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i只,同时培养学生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从案例教学法引人中国后,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案例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査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本文试图探讨并设计出适合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需要事先经过充分的策划和准备,提前准备好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而后结合理论弓I导学生开展讨论并反复地进行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相关理论,并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法学院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推广,并传播到其他国家。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开始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该方法逐渐得以完善和丰富,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开始得到运用,并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法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学生要主动地结合理论知识去分析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并思考相应的解决办法。该方法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结合,而案例教学法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二、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不够准确
一方面,对案例教学法的定位不够准确。通过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调査发现,很多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往往将其视为传统讲授法的一种补充和辅助,不能充分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还有很多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少讲解,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去讨论,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把握不准确。有些老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举一些例子来让学生更深人地理解理论知识,缺乏学生的参与。
2. 缺乏适用、规范的案例
目前,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使用的教学案例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引用国外现成案例,与我国国情和学科实际不相适应;简单的叙述说明,提供的背景材料较少,缺乏系统性和引导性;大部分案例都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案例太陈旧,缺乏新颖性;案例数量不足。
3. 课堂组织不当
通过调査发现,对于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很多老师都不是很明确。很多老师虽然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但讨论不够深入;有些老师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往往把讨论当成了自由活动时间,讨论的过程比较随意,甚至偏离了教学主题,效果甚微;有的教学课堂模较大,导致教师难以实施组织讨论的环节;还有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讨论,容易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评价制度不当
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很多专业课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教师方面
第一,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课前要进行案例搜集、筛选和资料的准备,还要提前做好课堂组织的准备工作。但是,很多情况下教师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第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能在案例的设置、课堂讨论氛围的把握以及课后对学生讨论情况的总结、评析等方面都具备专业的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国内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相关专业教学培训也较少,致使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有限。
2. 学生方面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因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要参与到教学中,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学生才能更好地发表观点和探索问题。同时,还要求学生要敢于参与,积极性较高。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仍不适应案例教学法,不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也不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教育体制方面
首先,缺少教育部门和高校管理层等对案例资源的探索和开发,致使案例教材的搜集和筛选工作仅停留在教师的个人行为层面;其次,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更注重理论知识;最后,高校评价制度也不利于对案例教学的引导。
4. 教学条件方面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生数量剧增,而教师却相对较少。庞大的教学规模,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沟通的难度,也减少了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指导,还影响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而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案例的讨论情况。
四、工商管理专业适用的案例教学法
1.案例准备
案例分两种,一种是讨论型案例,另一种是实践型案例。对于讨论型案例,由于国内很多高校都没有建设本校的工商管理案例库,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提前搜集相关案例。案例的搜集要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2)背景资料丰富,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且能引起学生的思考;(3)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选取难易度适中的案例,以保证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效果。教师也可以自己编写教学案例’合理地进行设计。
2. 案例教学
第一,讨论型案例。对于讨论型案例,首先,在课堂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案例,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思考:案例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依据什么做出决策、哪种决策是合理的、制订什么样的实施策略、如何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于这个步骤,教师必须营造一种适合讨论且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并思考。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随意地参与,也不应该表现出意见倾向性,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有些学生的观点不够成熟,也不要立即纠正,防止损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讨论出现暂时的停顿,教师要进行启发,或者采取提问的方式,或者设置新的问题,或者站在对立的角度提问,努力使发言不偏离主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其次,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做一个总结,了解学生讨论过程的表现、准确评价讨论情况和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并给予学生从原理到实践应用的讲解,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扩展,这项工作能使学生在充分准备和讨论的基础上快速提升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第二,实践型案例。对于实践型案例,主要是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讲授的案例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实践内容。然后分组调研、布置讨论题,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结合案例内容分组进行实际调研和查阅资料,形成调研总结、调研报告等成果。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答辩考核,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在学生调研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指导。
3.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讨论情况或调研情况、答辩情况及创新工作等作为平时考核’然后再结合期末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学期的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考核评价。对于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这类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作为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要设定合理的比例。而管理沟通这类偏于实践性的课程,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出勤情况、上课表现、实践表现等作为平时考核,将实践报告或课程论文等作为期末考核,从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
总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摸索,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或是教育体制改革等,都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周媛媛 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