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在全国条件较好的大学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研究机构之一。本专业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本专业远绍黄侃、胡小石、汪辟疆等大家所开创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传统文史研究的朴实雄厚之学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现任所长周勋初先生和唐代文史研究名家卞孝萱先生的带领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形成了谨严踏实的学风,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的品质。本专业在继承谨严求实的学风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1985年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目前该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培养博士生3人,在读博士生10人。本专业现任带头人为程章灿教授。 本专业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密切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已出版,其中有卞先生负责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程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二十册也在南大百年校庆前面世;周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本专业原学科带头人周勋初先生治学出入文史,视野开阔,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对文献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古委会的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获,另撰有《郑樵评传》、《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博士生导师蒋广学教授于晚清学术史研究多有建树,有专著《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行世,《梁启超评传》即将完稿;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研究方面深有心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世家大族与六朝文学》等专著出版,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并在古典文献学专业逐步形成石刻文献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魏理与二十世纪英国汉学》研究;博士生导师曹虹教授在中国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齐驱并进,撰有《阳湖文派研究》和一批重要论文刊行,新著有《慧远评传》,目前正在进行域外汉文学研究。此外,严杰教授在唐宋文学文献研究方面有《欧阳修年谱》《白居易集校正》等成果;武秀成教授在《旧唐书》研究方面有潜心多年的专著《旧唐书辨证》,另有《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陈振孙评传》等书;姚松副教授在《册府元龟》整理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多有心得;赵益副教授在道藏文献研究方面有《六朝道教与文学》,又及有《丘处机》、《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变法批判》二书;徐雁平副教授撰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一书。 本专业已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二十余种,出版《古典文献研究》集刊六辑,在学界均有很好的口碑。
有心人天不负
考研是一场自我修行。这时,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包括择校、选择专业、如何准备初试等问题。作为同路人,这些迷茫、疑问、困惑,非常有幸我能够经历过这些,所以我想我的经验可以解答一些朋友的疑问,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学弟学妹们。
(一)心之所向与顺势而为
这里我想谈一下选择学校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中文学科评估,北大、北师大为A+,还有六所学校评估结果为A,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慕强是人们难以抑制的性格因子,上面列举的学校的中文专业实力强劲,大家在择校时可以重点考虑学校综合排名与专业排名这两个方面。如果更看重学校,可以选择学校排名更加靠前的院校;如果更加看重专业,可以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除却这些理性客观的分析,肯定存在情感方面的撕扯,比如考虑学校与家的距离、自身的实力、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等等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四川大学是我的心之所向,没有考虑学校排名,没有考虑专业排名,没有考虑家乡与学校的距离。什么也没有考虑,初高中就隐隐地对四川大学有莫名其妙的好感,所以我来追梦了,而我很幸运,梦圆了!如果同学们心中已有非常喜欢的院校,不妨勇敢一下!
关于选择专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按自己的兴趣进行抉择。四川大学文学考研一直非常热门,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竞争激烈,相对而言文艺学的报录比没有非常恐怖。我们可以看一下近三年川大文艺学的报录比,2019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22,在23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2020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16,在17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2021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24,在25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川大文艺学比其他热门专业竞争要小一点,但难度还是蛮大的,如果不是真的热爱,文学与理论是两码事,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应该是比较痛苦的。
选择专业与学校,是心之所向还是顺势而为,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令人敬佩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追求!
(二)全广而深邃
川大文学考研自改革以来,走上文学大综合的道路,这对我们考生有利也有弊,这意味着同学们准备初试需要兼顾多个科目,同时政治与英语也不可忽略。
1.政治
不必多说,肖四+腿姐冲刺课。
政治不必准备太早,非常容易忘记,差不多在9月份开始就可以,把腿姐的冲刺课看两三遍,把肖四论述题背两三遍,选择题不放心的话把肖八也可以拿来练一下题感。
2.英语
英语非常重要,每年都有因为英语不过线而与川大擦肩而过的同学。英语按照不同题型来准备。背单词还是蛮重要的,无论是单词书还是背单词的软件,尽量刷两到三遍。作文一定要重视,我是跟着网上老师的视频课学的,不过这个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如果英语水平还不错的话,不推荐这个课。阅读理解这一项是跟着网上的老师来做的,他的方法论一定要内化,多练。我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上了考场,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做题。七选五、完形填空、选词填空也是跟着网上老师,感觉都很务实,对我这种英语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很友好。不过我建议大家选择英语老师的话,可以在网上都听一下,看看自己比较适合那个老师的授课模式,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也会轻松一点。
文学评论写作
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与写作。
l阎嘉老师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重中之重,全书都是考点,有能力的话,全本能背多少遍就背多少遍!
l赵毅衡老师主编的《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拔高,阎嘉本都是一些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
l张隆溪老师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书目非常之多。
l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刘黎明等老师主编的四卷本,其中的导论部分是精华中的精华
;有能力的话可以在看一下章培恒老师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新著》
;大家手里应该都有一套袁行霈老师的《中国文学史》。
这三套尽量都要看一下。
现当代文学:钱理群老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非常重要
;有时间的话李怡老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要看一下。
l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曹顺庆老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考点多出于此书,很重要!
郑克鲁老师的《外国文学史》必读,
配合刘亚丁老师与邱晓林老师主编的《外国文学》。
l古典文献学:推荐张舜徽老师的《中国文献学》
和项楚先生等主编的《古典文献学》。
l古代汉语:推荐王力老师的《古代汉语》与俞理明、雷汉卿老师主编的《古代汉语》
l现代汉语:推荐杨文全老师的《现代汉语》
与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
初试的参考书目很多,但尽量要消化掉,同时真题一定要重视,真题体现出川大老师的出题思路,参考意义极大!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4. 背书
关于公共课,实在没有太多需要说明的地方。作为公共课,其好处在于开放与普遍,很容易就能找到大量资料与学习方法。只要动动小手,资料哗啦啦就来了。
硬要说的话,就是持之以恒,迎难而上。英语背单词很苦,后期背肖四也很苦,但是不能因此就不背了。
而专业课因校而异,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一个学校的风格可能在其他学校也能兼容,但也有可能不行。不过无论如何,都需要大量背诵,因此特地谈一谈背诵方面的经验。
背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背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对背诵的材料需要一个整理的过程,也就是什么需要背什么不需要背。
四川大学是大综合,需要背诵的范围尤其广,更加需要取舍。一般的说法是先放后收,也就是先背重点再适当扩展。
不过我起步比较高,一开始背得广,所以恰恰相反变成先收后放。结果是别人在后期不断加东西,我却是减东西。
这其实不是我的本意,可以说是无心为之,但是对后期而言,心态上要轻松不少,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吧。
另外四川大学很注重原典,所以尤其注意记例子。有些例子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点,这样的例子是经济实惠的,应该注意选择这样的例子,减轻背诵负担。
比如《四库全书总目》说词:
“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一段话就提到了五个人,可以用五次,多划算。语言学的例子更简单,因为就是你生活中在使用的东西,何况还学了英语,实在不会还可以当场对比总结。只有古代汉语需要特地记一下,不过就算遗漏了一些也不要紧,毕竟还有初高中语文的底子在那里。至于文论,其实需要举例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往往可以从文学中取材,再用自己的话转化一下就行了。此外,背书应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宏观指学科框架,可以自己做个思维导图。不同学科坐标系不太一样,文学需要关注朝代(时间)与题材,语言学要关注词汇、语音、语法、修辞,文论就是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这个建议自己动手做,别人的现成的其实不如自己做的印象深刻。微观指一些细腻的知识点。很多问题里面涉及到的点非常多,记忆难度大,可以单独抽出来记。比如对于《红楼梦》研究的几个流派,需要列举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等,密度很大,可以把关键词抄在便利贴上贴在书桌附近,随看随记。到了后期,我的书桌正对的墙上已经贴满了大半。
时间分配上,4-9月我将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分配给了专业课,百分之三十给了英语。我看第一遍书用了四个月(4-7月)左右,全程浏览,不求完全记忆。但心中必须有大致的知识框架,大体的知识点分布烂熟于心,即看到真题之后能立刻反应出这一知识点在课本的什么位置,主要考查哪一方面的内容,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大致还有哪些。第一遍浏览以后,不会或几乎不会考的知识点就可以过滤了九月份开始,由于开始准备政治,专业课时间将会大幅压缩。因此十月到十一月左右,两个月快速第二遍背诵八本书,进一步剔除比较冷僻的考点,做到基本掌握即可。而对于高频考点和超高频考点,必须做到滚瓜烂熟。我仍然用艾斯浩宾曲线原理背诵,背完一本书以后过一段时间复习一遍。同时这个时候要反复研究真题(真题从一开始就要研究,但这个时期要深入研究,做到答案熟练掌握的程度)。
最后一个多月,最后再把八本书过一遍。然后挑着那些高频超高频考点继续背,确保自己上考场以后不会因为过于紧张而忘记答案。这样大体上,整个专业课从头到尾的时间,大约能过四遍,其中浏览一遍,背诵三遍。书越背到最后是越薄的。
关于答题技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卷面分,答题字迹工整
卷面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对卷面分都早已过分清楚,但是在考场还是我行我素,常常忽略这一点。但其实,电脑识别阅卷,对字体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阅卷老师每天坐在电脑前要面对这几百份的试卷,批改速度也比较快,基本上就是看的都是关键词,如果学生的字迹潦草写一大片,很难抓取答案中的关键性语句,显然是很容易失分的。
2、写清关键词,不做无用功
很多同学在答题时,总喜欢一点点的推理,在得出结果之前,已经把整个答题框写满,全是过程,写到最后正确答案都没得写了,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不需要做太多铺垫,有一说一,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答出来就可以了。写太多没用的答案,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还容易让阅卷老师找不到重点,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挖个坑。
3、条理清晰,标清序号很重要
相信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经历,大家在答题时都会表情序号,分点罗列。其实这也是答题中最好的办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4、凸显专业领域的术语
在写答案时,涉及到知识点最好用书面语或者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对专业语言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不能通篇答案都是大白话。
(三)文质彬彬
进入复试环节,线上复试与线下复试存在很大的差别,擦边过的同学很难逆风翻盘,除非有很大的亮点。
l首先文的方面,各个小的细节都要做好。线上复试最重要的是网络的问题,一定要调试好设备;个人的穿着打扮不要出格,不要邋里邋遢;对老师要有礼貌等等。
l质的方面,更具决定性的地位。复试的话,先要准备一份自我介绍,自己写完最好让学长学姐或者专业人士修改一下,因为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老师提问的契机。按照自己的自我陈述来准备复试,如果提到自己非常喜欢一位理论家,老师就会从这方面来深入发掘,对你进行提问。所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了解比较深入的内容写在自我介绍里面,按着这些进行复试准备,看专著!看论文!
复试没有固定的推荐书目,线下复试的话是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真题重复率挺高,复试真题也要重视。线上复试没有笔试,只有面试。
写在最后,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条道路,全力准备,尽力而为。
文献学论文 具体怎么写,我也不知道!(*^__^*) 嘻嘻……没学过
文献学综论 〔摘要〕文献学是我国一门传统学科,曾受到国内外人们重视。本文略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及学科体 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文献;文献学; 在20世纪初,文献学曾盛行一时,并一直延续至今。但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理论的发展,似乎已淹没或 替代了“文献”和“文献学”。但是,目前在我国各类型图书 馆的工作中,主要从事的仍是文献信息类型,而且,我国高 等教育专业目录,仍保留了文献学这门学科。可见,它并没 有在“信息”、“网络”浪潮中消失,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 传承性。然而,研究现代文献学的专著和论文,却寥若星辰。 本文仅作一试述,以引发“知音”者共鸣。 1 文献学的产生与发展 文献工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的孔子,而后汉代刘向、刘歆整理宫廷典籍,就是文献工作。 但文献学这个名词和学科的产生,却是上世纪初的事。正如 张舜徽先生所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 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仇学家。所以校 仇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见《中国文献学》)这就把我 国传统文献学的涵义、内容、范围和任务作了一个比较简明 的概述。张先生所编的《中国文献学》,主要指文献学是研究 我国古文献的分类,目录,版本,校勘,辩伪,注释,编纂 与印刷源流的一门学科。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我国已有郑鹤声,郑鹤春编著了《中国文献学概要》,其内容 与《中国文献学》基本相同。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吴 枫先生《中国古典文献学》,王欣夫先生《文献学讲义》、洪 湛侯先生《中国文献学新探》、张玉勤先生《实用文献学》、 杜泽逊先生《文献学概论》等,但从内容上说,都没有脱离 古文献学的范围。如王欣夫所说:“广度的文献学是无法在课 堂上讲授的,然而,既称为文献学,就必须名副其实,至少 要掌握怎样来认识、运用、处理、接受文献的方法。”他的目 录、版本、校仇三个部分作为文献学的主要内容。“编目录是 为了介绍文化遗产,讲版本是为了选择可靠的材料,佼仇是 整理材料的方法。”应该说,这是我国古文献学的基本内容。 因此,我国这几部有关文献学的专著,有的书名称为 “古典文献学”,无可非议,而称“文献学”的,实际也只是 古典文献学,没有涉及近现代文献以及国外文献的基本情况 和研究问题。 现代文献学是古代文献学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 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新学科与新型文献载体的出现,那 些不适应时代发展内容的文献已逐步减少。因此,文献的类 型扩大了,文献整理的技术进步了,文献研究的方法更新了。 现代文献学是适应国际与国家发展的要求,古典文献学主要 是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 用的一门学科。现代文献学就要与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 传播学、信息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紧密结合,更注重研究文 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开发、利用等规律的探索。因此, 文献学应与时俱进,扩展其研究空间,这样才能传承、发展 这门学科。 2 文献学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独特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 质特征或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研究对 象,是指人们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和认识的客体; 研究内容,是指研究对象的内部实质和外部联系。这些都是 每门学科基础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上述原理往往又不是 一门学科刚建立时就明确了的,只有随着学科的发展成熟和 不断研究探讨才能趋于一致。 “文献学”这个词汇,是1905年由比利时的保尔·欧莱特 律师(Paul Otlet, 1868—1944)提出来的,也是从法文docu- mentation一词演变而来的,当时他主要是将文献工作作为一 种人类实践活动来认识,以至出现了文献工作和文献学的混 淆与纷争,甚至有人只承认文献工作而不承认文献学这种现 象,反映了现代文献学还不很成熟。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多位著名的文献学家,他们对文献 学的定义,也持有不同说法。如英国文献学家S·C·布拉德福 认为:“文献学是搜集、分类和迅速提供所有形式的精神活动 的技艺”;德国学者R·S·泰勒认为:“文献学指一系列的技术 而言,其目的是为了有条不紊地提供组织传递记录的专业知 识,使所包含的情报达到最高的取得率和利用率”;美国文献 学家J·H希拉认为文献学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新的分 析、组织和检查的方法,使它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种记录得来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因 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取得了大量证据。 这期间,最关键的是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了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 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该书在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中著录为“明天启间刻本”。从表面上看,在明刊《三国演义》各本 中,它的出现时间是较晚的,所以,一些学者虽早见过此书,却未加 留意;英人魏安更将其列在D支的删节本一类,未加考校。实际上,这 个黄正甫刊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期刊本,只是它的真面目被掩盖了 而已。该书的封面、序言、目录和君臣姓氏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配的, 正文部分则是早期留下来的旧版!何以见得?一是该书封面标题为 《三国演义》,正文各卷卷首则标为《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 像三国志传》,诚所谓表里不一;二是目录字体与正文有异,且有部 分目录文字与正文内相应的标题不一致。三是该书前有一篇“山人博 古生”所作的序,明言该书“不失本志原来面目,实足开斯世聋瞽心 花”。此前,没有人看出这一点,这引起了我详细考校此书的极大兴 趣。我用此书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详细对勘,从书中诗词、 注释、故事叙述、文字运用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黄正 甫刊本的刊刻时间实比嘉靖本早20年以上(详见笔者为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年出版的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所作的《前言》)。有关黄 正甫刊本的考证文章脱稿后,呈启功先生审阅,先生看后说:“文章 写得很扎实,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并对其中的个别论述提出了修 改意见。后来,我到北京图书馆将黄正甫刊本的影印件呈启功先生目 验,先生在认真审视了该书的版刻风格后,指出:“这确是明代早期 的民间坊刊本,证明你提出的证据是有说服力的。”这个黄正甫刊本 的发现,可以说使“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今所见最早刻本” 的固有观念失去了依据。同时,从该书中也获得了一些进一步探讨 《三国演义》的成书与作者问题的线索。这个在福建出现的黄正甫刊 本的刊刻时间大约应当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以前,值得注 意的是,全书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该书的作者为何许人,也就是说这 个今所见最早刻本并不标为“罗贯中编次”。另,柳存仁先生在《伦 敦所见中国小说提要》中曾提到一个朱鼎臣本,他对该书的目录和题 署作了详细的著录,该本各卷卷首或无题署,或仅题作“书林梓”、 “建邑梓”,卷之十三题作“古临冲怀朱鼎臣辑”,卷之十四又题作 “羊城仲怀朱鼎臣编辑”,并题“书林梓行”。从柳存仁先生所作的 文字说明看,他认为该书也是一个早于嘉靖本的刊本,却也自始至终 不题为罗贯中撰或编次(这个版本出现得较晚,有待详考)。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字样在并非最早刻本的 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出现,完全可能是书商为了鬻书 射利而贴上去的标签。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根本靠不往 关于罗贯中,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有他的记载,该书 作者与罗贯中有交往,记载说罗贯中是“太原人”,却没有提到他叫 “罗本”(今人有说他名“本”字“贯中”,纯属附会)。只说他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写过三种杂剧。压根没有提到他创作《三国 志通俗演义》等小说,到了近200年以后的明
罗贯中,陈寿
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在全国条件较好的大学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研究机构之一。本专业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本专业远绍黄侃、胡小石、汪辟疆等大家所开创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传统文史研究的朴实雄厚之学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现任所长周勋初先生和唐代文史研究名家卞孝萱先生的带领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形成了谨严踏实的学风,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的品质。本专业在继承谨严求实的学风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1985年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目前该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培养博士生3人,在读博士生10人。本专业现任带头人为程章灿教授。 本专业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密切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已出版,其中有卞先生负责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程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二十册也在南大百年校庆前面世;周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本专业原学科带头人周勋初先生治学出入文史,视野开阔,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对文献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古委会的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获,另撰有《郑樵评传》、《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博士生导师蒋广学教授于晚清学术史研究多有建树,有专著《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行世,《梁启超评传》即将完稿;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研究方面深有心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世家大族与六朝文学》等专著出版,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并在古典文献学专业逐步形成石刻文献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魏理与二十世纪英国汉学》研究;博士生导师曹虹教授在中国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齐驱并进,撰有《阳湖文派研究》和一批重要论文刊行,新著有《慧远评传》,目前正在进行域外汉文学研究。此外,严杰教授在唐宋文学文献研究方面有《欧阳修年谱》《白居易集校正》等成果;武秀成教授在《旧唐书》研究方面有潜心多年的专著《旧唐书辨证》,另有《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陈振孙评传》等书;姚松副教授在《册府元龟》整理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多有心得;赵益副教授在道藏文献研究方面有《六朝道教与文学》,又及有《丘处机》、《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变法批判》二书;徐雁平副教授撰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一书。 本专业已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二十余种,出版《古典文献研究》集刊六辑,在学界均有很好的口碑。
毕业论文是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选题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茅盾与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2. 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
3. “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
4. 说“艨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
5. 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6. 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
7. “性文学’是文学表现人性的必然趋向吗?
8. 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
9. 艺术典型化的要求过时了吗?
10.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试论文艺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11. 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
12. 对实践派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
13. 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14. 简论“自然人化”与自然美
15. 试论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
16. 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之我见
17. “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
18. 试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9. 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
20. 社会美与自然美特点的比较研究
21. 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22.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
23.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24.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25. 论《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26. 论《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
27. 论司马迁《史记》人物传记的进步倾向
28. 被压迫者的心声——汉乐府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29. 《孔雀东南飞》与中国叙事诗传统
30.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它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专科本科论文;具体是什么要求;论文什么时间需要,具体要求都说下;资料有很多,可以发给你参考下。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腐败及对策分析
3、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4、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策略分析
5、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
6、体验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
7、论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8、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9、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分析——以__行业为例
10、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中国奢侈品营销策略分析
11、基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校园营销策略分析
12、论参考群体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
13、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14、试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15、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16、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品牌危机事件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17、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
18、品牌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
19、品牌定位的失误与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
20、品牌扩展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
21、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2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23、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4、试论“差异化策略”在中小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25、论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
26、论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27、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分析
28、试论网络时代分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与创新策略
29、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30、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31、公共关系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32、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关于事件营销及其应用策略的探讨——以__企业为例
34、网络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分析
35、终端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信任度问题分析
36、奢侈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分析
37、微博的营销价值及其利用策略分析
38、网络口碑营销的商业应用价值探索
39、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分析
40、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分析
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
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
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
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
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
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
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
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
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
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
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
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分析
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
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
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
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
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
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
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
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
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
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
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着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
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
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
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
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
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
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
42、比较文学概论
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
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
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54、比较文学译文集
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
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
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
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
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
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
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
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
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
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
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
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
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
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
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
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
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
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
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
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
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
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
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
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
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
83、比较文学教程
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
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
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
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
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
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
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
95、比较文学新编
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
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
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
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1、基于核方法的煤层厚度变化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
2、基于高密度电法的煤矿多层采空区数值模拟研究
3、小窑采空区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研究
4、基于BIM的三维地质建模
5、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
6、浅部采空区微震定位方法研究
7、采空区及陷落柱的地震波场分析
8、乌兰察布低射气地区及气化区氡浓度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9、重复采动条件下老采空区地质稳定性研究
10、高围压条件下岩石破坏特征及强度准则研究
11、矿山采空区灾害风险分级与失稳预警方法
12、膏体流变行为及其管流阻力特性研究
13、深部硬岩矿山采空区损伤演化机理及稳定性控制
14、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
15、沿空留巷滞后段煤帮采动破坏机理及注浆重构技术
16、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17、采动裂隙岩体应力恢复及其渗透性演化
18、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
19、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
20、开滦矿区深部煤层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体系研究
21、五阳煤矿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巷道支护研究
22、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23、高温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煤系砂岩损伤破裂机理研究
24、方差体技术在煤矿小断层和陷落柱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25、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特征及三维地质建模
26、巷道前方含水体的瞬变电磁响应及探测技术研究
27、潘二矿A组煤开采底板破坏规律并行电法测试研究
28、基于瞬变电磁法的铁峰煤矿采空区探测研究
29、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失效机理及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支护体系研究
30、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二维有限元正演及反演
31、大型矿用挖掘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32、尖山磷矿边坡监测及预测预报研究
33、巷道围岩峰后大变形过程的稳定性特征及锚固控制机理研究
34、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面矿压规律与控制研究
35、近距离煤柱群底板偏应力不变量分布特征及应用
36、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37、露天矿安全高效爆破智能化动态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38、厚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覆岩破断失稳规律及控制研究
39、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
40、沿空留巷围岩应力优化与结构稳定控制
41、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冲击地压混沌特性分析及其智能预测研究
42、井下水力压裂煤层应力场与瓦斯流场模拟研究
43、覆盖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44、矿区建筑物(构筑物)三维变形监测研究
45、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研究
46、不规则顶分层破坏区下矿压规律及回采方法研究
47、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靶区预测
48、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方法及其围岩移动机理研究
49、综合物探方法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应用
50、深部铁矿勘探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研究
姜剑云 ,1960 年生,江苏东台人,笔名吉云 1980 年中文专科毕业(盐城师专),199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山西大学),2001 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河北大学),2003 年获“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南开大学)。现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后)导师。2007年任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人文学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九三学社社员,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通讯鉴定专家。 1.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重点项目《全辽金诗》,编委,完成。2.全国高校古委会基金项目《陆机集笺注》,主持人,2001年立项。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宗教与文学关系研究》,主持人,2002年立项。4.河北大学重点项目《谢灵运新探与解读》,主持人,2003年立项。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谢灵运新探与解读》,主持人,2004年立项。 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中华书局、东方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3 部。1 .《才子佳人小说 与〈 红楼梦 〉的 真善美比较》,《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1991 年第 4 期。2 .《令狐楚作品传流及散佚考述》,《晋阳学刊》(太原) 1992 年第 2 期。3 .《令狐楚生卒与里籍考》,《文学遗产》(北京) 1996 年第 4 期。荣获山西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论文一等奖。4 .《金源“后怪奇诗派”引论》,《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1997 年第 4 期。学术影响:〈 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北京) 1998 年第 1 期全文转载。〈 2 〉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辽金元文学研究》全文收录。〈 3 〉荣获山西省社科联“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奖。5 .《高考作文判卷亟须改进》,《光明日报》(北京) 1998 年 5 月 27 日。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全文收录。6 .《观照讽刺艺术 索解西游主题》,《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1999 年第 2 期。7 .《令狐楚年谱简编》,《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1999 年第 3 期。8 .《马定国仕履与交游考论》,《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1999 年第 4 期。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辽金元文学研究》全文收录。9 .《庄子美 在“ 无 为” 思想之阐释与评价》,《山西大学师院学报》(太原) 2000 年第 1 期。10 .《怎样鉴赏诗词曲赋》,见詹福瑞主编《大学语文》,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 2000 年版。11 .《陆机研究综述》,《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 19 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1 年版。12 .《“三张”父名问题新解》,《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2001 年第 1 期。13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著述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合肥) 2001 年第 2 期。14 .《唐代怪奇诗派衰变探微》,《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2001 年第 3 期。15 .《论中唐雅正诗派》,《文学评论》(北京) 2001 年“青年学者专号”。16 .《论张华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2002 年第 1 期。17 .《论潘尼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南昌) 2002 年第 2 期18 .《论太康文学情多气少的主题取向》,《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2002 年第 3 期19 .《论潘岳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漳州师范学院学报》(漳州) 2002 年第 3 期20 .《论傅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殷都学刊》(安阳) 2002 年第 4 期。21 .《论陆云“文贵清省”的创作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海) 2002 年第 4 期22 .《论傅 玄“ 引其源而广 之” 的文体风格观念 》,《 文艺理论研究 》( 上海) 2002 年第 5 期。23 .《论张协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2002 年第 6 期。24 .《〈三都赋〉撰年疑案新断》,《北京大学学报》(北京) 2002 年第 6 期。学术影响:〈 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北京) 2003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2 〉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辞赋研究论文集》(第五届国际辞赋研讨会)全文收录25 .《论左思“美物者贵依其本”的品物征实主张》,《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第 20 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2 年版。26 .《论太康文学袭故弥新的体裁范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沈阳) 2003 年第 1 期。学术影响:《论太康文学袭故弥新的体裁范型 》( 摘要 ),《 北京大学学报 》( 北京 ) 2003 年 第 3 期27 .《论中唐通俗诗派》,《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2003 年第 1 期。28 .《陆机入洛疑案新断》,《洛阳大学学报》(洛阳) 2003 年第 1 期。29 .《论完颜璹创作中的佛禅意蕴》,《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2003 年第 2 期。30 .《〈文赋〉撰年疑案新断》,《中国古典文献学》(会议论文集),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澳门), 2003 年版。31 .《唐代怪奇诗派之衰变探微》(增订稿),见《河汾新论》,山西古籍出版社(太原), 2003 年版。32 .《〈文赋〉撰年疑案新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天津) 2003 年第 5 期。学术影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北京) 2004 年第 2 期全文转载33 .《论陆机“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的文学精神》,《南开学报》(天津) 2003 年第 6 期。34 .《论陆机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杭州) 2004 年第 2 期35 .《论陆云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西安) 2004 年第 2 期。36 .《“独步一时”的谢灵运书画》,《文史知识》(北京) 2004 年第 10 期。37.《谢灵运与庐山慧远考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谢灵运与钱塘杜明师》,《中国道教》(北京).《谢灵运与“涅盘圣”竺道生》,《广州大学学报》.
《浅谈元杂剧三国戏的艺术特征》,《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漫谈中国古代对戏剧审美功能的认识》,《福建戏剧》1984年第3期。《也说“衙内”》(与长胜合作),《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明清时事剧概述》,《江苏戏剧》1985年第2期。《明清之际时事剧的思想艺术特色》,《中州学刊》1985年第2期。《论〈水浒传〉的思想意义》,《水浒争鸣》第4辑。《论元杂剧的戏剧冲突》,《戏曲研究》第15辑。《元杂剧作家身分初探》,《晋阳学刊》1985年第4期。《元杂剧与元代文艺思潮》,《光明日报》1985年7月16日。《福建戏史录补遗二则》,《福建戏剧》1985年第5期。《古典戏曲脚色漫谈》,《福建戏剧》1985年第6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义山诗意蠡测》,《名作欣赏》1986年第1期。《“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古代戏剧家的戏曲虚实论》,《戏曲艺术》1986年第2期。《论元杂剧的时代精神》,《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一》,《福建戏剧》1986年第3期。《“剧场即一世界,世界只一情人”——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二》,《福建戏剧》1986年第4期。《寄讽实无,雪耻或有——〈琵琶记〉创作意图之疑案》,《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4期。《关于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的争议》,《文史知识》1986年第8期。《论元杂剧中的喜剧性类型形象》,《中华戏曲》第2辑。《无奇不传,无传不奇——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三》,《福建戏剧》1987年第1期。《“异物之情也有人道”——〈任氏传〉的任氏形象》,《古典文学知识》1987年第1期。《蒋士铨〈临川梦〉传奇漫议》,《名作欣赏》1987年第3期。《“一夫不笑是吾忧”——李渔〈风筝误〉传奇的喜剧特征》,《名作欣赏》1987年第4期。《画出潇湘水墨图——元杂剧雨景描写赏析》,《陕西电大》1987年第5期。《论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戏曲小说的审美趣味》,《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论元杂剧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与李真瑜合作),《戏曲研究》1987年12月。《半世清狂,一生情种——谈沈起凤〈才人福〉中张幼于和祝希哲形象》,《古典文学知识》1988年第1期。《“偌大乾坤无处住”——谈尤侗的〈钧天乐〉传奇》,《名作欣赏》1988年第1期。《浅谈元杂剧善恶观的性质》,《语文学刊》1988年第3期。《“才人福分从来少”——沈起凤〈才人福〉传奇的审美趣味》,《名作欣赏》1988年第4期。《古代文学研究的两难心理与多元选择》,《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论明清文人传奇的理想人格范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第2辑。《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创作方法》,《戏曲研究》第28辑1988年.12月。《四十年古典小说研究道路批评》,《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古典戏曲理想人格论》,《戏剧文学》1989年第7期。《“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明清浪漫思潮与〈长生殿〉的“至情观”》,《文史知识》1989年第7期。《论明清文人传奇的时代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关剧文化意蕴发微》,《戏曲研究》第30辑。《论古代戏曲文学的文体特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1989年第6辑。《丁耀亢生平及其剧作》(与郝诗仙合作),《齐鲁学刊》1989年第6期。《蒋士铨传奇本事考略》,《文献》1990年第1期。《艺术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精神的变异——戏曲艺术出路断想》,《戏剧文学》1990年第1期。《蒲松龄文化心态发微》,《文史哲》1990年第2期。《明清文人传奇的历史演进》,《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最怜儿女又英雄,才是人中龙凤!”——〈儿女英雄传〉的“人情天理”观新诠》,《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论〈水浒传〉作家的创作思想》,《语文学刊》1990年第3期。《“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清文人传奇作家文学观念散论》,《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3期。《是“风教”还是“风情”——明清文人传奇作家的文学观念散论》,《中州学刊》1990年第4期。《抄本〈一合相〉传奇作者考》,《文献》1990年第4期。《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忠奸斗争主题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等为梦境,何处生天”——〈南柯梦〉、〈邯郸梦〉荒诞意识谈》,《文史知识》1990年第12期。《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署名张应),《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贾宝玉和宋江——浅谈〈水浒传〉对〈红楼梦〉的影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论〈水浒传〉作者的创作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佳园结构类天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期。《中西戏剧观念的当代形态》,《戏剧文学》1991年第8期。《中国古书的价值》,《大学生》1991年第9期。《浅谈元杂剧的市民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1年。《漫谈明清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名作欣赏》1992年第1期。《两宋酬和词述略》,《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思考》(与傅璇琮、谢思炜合作),《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明代文人结社说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漫谈中西戏剧形象创造的审美规律》,《戏剧文学》1992年第8期。《启功先生的治学之道》,《文献》1993年第1期。《书圣原是大诗人》,《跨世纪》1993年第2期。《典籍的现代阐释和文化传统》,《光明日报》1993年7月7日。《中西戏剧文体的本质特征》,《戏剧文学》1993年第8期。《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走向──论明清文人传奇的丑的形象》,《中华戏曲》第14辑(1993年8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沈璟传奇本事考略》,《文献》1993年第4期。《近代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4期。《蒲松龄与孩子王》,《人民政协报》1993年10月7日。《(1992年)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1993)》。《艺术与淫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中国消费者报》1995年1月7日。《禅宗的三重境界》,《中国消费者报》1995年3月18日。《元明文学史观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及其启示》,《戏剧文学》1995年第7期。《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中西传统戏剧观念辨异》,《戏剧文学》1995年第11期。《桃花扇底系兴亡——〈桃花扇〉的历史意识》,《名作欣赏》1995年第6期。《第一印象·第二视力·第三只眼(评〈宁宗一小说戏剧研究自选集〉》,《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刺世伤时,显微阐幽——论苏州传奇的文化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论纲》,《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论明代的文学流派研究》,《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中国古典小说史的理论思考——读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日报》1996年5月16日。《明清传奇的价值》,《文史知识》1996年第8期。《稗官为传奇蓝本——论李渔小说戏曲的叙事技巧》,《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操作规程——评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方法论》,《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向后倒退的革新——论明末清初的求实文学观念》,《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古籍校勘原则之我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6期。《论清前期的正统派传奇》,《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情的探险——从汤显祖到曹雪芹》(与过常宝合作),《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1期。《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品格》,《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论明代传奇剧本体制的规范化》,《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4辑。《论元明清小说戏曲中的雷同形象》,《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论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殷都学刊》1997年第4期。《论明清传奇剧本长篇体制的演变》,《聂石樵教授七十寿辰学术纪念文集》。《论“知人论世”的古典范式》,《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1997年。《我们比王国维多走了多远——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戏曲研究随想》,《文艺报》1997年10月23日。《正史以外的补充——简评〈珍本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丛书〉》,《中国图书商报》1997年10月24日。《详备精细,益智启思——评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华读书报》1998年1月21日。《“温情与敬意”的国史学——谈钱穆的几部著作》(与李山、过常宝合作),《书品》1998年第1期。《如何突破文学史写作的三大传统——〈明清传奇史·后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雅与俗的扭结——明清传奇戏曲语言风格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论先秦儒家的叙事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学术研究范式的嬗变轨迹——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的谈话》(与刘勇强、竺青合作),《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宝剑记〉:忠奸剧的定型──〈明清传奇史〉选载之一》,《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2期。《〈浣纱记〉:历史剧的新篇——〈明清传奇史〉选载之二》,《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3期。《〈鸣凤记〉:时事剧的发轫──〈明清传奇史〉选载之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4期。《在感性与知性之间——评叶嘉莹的文学研究著作》(与过常宝、李山合作),《书品》1998年第3期。《江湖奇人写真录——清初传记文选注》(与陈洁合作),《中华活页文选》,1998年。《说诗说稗自风流——评陶尔夫、刘敬圻〈说诗诗稗〉》,赵仁珪、郭英德,《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夏之卷。《论明清传奇剧本长篇体制的演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宋元明思想史纲〉、〈清代思想史纲〉读后》(与李山合作),《师大周刊》1999年6月25日。《话剧是演给谁看的?》,《戏剧文学》1999年第1期。《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研究》,《人民政协报》1999年1月20日第4版。《元杂剧: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奇葩》,《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1999年4月27日;《光明日报》1999年5月10日。《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困境和出路: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与过常宝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明清小说的文化意蕴》,《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第3期。《悬置名著——明清小说史思辨录》,《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长时间远距离的姿态检讨历史——谈黄仁宇的几部历史著作》(与过常宝、李山合作),《书品》1999年第2期。《文学史著作的读者》,《师大周报·文化增刊》1999年4月23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杨义文存〉读后》,《中国社会科学通讯》1999年4月27日。《论戏曲角色的文化内涵》,《戏剧文学》1999年第9期。《经典文献的诗学读法——评介杨义〈楚辞诗学〉》,李山、郭英德,《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论顾炎武的遗民心态》,《新国学》第一卷,巴蜀书社,1999。The Cult of Passions though The Image of Beauties in Ming and Qing Literature,Ming QingYanjiu(《明清研究》)1999,Napoli-Roma,1999。《论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黄宗羲明文总集的编纂与流传——兼论清前期编选明代诗文总集的文化意义》,《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独白与对话──论明清传奇戏曲的抒情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沿袭与创新的互动──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读后》,《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1期。《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学佳人形象诠释》,《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雪泥鸿爪——从我的博士论文写作谈起》,《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4期。《小说史的叙述视角、叙述体例和叙述方法──兼评陈大康〈明代小说史〉》,《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学论略》,《求索》2001年第5期。《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浅谈中国文学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论宋江形象的人格内蕴》,《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光风霁月:宋型文学的审美风貌》,《求索》2003年第3期。《〈水浒传〉的三重寓意》,《文史知识》2003年第9期。《清切平淡宛陵诗》,《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5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简评王齐洲〈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郭英德、李文洁,《学术界》2003年第5期。《自成一家山谷体》,《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20世纪明代文学研究方法述评》,郭英德、王丽娟,《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论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体归类》,《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刍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明人自传文论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论“文选”类总集文体排序的规则与体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学刍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文献整理刍议》,《戏曲研究》2005年第1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功先生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启功先生与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2期。《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学教育研究》,《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编纂年代考》,郭英德、王丽娟,《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牡丹亭〉传奇现存明清版本叙录》,《戏曲研究》2006年第3期。《古代文学教育与当代社会文化》,《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2007年4月。《稀见明代戏曲选本三种叙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明清女子文学启蒙教育述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论明人传状文的文体特性与文化内涵》,《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明清文学教育与戏曲文学的生成》,《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新视域下的新成果——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郭英德、范红娟,《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3期。《艺术幻境与审美魅力——上昆〈长生殿〉观后》,《艺术评论》2008年第6期。《明清时期女子文学教育的文化生态述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论傅惜华戏曲目录著作的史学价值》,《戏曲研究》2008年第2期。《真实的“假人”:宋江之“好汉”行径》,《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真实的“假人”:宋江之人生选择》,《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真实的“假人”:宋江之阴暗品性》,《文史知识》2008年第12期。《病梅〈琵琶记〉蔡伯喈形象的文化人格》,《中华戏曲》2008年第2期。《学而不厌:明清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提要(2003-2008)》,林舒俐、郭英德,《戏曲艺术》2009年第2期。《垂艳流芳:女子文学教育的效果》,《文化学刊》2009年第3期。《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海外汉学的“中国趣味”》,《人民日报》2009年12月8日。《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林舒俐、郭英德,《戏曲研究》2009年第3期、2010年第1期。《小题目含蕴大境界》,《中国文化报》2010年1月25日。《“中国趣味”与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戏剧艺术》2010年第1期。《论剧作家李渔的文学教育》,《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论明代论辨文的时代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作者是郭英德。郭英德,著名作家,男,1954年10月生,福建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等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者,2000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方面的研究。
肢体延伸对古典舞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肢体延伸,一般可以对古典舞有很大促进的作用,因为古典舞它是需要肢体延伸来进行的,而身体本身的延伸就是指肢体延伸至神经末梢头手足等部位,然后用眼神来配合,这些都是古典舞要运用到的部位。
第六篇请下载
论古典舞教学法
摘 要: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剖析教学法。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 科学性 系统性 民族性
近些年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速度可谓是相当迅速,各地区舞蹈工作者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艺术上让人惊叹。然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环境,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不断的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从产生的那天起,古典舞教学法一直是舞蹈界比较看重的课程。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一、教学法突出了科学性原则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一是它同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首先明确该科目教学法的定义,以及教学法与单科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括的内容。接着,了解舞蹈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舞蹈教学法课的内容,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阐述,掌握其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及组合范例。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教学法对动作的剖析,运用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普遍联系的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中,对基本功体态,如:步、位、手。软开度训练如:射燕,探海及其作用和意义。基 本动作如: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功能训练等作了详尽 的描绘。特别是对功能训练的阐释最为科学,每个动作的描述都遵循动作的目的和作用到动作的衔接、到由此引发出的动作种类、到动作的做法,再到动作的感觉,最后是动作的节奏及易犯的毛病等逻辑顺序来进行。动作的做法被规定到某部位、某关节,甚至是指尖大的地方。感觉要到位,蹲时身体要有内 在的对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节奏要把握清晰,这对教员的教学意义重大。蹲的科学节奏一般为舒缓的,丰富的节奏。如:2/4,6/8拍皆可。蹲还可与转、跳、控制等结合,易犯毛病为身体未提住,重心在脚跟上等。其蹲的幅度由不同种类的蹲与动作连接决定。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的探讨和实践的结果。 身韵的成形,把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审美融合,是外部身法 和内在神韵的合称。由此看来的身韵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强调人体运动划圆的轨迹及其过程中“反 晍 ”倾向,运动的力源,以腰为轴,以神领形,内气导引等。这其中都含有古代佛、儒、道哲学的'多少因素。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讲解,使我们在 舞蹈理论上能受获益非浅,从而指导实践。并且身韵教材确立以动作出发,提取元素入手,在形、神、静、律等四个方面把握中国古典舞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动作节奏丰富,韵律感强的科学的舞蹈身韵课教材,为教学法作了有益补充。中国古典舞与其它舞蹈一样,是利用人体肢体来传情达意,所 以,这就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我们的基训动作以研究人体运动 学,解剖学等方面入手,遵循训练由小到大,有浅入深..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训练法则。把动作的审美与人体科学结合起来。
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系统性原则
“系统”在辞海中解释为“始终一贯的条理;顺序。”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具有系统性的。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从宏观来讲是对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对其教学任务、内容、步骤、方法个组织形式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释。由此可看出,该教学法结构条理清楚;从微观来看,其动作剖析的内容更具条理性。首先,它清晰地分出基本概念、舞姿、把上把下动作及身韵几大块面。其次,就拿把上动作来看,它又按照人体运动的逻辑顺序安排了一定秩序,擦地到蹲到小踢腿到腰到弹腿,最后到控制。就连每个动作的剖析也都规范了编写的顺序。这一点可从科学性中获知。这样一来,把教学法所要阐释的内容有条不理地连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教学法这一系统化的整体。
三、中国古典舞民族性原则
关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民族性,单就其本身只是一部某科的教学法,从客观反映某一科知识来讲,它是不具民族性的,但其内容来看,其民族性是由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性决定的。因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为中国古典舞服务的。使中国古典舞在理论的基础上得 到升华。 除了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得知其民族性以外,仅就由 “拧”、“倾”而发生出射燕、探海、斜探海等基本舞姿。就总体而言体现民族性有四方面:①在舞者自身的技能上强调柔韧性和腰部的训练,尤其是对肩、腰、腿、髋的柔韧性要求很高。②在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上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在动作的内在节奏上抑扬顿挫、对比跌宕、刚柔相济,吞吐自如。③在基础训练中贯穿着身法韵律,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动律元素。④民 族舞蹈的技术,技巧体现民族性,比如以拧倾形态舞姿为特色的转,民族技巧——翻身。与武功技巧相结合的弹跳,这些舞姿与我们的民族艺术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法中都有体现。 教学法还对中国古典舞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身韵作了讲解。 “韵”乃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的内核。它既意味着风格韵味、节奏韵律,又意味着精神气质、风采神韵,既是“内气”的外化,又是生命活动的显观,是神与形高度交融的标志。而且身韵本是来源于 戏曲舞蹈脱离出来的独立的“舞蹈本体”,有较强的民族底蕴。教学法对其的记录无疑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艺术宝藏。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 剖析教学法。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唐满成、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胡万勇(1968-),男,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下面是学术堂最新整理的关于舞蹈的论文题目:1. “不动行不成,形成仍在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动感与艺术形象2. 朝鲜族舞蹈和韩国舞蹈风格比较浅析3. 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与继承4.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5. 傣族舞蹈文化浅析6. 当代巴渝地区舞蹈创作中的巴渝舞文化意蕴7. 对非物质文化铜梁龙的体验式学习8. 汉代舞蹈风格研究9. 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10. 汉族秧歌队现代审美意识11. 龙舞艺术所表达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意识12. 论群众舞蹈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 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渗透14. 论舞蹈教育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15. 蒙古族舞蹈文化浅析16.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要素研究17. 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8. 试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19.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艺术审美20. 铜梁龙舞的舞蹈语态与审美风格