欧拉的《力学》(Mechanica)。虽然以后也有研究者用字母c表示,但e较常用,终于成为标准。
e被称为欧拉常数,纳皮尔常数。
这个常数的求解是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式,即e=1+1+1/2!+1/3!+...+1/n!,其中n!表示阶乘的意思。这个数是一个超越数,无限不循环的。这个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很多科学领域都有运用。在泰勒展开式部分有很详细的叙述。
e=1+1+1/2!+1/3!+...+1/n!用计算机计算出来就是:e=…
扩展资料
在数学中,有一些横贯所有分支的精选魔术常数。在我们的集体历史中不断发现的这些常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数字基础。像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一样,数学中的特殊常数也是基础。仅举几例,我们有零(0),亲爱的圆周率pi(一),负一的平方根(i),当然还有指数国王,欧拉常数"e"(一)。
重点是深入研究"欧拉数"(也称为"纳皮尔数"),或更常见的词是e。对于初学者来说,数字e处于指数关系的关键,特别是与任何具有持续增长的事物有关。
自然常数。
e是一个实数。是一种特殊的实数,称之为超越数。据说最早是从计算 (1+1/x)^x 当x趋向于无限大时的极限引入的。当然e也有很多其他的计算方式,例如 e=1+1/1!+1/2!+1/3!+…。
e作为数学常数,是自然对数函数的底数。有时称它为欧拉数,以瑞士数学家欧拉命名;也有个较鲜见的名字纳皮尔常数,以纪念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引进对数。它就像圆周率π和虚数单位i,e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
扩展资料:
因为e=...,极为接近循环小数(1828循环),那就把循环小数化为分数271801/99990,所以可以用271801/99990表示为e最接近的有理数约率,精确度高达(7个9)% 。
自然常数也和质数分布有关。有某个自然数a,则比它小的质数就大约有个。在a较小时,结果不太正确。但是随着a的增大,这个定理会越来越精确。这个定理叫素数定理,由高斯发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然常数
总有几个数字是特别的, e就是一个。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说这个数可以描述很多自然现象,但是它终究不如圆周率来的自然。所以我的头脑中对它的印象终究是一个无理数,e ≈ 1828 这个数字的历史并没有很长,最早的记录也才过去400年左右。1618年,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出版一本关于对数的著作。在附录里边有一张表,其中包含以e为低的自然对数列表。已知的第一次用到常数e,是莱布尼茨于1690年和1691年给惠更斯的通信,当时用b表示。1727年欧拉开始用e来表示这常数;而e第一次在出版物用到,是1736年欧拉的《力学》(Mechanica)。虽然以后也有研究者用字母c表示,但e较常用,终于成为标准。所以有传言,这个常数之所以选择字母e,是因为欧拉的名字的首字母就是e。用e表示的确实原因不明,但可能因为e是“指数”(exponential)一字的首字母。另一看法则称a,b,c和d有其他经常用途,而e是第一个可用字母。 下面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明,很多自然现象都和e有关。 假设银行的利率是100%, (这个当然是假设) 比如你存入 100块钱。如果利息的计算是一年计算一次,连本带利息就是100+100 = 200。如果是半年呢? 前半年,连本带息可以返回 100+100 = 150,然后马上在存入有银行,150 + 150 = 225,这样我们的利息就多了很多,但是是不是切分的越细,获得的利息越多呢? 计算如下: 我们发现,数字的增长越来越慢,这个数值,不断的接近一个数字,271828..., 就是自然常数。 我们对 取极限 大量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都可以用方程 描述。意思是,一个事物的变化率和自身的量成正比,如果自身越大,变化越快,就像上边的利息计算,e的本质重要性就在于可以描述这类变化。 旋涡形或螺线型是自然事物极为普遍的存在形式,比如:蜗牛的壳, 上升的袅袅炊烟,银河繁星的旋转等等。 这些曲线可以用 φkρ=αe (α和k为常数,φ是极角,ρ是极径 )来描述。 e描述了连续体变化或物体连续变化的一种状态(单位状态量变化率是固定值),而自然界中大部分事物变化发展是接近这种状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状态曲线呈现指数样式的原因所在。简单一句话:e代表了连续。
1.推动地球和生物界的发展和进化 地球形成初期,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地球的大气中,也没有游离氧。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是只能从有机物分解中获取能量的化能营养生物。直至出现了蓝藻,有了光合作用的色素,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使大气中氧浓度增加,在高空中逐渐形成臭氧层,阻挡太阳紫外线的直接辐射,改变了地球的整个生态环境。在五亿年之前,地球大气中的氧达到现在的10%时,植物才有了更大的发展。以后大气中的氧含量逐步增加到现有水平。因此可以说没有氧气,就没有生物界,也没有人类。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地球的发展,也推动了生物界的发展,而整个动物界都是直接或间简接依靠植物界才获得生存和发展。 2. 为地球上一切生命提供能源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的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中。这些产物如糖类,在植物体内进一步同化为脂类、蛋白质等有机产物,为人类、动物及各种异养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源。人类日常利用的煤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主要由历史上绿色植物的遗体经地质变迁形成的。因此,地球上绿色植物在整个自然生命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代替的。 目前估算,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产生的干物质达到171×109t/年(其中陆地×109t/年,海洋55×109t/年),而森林最高可达 ×109 t/年。总能量为×1017千卡/年, 大大超过任何物质产生的能量, 是无可争议的第一生产力。 3.参与土壤形成,并为一切生物准备栖息的场所 地球表面土壤的形成,主要是由植物参与的。细菌和地衣在岩石表面或初步风化的成土母质上不断侵袭,再经苔藓植物、草本植物到木本植物在漫长岁月中,以强大根系吸收母质中有效矿物质,使养分成有机态,固定在植物体中。植物和别的生物死亡后,尸体经异养微生物分解,部分养料可供植物再利用,另一部分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母质理化性质,使土壤变成具有一定结构和肥力的基质,经过长期利用,使土壤渐趋成熟。这样为一定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在其中或其上滋生繁衍创造条件,形成一定的生物群落。 4.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有各种物质循环,绿色植物和非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碳的循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构成植物、动物躯体。细菌、真菌等,把动植物尸体,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时,又把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动植物呼吸、物质燃烧、火山爆发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又可供绿色植物利用,形成了自然界碳的相对平衡。 绿色植物光合过程中所释放的氧,又可补充动植物呼吸和物质燃烧及分解时所消耗的氧,促成了自然界中氧的相对平衡。 在氮的循环中,固氮细菌和固氮蓝藻把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成植物能吸收的氨态氮,或经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供植物吸收。这些氮化物与糖类被加工成植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建造了植物自身。植物被动物取食后,植物蛋白等转化为动物躯体的一部分。动植物死亡后,尸体被细菌、真菌分解,又把氮以氨或铵形式释放出来,后者可为植物利用。环境中的硝态氮可由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形成游离氮或氧化亚氮返回大气中。在氮的循环中,大气氮和土壤中的铵态氮或硝态氮,通过植物辗转而保持相对平衡。 自然界中的其他元素也有循环。总之,在物质循环中,绿色植物和细菌、真菌,通过吸收、合成、分解、释放,互为依存,互为矛盾统一,促进了自然界和地球上生物的不断运动和进化。 在上述物质循环中,也包含着能量的流动。这样,在一定范围中,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构成了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平衡。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的压力和冲击太大,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崩溃,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人类的生产活动强烈地干扰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改变其面貌。人类的合理开发自然,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如果不合理开发,常导致毁灭森林、水土流失、水源枯竭、草原荒废、河流干涸、土地沙漠化、盐渍化,野生动植物趋于绝灭等,这样的开发,在获得一定“成功”之后,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而得到更大惨败的结果。与此同时,工业排放的三废和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引起的环境和水质污染,给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危机,应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则可能会出现植物长势或弱,或旺,或病虫害严重发生等不良生长状况,或生长不良水肥气热光等环境因子都与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因子相吻合时,植物就会健壮的生长。若全部或部分不相吻合
植物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是自养生物,但需要大自然中土壤的营养
大自然包含好多的生物和非生物 而生物包括植物,动物还有好多微生物 。 所以植物属于自然 它构成了自然的一部分。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su,1817-1862),美国十九世纪最广为人知的文坛巨匠之一,超验主义哲学先驱。《瓦尔登湖》是其不朽的代表之作。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评选中,它与《圣经》等同时被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二十五部首选经典”。梭罗于一八四五年的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借爱默生的土地建了一座小木屋,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记录他的观察、思维、理想和信念,是当代美国拥有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一部“一百五十年常销不衰的绿色心灵圣经”。今天我们来看《瓦尔登湖》,依然是既切中时弊,又恰逢其时。在充满浮躁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地寻找从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木屋就是人们理想的避风港。他度过的那些夏季下午的单纯和宁静足以闯入人们缅怀往昔的心扉。人们会回头凝视那段愉悦的时刻——它的信心、它的纯洁、它的悠闲——并心怀惊奇与感激,就像看着一位熟睡婴儿的脸庞的感觉。 《孤独》是本书非常重要的篇什,表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荒诞尴尬与不自信。从构思上说是把对于荒诞的思考转化为散文结构,从题旨上说,是以思考性为骨子,以变形和梦魇来表现人类的荒诞与孤独,可以说,对自然与生命意义的思索覆盖了全篇。这种思考性,造就了作品风格的深刻、凝重、浓密,有分量并富于启示性。这在当时世界的散文作家创作中称得上是一种新素质。这是一种遥望废墟中的家园的伤感而抒情的写作姿态,对这种姿态的有效体认和阐释将是我们真正进入梭罗散文世界的必然路径。我们看到,对于人类生存情态中那些荒唐无奈事件的拆碎、瓦解和抵抗建构了本文的基本主题,作者把这一主题非常优雅地融贯于自然诗意化的意绪之中,所以,对于“孤独”的感受、体验又以另一种视角——自然哲学化予以完成。透过对自然万象的认知和想象,梭罗无情拆解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背景,从而赋予文本独特的涵蕴旨向和价值形态。换一种说法,他笔下的哲学化生存思索只有在“自然诗化”这个主导话语之下才会得到阐释可能。二者互为前提。 “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周身就只有一种感觉,全身的毛孔都浸透着喜悦。我以一种奇异的姿态在大自然里走来走去,成为她的一部分。散步的时候我只穿一件衬衣,沿着铺着硬石的湖边走,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云多风也多,没有什么很让我挂心的事情,这样的天气对于我却是很适宜的。”这种文字组合着很多新颖的形象意境,不仅发人深思,也会催生人们去感悟瓦尔登湖自然景色的无边的沧桑。作者的高明在于把社会人生的课题转化为具体的人与事之外,这种创作过程的客观性和一定程度的非刻意性产生了奇妙幽深的美学效果。有的读者片面地认为梭罗只是位隐士而已,其实,只要通过了解他饱含情感的想象力和他的社会关怀理念就足以改变读者的这种想法。应该说,梭罗的社会关怀理想和他对自然保护的亲近与关怀至少同等重要。因为这两种思想赋予彼此活力,少了哪一个,另一个都会黯然无光。梭罗对自然生灵赞赏有加,同时他又认为这本身超乎了自然的实用之处。这也是他的复杂所在。一方面他背弃大众生活而去实验“森林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无数次产生颠覆社会秩序的冲动。梭罗对客观自然的描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感受。他擅长在生存体验和心灵幻想中描绘那种困扰人们的无助意识,这使本文对于孤独的造型具有独特的形而上的色彩和心理深度,文章刻意挖掘的是孤独带给人们的那种无处不在的无法逃避的恶心感和吞噬感。借助“孤独”的心理化呈现,他对生存困顿和社会无序的追问最终就落实到这样一个共识之上:孤独的可怕不在于它作为一种强迫性的命运对于所有生命个体生存真实的摧毁,而在于它作为一种压迫性力量对于人的精神、心理、态度、意识等的扭曲与摧残。可以说,对自然的由衷赞美追捧透示的孤独的精神化、感觉化和心理化色彩正是梭罗散文表现人类生存困境的一种基本范式和特定视角。 不难发现,《孤独》所隐含的人的心理意绪与现实环境具有一种疏离甚至对抗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孤独感得以滋生的温床。“社交往往是很廉价的,我们相聚的时间是如此短暂,以至于来不及让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必须一致同意若干条礼节习俗,这些是我们所谓的礼尚往来,能够使大家相安无事地相处,避免有失风度的争吵……我们的生活太拥挤,相互干扰,彼此牵扯到一起,因此我认为,我们之间已经太缺乏相互尊重了……人们交往的价值不在于有肌肤之亲,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整日地呆在一起。”人类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以及自我对于外在环境的恐惧、憎恶、逃避,构成了作家的心理矛盾。梭罗一方面表达了对于现实压抑人这一命题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又对个体的潜在需求进行了实证性挖掘,那就是,人类应该前所未有地亲近自然。在他看来,孤独形成的某种荒诞,对于生存和对于世界的毁灭性是双重的:它既可以摧毁人类的现实世界,又可摧毁人类的精神世界;它既打碎了人类的现实家园,又可轰毁人类的精神家园。孤独所形成的对世界的可怕的压迫力量,正是这篇散文精神追问的艺术起点。但这个生存哲学问题,仅仅是作家为了作个结尾或者说是引向其他问题的思考。梭罗对于所谓“孤独”的体验和书写、对于溃败现实的凝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于生存的绝望和逃避,相反,他所热衷传达的却正是在矛盾社会现实中对精神家园的坚定遥望。孤独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它最终唤起的只是人类对于现实中荒谬、废墟的拒绝、否定和击穿。这种强大的否定之声正是《孤独》甚至也是整个《瓦尔登湖》一直贯穿的精神线索,它引导我们以另外一种方式走进作者的文本世界并获得一种崭新的理解。“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觉得独处是对健康有益的。有了同伴,哪怕是最好的同伴,不久也会让人心生厌恶,变得很糟糕。我喜欢独处。我没有遇见过比孤独更好的伙伴了。当我们到国外,挤身于人群当中时,也许会比一个人呆在室内更感到寂寞。一个人正在思想或正在工作时总是孤独的,让他该怎样就怎样吧。”对人性的洞察,对人类、人生广泛而深切的悲悯以及作者自身的独立、大度,使他卓然自立。他善良、仁爱、纯正的心灵从未改变,他鄙弃邪恶、抵制丑陋,保持了一份精神上的高度自信。这种坦诚高尚的心灵自白,对理解变化了的梭罗的“孤独”有重要意义。它以作家的心灵形式高度浓缩了不止一代人的心灵历史,抒发一种对生命本质、生活极致——“生存自由”的内心渴望,一扫纷乱、孤寂、凄惶、破灭的表层心绪,静观默对生命沉积与沧桑人生,大气磅礴,深度毕现。不由人不惊诧震悚,百感交集。梭罗质询生命本质,体认人类遭际,领悟艺术、哲学、人生真谛,其实要表现的是他所生活的时代人们普遍怀有的危机感、破落感和灵魂突围的愿望。因此,《孤独》在散文艺术上至少有两个方面异常突出:其一,极富时代意识,追寻个体生命包含的人性深度,捕捉瞬间心态,再现生活的复杂多维,避实就虚,使散文真正进入心灵表现层面。其二,打散单一、完整的情感链,布局呈随想性、片断性,大幅跳动,组接自由,各个片断又充分具象。它是作家冥想的夸张和升腾,成为涵盖了巨大历史容量和心理底蕴的散文精品,是越过了诱惑与惨痛的“炼狱”才脱胎换骨完成的。它几乎可以成为解读十九世纪美国乃至世界知识分子典型心态的活标本。 在梭罗四十五年的生命里,他除了靠超强的适应能力赚钱养家之外,就是到处旅行,不是像有些传奇中所说的他是一个“不爱出门的人”。他极力主张人们简化生活中的人为因素。作为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他用毕生的精力来实践这一理想。他隐居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去思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说:“现在我们只知道(自然——笔者注)少数的规律,我们的结论往往荒谬,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大自然不规则,或混乱,这是因为我们在计算之中对于某些基本的原理仍是无知的缘故……它们所产生的和谐却是惊人的……即使将它分裂开来,即使钻穿了它,也不能窥见其全貌。”梭罗明确表述了自然与生命的基本关系:生命源于自然,生命应为自然负责,生命须根于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亲近大地、融入大地、保护大地。人类之间的隔膜固然是一种孤独,人类与自然的隔膜更是一种深刻的悲哀;人类隔膜的消除或许是一种和谐,而人类与自然隔膜的消释才是完全意义上的瓦解了孤独。梭罗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对大自然的感觉和把握的哲学。“在任何一样大自然的事物中,你总能找到最甜蜜、最柔和、最纯真、最让人精神振奋的伴侣,就是对那些愤世嫉俗的人和总是忧心忡忡的人也是一样。生活在大自然中,只要感官还在发挥作用,就不可能有太深重的忧郁……当我享受四季的友爱时,不管什么都不会让生命成为我沉重的负担。”梭罗这种自然柔情,不仅仅是一种叙述语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格操守,一种人生气质,一种爱心,一种境界,一种缠绵的美丽,当然它也是一种寻求,一种执着人性的呼唤和生命态度。自然决定着梭罗的艺术感觉方式,他强调对自然世界的感悟和体察,时常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与激情;他强调用心去感受自然、社会的内蕴,所以《孤独》就愈加充满诗意、色彩、温柔等大自然特征。梭罗的自然是一种价值审美倾向性非常强烈的生命。“我拥有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这是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我仿佛成了人类的第一个人或是最后一个人……把‘世界留给黑夜和我’,而黑夜的核心从来没有被人类任何一个邻居污染过。”梭罗的自然是有旺盛生命的,因此,融入自然的他也不是那放弃一切主观欲望和先入之见,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物我皆忘,冥冥如一的自然的一部分,他赋予自然以生命,以善与美的品性,所以他自然观中的主体能动性没有消泯,生命的本质,艺术的品质是向善求美的。《孤独》中孤独的哀伤已经是浅表意义的东西,梭罗只是想在这一切的背后去描写自然面前人类的灵性,暗示人们该如何采取以苦为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眷恋,对大自然的爱,对人类存在理由的思考。梭罗对生命对自然无限尊重与热爱的人生器识,传达着他对人类生存与幸福的深沉关怀,殷殷祈祷,有一种庄重的古意。梭罗的话语方式与世俗是对立的。 孤独消解了,只留下了经典的《孤独》和不朽的梭罗。
梭罗自然观:倾向于黑格尔的《小逻辑》的自在之物与自在自为之物。认为这趋向于接近本质。爱默生自然观:倾向于德谟格利特的原子论,现实的一定是客观的。
对都市文明的反叛是社会工业化以来文学创作的潮流之一,这类创作自卢梭以自己优美的创作风格自成一家之后,成绩蔚为大观,沈从文和梭罗是其中成绩斐然的两位代表人物。两位作家都以个人极具特色的文学创作深远影响了世界文坛。本文拟就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梭罗《瓦尔登湖》进行比较,藉此进一步审视对反叛都市文明和回归自然的文学类型。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独树一帜,在贴近社会政治的激情文学时代独自洋溢着一种温婉的人性之辉和自然神韵,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这与沈从文的时代特色、成长环境、人生际遇、独特个性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他的小说系列塑造的完整的湘西世界体现着回归自然的倾向,张扬原始生命力,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神秘宗教色彩世界,塑造了一系列独具美感的湘西少女典型形象,整体风格如行云流水般拙质浑然。这都构成了沈从文湘西小说中体现着沈从文独特气质和审美倾向的现实和梦幻、激情和理性交织的文学世界。梭罗的文学作品在20世纪初才发生影响。他一生只出版了两部书——《康柯德河和美丽麦克河上的一星期》,和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另外他还发表了大量的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论文和演说稿。《瓦尔登湖》体现着梭罗的个人生活、人生态度、关注自然和内心、反叛陈腐虚伪的文明痼疾,另外,这部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的超验的自然倾向、熔理性反思与感性日常、语言风格平实流畅,共同形成了一个清醒、平和而纯洁透明、引人向上的精神存在。沈从文生卒年为1902—1988,他主要的文学创作时期在30年代中期之前,即以《边城》的创作完成为标志。1902—1917是沈从文生活在凤凰时期,1917—1922年是他在湘西漂泊流浪的时期,1922—1924在北京穷困潦倒,1924—1928成为专业作家,1928—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武汉大学教书,1931—1933转赴青岛大学,1933年结婚,1934年回北京并在当年发表了《边城》和《湘行散记》。(《从文自传》和《从文先生自定年表》)。 1902—1922是他文学创作的积累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当时中国正处在剧烈动荡和变化之中,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但是并没有在闭塞的湘西产生影响。湘西仍然延续着千年的生活习惯和精神形态,明媚秀丽的乡间山水,懵懂自然的植物形式的生命自在生存,楚风淫祀、巫蛊放毒的幻化精神,少数民族特异的精神气质和顽强的生命张力,甚至是湘西的原始愚昧和落后闭塞都幻化成为沈从文个人禀赋的累积。从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到流浪过程中倾心的学习和记忆,成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审美标准和精神源泉。 1922—1934是沈从文文学创作最为鼎盛的时期,个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转变,获得爱情和组建家庭是沈从文个人生活中的主题。在沈从文的世界里,乡下和城里是截然相对的,作为一个“进入城里的乡下人”,他独特的个人气质本能地拒绝城市所代表的一切与乡下相对立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于是,追忆和批判成为他的创作主题,直到他的文学标志意义的作品《边城》和《湘行散记》的发表。梭罗生于1817年,逝世于1862年。从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到1854年《瓦尔登湖》出版,梭罗的生平大致可分做以下几个阶段:1817—1840,梭罗大学毕业后做了两年的私立学校教师;1840—1844,恋爱失败、哥哥去世、纽约短住;1844—1854,瓦尔登湖畔隐居。梭罗的时代是美国工业化急剧发展、动荡调整的时期,南北战争爆发,南方的人文主义温情传统被尖锐的地区矛盾和大机器工业所取代。整体的工业文明上升时代所体现出的特有的整个社会的自信和开拓精神使得梭罗的反省和自察并不能够在当时为人所接受。(梭罗年表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中获得)梭罗被定义为超验主义作家,是因为他的创作和思想倾向的个人化和超越经验化的直接的心灵感受。从梭罗简单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找出迥异于常人的传奇经历,也无法发现作为文学创作的才思和灵感来源的时间积累和经验积累。大学时期应该是梭罗思想的重要形成期,他那时已经表现出了一种独立思考的倾向,同时结识爱默生并成为后者的终生朋友和学生。 1845—1847是梭罗创作《瓦尔登湖》的两年,他在瓦尔登湖畔搭建了小木屋,并在自然的怀抱中安详舒适地度过了其中大部分时光。他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反对初露异化端倪的工业文明,同时向美国介绍了方兴未艾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和浪漫主义文学。“他试图将个人主义从欧洲带回美国,将文学剥离社会政治而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品格”(《不列颠百科全书•梭罗》)。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生际遇对两位作家造成的影响是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同质作用。沈从文所面对的是未经启蒙的自在自然,人类是自然的一份子;梭罗面对的是清醒后的疯狂物质化,社会日益与自然和自然所代表的和谐的背离。自然,形成了沈从文最基本的生存态度和文学观念;同时梭罗由社会思索进入自然和谐的关系,同样形成了自己的人文精神和作品风格。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相同的是自然回归。而不同的是,沈从文所批判的更多的是工业文化的精神层次,梭罗反对的则更多的是工业文化的物质生活层面。湘西小说里的青山秀水更多体现着脱离。对城市生活的失望,对城市人类的虚伪、懦弱、无情、矫饰,得益于他的传奇经历,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审美倾向,在笔下塑造了自己的精神寄托。沈从文所描写的并不是真实的湘西,而是一种现实和回忆交织的理想化了的充溢着自然意蕴的生活画卷。他的湘西世界闭塞、落后,生活节奏缓慢,各种职业的人们和谐生活,那是一个有自然钟灵的完整的世界,轻飘空灵。但是,他的世界的叙述者是启蒙的知识分子,拥有理性和清醒认知的智者。尽管这个智者被作家的平淡雍和笔调深深掩藏,湘西文化必将受到城市文明越来越深的影响并最终取得优势的趋势仍然有所体现。他站立的角度是城市所体现着的现代文明,只是出于现实的不满和先天的记忆与梦幻,他用华丽的思想和激情来抨击,或者逃离。相反,《瓦尔登湖》体现出的是向往。有别于同时代的自信乐观,梭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多地体现着一种传统欧洲的严苛和平和淡定。自省自察的内在倾向贯穿着梭罗一生,但又贯穿着浪漫主义特有的热烈和激情。他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又不满于传统教育的僵化腐朽,希望以一种更加积极地肯定学生的教育和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他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这与他的自然观是统一的。他不反对物质文明,也从来没有真正远离现代社会,他追求的是自然给人的心灵的陶冶和升华。人的生活应该近尽其可能的简单,这样才能体会到完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自然正是人类的榜样。人类需要现代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远离使生活越来越复杂的欲望,走向自然。描写自然,在湘西小说和《瓦尔登湖》中同样体现不同。湘西小说在湘西世界的构建上浑然一体。结构自然天成,叙事时间平缓延伸,情节舒缓,语言如行云流水一般淡然。它整体上体现为抒情的特色。这里的自然是文学虚构的自然,它就是整个世界。自然包含着遥远的村寨、跳动的鱼群、待放的春花等非人类生命存在,也包含着织麻、扑枣、送鸡蛋人类日常生活的表达。寨子人的生命力通过一系列奇特的风俗习惯表现出来,甚至以残酷和愚昧透露出对强横生命力的赞美的暗示。城里人的形象是懦弱和衰败和受人取笑的形态出现的,用原始生命所不可理解来表达对城市文明的反叛。湘西女性的美是湘西小说着力表达的对象。他们像植物一样茂盛地活着,伶俐乖巧而懵懂未知,能干而且有乡下特有的体面;但又体现出一定的启蒙式的审美趣味,暗示着作者的复杂情结。《瓦尔登湖》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以寄寓理想的世界,它所要表达的只是在理性反思和人本主义的线索牵连下的思想片段,书中随处闪耀着一个思想家的警醒深刻的光芒。政治、经济、哲学、数学、农业和自然历史无一没有涉及,而这些小小的片段章节都散落在大端的自然描写中,哲思与自然意蕴相映成趣。他用来表达的语言质朴简洁,讲述思想的文字明白有力,抒写自然的篇章有铅华褪尽的洗练。
毕业论文本科范文示例:
国民财富的定义。
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帕瑟达斯古柏塔(Parthas Dasgupta)教授认为,如果在任意一个时间点,社会福利不下降的话,发展的道路是可持续的。
这样的阐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内涵,即在谋求当代福利提高的同时,也不应损害未来人们谋求这种福利的能力。当前的国民财富存量被认为是未来消费的现值,也是未来社会福利实现的基础。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保持和管理财富的过程。这样可持续发展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就明确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财富存量不减少,即要求当期的财富流量不能为负,在特定阶段,一国可持续发展应表现为其国家财富的非负增长。
毕业论文注意事项:
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财富不应仅限于经济学的经济资产,应全面包括自然方面、人力方面和社会方面。因此,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认为,国家财富应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
有通用毕业论文范文,中国知网就可以免费下载通用毕业论文范文,也可以免费下载本科毕业论文,方法为:
CNKI中国知网免费入口不限量免费下载论文的方法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教育 生态学视角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不断融入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从教素质的发展过程,其过程侧重自主性、持续性、动态性。但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培养模式倾向教育理论的灌输,往往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突破教师发展集中在教育学领域的局限,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成为现实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
教育生态学最早于20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劳伦斯•克雷明在其著名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主要指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教育领域的种种现象和成因,探讨教育构成要素,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是一门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我国教育学者范国睿认为教育生态学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该理论的核心在于用系统观、整体观、平衡观来看问题,而高教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兼具整体关联和动态持续的研究课题,与教育生态观彼此契合。教育生态观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可透过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阻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知识结构单一, 教学 方法 陈旧
为满足如何教的需求,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所从事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而现实是部分高校教师仅仅具备自己专科领域的单一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严重匮乏。职前培训也只能帮助教师掌握其皮毛,难以全面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无法做到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培训教材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难以做到应用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去灵活指导教学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职后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过分强调科研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导致教师并不注重教育理论技能的探索,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教师生态主体长时间占据课堂的统治地位,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和考试内容的灌输,忽视学生生态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平衡。
(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泊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就是其专业发展意识,然而,一些高校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科研意识缺乏, 反思 能力不足和专业情意枯竭。科研意识缺乏表现在部分教师对科研重视不足,无法正确把握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投入不足;或是受到功利化倾向的引导,为实现晋升评职的短期利益,不惜花钱制造学术垃圾。导致学术研究有数量无质量,学术乱象导致的学术腐败广为诟病。反思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反思形式单一,集中在课后反思;反思过程流于形式,基于行政化的命令要求将反思过程机械化,缺少对课堂教学真实问题的认真思索;反思方式封闭化,很多高校教师孤军作战,相互排斥和隔离。教师专业情意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倾向,情意越高,越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前高校教师专业情意枯竭主要体现在:一,职业倦怠感强。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工资收入水平低,发展前景迷失,很多高校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休眠期,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事业进取心。二,职业伦理道德感差。少数教师缺少敬业爱岗精神,对于教学敷衍了事,个别的受功利主义刺激,学术上伪造数据,败坏了学术风气。
(三)师资引进和聘任制度的阻隔
导致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失衡的外部因素是制度阻隔。高校引进教师后普遍推行名义上的聘任制,实则是“终身制”,除非教师主动退出,否则被动淘汰的几率很低。尽管有些高校仿制“非升即走”制,尝试推行“有限聘期”和“有限次晋升”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或中途腰斩,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固若金汤的“终身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教师不完善的流动机制。教师流动性呈现两种趋势:一是高校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向上流动,导致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造成高校教师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校际互访呈现下降趋势。长期不更换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内容,必然导致高校教师缺乏竞争意识和工作激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教师创造力的枯萎。(四)教师评价管理体系失衡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个外部因素就是管理失衡,表现在评价体系的内在冲突:一是评价理念偏差,主要表现在工具性价值和人本主义关怀的冲突。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视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的工具,以严格的 规章制度 来控制和管理教师的行为,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评价教师的好坏,漠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忽略教师也是一个有情感、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然人,扼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二是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表现在量化和质化的冲突。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往往过分依赖量化指标:教学工作过分依赖数量化,简单考虑教学工作量的多少,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更新,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主动性、创造性等隐性因素,削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科研工作过分依赖量化标准直接导致教师“重量轻质”,一味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教师、评判教师科研效果,忽视论文的级别,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变相地助长了学术功利化的不正之风。三是评价方式单一。高校教师评价管理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考核评估方式,根据聘任合同的责任细节对教师进行业绩评定,行政化色彩浓厚。而教师对于评价过程的公开性无法质疑,无法全面把握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所在,无法明确长远发展的方向。这样一种完全“他评”的考核方式,剥夺了教师的知情权,助长了教师对于评价考核体系的排斥心理。教师评价管理体系的失衡令大部分高校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动力,造成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局。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更新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生态学强调整体观和开放观。整个教学活动被视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生态主体、生态客体、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和谐共生的关系,任何一个联系的割裂开都会影响教学的整体价值。因此,高校管理层及高校教师需要用动态、平衡和关联的理念去看待教学活动。将教育生态观的整体平衡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就需要高校教师充分考虑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针对高校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主动整合人文社科知识、专业专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职前教育要注重课堂实践的重要性,职后教育要注重教育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开放、平衡的原则,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参与性、能动性和体验性,努力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生态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 文化 氛围,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彰显课堂整体性的同时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需求。
(二)建立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
针对高校教师自我发展专业意识淡泊,科研动力不强、反思意识不足和专业情意枯竭等问题,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就是组成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教育生态学认为,生态个体不能脱离系统而单独存在,个体间的竞争和协作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系统又反过来推动单个教师生态主体的成长。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并不是个体价值的简单叠加,而是大于个体价值之和,这符合生态论中共生的思想。而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在学校组织或是教师自发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合作、协商、反思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共同分享信息和资源,以开放、平等、合作、互信的方式来促进个体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所建立的一个学习组织。教师共同体打破了教师间的生态地域的限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通过合作对话的方式增加交流,挖掘群体的共同资源,在讨论分享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科研上共同分享科研最新动态,打破教师间的“花盆效应”,使教师围绕所研究的课题共同探索,唤醒教师学科专业自觉性,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三)教师聘任打破终身制,引进竞争淘汰机制
一,打破教师聘任终身制的壁垒,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流动机制。鉴于我国高校教师助教、讲师人员数量最为庞大,可以首先实施对助教、讲师推行非终身制,给予他们相对长时间的任期考察,并借此机制来遴选青年优秀教师人才。二,引进“有进有出”的竞争淘汰机制,促进教师的合理分流,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平衡。具体就是引进竞争机制,如公开招聘制、末位淘汰制、非升即降制等。在淘汰竞争机制的引导下,形成一种竞争、合作、互助互利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念的指引下,激发高教教师的生存发展能力。正如殷世东所言,“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生态竞争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因和最有效工具。”淘汰竞争机制能够极大地增强高校教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学术科研生产力,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优胜劣汰中实现互生互利,实现高校教育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多维评价体系
教育生态系统中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生态因子就是学校管理因子,将这些管理因子调试到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耐受范围内,这些因子就由限制因子变成促进因子。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管理因子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建立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差异的评价理念。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而不是把教师培养成可操控的工具。学校组织管理部门所实行奖励、惩处手段虽然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却是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无法促进教师长期的个人专业发展。因此构建教师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个体情感,尊严和生命价值,推行教师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内部激励手段。另外,针对不同高校定位不同,学科、专业类型不同的特点,摒弃一刀切的统一评价模式,尽可能制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多元教师评价职称体系,尊重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帮助教师制定符合他们个性化需要的长期发展规划,突出其个体专业发展的层次性。
第二,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应注重量化和质化的结合,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清楚,如教师工作量。对于科研成果不仅要结合课题或论文的级别进行量化打分,更应该注重科研或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影响因子,在考核量的同时更注重质的提高。
第三,采用多维评价方式,推行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动态评价方式。强调多层次、多角度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教师专业发展获取全面信息提供保证。同时也更增加了评价体系的真实性、公开性和科学性。教师自评处于核心地位也凸显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改进,体现了教师作为生态主体的参与主动性,帮助教师通过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的突破。高校教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突破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造成目前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采取合理有效的 措施 使教师专业发展处于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提供现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
[3]朱旭东,陈兰枝.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推动教师教育事业发展———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J].教师教育论坛,2014,(2).
[4]殷世东.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阻隔与运作[J].教师教育研究,2014,(5).
《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发展 》
摘要:生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恢复生态学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 对恢复生态学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一些常用的术语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增加、工业产业化急剧发展,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人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使很多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解决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协调人类的活动和生态环境,使人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渐实现对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词,主要针对生态问题产生,致力于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由于这个领域涉及的学科很多,因此也叫做综合生态学。简单来讲,恢复生态学是一门有关于生态的修复的学科,指的是通过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从而不断对那些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重建和恢复的过程,使生态环境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生态功能,而且能够使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科学。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最关键就是恢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这种恢复可以分为广义上的恢复和狭义上的恢复,狭义来讲,就是一种将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工作,广义的恢复是人类社会需求意义上,要依据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对于一些被损坏的自然系统进行重建。由此可见,恢复生态学在加强生态系统的建设以及优化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恢复生态学理论基础
恢复生态学相对应的是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出现退化、生态自然的关系出现紊乱。所以这个恢复的过程就是要将自然还原到一个协调的关系上。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取向影响,生态恢复并不能做到将被破坏的环境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尽量恢复和还原,使生态自然系统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态功能。生态恢复是在生态环境受损之后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通过各种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演变的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重建的过程。
2恢复生态学的发展
国外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发展概况
人类开始对恢复生态学进行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生态恢复只是恢复中的第1步,一个生态系统想要保持整体性和稳定性,就需要进行全局思考。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欧洲以及北美的很多国家都开始注意自己国家内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有一些研究,利用一些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进行整治,从20世纪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加强生态修复,比如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加强对水体以及热带雨林的恢复,日本加强对一些退化植被的恢复。关于生态恢复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召开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研讨会,就生态系统受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同期还出版相应的书籍,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恢复问题进行探讨。1984年又召开恢复生态学研讨会,对恢复生态学理论以及实践的统一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恢复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生态恢复的首要功能是完成生态环境的恢复,使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原来的平衡,其次,也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分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1985年,美国成立“恢复地球”组织,使生态恢复工作实现组织化和系统化。1996年,在瑞士召开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会议强调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中的地位,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更进一步。但是每个地区的侧重点不相同,比如欧洲更倾向于对矿地的恢复,北美更倾向于对水体以及林地进行恢复,我国更强调农业资源综合利用。
国内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我国的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损坏也十分严重,加强生态恢复学的研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意识到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因此开始生态恢复已经有较长的历史时间。比较典型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在过大牧压下退化后封育恢复退化的过程,这个研究从退化的草原群落的基本特征、恢复的动力等为基础建立退化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该模型对草原恢复的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使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我国西南部,也有学者对贵州省茂兰喀斯特退化群落进行恢复,从退化的生态环境着手,对具体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结合生态恢复学的理论,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有效的进展。包维楷等对眠江上游大沟流域人为干扰体类型、干扰强度、频度、时空格局等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及物种的组成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人为影响进行分析,还有的学者对土壤结构、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提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恢复力,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地域十分广阔,森林资源也比较丰富、森林植被的恢复工作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多,而且也都取得很大的进步。比如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探讨、矿山废弃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漠植被的恢复工作进行探讨等,使我国的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系统都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且在恢复工作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还出现很多研究文献,这对后代的生态恢复以及生态保护都有很大帮助。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对于受损比较严重的生态系统,加强人为修复是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我国也积极加强各种修复技术的研究,利用人为的生态工程可加速生态系统恢复,尤其被极度破坏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利用人工修复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生态恢复是维持自然界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恢复生态学主要针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这个研究领域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国内外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多,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蒲扬.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2高彦华,汪宏清,刘琪璟.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3(13)
3黄传响,亢新刚,崔秋华.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浅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9(5)
有关生态学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2. 有关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3. 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4.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5.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
6. 生态文明建设思考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