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格式>论文开题

大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目的(共5篇)

2023-12-12 05: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渐进式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主要有四种惯常模式,这四种模式存在诸多不利于提升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以在高校确立和推广一种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渐进式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为“学术论文”准确定性、引导学生阅读高水平学术论文,实现论文指导的渐进性和连贯性,完善学生论文写作激励机制等步骤来实现的。实施这一模式还需要关注和反思几个相关问题。

  论文写作是大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论文写作能使校方有效了解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解水平,因为论文写作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对专业理论系统、完整的掌握,没有丰富的本专业学科知识和对各项前沿成果的了解,是写不出质量较好的论文的。另一方面,论文写作能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论文写作不再是对所学知识的重复和照搬,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创新,提升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论文写作还是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通过这一训练能让本科生初步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原则,提前接触和进入学术研究领域,达到学、研相长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推动高校学生形成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良性模式,对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鲜明的意义。所以,提升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让他们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培养学生对论文写作的兴趣,在大学教育中是极其必要的。

  为此,我们在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中进行了深入调研,先后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同时,我们还对三个班级学生的课程论文以渐进式培养模式进行了全程指导,效果非常显著,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惯常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一种渐进式培养模式,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尽绵薄之力。

  一、当前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惯常模式及其问题

  当前,国内高校对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普遍重视不够,能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高校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课程论文或学年论文的要求,要求本科学生每年写一篇专业学年论文,并将其中的一些优秀论文汇集成册,甚至在相关院系组织优秀论文评奖活动等,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兴趣。但这些总体上是以“奖优”为原则,对大部分学生并无严格训练和要求,可以说,大部分高校对学生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是极欠缺的。高校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是,论文写作泛滥化,几乎每门课都要求写课程论文。学生每学期要写的课程论文数量很多,但获得的指导却极为欠缺,造成论文写作形式化、随意化,学生提交的论文也缺乏规范性和学术性,其中甚至不乏抄袭。

  1.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惯常模式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总结,当前高校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主要有以下四种惯常模式:

  其一,随意模式。所谓“随意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无论在论文选题上还是具体内容上都缺乏教师的明确指导,只需学生随意提交一篇论文作为教师评分依据;论文题目只要同课程内容相关就可以,教师也不与学生就此论文内容进行二次沟通和交流,其唯一的功用就是要借此给学生打个成绩。这种模式通常在高校公选课中比较常见,一方面因公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常常超过百人,教师认真批阅每一篇论文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高校通常对公选课的考核要求较为灵活,管理相对较松,所以渐渐形成这种随意模式。当然,这也反映了授课教师的责任心。

  其二,规范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多着眼于基本学术规范,而对论文选题、论证框架、主要观点、写作技巧等具体内容关注不多,只要学生写出的论文符合基本的学术论文规范(如不抄袭、遵守引文注释规范等)、不出大问题就可以了。这种模式是当前高校学生论文写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状况,很多教师在布置课程论文的时候最强调的就是一定不能抄袭,至于其学术性和创新性则多不被重视。

  其三,择优指导模式。在规范模式基础上,教师对个别论文选题较好或写作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的论文进行专门指导,让这部分学生尽可能写出一篇较为优秀的论文。这种模式在专业课程的学年论文或课程论文写作中比较常见,教师通常比较钟爱这些已然具备较好论文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学生,非常乐意尽心指导此类学生,但能接受此种写作指导的学生凤毛麟角。

  其四,全面指导模式。个别极富责任心的教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不是听之任之或有限指导,而是对授课班级所有学生的论文展开全面指导,对每一位学生都根据其写作水平及其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全面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在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所进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常会对一个班级学生的论文写作制定选题、开题、框架构建、指导查阅资料、写作和答辩等一整套程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目的。但是,这种模式极耗时间和精力,而一门课的课时是有限的,要在正常授课之余完成这几个程序通常是困难的,需占用教师大量课余时间。所以,只有极个别教师能做得到。

  2.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惯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我们总结了当前国内高校学生较为普遍的四种学术论文写作惯常模式,每一种模式的存在都同高校的教学、管理现状密切相关。但必须看到,这些学术论文写作惯常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其一,有效指导缺失。当前高校大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大多处在一种“放任”状态,尽管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论文写作课,但此类课程课时少,且以理论学习为主,通常脱离具体的课程论文和知识背景,无法发挥其充分指导的效能,从而多流于形式。而具体课程的授课教师却通常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全面指导每个学生的论文写作,使得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中有效指导缺失。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83%的学生对自己在论文中大量复制、粘贴他人论文乃至抄袭的原因解释为“不知道怎么写论文”。也就是说,他们不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甚至很多学生的论文写作还停留在高中层次上。上述第一种模式中教师的指导基本缺失,第二种也只是提出一些规范要求,算不上指导,第三种模式尽管有教师的认真指导,但也仅限于极个别人。只有第四种模式才能算得上是“指导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但能实施此指导模式的教师太少。可以想象,在没有充分学术论文写作训练情况下,学生论文的写作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其二,指导缺乏循序渐进性。尽管在第三、第四两种惯常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有所指导,但这种指导也是存在问题的。在这两种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直接切入式的,通常不具有持续性和循序渐进性。因为论文的写作方法、技巧需要在不断写作尝试中积累,需要教师持续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能,一步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两种模式恐怕只有对论文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能起到一些帮助作用,而对绝大多数学生发挥不了太大的效用。

  其三,论文指导中缺乏奖优惩怠机制。当前高校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之所以存在这四种惯常模式(尤其是前两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缺乏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奖优惩怠机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程论文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态度,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决断,这就导致了大部分教师为减少麻烦而采纳前两种论文写作惯常模式。因为用心指导学生论文并不能给教师带来什么好处,而不用心指导也没有什么惩罚。个别教师能对学生的课程论文做到全面指导,根本上靠的是教师自身的责任心,而非教学管理机制使然,所以常常无法持续和长久。

  二、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渐进式培养模式

  针对当前大学生论文写作的这种现状,有没有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提升其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模式或途径呢?通过笔者的调研、分析和具体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在高校确立和推广一种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渐进式培养模式。对于这种模式,主要特点就是循序渐进,从学生进入高校后就开始实施,一直延续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为“学术论文”准确定性,让学生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写作同一般写作的差异。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可见,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性文学创作的写作形式,它通常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术语运用恰当、规范,文章结构完整、逻辑关系紧密,主要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索与分析。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学生对学术论文的这些特点及要求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在我们的论文指导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尚未从高中写作状态中脱离出来,他们或将学术论文写成中学生式的散文或记叙文,或者提交的学术论文类似于考试中的论述题,或者像课堂笔记,根本达不到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对学术论文的定性不明确以及书写方式不了解、不熟悉不无关系。只有让学生明白学术论文同其他写作类型的差异,才有可能让学生写好学术论文。所以,渐进式培养模式的第一步就强调,学生至少要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就必须了解什么样的论文才是学术论文,实现准确定性和定位,这是实施这一模式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阅读高水平学术论文,熟悉并学习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对大学新生来说,学术论文写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绝大多数学生通常难以迅速掌握其要旨。要想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已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熟悉并学习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并尝试模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很多他人的写作技巧是可以有效模仿的,如论文选题角度、框架布局等技巧,而这些恰恰是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学生们的短板。在我们的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出现选题过大、过泛、过空的问题,还存在标题语病、标题歧义、标题冗长、标题不能有效传达论点信息等问题。

  论文整体分析框架是在论文选题设计基础上对整个论文写作思路的全面规划,是对选题如何展开论证的逻辑安排。良好的分析框架能让论文写作事半功倍,使论题的论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关系紧密。但在我们的调研中,能有效安排论文分析框架的学生不多,绝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规划适当的分析论证框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完全可以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高水平学术论文来实现。因为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即便不见得都能写出高水平学术论文,但至少能对如何谋篇布局、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能够对一篇论文在形式上的优劣进行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对已发表高水平论文进行不断模写,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渐进式培养模式中,这一步骤应当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周期。

  (3)实现论文指导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是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核心。通常,我们对大学生学术论文的指导是缺乏渐进性和连贯性的。当下在绝大部分高校,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生每上完一门课,授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而对学生所提交论文的要求却多是“一刀切”式的,很少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和层次上的差异性,更遑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因为授课教师在上完这门课后可能不会再给这个班的学生上课了。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所写的大部分课程论文对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没有多大效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年级83%学生普遍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三年级学生的这种状态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因为他们的学术论文写作缺乏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

  此外,即便部分教师对一部分学生的论文能予以认真指导,但通常也缺乏指导的连贯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通常同学生在某一阶段达到的水平相关,在不同阶段指导的重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只有持续地得到指导,水平才能不断提升。但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高校授课教师在上完一门课后可能再不会给这个班的学生上课了,而以后给这个班上课的教师由于课程差异,要求学生写的学术论文在选题上也多不相同。这就导致教师对学生学术论文的指导出现断裂,缺乏连贯性。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提交了不下20篇论文,但具有一定水平、能拿得出手的却一篇也没有。所以,在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中强调论文指导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精简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数量,重视质量。要解决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实现其论文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取消非专业课的课程论文要求,而性质相近课程的课程论文亦可合并,如“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两门课程的论文就完全可以合并,要求学生只提交一篇论文,但对论文质量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

  其二,可合并的课程论文,由前后两门课程教师进行持续指导。这样就能让指导的连贯性增强,更有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学术论文,还能让学生在接受多位教师的持续指导中真正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

  其三,制定能体现渐进性、阶段性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和要求。高校要明确大一、大二、大三以至大四毕业论文等不同阶段论文写作要求和达成目标,如大一学生的论文主要强调选题及写作规范性,大二可偏重论文框架设计和资料搜集方法,大三可重点要求论文观点的创新性,大四毕业论文则全面提升写作要求。

  其四,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必须从课程论文中产出。在我们的调研中,80%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都是临时选择,只有不到20%学生的论文来源于课程论文。可见,绝大部分学生的课程论文并没有对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产生重要影响,毕业论文选题同课程论文没有太大关系。若我们明确规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必须从课程论文中产生,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论文时认真应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从而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上。

  (4)明确教师指导职责,完善学生论文写作激励机制。正如前文所述,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论文指导缺乏有效的奖优惩怠机制。只有明确教师在论文指导方面的基本职责,制定完善的奖优惩怠机制,才能推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学生论文的指导中。

  此外,还需完善学生论文写作激励机制。在教学层面,可以规定本科生所撰写优秀课程论文可由教师、院系推荐发表,所发表学术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并免于答辩等。在学校层面,可以组织优秀论文(不仅限于毕业论文)评选、奖励活动。在社会层面,各级项目、基金及论文评选活动也可对本科生限制性开放。

  在渐进式培养模式下,学生才能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而不是到毕业时,在实习、就业或考研等众多压力之下,匆匆忙忙完成一篇无论从选题、框架构思,还是具体资料方面都是临时确定的论文。这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价值。

  三、对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反思

  笔者在调研、分析和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具体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想要打破当下已形成的高校学生论文写作惯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稳步推进、渐次变革的过程,因为这不是单纯一个学术论文写作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变革,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关键点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其一,必须明确对学术论文抄袭的概念界定。论文抄袭是当下高校学生论文写作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推进渐进式学术论文写作培养模式的最大障碍。这一问题的存在同当前国内高校的教学管理现状以及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想要肃清论文抄袭现象,其前提之一就是先要明确对学术论文抄袭的概念界定。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尽管“论文抄袭”这个词早已耳熟能详,但很多学生对于怎样算论文抄袭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对教师作出的论文抄袭判定进行质疑。在对“你觉得以下哪些项符合你认识中的抄袭”这一问题的回答中,78%学生都选择了“将别人的论文完全复制过来”和“将多篇论文的内容复制后重新组合”这两项,而选择“使用他人论文中的数据、图表而未注明出处”“成段落引用他人论文内容”和“将外文文章翻译成中文”三项的比例分别只有11%、20%和8%,在绝大部分学生眼中这三项并不算抄袭。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先后出台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各类规范,明确界定了学术论文抄袭的概念,但也有部分高校尚未出台相应规范;即便在已制定此类规范的学校中,绝大部分都是着眼于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而对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中不端行为的关注尚不足,或者说很多高校尚不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对学生学术论文抄袭适用规范的制定和出台已势在必行。

  其二,应当反思高校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实际意义。高校要求大学生写学术论文的初衷是要在论文写作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创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尝试开展科学研究,让本科生初步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原则,提前接触和进入学术研究领域,达到学、研相长的目的,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学术论文写作非但没有充分发挥这样的积极作用,相反,当前这种存在缺陷的学术论文写作模式的推行,在学生中滋养了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气,即对学术论文写作没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学术研究缺乏严肃、正面理解,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学术研究,“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是他们对学术论文写作的普遍看法,这从根本上颠覆了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应有之意,助长了学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高校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实际意义。

  其三,应当反思社会学术环境对高校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学术界在学术论文写作、发表及评价机制等方面乱象丛生,除了论文抄袭之外,数据造假、人情关系、写作论文等问题也愈加突出。这些问题引发的一些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地扩展到高校内,而且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现在更是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在各部门关注这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言献策的时候通常都忽略了高校大学生这一层面,因为他们对学术界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需要在高校学生中提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矫正。因为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一旦形成,通常很难去除。更何况,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必将成为将来中国学术界的中流砥柱和希望。

  作者:陈文祥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10期


  第2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与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允许造假)。当然也是进行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尤其重要)。也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

  作者:来源:医药与保健2009年7期

  第3篇:德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文体问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


  在当今大学德语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出现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文体不当。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总结了毕业论文文体方面的要求,结合实际分析了学生论文中最经常出现的六个文体问题,并对每个问题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旨在从基础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

  对于德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说,用德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其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德国大学生在学期末通常需要进行课程论文(Seminararbeit)写作,对论文写作的特征和过程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在中国课程基本都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在毕业前完成一篇5000字以上的论文,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对于指导老师来说,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究其原因,还是对论文的规范和要求了解不够深入。

  1.德语毕业论文的文体要求

  论文在德语中被称为科学文档(wissenschaftlicheArbeit),对文章的形式、内容、文体及真实性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对于中国的德语毕业生来说,最难掌控的便是文体方面。由于中国的文体学研究起步较晚,并没有研究致力于分析德语毕业论文的文体方面的问题,甚至对德语的“文体(Stilistik)”一词也有忽略甚至误读。Stilistik一词在德语中指的是“语言表达的各种可能性及其应用”,强调的是与上下文或情境相关的不同的语言运用方式,其最恰当的翻译是“文体”。对德语毕业论文文体的要求,可以简单地用“客观、中性、精确”来概括[PeterH.Karall/AureliaWeikert,2010:39]。而文体不当的问题普遍发生在几乎所有学生的论文中,极大影响了整个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规范德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角度来看,把写作中的文体问题单独作一分析,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文体不当现象分析

  基于几年来的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本文对德语毕业论文中出现的文体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对论文写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1章节标题由句子或动词词组构成

  目录是整个论文的“门面”,不仅对学生自己写作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在审阅的过程中,也会给教师留下第一印象,目录上所展示的章节标题必须符合科学性写作的要求。德语论文的标题要求简洁、精练、客观,使用名词词组的形式,并能够概括整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从近几年我校德语毕业论文的写作实际来看,学生初稿所拟定的章节标题往往是一个动词词组,甚至整句或单个单词,而德语论文则要求章节标题是由名词词组构成,即名词作为陈述的主要载体,必须把动词转换成名词的形式。名词体的优点在于“动词减少、名词增多、结构简化、信息浓缩”,更加准确、更加端庄,更加适合书面语或正式场合的需要。如学生的原始章节标题为“dasHeldeneposDieNibelungenvorstellen”这一动词词组,虽然符合日常用语的习惯,但是不够精练科学,修改为“VorstellungvomHeldeneposDieNibelungen”以后,更加符合学术语言的要求。

  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必须在论文写作之前和写作过程中对学生强调科学性写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基础教学中深化动名词词组互相转换的概念,通过举例、模仿、自主练习,让学生适应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达到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心应手的效果。

  2.2援引模糊数据

  虽然本校大部分的德语本科毕业论文以文本研究类型为主,但是也有不少学生争对自己的选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在此类论文中不可避免地要引用数据。对于科学性论文中数据的列举,要求真实、精确,不可使用模糊数据。如学生在援引调查问卷的数据时指出:“FasteinDrittelsinddamitnichteinverstanden,dass...”,“接近三分之一”这种模糊数据并不是科学的、精确的表达方法,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本句应改为确切的数字:“31.5%derBefragtensinddamitnichteinverstanden,dass...”。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论文写作之初就向学生反复强调。

  2.3使用模糊词语

  与日常生活用语不同的是,科学性论文针对的读者是专业性的人群,语言要求尽可能的准确。表示模糊概念的单词如viele,einige,manche,gelegentlich,mehroderwenige等词应尽可能避免在论文中出现。

  在一篇学生论文初稿中,原句为“ZurZeitgibtesimmermehrUniversit?ten,diedasFachDeutschhabenundvieleHochschulenhabenDeutschalsWahlfach.”文中的immermehr和viele两词均属于模糊性的用词,对文章的精确性和真实度都大打折扣,经过教师建议,该生查阅了资料,改为“BisEnde2009gibtes85Universit?ten,diedasFachDeutschhabenundmehrereHochschulenhabenDeutschalsWahlfach.”并在脚注里附上了本数据的来源,这样使得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使用模糊性词语这一现象在历届论文中都多次出现,因为学生缺少写作练习,不熟悉科学性文章的语言特色,这类错误不可避免。在论文写作的辅导课中,教师应通过讲解、改错、写作等练习,尽量让学生了解学术语言的表达方式。

  2.4主观判断

  毕业论文是学术性写作的一种,其语言和内容要求客观、真实,尤其是德语毕业论文,作者自己的观点必须以真实的理论、事实、数据为基础,从中经过科学的方法推断出,不可由作者凭空判断。在我校历届论文的初稿中,经常可见由“Wiewirallewissen”,“Eswei?alleWelt”,“Wirk?nnenausdieserBehauptungschlie?en”,“Deshalbbinichsicher”,“Esscheintzusein”等主观臆断的句型,紧跟作者自己猜想或主观判断的句子。为了尽量避免这一现象,除了要求学生对论文写作特点进行足够了解之外,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必须多加注意。

  2.5使用口语化的词组或句子

  使用口语化的词组或句子是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最经常出现的错误之一。究其原因,首先,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三结束,学生在作文课上就进行了很多描述、叙述型的写作练习,过多的强调写作的流畅和可读性,而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师生更多的关注的是内容、逻辑,对语言是否客观、书面,并没有作为重点看待。其次,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论文写作非常陌生,甚至从没写过长篇的文章,略有思路便发诸笔端,存在“想到哪儿写道哪儿,凑足五千字了事”的误区,自然会把口头语带进文中。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学生分不清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型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属于文体学的范畴,而在中国德语专业本科阶段极少大学有开设德语文体学的课程,因此,学生不了解哪些词汇和惯用语属于口头语,不宜使用在论文中,犯错在所难免。

  口语化语句的滥用在德语毕业论文写作中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现象:(1)第一人称ich和wir滥用。在科学性的文章中,作者必须淡化自己的存在感,使用客观的表达方式,如被动态或其代替形式,如“IchanalyseimdrittenKapitel...”可以用“ImdrittenKapitelwird...analysiert”来代替。只有当陈述自己的写作目的、立场时,才可以用ich,而wir是不可以出现在论文中的。(2)使用口语词,如natürlich,toll,malsehen等,必须用相应的书面语代替。(3)使用小品词如ja,doch,wohl等,应该删去。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大学二三年级开始,提早练习长篇文章的写作,包括稍长的议论文、应用文,并在特定的课程中以学期论文为评价方式,使学生尽早熟悉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要求。另外学生应该在大四阶段适量阅读教师精选的论文范文,除了对论文写作作一了解,还可以收集Redemittel(语料),教师也可在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中给学生提供语料和句型,使学生不至于下笔无物。

  2.6使用不当句型

  在德语毕业论文中,应避免过多的用短句、简单句、反问和设问的句型,在不产生理解困难的情况下,使用单层次的从句、名词化定语句式和陈述句来表达观点。

  此外,学生在论文中为了使行文富有变化,经常会使用如“WiekommtmanzudieserSchlussfolgerung?DerGrundliegtdarin,...”“Istesnichtwahr?”等句型,这应该在论文中尽量避免,而是用肯定句来表达观点。

  3.对教学的建议

  结合上文所述,在德语本科毕业生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文体不当的问题。纵观我校近五年来毕业生论文指导的现实,文体不当的现象发生在几乎所有学生的论文中,而且会一直贯穿整个论文写作和修改的过程,在二稿、三稿中也会发生。要改善这一现象,仅仅靠指导老师一字一句地修改,不仅对指导老师是巨大的负担,也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写作科学性文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有争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文体不当现象。

  在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深化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概念,并有意识地进行各种句式改写练习,如主动态和被动态、简单句和从句、从句和名词化定语、动词词组和名词词组的互相改写,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各种表达方式的迅速切换,提高表达水平。

  在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应不仅仅满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而应该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增加议论文的写作练习,并逐步增加字数要求,在讲课和修改学生作文时强调对语言的要求。如有可能,改变某些课程的评价方式,以学期论文的形式来锻炼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除此之外,应该重视论文写作前的辅导课,在课上详细介绍毕业论文写作的方法、要求和规范,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说明,并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献,使学生对科学性文章的写作更加熟悉,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才能使学生消除对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恐惧和陌生心理,顺利创作出合乎规范的论文。

  作者:于露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30期


  第4篇:图书馆学论文写作现象探析


  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讨论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文章则从客观存在的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现实状态入手,总结出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写作现象的几个特点,然后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更为深层的问题。文章认为,目前国内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写作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论文数量较多,质量高的较少;2、大多数人研究范围较宽泛,形成稳定研究方向的少;3、重视论文学术性、严谨性、创新性,轻视论文生动性,较少使用修辞用句;4、发表个人观点占绝大多数,进行商榷、争鸣或学术批评的较少;5、有一些图书情报期刊编辑撰文探讨如何写作专业论文,图书馆学家讲述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太少。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和图书馆人的学历、专业结构有关。作为研究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作为图书馆界,则应进一步加强对人员培训的力度。

  图书馆学学术论文既是过去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又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指南,高层次、高质量的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对图书馆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笔者也经常收集、查阅图书馆专业论文,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图书馆学专业学术论文的客观状况既有自己的优势,又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本文拟对图书馆学术论文写作状态呈现出来的一些表象进行汇总,归纳其特点,并进一步探究了每一种特征性现象背后更为深层的问题,希望能找到原因,并对今后图书馆学术论文的写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1论文数量较多,质量高的较少

  目前图书馆学专业论文数量越来越多,很明显表现出一些专业刊物进行改版扩版,出版增刊,有的一年还有两次增刊,而且还不乏一些代表图书馆学专业论文较高水平的核心刊物,仔细读来其中不乏高质量、高水平者,但也存在着大量平庸、空泛之作,论述粗浅,内容重复现象严重,有人对论文重复现象进行过统计,多则每年上百篇重复同一题目。数量多,期刊改版是好事,说明大家开始重视学术研究了,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研究都将对实际工作起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那这种作用就不会很大。目前论文数量多、质量高的少是整个学术界的“通病”,其原因很多,当然跟一些客观因素诸如学术评价指标、职称评审、图书馆员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业务工作上等方面有关系。本文拟从两个主观因素上进行一些探讨。首先是写作定位问题。《光明日报》曾列举了几位发表论文不多,但其研究却对各自学科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并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事例[1]以及顾诚先生一生从事明史研究论文数量虽然加起来不过20来篇但却是掷地有声的奠基之作的事例,[1][2]希望这些事例能够引起图书馆界论文写作者对写作高度、写作境界以及写作目的的重新定位与思考。不是说论文写作数量越多,就越说明某人学术水平越高。相反数量多但质量低的文章不仅给自己也会给他人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一个图书馆学家(或学者)能否蜚声图书馆学界,并不在于他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或出版了多少著作,而在于有多少是被多次引用、被很多人认可、能起到推动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学术繁荣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人首先应该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以“不求多,只求精”的宗旨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写作实践;其次,要端正学术态度,其中包括许多方面,也包括前面提到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思想上以加强学术自律最为重要,行动上主要指的是整个写作过程,在此主要强调一定要重视论文的修改过程。修改定稿是图书情报学论文写作的必经程序,不可缺少。个人认为,与其短时间写几篇文章,还不如花大量时间修改一篇文章,修改文章是最容易提升论文写作水平的过程。修改文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索,不断优化,不断继续思考,继续优化,继续构思写作的反复循环的过程,因此认真修改某一篇文章表面是完成了这一篇文章,实则是磨练自我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做学问的一个过程,也是探寻和调整、完善论文写作方法、构筑文章框架结构、进行语言锤炼等一系列过程、也可以说是发现自身论文创作的弱点,挑战、超越自我的过程。古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近代鲁迅写文章也要修改很多次等等,说明写文章确实要讲究炼字炼句,同时也说明想要写出好的文章绝非短时间能一蹴而就的。文章写好后,一定要反复修改,直到认为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为止。当然个人的思考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可以采用很多人提倡的“冷处理”的方法,也可以请同行或一些知名专家甚至是别的专业的人来帮忙修改,不要认为“隔行如隔山”,其实写作学术论文的一些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不同专业的知识也是可以相互交叉渗透的,请其他专业人士来帮忙修改说不定会有新的视角来重新优化文章。

  2大多数人研究范围较宽泛,形成稳定研究方向的少

  如今图书馆学论文大量发表,仔细看来,绝大多数作者论文选题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但往往发过一篇,从此不见下文,长时间反复研究某一方向的很少。究其原因,首先跟大多数人喜欢跟踪热点问题有关。如果图书馆界出现了某个新的热点问题,大家就热火朝天地研究起来,似乎不去发表一两篇文章就落伍了。图书馆界多次出现在某阶段大量研究某一热点问题的论文,比如“数字图书馆”、“云计算”、“RFID”等等一度成为热点,这些问题是新问题,急需解决,因此需要有人研究,又新,所以好发表。于是写的人就多。但这就形成跟风现象。最近图书馆界又出现跟风问题,香港某高校图书馆率先以参加图书馆考试才能拿借阅证的方式来促进图书馆读者培训,沿海一带已有高校效仿,估计过不了多久,有关开发制作考试系统的研究会积极开展,也可能随之出现相关文章,我们不能说此举措没有益处,但很可能流于形式,我们认为学生现场参观、老师当场讲解演示才是最好的读者培训方式。《中国图书馆学报》常务副主编李万健认为“科研和论文选题可以从热点问题中选取,而且热点问题是确定选题的重要依据之一,选题也可不是热点问题,但一定要是事业或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热点是在经常变化的。同一个问题,今天是热点,明天可能就一般了,在此地为热点,而另一地也许就冷了。”[3]热点问题是图书馆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在此并不是排斥或者否定热点问题,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探讨那些热点问题呢?或者,有必要那么多人去研究同一问题吗?大家如果过于重视热点问题,势必会致其他问题因研究不深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才是大家该花大力气去研究的问题。图书馆学专家肖希明曾撰文《关注现实问题:图书馆学研究永恒的方向》,笔者十分赞同此观点。张秀华也认为“关注现实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当今图书馆学研究的必然选择”。[4]河北一位著名作者于新国先生至今所发300多篇文章中,相当一部分是“小”题目、“小”题材,但它们精悍实用,对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均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5]也为图书馆学论文写作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因此,以后应大力提倡写作图书馆界“不热”的、自己熟悉的、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哪怕是“小”的但很有实际意义的现实问题。目前图书馆界还有很多一直没有解决的现实问题,诸如大小长短不一的艺术类书籍的上架摆放、书架上很薄很小的书籍的查找以及高校图书馆学生占座问题、残疾人利用公共图书馆问题等等。最近还可看到首都图书馆无障碍图书馆投资很多的盲人电脑一年仅用15次、[6]有些文献的零外借率问题等等;其次,很多人写论文“打一枪换一炮”的做法跟一般人趋易避难的心理倾向和作者自身的科研水平有关,已经写过的论文如果再继续深入下去必然是很难的,于是就不得不趋易避难。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再加上图书馆分工比较细致,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也包罗万象,要求人人成为通才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最好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才是创新的基础。而且图书馆学专家几乎都有自己较固定、专一的研究领域,作为普通人士更是应该认准一个感兴趣、且能驾驭的方向专门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再论、又论”之类的论文出现。据个人经验,只要有人一提到图书学本土化笔者马上就会想到刘兹恒先生,一提到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就想到柯平先生,等等。在此再举一实例,马恒通先生从2000年到2011年都有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争鸣问题,他从不同的视角潜心、反复研究[7][8][9][10][11],写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入地研究此一问题的论文,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一有人提到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问题,笔者和不少人马上就会想到马恒通先生。可见,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全面、深入地研究某一问题,写出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关键。

  3重视论文学术性、严谨性、创新性,轻视论文生动性

  很多专业论文都比较重视理论或思想的广博与厚重,较轻视论文理论或思想的表达,图书馆学也不例外。不少图书馆学的研究者,也比较重视论文的学术性、严谨性,以及目前经常提到的要有创新性,但轻视语言幽默风趣等生动性要求,修辞语很少被人使用。罗金增调查过203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发现“论文没有文采的占近70%,文章里偶尔有一点文采(1~10个修辞)占约1/5,论文中含有11~20个和21个以上的精彩文句明显少了,而文采斐然的文章更缺乏了”。目前语言板滞,文路不宽,文笔单调、乏味、老套,干巴枯燥,有骨无肉,已是本专业论文的一个弊病。因为有了这样的弊病,有时即使作者提出了新的见解、新的观点,恐怕也会被湮没在干涩的语言之中,收不到预想的效果,这就会降低文章的水平。[12]一提到修辞,一些从事科技论文写作的作者对此颇不以为然。他们往往认为修辞是从事文学作品写作的作者所必须掌握的语言技巧,与科技论文写作关系不大。这种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忽视修辞的看法是对修辞的一种误解,至少也是一种偏颇之见。即使是很有价值的学术理论,由于缺乏完美的表达形式,往往会使内容本身大为逊色。在科技论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修辞,会使科技论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更趋完美、精炼,文从字顺。[13]图书馆学家黄宗忠在《谈论文写作(一)》中也提到“论文要具有生动性。论文要有形容、比喻、描写、有感情、有生气、语言准确等。”[14]于鸣镝先生在讲到几种论证方法时也提及“活用”形象比喻,还提到蝉联回环、排比等修辞手法。[15]王波先生的《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全攻略》“写得情真意切,极具说服力,语言生动,妙语连珠”,被认为“是值得作者、编者一读的好文章。”的确,这两篇文章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例如“缺乏语言美的论文就像蓬头垢面的女子,自然引不起别人的重视,难以登上选美的擂台,更不用说夺冠封后了”。[16]此处明喻的运用通俗易懂,鲜明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效果完全是单调平淡的语言描述不可比拟的。另外,“标题要醒目”、“文章一开始就要吸引住人”之类的话比起文中“常规的容易见效的做法是像程咬金耍板斧一样开门见山,尽力把新概念甩出,使之骄傲地戳在标题和引言中。让编辑和读者一眼就能发现这个亮晶晶的新货”[17]的功效也要逊色很多倍。有道是“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图书馆学论文在具备学术性、科学性等基本属性的同时,适当注重修辞,讲究生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既可以增强论文的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等。

  4个人观点的多,商榷、争鸣或学术批评的少

  受中国传统“明哲保身”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图书馆人都选择很保守的写法,即只是发表个人观点、见解,很少有人与同行进行学术上的争鸣、商榷,进行学术批评更是少之甚少。但商榷、争论和学术批评是学术交流的一种突出表现。不同观点、理论和学派之间的讨论与争鸣,有利于激活思维,提示对方在观点或论证上的缺陷甚至错误,从而克服认识上的偏颇或失误,形成学术观点或理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18]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只有通过一轮一轮的争论和思辨的交锋,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学术问题通常比较专门精深,往往要通过同行间的反复切磋和驳难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还打算把别人的批评和攻错作为自己著作《新著国语文法》的序言。[19]因此,我们首先要端正自己对待学术批评等的态度,要认识到与人商榷或争鸣、进行学术批评是一种很有效的学术交流,可以有效地推进图书馆学术的前进和本专业的提升。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术期刊有的已开始专设学术批评或争鸣栏目,刊登有关学术讨论和商榷类文章。夏旭等曾对2002-2007年12种优秀图书馆学期刊稳定栏目和特色栏目进行研究,[20]从调查结果来看,12种期刊中有以下期刊设置类似商榷、争鸣、学术批评类栏目:《中国图书馆学报》的“探索·交流”、《图书情报工作》的“评论论坛”、《大学图书馆学报》的“探索与交流”、《图书馆论坛》的“争鸣·探索”、《图书馆》的“探索与争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争鸣”等。相信通过学术界尤其是科技期刊出版界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倡导学术交流,以及广大作者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争鸣,积极开展学术批评来吸取有益的观点和思想,对图书馆学学术氛围的推进和个人学术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5有一些图书情报期刊编辑撰文探讨如何写作专业论文,图书馆学家讲述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太少

  经检索有十几位图书情报期刊编辑撰文研究过如何写作图书情报类论文的问题,有代表中国图书馆学论文较高水平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论坛》、《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与情报》等期刊编辑,也有一些目前非图情核心刊物如《新世纪图书馆》、《图书馆学刊》、《晋图学刊》、《科技文献信息管理》等编辑撰文,的确这些编辑为我们写作图书馆学专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经常搜集这些论文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扬长避短,也可以规范自己的学术写作,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但目前进行此类论文写作的图书馆学专家极少,经检索我们可以看到于鸣镝先生的《图书馆学论文写作技巧浅谈》,另外黄宗忠先生也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写作文章,但并不是专门讲述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一般而言,能够称其为专家学者,无论是学术精神,还是专业水平、写作水平肯定都有超越一般人的地方,如果能让大家分享他们的成果,其自身论文写作提升的历程、体会与经验对图书馆界后辈们定能起到良好的指导、引领作用。如上提及于先生在文中举了很多的事例来说明标题要言简意明,[21]读后对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确是一目了然,颇有启发。最近有人谈到了著名图书馆学家吴稌年老师完成了一篇又一篇出色的论文,为我国图书馆史研究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还谈到吴老师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原来“吴老师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每天夜里三点多起来一直到早晨六点,在灯光之下奋笔疾书;六点至七点健身;七点吃完早餐之后继续写到午饭;午饭之后午休;午休之后继续写作……”,[22]这样的实例是需要用心的博主去发现的,如果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自发的跟大家一起分享其真实学术之路,这比起“做学问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诸如此类的话语要有影响力得多,期待有更多的专家们讲述如何进行本专业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写作现象说明,目前国内图书馆学研究与写作的总体层次还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高质量论文数量不足;大多数人研究范围较宽泛,形成稳定研究方向的少,因此有不少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多数论文生动性不够;多数人局限于发表个人观点,还没有上升到和其他学者进行商榷或争鸣的高度,上升到对其他学者展开学术批评的更少;撰文讨论图书馆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还没有引起图书馆学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写作现象的上述特点,前面两条涉及的是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质量问题,后面几条则涉及到多数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问题。但如果从更深的层次看,形成这种状况更深层的原因则可能和图书馆人的学历、专业结构有关。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各有不同,有高有低,图书馆学又是后起专业,同时也是社会不很重视的学科,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又很少,硕士、博士点更少,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本专业出身的极少,本专业的硕士、博士更是少之又少;图书馆专业人员专业有优势,但不一定象中文专业人士一样专门受过写作训练。其他专业出身的,有中文、法学、英文、计算机、工程等专业人士,这部分人员又未受过图书馆学专业训练;而出身编辑专业,而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可能则更为罕见。要真正写出高质量的图书馆学论文,知识结构上以中文、图书、编辑三结合为最好。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希望编辑和图书馆学家都能研究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要从更高层次引导我们进行论文写作。作为研究者个人,则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作为图书馆界,也应进一步加强对人员培训的力度,并要同时开展图书馆学、中文写作学和编辑知识的培训。

  作者:高利华张秀成来源:图书与情报2011年5期


  第5篇: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一般程序


  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同其他学科论文写作一样,有着可以遵循的一些程序。一般来说,需要经历收集资料、撰写提纲、写作初稿、修改加工等几个阶段和环节。

  一、收集资料。阅读文献

  1、收集资料的意义

  资料是为着某种写作目的,从生活和文献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从认识论的角度说,科学研究就是对占有的资料进行加工制作。因此,没有资料就谈不上研究。对于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来说,就是在音乐教育原理的指导下,从占有资料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要从这些资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资料是研究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形成音乐教育观点的基础。而收集资料是音乐教育研究工作的首要环节。从表现论的角度说,论题的确立和观点的形成只是完成了论文的一部分工作,而更为重要的工作还在于:把形成的观点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作者用一些准确、典型、生动的音乐教育材料,去有力地证明音乐教育观点,支撑音乐教育观点。只有以事实为载体、为依托、为凭借才能不致虚空。由此可见,论题的确定,观点的形成和论证都受益于翔实的材料。而论文作者的科研实力和水平首先也在于对于材料占有的充分和典型。

  2、收集资料的方法

  音乐教育论文所需的资料,指作者从音乐教育研究实践中,或从音乐教育文献资料中获取的一系列事实、数据、文字和图像。不同的学术论文,集材方法要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实验数据,有的侧重于文字资料。综合起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确定方向。是指围绕论题确立从哪些方面收集资料。比如从宏观角度来说,可以分为纵和横两个方向,纵向是把握论题有关资料时间上的上溯和下移,横向是把握论题有关资料空间的左右文献。从论题与资料的关系来说,资料若充分而全面地证明论题,必须体现在三类材料的占有上。第一是核心材料,即直接研究对象的材料;第二是辅助材料,即别人论述的有关自己论题的材料;第三是背景材料,即有关论题的背景资料。比如,研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首先要阅读和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音乐课程标准等文献,以及有关纲要和课标的解读文章,即收集核心材料。其次,要收集和阅读其他人对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那些权威性的研究成果,这是辅助材料。最后,还要收集和阅读同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相关的其他背景材料:课改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教育思潮、国际影响等。

  二是选择方式。不同的论题,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通常,论文写作中所需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材料,另一类是间接材料。直接材料具有直接性,真实可靠,因此也最具有说服力。这类论题的资料,需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得,那么细心地体察即是这种收集直接资料的途径。间接材料主要是自己通过阅读有关文献、书籍、报刊等获得他人提供的材料,这类材料在论文写作中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又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这类论题的研究资料,主要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获得,那么广泛阅读,即是这种研究收集间接资料的方法。此外,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

  3、资料的整理和运用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是对资料消化理解的过程,关系到资料能否在论文写作中发挥作用。观点来自资料,资料说明观点,这是整理、归纳和提炼资料的基本宗旨,也是取舍资料的标准。作者可根据论文的主题和特点,按某种标记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各归其类,把内容相同的资料排在一起,把不同类型的资料按照说明论点的层次顺序逐一编号,然后可将资料进行归纳,按照资料价值的大小进行筛选,从资料中提炼思想。

  在运用资料时,要注意资料的针对性、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说明论点有关,并且能有力地表现和论证论点。所谓真实性是指材料可靠,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所谓典型性的材料,就是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或论据。所谓新颖性,就是材料新鲜,具有时代感,是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数据、最新的理论等。在众多近似的材料中,应该选取最有权威性的材料来进行论证,这样才能提高可信度,论证才有力量。

  此外,资料的运用要详略得当。一般说来,重要的资料宜详,次要的资料宜略;具体的资料宜详,概括的资料宜略。资料与观点要有机统一,在资料运用过程中,不仅要求资料要服务于观点,而且要求借助对资料的分析来论证观点,来说明资料与观点的内在关联,从而使观点与资料成为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拟定提纲,搭建框架

  提纲是作者对论文结构的一种规划,是论文写作的一幅蓝图。如果说论题使论文有了“灵魂”,资料使论文有了“血肉”,那么,拟定提纲、搭建框架则是解决论文的骨架问题,也就是为论文设计一个表现其基本观点的完整而严谨的结构形式。

  提纲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体现了作者对所写论文的一个基本思路,它是酝酿和推敲构思的最好方式,而且可以根据提纲进一步调整和丰富对论文的设计。其作用主要是为论文确定一个合理的结构形式,以便更好地阐明论点。有了提纲,才能有层次、有步骤、有说服力地表达观点,来连接思路,来保证文脉贯通。因为论证只有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才能形成相互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有益于写作时文脉贯通,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而且拟定了写作提纲后,就可以围绕提纲组织材料,就可以避免结构的混乱,避免写作中出现大的失误。经常从事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写作中途去从事一段时间其他方面的工作,导致注意重心的转移,因而对下一部分如何写,原先的思考早已淡忘,头脑中甚至是一片空门,这时候就必须借助预先拟定好的提纲来给自己提供线索,唤醒记忆,畅通思路。

  1、拟定提纲的原则

  一要基本脉络清晰。文章结构形态的形成,其根本的依据是文章的主题,即基本观点。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划分层次、段落,怎样过渡、照应,怎样选材、剪裁,以及以怎样的线索、脉络组合材料,这诸多问题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加以审慎考虑,精心筹划。在总体构思上,要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脉络。

  二要逻辑关系严密。在具体布局上,要体现内在的严密逻辑联系,应以总论点为中心,搭起以分论点为支撑的框架结构。其中,涉及分论点,即文章层次如何划分,也就是设置哪些层次,以及层次安排的顺序等问题。作者必须清楚地分析出这些层次之间在内容上是并列的,还是从属的关系;分清各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在内容上的亲疏远近关系、里外关系、先后关系、轻重关系等。

  三要形式结构完整。在形式表现上,要体现结构的完整性。一篇论文是由各个局部组合

  而成的完美统一的整体。因此,结构的完整性首先表现在若干必备部分的完整,如总论与分论、交待与照应、起与承、承与转等,不能使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缺少,不然就会使整体结构松动;其次,结构的完整性,应该表现在各部分在文章中应有合适的量的比例,如主与次、疏与密、首与尾等。

  2、论文提纲的内容与写法

  论文提纲有简略提纲和详细提纲之分,简略提纲只有大纲和小目,详细提纲在简略提纲的基础上,加上论据要点、重点语句。简略提纲一般是以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又称为标题式写法。详细提纲以能表达完整的句子形式来概括本部分的内容,又称为提要式写法。两种提纲,均包括标题、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层次段落以及各分论点所用的材料等内容。两种写法,各有所长,具体用哪一种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视个人的写作习惯而定。

  三、写作论文初稿

  拟定提纲之后,即进入了写作论文初稿程序。这时,作者需要考虑的是写作顺序和行文方式问题。一旦进入写作过程,写作顺序、行文方式与写作提纲的关系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是以提纲为基础开始写作论文,但是论文的展开却不可能是完全按照提纲走的,因为论文所写的具体内容是提纲中没有的。因此,写作过程中,随着文思的涌现和流淌,作者应该随时调整写作顺序和行文方式。这一过程,论文写作者应该注意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紧紧围绕主题来写。行文方式服从于以“主题”为中心的原则,顺序可以暂时不做考虑,但内容一定与主题相关,切忌离题、跑题。作者应尽快在问题和看法上使读者产生共鸣,那么“主题”的阐述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行文方式不仅要使“主题”明确易懂,而且尽可能做到开门见山。例如,在论文的引论部分中写上这样的文字:“本论文的基本观点是××××”,这便是一种突出“主题”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当然,不一定所有的文章开头都这样写,但在行文方式上,尽可能将辅助性、铺垫性的文字与主要论题区分开来,不要混在一起。

  第二,尽量做到一气呵成。写作过程中,有人习惯于一气呵成,这样的作者通常是博学多识、才思敏捷之士,这也同其常写文章有关。而在许多不常写文章的作者中,文思的不连贯便成了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语言贫乏,有的衔接不好,总之是不能让人流畅地读下去。但无论新老作者,有无写作经验,我还是建议写初稿时尽量能够做到一气呵成。因为只有这样,作者写作思路才不会中断。要知道,思路的中断乃是写作的大忌,断断续续很难写出好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作者的写作心境能否不受干扰而保持一个稳定而连续的状态,对于论文写作十分重要。

  第三,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写初稿时,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作者把材料堆砌和罗列在一起,而忽视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论文中章节之间、段落之间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自然而合理的衔接。衔接得好,文章就流利、顺畅,衔接得不好,文章就会越读越别扭。有经验的作者,都是巧于衔接的人,比如:另起一行,即是常见的一种衔接手法,那么只加一句过渡性的话,或者插进一个连接词,就可以产生衔接的效果。有时,语言表述上的前后照应,也可以起到衔接的作用。当然,如果逻辑的展开是自然连贯的,那么不需要加人衔接,而是恰当选择词汇和文章的行文方式也会给人以自然连贯的感觉,这不仅是最好的衔接方式,亦是一种较高的写作和行文境界。

  四、修改与加工论文

  论文的修改与加工,是论文初稿写成到论文最后定稿的一个必经过程,这是论文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人说,一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这话有一定道理,说明了修改与加工文章的重要性。修改与加工是在论文初稿基础上的完善与提高,是提升论文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步骤。因为初稿只是论文的“毛坯”和“半成品”,通过修改,才能使论文成为“作品”和“成品”。修改过程是作者对写作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表现形式不断选择润色的过程。因此,修改与加工也是提高作者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1、修改与加工论文的基本方法

  首先,应明确修改的范围,即是在初稿可用的基础上进行修饰与改动。通常情况下,不要改换论题,也不要改变论文的主旨,因为那样会造成“伤筋动骨”式的变化。修改与加工的方式应有利于论文内容的充实和论文形式的合理,最终达到二者的完美统一。一般来说,修改与加工论文常常使用下面一些方法。

  锤炼主题。主题是论文的中心论点,修改过程中对主题的反复锤炼,可以使其在初稿基础上更加准确和鲜明,更加完善和深刻。作者要反复推敲中心论点及分论点是否偏颇、片面,表述是否充分、严谨,若发现不妥,就应再做斟酌、提炼或补充,对原有观点加以适当调整。

  增删资料。资料是论证文章观点的论据,修改过程中对资料的增、删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最终的质量。如果资料不足,就会造成论文内容空洞,就会对论文的观点支撑不力,这就需要添加资料。反之,如果资料堆砌过多,特别是那些非典型的资料充斥其中,不仅使文章臃肿,还淹没了文章的主要观点,这就需要删掉、置换或更改。

  调整结构。一篇好的论文往往是通过完整而严谨的结构形式来体现的。因此,修改过程中对结构进行调整亦是重要的方面。当然,尽可能不做大的框架改动,可以根据需要做些微调。比如结构安排是否完整、合理,层次是否分明、均衡,脉络是否清晰、畅通,部分、段落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妥帖,这些都应在修改过程中做进一步考虑和审视。

  推敲语言。文章是语言和文字的艺术,文章的修改最终都是通过语言和文字的修改来实现的。因此,从表达意义上说,论文的修改也就是语言和文字的不断修正。论文语言的推敲就是追求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最优化,通过对语言和文字的反复加工与润色,不仅使文章的表达简清、得体,而且生动、流畅。

  2、修改与加工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有经验的作者,一般都会在写完初稿后冷却一段时间再做修改。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头脑在过劳过热、文思枯竭的状态下进行写作,避免修改效率的低下。初稿写完之后放一放,让大脑和情绪暂时跳出论文,待头脑轻松和平静后再来审读和修改,这样就能站在比较冷静和客观的角度,以新的视角、更高的高度重新衡量论文的优劣得失,发现和找出不当不足之处,这样就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润改。

  有经验的作者,一般还都会尽可能听取和吸收他人的修改意见,这一点,对于不常写文章的作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很多情况下,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往往是“当局者迷”,不易发现问题,不愿“忍痛割爱”。而旁观者清,能帮你较快地发现问题。所以,在论文修改上,作者要善于听取各方面、各种不同的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再由自己定夺,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把文章修改和加工得更加完善。

  作者:金亚文来源: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2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