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达到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效果,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
高校为了满足企业对经管类专业学生不断提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培养复合型会人才。但是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外实践性教学拓展不足。长期以来,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偏重于教材内容的理论教学,教学内容时代感、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密切,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难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相对陈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任课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并且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难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在教学中老师还是千篇一律的教案和多年的教学案例,缺乏创新。有的老师上课只是一味的讲述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做到与同学互动,也不管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知识点。
4.教学计划缺乏科学性。一个完善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以及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中部分老师没有完整的做到以上四点,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教学计划缺乏科学性。
5.教材使用缺乏新意。经济法教材版本繁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部分院校的教材研究性太强,难度太大,而导致学生无法完整的理解书上的知识点。要不就是已经教材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这部分教材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学到知识,还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
6.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经济法的考核模式基本上是闭卷考试,而考试的类型也无外乎名字解释,选择填空,论述和案例分析这几种,这导致学生在对待这门科目的时候都是死记硬背,而没有加以理解。课程考核的目的不应该单纯地检验学生的前期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为了能够不断的优化经管类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保证高校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要深化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改革;
首先就是提高我国大学生素质的紧迫性。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展,很多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参与违法活动。所以必须得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实现高校的法制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其次就是经管类专业知识在实践扩展时的必要。经管类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和实践性相当强的专业,它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考察自己对事物处理的熟悉程度。
再次是学科定位的必要。经济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日常经济管理中法律关系的了解,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经济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率,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有效。
最后就是为了保证经济法教学标准合理的必要。要想衡量一个专业的教学效果不在于学校开设了多少课,老师上课讲了多少东西,而是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多少东西。经济法教学也一样,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的法律条文,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法律条文。
三、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进的措施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我所在的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进提出相关的措施。
1.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学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在处理工作和遇到问题的时候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条文的法律意识,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遵法和用法。在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之后,在以后发生经济活动的时候即使以前没有学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会自觉的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并运用于实践中。
2.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教学。实践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参加社会调研和法制宣传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自觉地关注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并自觉地参与到这个进程的建设中去。当然,模拟法庭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
3.课堂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的需要,更不能适应经济法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因此,增加师生对法理、法例的互动交流环节,并使这一环节成为课堂的“重头戏”,可采用项目教学的模式。在项目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导地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
4.选择适合的经济法教材。高职院校所使用的经济法教材,应与法律专业的经济法教材不同。对于高职学生来讲,真正掌握并运用法律知识更为重要,因此,选择教材时应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选择实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教材,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到的法律知识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
5.教学内容要与工作相关。教学内容的设置也要考虑学生毕业之后在就业和发展等问题的需要,而不仅仅只是在大学理论的运用。我认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应当包括: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经济法程序法以及经济法实体法。
6.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进行课程考核时,应根据授课的具体情况及不同专业分别进行考核,对于经济法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可以统一出题进行考核。但这仅能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可贯穿于平时学习的考核中,打破目前以考试决定成绩的教学评价模式,而应该按照学生平时专业知识运用能力考核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7.教学方法上要加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核心,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案例教学的环境,在对案例的分析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及时将相关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大量的各类型的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理解法律条文,实现教学目标。
8.提高师资建设。经管类专业的老师不仅要懂法,还要懂管理相关知识,这样才能站在一个管理者人员的角度来考虑学生需要在学校具备哪些法律知识并加以传授。
总而言之,认识经济法教学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对学生负责的具体表现。所以在进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是时候要改进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完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的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不断探索适用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的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的质量。
作者:黄大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5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