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

浅析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

2016-12-14 12: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企业预算就是企业进行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支出与收入统计,并依据预算的合理规划制定企业的未来一段时间或者项目的战略,一个企业要想实现良好的运作就要在预算管理中扩大预算支出,将资金的预算留下可调控的空间,避免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未知的原因无法做出正确的行动,只有这样进行预算,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运作,促进企业的发展。当前,预算管理已被应用于各大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且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企业预算管理不能够在财务管理中正确的发挥其作用,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达不到实际想要的结果,反而对预算管理产生了诸多的质疑。因此,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解决当前制约企业预算管理的绊脚石,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起来,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实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条规范的发展道路。


一、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对企业预算管理认识不足。企业预算管理发展于国外,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我国将这种财务管理形式引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应用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第一,我国许多企业发展较晚,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方式都是摸索中形成的,不科学、不严谨,企业预算管理方式的引入不能够完全融入企业的整体管理之中;第二,企业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全面、不准确,只是知道它是一种良好的财务管理方式,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它对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而且企业预算从国外引入,员工接触时间不长,很多管理层人员也没有对预算管理进行专门的学习,他们在实际中只注重实际效果,对这种虚化的事情不太关心,因此比较忽视这种管理方式,也就不能够真正发挥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部作用;第三,企业预算管理应该涵盖企业的各个方面,有着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单单一个财务部门是没有办法进行全面工作的。但是,实际管理中很多企业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预算管理属于财务管理部门,就应该由财务部门来管理,这些认知上的偏差使得企业在实际预算管理中捉襟见肘,不能够全面覆盖,也就影响了预算时效性、准确性,使得预算不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企业预算编制与企业经营目标不一致。进行企业预算编制的目的是将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行区域性划分、层次性划分,以便员工更好的落实。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主要指导,如果预算编制不正确或者有偏差就会使得实际经营目标与规划经营目标脱节,造成重大损失。企业进行预算编制,首先要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解,通过对具体目标的预算合理分析来制定总体规划,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企业预算的编制不能够很好地结合企业发展目标,不能够对企业目标做出正确的预算,也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还有的企业在中途更换发展目标,却不对预算编制进行重新编写,造成企业预算编制与实际目标严重背离,造成财务管理问题,使企业的发展混乱无章。


(三)缺乏严格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预算考核是提升相关人员活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强有力方式,在很多企业中缺乏严格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存在考核指标不明确、考核指标单一、考核办法缺乏时效性等问题,还有的企业虽然有一套规范的考核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所有的奖惩也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考核缺乏应有的严肃性,也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反而会起到负面的影响。


(四)预算执行情况反馈不及时。企业预算管理要想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强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加强预算的执行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以往的管理中,对预算编制还算比较重视,但是对实际执行比较忽视,对结果的反馈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偏差不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如果能够及时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又能够明晰资金的使用情况与项目的进展情况,有利于资金的进一步预算,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使公司获得更大利润。但是,实际的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也就使得预算管理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导致预算与实际偏差越来越大,等到问题出现,也就为时已晚。


二、解决企业预算管理困境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要加强企业领导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起到带头作用,做到上行下效,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将预算管理重视起来。将企业的预算管理当成解决财务相关问题的突破口,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国家反腐政策的宣传,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使得财务管理人员有继续更新知识、了解预算管理的机会,增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为企业培养一批有用的预算管理人才,并给予他们充足的发展空间,将他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来。还应该加强企业预算的覆盖范围,不应该仅仅由财务部门来进行预算管理,应该将所有相关部门都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


(二)企业预算编制要与企业战略管理流程相一致。要想解决企业预算编制与企业战略管理流程不一致的困境,就要在企业预算管理中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出发,进行预算编制。通常预算编制包括确定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和审议批准等,在实际管理中要反复沟通各个部门,结合管理部门与项目部门保证企业的整体目标与预算编制相一致,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此外,企业预算编制还要结合市场因素,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变化,因为它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支出和收入的统计,需要针对市场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机遇要把握。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保证,有助于预算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开展。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是管理人员规范行为、提升职业道德的有力保证,也是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保证。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督力度,使财务的预算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减低预算人员的灵活操作的可能性,并且明确责任制,既赋予了工作人员相应权利,又加强了本身的责任。对满足奖励办法的及时奖励,对于败坏行业形象,拉低职业道德,特别是违法人员,要依法予以制裁,加强打击力度,以保证预算信息的真实性。


预算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加强企业预算的控制,更加明确实际工作中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偏差并及时做出调整。目前,市场发展千变万化,如果企业的发展不能紧跟市场做出调整,那么就会被市场抛弃,而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实时进行对比,修正偏差,为企业前行找到正确方向。


作者:张永亮,杨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