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最早用于医学教学。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开始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从此,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广泛推广开来。如今,,在哈佛商学院,所有的课程都用案例教学,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用案例教学。商学院的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肯尼迪学院的学生两年中学习100〜140个案例。”®从全球视野看,管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教学中都存在案例教学的方式,从而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案例教学被引进到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管理情景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相似的实习氛围,使学生尽可能地接近甚而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以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能力。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功能分析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搜集整理的案例为教学资料,指导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运用相关理论分力、管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社会能力;中间层是行业能力,是某种职业领域具有共性的普通职业能力;最高层是专门的特定职业能力,即专门职业岗位上符合专门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例如,在开发课程的时候往往是从过去的“公共课一专业理论课一试验实训课”层次转向“基础学习领域一专业学习领域一拓展学习领域”层次,按照这样的框架来组建课程的内部体系。另外,从学生个体差异看,既有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性格、兴趣、爱好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要改变刀切”的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如在安排顶岗实习的教学时可按照“职业素养一专业技能一预就业”的层次推进。
3.找到行动性的能力发挥载体。从能力发挥的载体看,能力是人在某种实际行动或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可以实际观察和确认的实际能力。能力的发挥与活动、行动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是一种“行动”范畴。离开实际行动载体,人的能力就难以表现。因此,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如何找到行动载体来“活化”知识,把知识变成能力。如“零件的数控洗削加工”这门课程中,要培养学生“零件外形铣削”能力,就可以选择“冲载模凸模加工”为载体;又如“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课程中要培养硬件安装、线路布控、程序编写、系统调试等能力,可以选择交通灯控制训练、啧泉模拟控制项目训练等为载体。
4.确立发展性终极目标。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变迁对劳动者获取岗位的能力提出多样化的要求。一方面职业能力的内容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人类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新的能力就随之产生,旧的能力也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个人一生的职业岗位不可能一成不变,岗位的变化使其对个体的能力要求也随之变化,从而使能力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变化之中。例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就业岗位定位为汽车制造、冶金、机械加工等企业中生产设备的电气线路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发展岗位定位为汽车制造、冶金、机械加工等企业中生产设备的电气技术改造、生产管理。
总之,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努力研究跟职业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对各种理论进行整合,尝试建立描述职业教育教学系统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要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对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可以说,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着鲜活生命力的领地。尽管我国国家示范性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百万计的专门性人才使命的职业教育领域,一定要加大教学论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紀析、研究案例及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体系。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点”的深度分析和讨论,来推导、归纳和验证一般原理,进而解决“面”上的普遍问题。因此,案例教学具有归纳推演法的特点,与传统教育以演绎为主的方法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相对于传统的“传授一吸收”教学模式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涉及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系列环节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案例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促使教师关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它是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继承和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案例,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创造了大量的素材,需要教师去挖掘整理。在我国,30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也催生了大量的标志性事件,这些事件大都蕴涵着丰富的公共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教师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收集、梳理、分析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有案例价值的事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一般对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典型事件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经常关注媒体、政府网站,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不断跟踪收集相关报道和评论,编辑制作成教学案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结构上看,如果案例设计精美,案例应该包括文字表述的故事、具有现场感的图片,甚至还有必要的视频录像等。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故事情节试图营造一种空间,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状态。从过程来看,案例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深入讨论,广泛参与,特别是讨论中要有不同观点的争论和交锋。从形式上看,案例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更容易对话和交流。这些因素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师生相互配合、实现互动,因此,学生必须要事先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积极思考并寻求解决案例设定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工商企业管理者的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未来公共管理者的教育,案例教学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公共管理案例是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抽象,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学习对公共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选择最优的行动策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不仅在模拟的情况中获得担任公共管理者的体验,而且意识到作为公共管理者所遭遇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困难性,并深刻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案例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激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在相互交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流程控制
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流程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环节,从案例的选择、编写、预习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下面仅就案例选择、案例编辑和案例讨论等环节,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1.案例选择。案例选择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起点,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案例,才有可能搞好案例教学。一般来说,案例选择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真实原则。公共管理案例一定是来源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不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杜撰“事实”也不能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演绎,随意联系。案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事实本身的复杂性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任何对案例事实简单化和主观化的处理都将从根本上损害案例的价值。(2完整原则。所选择的案例应是相对完整的事件,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时间、地点、情节和过程等相关信息有完整而清楚地把握,不应该只是事件的总体特征作抽象化、概括化说明。(3)时效原则。教师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案例。这些案例与现时的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更容易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去理解案例事件发生的背景。(4)本土原则。公共管理案例有许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对案例背景的理解存在障碍,因此教师要尽量选择中国的案例,甚至可以选择本校所在的省份或城市的案例,若条件具备还可以带学生去现场进行调查和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案例所揭示的理论和经验。(5典型原则。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在公共管理领域时常发生许多轰动全国或地方的典型事件。教师要善于从专业的角度,以敏锐的眼光和嗅觉去捕捉这些典型事件,使之成为典型案例。
2.案例编辑。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③教学案例有六种主要来源渠道: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④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一般有三个来源途径:一是中外学者专门为公共管理教学编辑出版的案例选编;二是教师收集整理媒体报道的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典型事件,编辑加工成为教学案例;三是教师深入实际对相关事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再通过对素材的加工整理,编辑成为教学案例。无论哪一种途径获得的案例,都需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对案例进行编辑加工,以增强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编辑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案例编辑要突出教学目标和主题。一个案例要反映什么样的理论和观点,给予参与讨论者以什么启示,目标要明确。案例编辑必须要紧紧围绕一些主题来展开,而且主题要有深度,有进行理论分析的空间和价值。(2案例编辑要体现出案例的可读性。可读性是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重要元素。为此,案例中要有吸引人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案例写作的语言也要流畅,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设计合理、衔接自如。(3)带着问题编辑案例。把主要问题埋设在案例之中,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和交锋,而且不要给这些问题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4)根据教学对象设置需要讨论的问题的深浅,根据教学时数控制案例的篇幅和字数。
3.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案例方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信息内造成一种‘可控情景'以便于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观察、参与、学习、分析和表达。”案例讨论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原则:(1)预习原则。教师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是搞好案例讨论的前提条件。学生要带着案例要求回答的问题认真阅读案例内容,把握中心思想,了解案例细节,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只有每位学生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案例讨论才能取得实效。(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在讨论中处于辅助和配角地位,教师的观点也不具有权威性。正如爱德华•伯克所说“在案例讨论中教员应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员必须假定不存在唯一最佳办法”,“案例是要由学生来讨论的,教师对此应抱着超然的态度”。⑥(3)引导和鼓励原则。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虽然不处于中心地位,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对于调动学生的热情、控制讨论的节奏、把握讨论的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提炼,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及时加以肯定,对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或存在的分歧及时总结,但不要试图给出所谓的权威结论。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改进策略
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来看,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尝试开展了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阶段实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只有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才能够使案例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1.增加教学对象社会实践经验。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讨论和交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王名教授认为,“案例教学要尽量避免以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为对象,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案例的内容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关联性,要尽量将有着多元背景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为案例讨论中不同的经验、信息、知识、观点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事实上,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广泛引进了案例教学方式。本科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管理岗位的历练和管理实践,所以在案例讨论时,往往只能从理论上进行泛泛解释,致使案例讨论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要对本科生开展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采取参观考察、课程实习、实地调研等方式参加社会实践经验。
2.按照案例教学要求,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这对于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夯实理论功底、提高理论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应该把案例教学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一是设置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对学时、课时和教材提出明确的要求,配备专门的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扩大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根据经验,在两个学时的时间段中,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这种课时结构显然无法使案例讨论深入进行。因此,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应该适当延长案例讨论课的课时。三是要加强对案例教学的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估。由于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所以不能再用理论教学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教务管理部门应该针对案例教学设计特殊的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条件。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加之受学校对教师业绩评价中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和教师都愿意采取合班授课方式,每次授课学生人数1般都在100〜150人。这种状况只能适用于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从效益上来看,学生人数的增加并不会带来授课边际成本的增加。但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学生人数不能太多,班级不宜过大。若每班30人,每次案例教学课1〜2个班比较合适。在这样的人数规模下,更多的学生才有更多的参与讨论的机会。因此,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是搞好案例教学的重要条件。在控制人数的同时,也要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和条件。案例教学对于教室环境与设施条件有着特殊要求。学校或相关学院应该建设专门用于案例教学的教室或实验室,并在其中配备多媒体设备。同时,教室的内部空间布局设计也应该有利于案例讨论和参与互动的开展。
4.加强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大学的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还比较落后。“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设有公共政策案例库和公共政策案例中心。该中心设有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有6名案例编写员。除少数任课教师自编案例,肯尼迪学院绝大部分的案例是由这个小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⑧“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案例库中有1800个案例,每年还要新增20个左右。”国外的这些做法给我们很多启示,我国的相关高校除了要引进和使用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案例以外,还应该高度重视本土的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并在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改革和管理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善于研究和开发,就能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